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员岛基隆镇水师提督衙门当中,李天养正坐中堂,会面一位从琼州老家而来的故人。
“是是是,大人!”
来人姓孙名苍流,是昌化县孙氏一族如今的家长,年纪本比李天养来得要小一些,但是在李天养面前却是唯唯诺诺,毕恭毕敬。
“只是……”
孙苍流欲言又止的神情,看得李天养有些好笑,但是他这些年与人打交道日久,对方所想说的话李天养也是清楚。
“放心,此番扩张矿场我已是跟朝廷方面打点过了,日后咱们怎么开采矿石、开采规模也再不用藏着掖着了,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好好好,那小的就放心了!”
孙苍流脸上一喜,随即又有其它想法在脑海当中闪过,只是碍于如今眼前这位大人的威势,以及其背后的实力,他最终又悄悄将其给憋了回去。
“出资扩建矿场的资金,就交给你们家族了,作为回报,你们家族那一份股份,咱们也就照旧了,如何?”
李天养对于身边的盟友,一直都很大方,他也明白想要马儿跑那就必须得给马儿吃好草,当其将此言告知孙苍流以后,孙苍流更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和感激,一连给李天养作揖,嘴上还不忘表达其忠心:“大人放心,小的一定会在规定时间里,让咱们石碌矿场扩张一倍以上。”
区区一句话,李天养清楚自己撒出去是多少银子,而给予这孙氏一族的财富,也将会让他们一家子人几辈子都吃喝不完。
不过李天养同样明白,在石碌矿场这件事情上当年他们跟孙氏前任当家孙大富所签署的契约,在无声无息之中早已变了模样,原本大部分属于孙氏一族的股份,如今却是仅有区区不到两成。
但就光是这区区两成,却也已经铸就了孙氏昌化县第一家族的名声,以及他们富甲一方的地位。
若是继续按照两成的股份来算,真等到将石碌矿场扩张一倍以上,而且可以预期的,石碌矿场未来几年规模必然会加速膨胀,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洪门付出的庞大代价,其所给予孙氏的那一笔财富,将会无可估量。
但是李天养他们如今也没有余力去经营一个需要庞大人口来作为劳力的矿场,相比石碌矿场这个随时都可能因为大明朝翻脸而被收回的基业,弓长岭狂想吃那个固然风险更大,但是洪门对其的掌控力度反而更强。
与其将多余的银钱花在石碌矿场这个很可能会给他人做嫁衣的地方上,到不如损失一点点利益,让孙氏这个冤大头出钱出力,为己方开采扩张矿场,同时打理矿场产出,只要对方按时按量交货,那么他们孙氏在琼州因此做下怎样的坏事,自己也不用担负责任吧。
李天养这也算是一种阿Q精神,此时他们洪门固然在北方关外战事取得了胜利,但是实话说这一场胜利所付出的代价着实有些沉重,让底蕴本就不深等洪门感到吃不消了。
为了避免大清人接下来疯狂的反扑,保护自己在关外的利益,彻底击败大清这一个在李天养心中最大的对手,洪门却是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分心太多。
齐虎带领着外务局的人在辛勤而隐秘地奔忙着,为了不让大明官府察觉到洪门在大陆招募人手的动静,齐虎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用金钱开道,堵住地方上官吏们的口舌,让其对洪门招募流民的事情视而不见。
外卫局潜伏在明境当中的间谍已然休眠,虽然跟大明朝达成了和平共识,但是有些事情对方肯定少不了会在暗中盘查的。
不过在北方大西、大顺、和大清占据的地盘中,外卫局的动静却是越发的频繁了起来。
特别是如今处于大清人掌控中的京师、遵化一带地盘,下明朝总督孙传庭的步步紧逼之下,大清占据地盘已经被压榨到了一个极限。
洪门外卫局的目光,更多地撒在了这一片正处于僵局的地带。
大清国内因为没能够完成反攻击退洪堂军队的目的,却使得鳌拜、索额图一部固守在关内明境当中的清军成为了一支孤军。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有来自盛京的援军,身后最近回家的道路又被洪堂军队给拦腰截断了,让坐镇京师的鳌拜和索额图两位主帅心中犯着嘀咕。
