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10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仲明脸上更多是焦灼的为难之色,于情于理来说,他们都应该选择继续跟随洪门奋战,且不说洪门对于他们的恩惠之类的私情,这些年眼见着洪门的发展、壮大,看着他们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技术和制度,都让聪慧的耿仲明能够感受到他们团队的勃勃生机。

    而且,若是这一战能够将大清主力军队战而胜之,并将其击溃,那么也就意味着洪门未来的前景更加广阔,他们这些老人封王拜候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同样的道理,大清人真金白银的收买,摆在面前唾手可得的王侯官爵,却也远比洪门那些还未到手的利益更让人心动。

    (本章完)


………………………………

68 一封书信的重量

    帽盔山耿孔军队逐渐接近凤凰城外的战场,也让洪堂本部与大清军队主将的心也开始揪了起来。

    也不知道深刻幸运还是不幸,前往知会耿仲明他们的洪堂特战营士兵,在通知完吴杰的命令之后,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大清使者的踪迹,进而有意打听下了解到对方的来意。

    故此,早就对耿孔二人有所不满的吴杰,心中却也因为这个缘由,不得不多想几分,担忧起耿孔会不会有别的变故。

    而多尔衮那边,虽然派出了使者前往说情,但是却没有得到耿孔二人明确的回复,暧昧的关系之下,也让多尔衮不敢大意,怕这是耿孔两人的缓兵之计。

    没有停留,耿孔两人为主将的帽盔山一部将士,历经五十余里的奔波之后,就这么径直朝着主战场的方向奔来,并在接近战场的那一刻就发动了冲锋的牛角号声。

    洪堂军队这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军战场面对大清人猛烈的攻势都已经是让他们捉肩见肘了,哪里还有余力去应对这不可知的危险呢?

    而大清多尔衮这边同样没有信心,他们在战场上固然相对要好一些,然则此时大多数主力都在攻打着汉人中军摇摇欲坠的阵型,最多也不过是让外围的汉军战士建立一道并不稳固的防线而已。

    更多的精力,多尔衮还是放在了消灭已经算是口中肥肉的中军阵线上去了,能抓紧时间多消耗一波汉人中军的实力,也能让未来己方少一些麻烦,这才是战场上的正理。

    不过,双方主将所吊在半空中的不安,最终还是因为耿孔士兵手中刀兵第一刀砍向的对手,或化作一道阴云,或化作一块定心石,不一而足。

    耿孔两人的选择,既出乎人的意料,同时却也在情理之中,其实在他们发起冲锋号角,对准战场上一处破绽发起冲锋时,一切都早已经落幕了。

    在双方主将心中,其实忧虑都是多过信心的,或许正应了那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正是因为彼此间都有着决不能输的理由,故而让他们哪怕心中自以为有着五六成把握,却依旧还是担忧剩下那不足一半的坏可能。

    一名匆忙间组成的清军阵线被帽盔山来源的东江镇士兵们,干脆利落地给击散了。虽然在洪堂诸多复杂的队伍当中,由耿仲明孔有德两人一手组建起来的这一支军队,在整体实力上可以说趋于弱旅,然则在如今洪堂本部和大清主力间接连战斗数日之久的情形下,其所拥有的战力,怕是仅次于独立于一旁宽敞地面上混战当中的双方骑兵军队了。

    “呵!!!”

    吴杰长松了一口大气,同时也不无为耿孔两人的到来而感到兴奋和激动。

    “等到战事结束之后,老子一定去要跟耿仲明他们喝一杯,然后再亲自为他们请功!!”

