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发!!”
早就旌旗密布的东江镇皮岛,一时间风云变动,号令涛涛,无数矫健的身影从中而出,登上高大的战船,乘着海风笔直驶向天边黑茫茫的地平线上。
战争在这一刻彻底打响,就此洪堂军队的第一次试探行动,因为吴杰他们的顺利完成任务,使得洪堂大部队纷纷行动起来。
至八月二十三日止,趁着大清人后防空虚的破绽,吴杰带队连下数座重镇,将遵化、山海关等一线的长城尽掌手中,同时来自山东的大批何三江、彭志海所部战士,也弥补了守城战士人手不足的问题。
加上谍战所潜伏在汉军当中的士兵,事后通过收买汉军降卒、收编当地百姓等手段,第一道边关防线在吴杰他们的努力下,兵力达到了六万有余,暂时足以支撑防线的守卫,为后方的吴超等队伍摧残、破坏、占据大清疆土争取时间。
而在第一道防线建立起来之后,吴杰这一支主力队伍也终于能够空闲下来休整一番了,连番激战带来璀璨战果等同时,何尝不是在消耗着吴杰这一支人数不过三万的洪堂军队的实力,等到防线建立起来之后一统计,这一支洪堂军队损失达到了八千余人,剩余兵力只有两万出头而已。
好在,洪堂本部骑兵一万也已经有了音讯,再过一个星期左右,洪堂骑兵也将登上这片黑土地,为吴杰带来一支能够与大清铁骑在野外一较高下的机动力量了。
中低层的洪堂将士们暂时得以安宁,但是作为主将的吴杰却是一点都无法安生,他还需要抓紧时间组织人手对防线一带的工事进行加固,以便在大清军人杀过来之前,为己方军队建造一个更加完善而坚固的防御工事。
山海关至遵化一线的道路上到处都是驼马、劳力和马车的身影,紧随吴杰大军而来的洪门后勤辎重船只,将一批批早就准备好的物资运抵山海关,帮助吴杰重新建立起一道坚固防御工事。
(本章完)
………………………………
23 攻城拔寨
“这这这,把板子搭上!对,就这!”
赖大海已经是两宿没睡了,一直坚持着奋斗在山海关等城头之上,感觉实在疲乏了找个地方眯上两眼或是喝上几口浓茶提提神。
作为一名专业的工程建设者,洪堂军队所特有的工程兵种,虽然在战斗之时赖大海做出的贡献不大,但是在战后他所能做出的贡献却是比一般的战士大得多。
有着他的指挥和帮助,才能在短短几日的时间里,将破烂不堪的山海关城防给修补得七七八八,相比占据了山海关一年的大清人之时,此时的山海关防御工事还要完善得多。
当然,这里还多亏了洪门一直秘而不宣地水泥特产,高可塑性且快速等凝固特性,在城防完善上发挥展露无疑,哪里城防破烂或是出现裂纹坍塌,通过水泥石沙的搅拌,建模浇灌之后要不了两天,就能有一个大概模样。
再通过长时间脱水干燥之后,最起码等到女真人重新杀回来的时候,这些修缮一新的城防工事,就已经能够派上大用场了。
如是的场景,在从山海关到遵化一线的洪堂军队占据防线上数不胜数,无数的劳力、战士们收集各类物资,加班加点地将他们所破坏摧残的防御工事重新完善,然后寄希望于它们,能在接下来很可能发生的惨烈战场上,为自己保上一命,或是最大可能帮助自己抵御战场风险。
锦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由肖秀荣所率领的一万五千名琉球水师将士,在威力更加强大的诸多炮火帮助下,花了三天时间进行正面强攻,愣是将整个锦州城东城墙打成一个筛子,最后一举拿下了这座大清人守卫的城池。
随后,琉球水师继续西进,朝着被大清人所掌控的另外一座重镇宁远突进,看样子要不了多久便能再一次听到他们的喜讯。
尚可喜与吴超两部,先是五万大军汇合在一起,在大清人防御深严的沿海防线设计,将女真人最为强大的两万机动骑兵给伏击击溃,一战之下使其保护王国最大的倚仗化为乌有。
随后打开了大清人沿海防御凭障的两大军队一西一东分头进军:吴超带着两万精壮洪堂将士,东进清河,一路北上;而尚可喜所部三万东江镇将士则西去辽阳,转而进攻大清盛京。
