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并非是异想天开的事情,明朝政府方面,能与洪门洪堂舰队较量的水师,几近于无,即便还有那么几支残破水师,也不是洪堂水师的对手。
依照琼州府最近距离两广之地间海峡距离,至少也有数十里距离,洪堂只需要在一开始便击败琼州本土驻军之后,放出一支洪堂水师船队,在海峡之间游弋,就足以钳制大明朝增援琼州的军队了。
更别说,如今的大明朝廷,更多的关注点,还是在北方,朝廷从上至下都想要再打回顺天府京师中去的想法,便是他们有余力来打造一支水师出来,怕也是会思虑再三呢。
只是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洪门将彻底与大明朝撕破脸,到时候明朝官府再来一个闭关锁国、封锁洪门赖以为生的海上贸易,却也会让洪门损失惨重。
这个两败俱伤的做法,却是李天养不愿意去干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75 建立城堡
弓长岭一线,洪堂将士开始忙碌着,不仅是洪堂的工兵成员,同时还有许多劳工的身影。
李天养在大员岛上的动员很是成功,南洋商会、笨港联盟的成员看着李天养大大方方将原本属于他们的那一份战利品清清楚楚地交给自己,同时也打消了他们对于此次大战对其带来的各种影响和损失。
而当李天养提议开采刚刚发现的、处于前线阵地上的铁矿矿藏时,也获得了南洋商会和笨港联盟尚未归化的部族成员们的支持。
如今的笨港联盟,依旧还有以黑豹部族为首的十余个大中型部族在坚持着,只是他们的坚持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将笨港联盟的章程制度掌握得十分通透,丝毫不给李天养他们把柄。
对于这一群已是囊中之物的部族,李天养倒也心大地放任他们存在,毕竟这十几个部族人口也有十好几万,其中大多都已归心洪门,早晚都是洪门的成员。
不仅仅是李天养所下的洪门急需要铁矿资源,南洋商会和笨港联盟的成员夜同样需要生铁资源,洪门的钢铁制品产物,一直都是南洋商会的紧俏货。诸如蒸汽机、轮船等有着远大前景的商品,南洋商会的成员是眼巴巴地恳求着李天养为其制造,可是李天养却一直以生铁资源不足等缘由拒绝给付诸商会成员,让其只能流着口水看着洪门手中华那一样样新奇又实用的钢铁制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到处乱窜。
当然,也不是没有成员获得洪门的钢铁造物,商会成员当中第一艘轮船被德福轩的人给拿了下来,然后耀武扬威地往来与大员岛与吕宋之间。
这轮船的实用性实在太强了,煤矿的价格并不算高,如今在大员岛上除了之前玉山部族的所在地外,陆陆续续又在其余十几个部族所在范围发现了煤炭的身影,其蕴藏量也十分丰富。
而在有着充足的煤炭作为压仓物存在,虽然占据了一部分货仓的位置,但是往往着一艘轮船往返吕宋两次,其余依靠季风行驶的海船,最多不过往返一次。
更重要的是,在逆风季其余商队货船停运的时候,这轮船依靠自我动力依旧能够跑商,这一年下来所产生等利益,却是远比之前靠天吃饭等货船要多出好几倍。
因此,在座的南洋商会成员无不希望成为商会第二个拥有轮船的成员,但是却被李天养一句产能不足给打发了。
经过多方打听,德福轩能够获得这一艘轮船,就是因为他们提供了整整十余万斤生铁给洪门,同时还给付了不菲的金银作为代价。
金银货币对于如今各个富得流油的商会成员来说,不算太大的事情,德福轩所付出的金钱代价,早已被大家给打听得清清楚楚,价格并非不能接收,唯一制约大家的条件,却是那十万斤生铁资源。
生铁资源,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大清几个王朝当中,都是各大势力急需的管制物品,各大商会成员想要暗中搜集这么大的数量,是一个及其困难的事情。
特别是在大清本土并不懂得生产钢铁、大明刚刚打了败仗急需钢铁扩充军队、而大顺等起义军王朝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各大商会成员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够搜集到多少生铁资源。