因为宁锦一线被洪堂军队牢牢掌控的缘故,往来北京城与盛京之间的信件实在有些困难,虽然鳌拜他们听说了盛京之中正处于激烈争权夺利事件当中,然而鞭长莫及之下,他们却也只能是望而生叹,谨守着自己的本分。
大明人的军队,在北京城下驻扎已经有小两个月的光景了,虽然一直都有着种种试探,但是真正大规模的攻城行为,却是少之又少,更别说动用大型攻城器械了。
鼎盛时期,鳌拜他们手中拥有的兵力超过十五万之数,如今接连失去占领地,整体龟缩在以北京城为中心的防御圈中,多尔衮他们手中的兵力,却已是不足八万之数了。
除去大清两黄旗一万五千精锐以外,鳌拜他们手中还有蒙八旗子弟一万出头,剩下的全都是汉人军队。
对于这些汉人军队,除去他们从大清国内带过来一万余众还能让人有些放心,剩下的四五万大军鳌拜和索额图是一点都不敢让其驻守重要据点。
当初大好的地盘,在孙传庭明军重新打回来之后,很快便落入到对方手中,其中固然有鳌拜他们主力并未与之交火的缘故。但是同样的,却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收服等那些汉人军队重新倒戈,让他们来不及发出援军,便已成为了对方的地盘。
接连种种,原本己方兵力就不再占据优势的情形下,鳌拜他们却是只能收缩兵力,分散他们的对手,明朝总督孙传庭手中之兵力,寻找机会与其一战了。
………………………………
84 套锁
鳌拜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就此退走,只是可惜的是当初多尔衮他们走得匆忙,长途跋涉怕耽误回去救援的时间,这在大明朝搜刮的物资银钱,超过大半都囤积在了北京城中。
己方兵力若是突围的话,就算城下孙传庭一部拥有十余万兵力,鳌拜他们也是不担心的。
只是若是带着这无数量的物资突围,那鳌拜他们却是没有那个能耐了。
就此放弃这些物资,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大清军队为了这些物资,损失了多少人手,付出了多少代价?
更何况若没有这些物资带回国内去,以鳌拜他们所知国内所遭受到的破坏,今年的冬天怕是有些难过了。
这些年里,冬天是越来越冷了,也越来越漫长了,若非如此,他们大清八旗贵族也不会跟着多尔衮这个家伙胡来,将国内八旗子弟绝大多数带出关来,却让明朝汉人抓住了破绽,突袭空虚的王国地盘当中,造成极大的破坏。
作为皇太极的忠实心腹,鳌拜、索额图本是两黄旗贵族出身,自然是不愿意见到多尔衮或是豪格这些皇太极等兄弟们登上皇位的。再怎么说如今的大清朝能有此番景象,也是英明之主皇太极付出辛劳所建设而成,凭什么故主皇太极等子嗣不能继承先皇的基业,而是交给先皇那一个个野心博大、心胸却未必及得上故主一半的弟兄们。
故而,鳌拜他们这些两黄旗的贵族们,在豪格与多尔衮两人争夺皇位的期间,暗下黑手从中渔利,最终却是帮助故主皇太极的四子福临登上了皇位,继承了先皇基业。
只是如今的顺治皇帝年纪太小,虽然有他们这些两黄旗贵族从旁辅佐,但是最终朝廷权力依旧落到了之前亲王之争中的胜利者多尔衮手中。
曾经在皇太极时期,作为皇族最大助力的两黄旗子弟,因为之前的争嫡之战中得罪了多尔衮,加上这多尔衮贼心依旧不死,还做着未来登基的准备,却是一直在打压他们两黄旗出身的将领和贵族来。
如今鳌拜、索额图两人留守大明关内,护卫大清此次南征的战果,其中也不无睿亲王多尔衮担心鳌拜他们两黄旗的贵族跟着一起归国之后,又会因为如今多尔衮的失策,而对其进行攻讦。
当然,以鳌拜他们的心胸,明知道如今朝内正是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他们倒也是没有想过就此带着队伍回去,争夺属于他们的权力地位,为顺治皇帝助阵。
不过正因为朝内如今正是混乱之际,就连鳌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国内会在什么时候才会派来援军,又要他们这支孤军坚持多久。
城中的物资堆积如山,就算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