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10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洪门回报给盟友的,是东北肥沃的黑土地,等到来年冰雪化冻中后,种上洪门已经驯养并了解通透等美洲高产作物,即便是身处小冰河时代的东北地界,养活一群本土百姓应该没有问题。

    加上东北并不缺乏淡水资源,通过杂交等技术改进的洪门杂交水稻,如今产量已经能够稳定达到三石左右,却是不比美洲外来的红薯、土豆等作物产量低。

    更别说原本李天养所知道的东北,不仅饱含着洪门所需的钢铁、煤炭资源,甚至于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石油资源,也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踪迹。

    看似蛮荒冰寒的辽东,在李天养眼中,却是未来经营一个团体、势力最好的大本营所在,否则后世那么精明狡诈的日本人,入侵大陆首先占据的就是东北三省,其后更是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各类资源,这才使倭国能够坚持十数年的战斗。

    李天养打动南洋商会盟友的,是东北尚未发现的钢铁和煤炭资源,随着洪门的钢铁火车、轮船等造物的出现,让跟随着洪门的这一众盟友们清楚,未来钢铁、煤炭这种战略资源,将会给大家带来多大等利益和财富。

    吕宋群岛气候固然宜人,适合种植业的发展,而且棉兰老岛上丰富的金银矿产,更是在这些年里给南洋商会带来勒持续不断的丰厚利益,但是越是手中财富累积下来,洪门的这些伙伴们心里也越是害怕,他们未来能不能保护住他们富可敌国的财富。

    眼界的开阔,西洋人在非洲、美洲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无一不是跟明朝的汉人们生动地上了一课:没有实力保有的财富,最终带给他们等,只能是别人眼中的肥肉。

    跟随着洪门,是他们唯一能够依耐的帮手,洪门人份的发展是大家一起奋斗并见证的,他们的为人行事风格也是大家所放心的,但是随着财富的增长,想要只靠洪门人的行事风格来维持大家的财富,那却是南洋商会这些东主们自己都不会去相信的事情。

    为了自保,南洋商会、棉兰苏禄王国、琉球王国等洪门的盟友,一边积极地跟着洪门开拓新的世界,建立新的秩序,一边则不动声色地将自己与洪门建立更密切地联系。

    一群群商会子弟加入到吕宋群岛政府的管理者当中,一家家商号将家人亲眷搬迁到吕宋、大员岛上,主动与洪门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彼此结亲、融合,这些古人所留下来的智慧,却也是之前李天养提出北上攻伐大清,亮明旗帜想要独立一方时,他心中充满底气的缘由。

    而从李天养口中,大家得到了东北拥有丰富的各类资源,能够为他们日后提供源源不断的钢材、煤炭,这其实何尝不是在武装保护各家商号东主们等财富呢!!

    因而,在开春之后,洪门一边需要应付大清人的强势反扑,一边他们还需要在辽东的地盘当中寻找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钢铁、煤炭资源,以换取南洋商会、琉球王国等等盟友的更多、持续的支持。

    (本章完)


………………………………

50 春至

    整个冬季,辽东关外自宁远以东,被洪门占据的广袤土地都异常的繁忙,虽是地处寒冬之际,可是百姓们的干活热情益发高涨。

    以前在大清人统治下生活,汉人和朝鲜人的日子过得凄苦且地位低下,朝鲜人还好些,作为汉人虽然当朝的文臣武将在大清中为数不少,但是底层的百姓们汉人地位可以说是最低等的,甚至不如朝鲜人。

    什么脏活累活都是汉人的份内之活儿,而且十之七八的汉人都是奴隶身份,大清女真人、蒙古人对其汉人奴隶是予取予夺,甚至杀死手下或是别人的汉人,付出一些牛马牲畜等代价,就能安然无事,足见汉人地位之低了吧。

    皇太极登基之后,对于汉人渐渐提拔重用,统辖之下的汉人地位在名义上也有所提升,但是私底下女真蒙古人对于汉人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太多,这却非是一时一日所能改变的。

    故而,当洪堂军队将这些原本被奴役的汉人们解救出来之后,除了那些出生在关外的家生子之类奴隶早已习惯了他们的生涯,其余的汉人、朝鲜人对于将他们救出水深火热之地的洪堂军人,充满了感激。

