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公-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问鼎天下的志向,这才是弘治敢让徐俌执掌兵权,并且放心让他负责剿灭鞑靼的原因。

    ……

    ――――――――――

    明朝的军队编制,步兵3600人,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共计官兵5000人,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拔江浙。

    因为鞑靼是在东北的城镇进行骚扰,所以这次没有水军的出动,但是这已经算是一次较大的军事行动。

    “蒙古鞑靼不仁,乱我东北,此次正义之师必胜!”徐俌临阵鼓舞士气。

    “南京锦衣卫麾下听令!我等监军,临阵脱逃者斩!不听调令者斩!以扛倭为由,为非作歹者斩!”

    千户李道南也是监军,不过他跟李吏的任务不同,此次扛倭分为东北与大同两个战场。

    李吏一连三个斩字,顿时气氛又多了几分肃杀,所有人都看着眼前这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言简意赅,杀伐果断。

    ――――――――

    半个月风雨兼程,李吏等人终于到了东北。

    因为这次弘治皇帝的命令是主动接近蒙古鞑靼并且发动攻击,争取一举剿灭,所以并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南京卫的身上,地方边军也要参与。

    此时东北等地的百姓已开始陆续转移,南京卫安营扎寨,徐俌带队已转到附近不远处驻扎,营盘周围架起栅栏,一座座帐篷拔地而起,斥候全部散开,营地里官兵们沉默地忙碌着,气氛很压抑,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

    夜晚,军中大帐内,徐俌等人脸色凝重,李吏作为锦衣卫统领,也被叫了进来。

    徐俌脸色阴沉地跟大家商量了许久,奈何蒙古鞑靼来去如风,机动灵活,委实不知他们下一步会祸害大明哪个地方。

    一群人左思右想也拿不出有效的办法,徐俌只好下令几名手下分别驻扎在东北沿线,时刻注意鞑靼的动向。

    走出大帐,李吏深呼吸一口,东北气候干燥,适应了南方的湿润,免不得有些水土不服,咳嗽起来。

    如今鞑靼不知踪迹,自己能做只有等。

    “李百户是读书人?”

    徐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冷不丁问道。

    “魏国公慧眼如炬,在下未进锦衣卫之前确实是书生。”李吏恭恭敬敬道。

    “我家那混账东西跟我提过你,对倭寇恨之入骨,读书人胸怀大志,李百户前途不可限量。”徐俌赞叹道。

    李吏干笑了几声。自己对蒙古鞑靼仇视到这等地步,在徐俌看起来或许有些奇怪,但是在李吏看来却是正常不过。或许他们遇见不到,在几百年之后,蒙古鞑靼的铁蹄差一点踏遍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在以后的几百年里又不断侵占土地,清政府割地赔款,那是又何止民不聊生能够形容。

    若是老公爷生在后现在,一定会比李吏还有更加愤青。

    “怎么不见小公爷?”李吏突然好奇道?

    徐俌嘴角抽了抽,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抬了抬下巴:“喏……”

    李吏抬眼看去,一间灯火通明的帐篷里,传来徐鹏举的声音,在现在听来,是那么放荡不羁……

    “你个狗奴才,磨蹭什么,出牌啊!”

    “三万?你不是该出二条的吗?”

    “哈哈!小爷儿胡了!都给小爷儿掏钱!”

    ……

    ……

    “哼!那混账非要进你的锦衣卫,我分给他不少护卫,明日李百户不必太过费心!若是真的伤残了,大不了老夫养他一辈子!”徐俌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李吏愕然,颇为同情的看了看徐俌,肯定是上辈子造孽,摊上这么个孙子……是真孙子啊!

    ――――――――――

    第二日,李吏站在锦衣卫营盘外,遥遥看着远处。

    “赵顺,派出去的斥候可有消息传来?”