与其拿着高价、冒着风险去采购生铁,倒还不如自己寻找一处矿脉去开采铁矿,熔铸生铁来得更加有效。当初李天养打动商会成员为北上作战的洪堂军队提供支持的条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洪门同意大家在占领东北之地以后,大家在当地开采铁矿的权利。
至于笨港联盟的成员,更是不会放过每一分武装自己的机会,洪门的无形压力之下,想要保持自主的各部族成员也在暗中搜集各类铁器、水泥等物资,以打造更多的武器、建造更坚固的工事。
而在李天养当初的蓝图里,就给大家做出过保证,大清国土之内,有着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
如今到了收获的季节,洪门的勘探队也勘探出了铁矿矿脉的所在地,那么从商人的角度出发,尽快让自己的投入有所回报才是正理,哪怕此时大清对于弓长岭方面的威胁极大,夜阻拦不住大家对铁矿开采的热情。
当然,必要的风险规避还是要做的,在弓长岭上依山设计出来的城防工事,不等洪堂军队将物资运送过来,南洋商会和笨港联盟是有又送钱又送物资人力过来,帮助洪堂一起建造起弓长岭城堡来。
大清人在辽阳囤积的重兵,看着洪堂明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大兴土木,建造防御工事,军队已是蠢蠢欲动。
但是看着洪堂军队在弓长岭安置的两万将士,以及数千骑兵,却也打消了清军的想法,让其只能按兵不动。
之前的大战,对于大清人来说,堪称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战,到现在盛京之中的各大实力派贵族、将领已是吵翻了天了,针对多尔衮亲王的摄政权利和指挥才能提出了质疑。
故而,此时的多尔衮亲王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巩固朝廷之上的权力上,却是没有余力来继续发动对这一支之前击退了大清主力攻伐的明人军队。
甚至在多尔衮率领一众将领和贵族北去盛京之前,对于驻扎在辽阳城重话的清军将领下达了严厉的命令,命其不得再轻易挑起战争,至少在自己重新巩固地位之前,不得再有所行动。
大清人从来没有这么乖觉过,当初在明朝边境上大清将领想要来城下走一遭,便耀武扬威地转一圈,可如今在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中,对面汉人堪称挑衅一般的构筑防线,大庆认为却只能将那一口郁闷之气死死憋在心中,那种感觉极为难受。
就这样,一座通体由水泥、石材构筑的城堡,就在大清人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天拔地而起,成为洪堂前沿阵地中最为坚固的一座堡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76 远大前程
“门主,咱们在江南的买卖又出现了些问题!”
齐心堂的总掌柜董浩然,再一次出现在李天养面前,找他诉起苦来。
“又出什么问题了?”
“各地的‘有间’客栈,被官府刁难了,说其中鱼龙混杂,需要每日接收官差的查访。”
董浩然苦着一张脸,这些时日以来,他的心情就没有好过一回,每天里都是乱七八糟的消息扑面而来,让其烦不胜烦。
齐心堂下大明朝的买卖会被刁难,早前李天养就已经给董浩然打过招呼了,董浩然当时表面上满口应承,说是早已有了对策,可是真当这明庭找上门来,用一个个或之前根本没有在意过的理由、或干脆是莫须有的理由,将齐心堂上上下下查了一个底掉,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曾经在各地打点好的关系,如今纷纷都不再搭理齐心堂的求助,各种理由甩出来就是告诉齐心堂,他们要跟齐心堂划清界限。
“查就查吧,记住每个店铺的存银在当天夜里就进行交接收存,店中除了第二日的零钱以外,不允许多放银钱。”
李天养也是无奈,其实齐心堂明面上的盘查还算有些规矩,至少大明官服还没有做好跟洪门撕破脸的打算,虽然刁难己方,但也有分寸。
而在暗地里的外卫与大明锦衣卫、东西厂番的较量,那才是真正不见硝烟地残酷战场。
作为历朝历代最为重视间谍组织的朝代,大明王朝麾下的几个间谍组织,在这些年里持续不断被官府掌控权力之后慢慢削减权力,使其没有了巅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