    身为汉人,洪堂军队的军服与明朝军队制服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他们口中熟悉的汉语,让大家天然地对洪堂军队有着亲切感,而朝鲜人本身亲近明人和明朝文化,对于汉人的统治反倒比女真蛮夷更容易为其接受。

    因而,在安顿这些俘获解救出来的大清奴隶时,洪堂所遭遇到的阻力障碍,几乎没有。

    一座座原本在沿海一带防范海贼的坞堡,在洪门持续供给的水泥、石材等物资帮助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圆型的坞堡当中可以安置一个村子数十上百户人家,加上高达三丈的围墙,即便日后大清人反攻回来,想要攻打下一座坞堡,所需时间和代价都是不菲。

    而且,集中居住的环境,短期内更利于洪门的管理,战时组织大家自卫时也方便且发挥作用不小,前期投入虽然巨大,可是这样的坞堡却能持久地发挥功用,长远来说却也是十分值得的投入。

    每个坞堡就是一个防卫据点,然后每十数里便是又一个坞堡,就此在宁锦以东的广袤土地上源源不断地建立了起来。

    北地的冬天来的早,去的却是很晚,当南方诸地已经春暖花开之时,北地这边却还只是有了几分暖意,冰封了数月的大地渐渐解冻,露出它本来黝黑的面目。

    这个冬季关外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持续不断从北方迁移而来的大队人流,在南方的沿海地带停下脚步,随之便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虽然去啊天寒地冻让工作格外的艰辛,可是为了生活和日后的安稳,大家也都鼓足了干劲儿。

    洪门一上来就许诺给这些刚刚获得解放的百姓人家,每户按照人头春天开春以后,在他们村落周边可以分到十五亩以上的土地。

    不仅仅是土地,这个冬季大家辛勤劳作所建设起来的坞堡重话,还有他们一家人所居住的房间,每家两到三间宽敞明亮的房间,远比大家曾经所居住等牛马棚可是要舒服太多了。

    而为了让新来的百姓能够撑到新粮收获的季节,洪门该提前支借了不少口粮给百姓们,而百姓们未来只需要通过在农闲之时抽出时间为洪门修建道路、水利工事等,就可以偿还这些粮食。

    甚至就连大家接下来要用到的铁器、农具,都有洪门的人为这些百姓们准备好了,只是唯一可虑的问题是,开春之后大清人的大举反攻,会不会耽误百姓们的开荒行动。

    整个冬季洪堂的几支军队是一点都没有闲着,尚可喜、安先国等军队在大清王朝的北方肆意前行,沿途所有能够看到的任何村落部族,都是他们眼中的猎物,逼得大清国土当中的女真、蒙古部族不得不向更加遥远而艰难的西北荒野迁徙,在这个冬季造成的牛群马群的损失,不可计数。

    等到代善亲王代顺治小皇帝下达的举族动员令送交到各个部族当中,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军队回转南方想要找到洪门罪魁祸首之时,洪堂军队仿佛先知先觉一般,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至于绕道而回的多尔衮大军,二十余万将士,一路上千辛万苦赶回来,路上丢失了无数粮草辎重,连带将士们个个疲惫不堪,赶回到盛京之时,各种各样消息接踵而至。

    有欣慰,但更多是悲伤和羞愤,无数的部族在洪堂军队的侵袭当中被摧毁,其中不乏多尔衮大军当中将士所在的部族,这却使得多尔衮海没来得及安顿下来,就得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否则这一支刚刚回归故里的队伍,就会分崩离析。

    即便如此,依旧还是有不少的大清士兵悄悄逃离军营,前往他们曾经部落所在的牧场当中去,寻找他们的亲人呢家眷。只是结果往往让他们失望而悲伤,找到地头的时候他们触目所及的,剩下的只有一片残垣断壁,以及无数的尸骨残骸。

    心中饱含怒火的多尔衮,本想在回到盛京之后休整两日就回头攻打占据辽阳等明军,让他们感受大清王室所带来的凶猛杀机,可是最终迫于现实,多尔衮却只能等到春暖花开之后再做打算。

    多尔衮亲王现在不仅需要压制住内心的怒火,同时还要好言好语安慰损失惨重的几家旗主,和一些实权派等将领,如此才能让其不至于投靠到豪格、顺治等对头的手下去。

    各种各样麻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