一路上为了最大限度地破坏大清底蕴,但凡沿途上遭遇的城镇堡垒,大型部族聚居之地,两支洪门所属军队都没有丝毫留情,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热兵器展露头角,让依旧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大清王朝守土将士,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实力差距。
并不是说女真人的部族战士们不够勇敢,只是在洪门数十年来的持续不断地深耕发展之下,包括东江镇等将士们,如今也已能够做到人手一支燧发火枪的地步。
之前东江镇将士固然展露过他们火枪兵的实力,然则在尚可喜他们实战练兵和大本营的着重要求之下,他们实差的火枪兵实际上展露出来的威力,却是远远比不上如今这支整整三万大军端着长枪一路碾压大清境内各大部族聚居地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
更别说遭逢坚固城堡重镇、或是大规模女真蒙古军队集结之时,洪门所属将士利用驽马拉运过来的野战火炮强势发威,至少碗口粗细的炮弹从天而降,只是撞击在空旷原野地面就会造成半丈以上深坑,轰炸在人肉组成的阵列上破坏力更是惊人。
大清人赖以自豪的骑兵,在成建制的火枪兵面前,终于遭受到沉重的摧残。
呼喊着部族激奋人心的口号,一名名健壮的女真蒙古骑兵们手中挥舞着长刀,双脚踢打着座下战马的腹部,加速往前方一字阵型排开的洪堂战士们冲击而来。
对面的洪堂战士不慌不忙抬起手中长枪,在身边号令管等指挥下扣动扳机,一阵密集的枪声带起蓬勃的硝烟冲出长长枪筒,都不去看自己等战果如何,第一轮射击结完毕等子弟一个转身后撤,将战场留给第二排已然准备妥当的洪堂火枪手,而他们自己则自动回归后列,按照操演熟练地清理枪膛、装填弹药。
洪堂军队当中依旧有不少的战士是初上战场的初哥,面对远处黑压压扑过来的女真骑兵,自然会感到紧张和惶恐,但是火枪兵的一个巨大优势在这里展露无疑,那就是他们的射击距离较远,就算是这个时代机动性最强的骑兵想要冲到第一排的火枪兵面前来,至少都需要至少三五分钟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早已足够洪堂操演熟练的火枪兵们,来回射击三四轮了。
第一排的女真骑兵连人带马翻滚在地,然后被第二排、第三排的骑兵给践踏在马蹄之下,或殃及更多战马失足、或直接将其碾为肉饼。
随着枪声持续不断的击发,最终能够阵阵贴近洪堂战阵的大清骑兵不足十之二三。
此时等骑兵终于发挥出他们强大的冲击力了,首先被对方战马和骑士带着强大动能撞到的洪堂战士直接横飞起来,直直往后翻滚出好几米,再一看身子已是诡异地折叠成一团,再无生息了。
只是能够冲到洪堂战阵身前的骑兵数量实在太少了些,稀稀落落没有成建制地冲击之下,洪堂战士将手上长枪斜举,弓身横马放下身段重心,一支长枪病就此诞生,硬生生抵住了大清骑兵残余冲击,直到将其速度给控制下来。
剩下的结果就不用多说了,没有勒速度优势,又没有数量优势的大清骑士,仅仅将手中长刀随意挥舞了几下之后,就不知道被从哪里发出来等冷枪给击中要害,就此斜斜倒下马去,成为战场上又一具冰冷的尸体。
数日时间,洪门所属的两支军队便就此完成了他们的预期目的,各自来到了目标所在城池的城下,将枪口对准了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大清士兵。
(本章完)
………………………………
24 各有所图
盛京城中,坐镇大清京师的礼亲王及新帝顺治等正聚集在一起,听着殿堂之下臣子们汇报国内动荡军情。
小皇帝顺治如今不过才六岁而已,哪里知道底下臣子们口中滔滔不绝的言语当中,包含着的却是浓浓危机,看似端庄坐在龙椅之上,实则眼睛四处提溜不听,寻找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倒是坐镇中枢,在睿亲王多尔衮带队杀进大明之后代为主掌国内军政的礼亲王代善、郑亲王努尔哈朗等皇亲神情肃穆,面色沉凝地仔细倾听着臣下等汇报。
“如今我国内将士尚有多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