    赵顺脸色一苦。“大人,这帮天杀的蒙古毛子神出鬼没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李吏叹气。鞑靼的袭扰让自己等人很是头疼,正如赵顺说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从什么地方突然钻出来。

    上学时李吏历史学的不错,掐算一下时间,如今的蒙古小王子应该是蒙古可汗达延汗。明朝中期退居蒙古高原的蒙古帝国延续的蒙古可汗,又作歹颜哈、答言罕、达衍汗。本名巴图蒙克,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孙。成化十六年即汗位,明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击败瓦剌。至正德初年,又先后翦除以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等为首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他将蒙古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设三个万户,分封诸子为领主。从而结束了有明以来北方地区扰攘****的局面,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在此基础上与明朝频年通贡互市,贡使多达六千余人,至京师者以五百人为率。贡道由大同入居庸关。贡物有马、驼、毛皮产品等。达延汗对蒙古的统一,带来了比较安定的生产环境,对蒙古的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被誉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但是那些都是后话,如今蒙古小王子将蒙古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了袭扰大明东北边境之上,就单凭这一点,便足以让两国开战。

    如今蒙古虽然不复当年成吉思汗的规模,但是其战斗力依然不容小觑。

    或许过几日就要有大仗了吧,李吏突然想到。

    (本章完)
………………………………

第39章 短兵相接

    果不其然,第三天,就有斥候来报,发现蒙古鞑靼的踪迹,并且朝沈阳辽宁而来!

    战事一触即发,场面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徐俌坐在大帐里,神色肃穆无比。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率军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下令所有军队务必于两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此令!”

    “我军立刻开拔辽宁!”

    一道道命令发布出去,军队上下立刻散发出一种肃杀的神情。

    去辽宁的路上,想着已经快要的鞑靼,李吏除了有些害怕之外,居然还有一丝兴奋。

    历史上有名的鞑靼,自己今日将与他们进行交锋了吗?

    李吏不知道对别人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李吏知道这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从一个历史的观看者变成了创造者。

    ――――――――――――――――――――

    最初见到鞑靼的时候李吏有些吃惊。

    鞑靼的打扮并不像李吏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都带着貂皮帽子,然后两边挂着动物尾巴。可能是为了达到偷袭出其不意的目的,这次蒙古鞑靼清一色都是轻装上阵。

    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每一个蒙古鞑靼都手执弯刀,面色狰狞。

    鞑靼来得很快,徐俌早就下令所有人不准出声,全部埋伏起来,等着鞑靼进入攻击范围内再发动攻击。

    离军中不足一里,李吏按刀而立,静静的看着军队整装。

    军队里,时不时有人胡乱动一下两下,徐俌麾下领兵一阵怒骂,但是仍然没有多大效果。

    赵顺上前悄声道:“南京卫这般不堪?还没有卫所里的弟兄整齐。”

    闻言,李吏也是叹息一声,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是名声较好的南京卫里也不免有那么一些没有血性的软汉,示意锦衣卫监军暂时按兵不动。李吏请徐俌上前。

    徐俌一身铠甲走出中军帐,手中令旗挥舞,先前布置在其他两面的几支队伍迅速朝鞑靼方向集结,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远处,蒙古鞑靼正疾驰而来,丝毫没有发现这里明军早就已经布下埋伏,等待他们成为瓮中之鳖。

    战争本来就是一个巨形的机器,一旦绞入其中谁也不能肯定自己就能独善其身。

    粗重的喘气声跟弓箭拉直的声音驳杂在一起,提醒所有人这并不是一个平静的时刻。

    锦衣卫监军,李吏也不例外,都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红布,蒙在脸上,以示震慑,同时也为了避免鲜血溅到口鼻之中影响战斗。

    鞑靼的骑兵似乎是将辽宁看做了是自己的腹中之物,李吏深知能看清他们丑恶的嘴脸。

    骑兵越来越快,就在他们即将下达进行抢掠的命令时,领头之人突然以愣,发现了这里的军队。

    “有诈!”为首的一个怒骂一声。

    “神机营开火!火炮手弓箭手准备!先射马后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