    说实话,吴杰心中也是多有惭愧的,从前些时日起他就对耿孔两人在帽盔山上的行动多有不满,并对他们两人有了几分怀疑之色。如今看来,这却是他吴杰想多了而已,在此关键时刻对方能够用行动证明他们对于洪门的忠诚足以打消乌黑他们那些没有根底的怀疑之色。

    至于另外一边大清睿亲王多尔衮脸上的挫败一懊恼之情,以及他内心之中渐渐升起的迷茫、惶恐等等,更是不用多提了。

    只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如今耿孔二人会做出此等选择,却跟一封不足千字的书信,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一开始,耿孔二人虽然心中还有着几分江湖道义,以及对于洪门实力和前景的顾忌诱惑,但是他们更加倾向的,还是给出了真金白银,以及能够立即便能实现的封王拜将的大号前景,却是远比洪门不可知的未来更加有吸引力。

    但是还不等二人做出选择,突然他们两人最为倚重的一名心腹,跟随他们一起反叛明朝,随之投奔后金,再又归驸洪门等等经历,甚至还是孔有德表妹夫的手下参将郭则铭,突然送交一封来自洪门最高首脑李天养的亲笔书信。

    按说像郭则铭这样跟随着耿孔二人经历过无数考验,又是知根知底、有着姻亲的心腹,本不该会被人收买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耿孔二人看来最不可能被收买的人,却在关键时候跳了出来,主动暴露自己的身份,将李天养的亲笔手书给递到了他们两人面前。

    “耿师长、孔师长:见字如晤!!”

    “自两位师长当年志同道合与我李天养走到一起,成为同伴,细细算来,已是九年光阴了。因为你们两位师长的加入,对我洪门而言,带来的助益实在良多,我李天养心中感激不已……”

    洋洋洒洒的一封不足千字的书信,文中内容没有一丝一毫是跟如今他们两人的处境有关,更多的却是李天养对他们两人这些年来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感激等言语。

    文中同时也对洪门未来的诸多发展,有着种种展望,以及李天养貌似情真意切向二人表白,希望大家能够能为了这么一个还根本看不见的未来而共同戮力云云。

    但就是这么数百言看似不着边际的言语,却是让耿孔二人将已经有些心猿意马的心给硬生生拉了回来,使其重新正视他们所做出的选择。

    由不得他们两人不好生琢磨一番,那位远在数千里之外,打造出如今强大洪门的最高首脑人物,竟然就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送给自己的这一封书信,其背后代表什么意思。

    更让他们两人揪心的是,原本应该他们他们两人最为信重、倚为臂膀的心腹却在不声不响之中成为连队洪门等忠实信徒。那么谁又能保证,在这一支看似被耿孔二人一手打造出来的东江镇近万将士当中,还有多少人是洪门所布下的棋子,而自己真正指挥得动的人手,又能有多少?

    在重新深思了这一封来自李天养的亲笔书信背后含义之后,耿孔二人一边庆幸自己还没有走出那最后一步,一边则开始做下了他们最后的决定。

    (本章完)


………………………………

69 继续僵持

    帽盔山下来的耿孔东江镇将士的加入,让洪堂整个败退的战线,渐渐稳固了下来,至此再没有后退一步。

    但是其部的加入,却也没有更大的进展,比如让大清军队就此出现败走迹象,或是让其阵脚打乱等等,甚至就连些微的颓势也暂时没能显露出来。

    当然,这也是能够理解的,大清十余万大军全部投入战场,若是如此简单就能将其打败,那人家也妄称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了。

    不过能够稳住颓势,对于吴杰他们来说,也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了,以实力论帽盔山耿孔一部的战斗力,能有这样的战绩就已经很不错了,反正吴杰他们更大的期望,还是来自即将从清军身后杀出来的尚可喜一部。

    算算时间,从吴杰他们在凤凰城与大清人展开攻势,引诱对方与己决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了。

    以尚可喜他们攻破辽阳城下敌军,再加上他们一路赶来所消耗的时间,此时距离吴杰他们的主战场也应该是不远了。

    有了耿仲明他们这一支不足万人的生力军加入后,大清人需要分派更多的兵力填补阵线,让中军被围的吴杰一部少了极大负担。

    如是又激战一日,战场上因为帽盔山耿仲明一部加入所带来的风险,渐渐被多尔衮亲王给排除掉,随着大清士兵更加合理的调动部署之后,大清军队再一次掌握了战事的话语权。

    昨夜的休整,让耿仲明一部跟吴杰他们汇合在了一起,而大清军队则趁着这段时间重新排兵布阵,在第二日交战之初,就开始有计划地针对洪堂军队的破绽进行突破。

    很显然,睿亲王多尔衮在这场战役之中,经历了太多的意外和惊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