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攻不下,又损兵折将甚巨,吕尤无奈,只好下令暂停攻城。
看到来势汹汹的炎军终于被己方打退了。尤军的军心大受鼓舞,群情激昂,士气也达到了顶点。
为了庆贺己方打退炎军的强攻,聂舒也特意在城内开办一场庆功宴,大加犒赏在守城战中表英勇的将士们。
可好景不长,事隔两日,以杨召为的炎国第三军团、第四军团也抵达了金沙城,与吕尤军汇合到一处。
得知目前叛军主力就在金沙城内。而且叛军的头目聂舒也在其中,杨召欣喜若狂。当机立断,立刻向尤地各处召集人马,而且还给各地的郡定下了任务,不管是拿地方军凑数还是强行拉尤人百姓充当壮丁,总之,必须得在他规定的日期内把兵源输送过来。能如期完成任务者,他会通报朝廷给予请赏,若不能如期完成任务者,则罢官免职,投牢问罪。
杨召比吕尤要强硬得多。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手腕冷酷又决绝。
按理说,就算他军阶再高,毕竟属于军方,还管不到地方官员的头上,但他认为将在外君命可有所不受,他可暂时执行朝廷的权利,强行命令地方官府为他提供便利。
对于杨召的命令,各地的官员不敢不从,各郡们把全郡的地方军都集合起来,如果不够人数,就从大牢里提犯人充数,如果还不够,就用奴隶和劳役顶,再不够,就只能按照杨召说的那样,去抓尤人百姓做壮丁了。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杨召硬是从尤地各郡的官府手里压榨出二十万的兵力,全部调集到白杨县的金沙城,这时候,金沙城外的炎军兵力已不再是四十万了,一下子扩充到六十余万。这么多的兵马,将金沙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别说人出不去,就算是只老鼠也不可能钻出去。
当然,杨召后来征集的那些‘地方军’水分太大,其中真正的军兵并没有多少,大多都是囚犯、奴隶以及尤人百姓,他们是被硬抓过来的,对炎人自然打心眼里愤恨,不可能真心实意的帮着炎人去打叛军,不过这早在杨召的预料之内,他也没指望这些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只要充充人数、壮壮声势,攻城时再顺便当下炮灰,他们也就算完成任务了。
集结了六十多万的兵力之后,杨召随即下令,全军出击,四面围攻金沙城。
现在,炎军的攻势可和吕尤那时的攻势有天壤之别,那时只是二十万人进攻,现在人数扩大了三倍,站在城头向外观望,几乎都看不到地面,目光所及之处,全是炎军,黑压压,密麻麻,真仿佛蚂蚁一般。单单是看炎军表现出来的这份气吞山河的阵势,他们就已经赢了六、七成。
进攻展开时,炎军的中央军根本不往前面靠,冲在前面的全是地方军,而中央军则留在后面压阵,箭手顶在前,他们的箭阵一是射向金沙城的,二也是射向那些溃逃回来的地方军。
在杨召的谋划和指挥之下,炎军就以这种核心战力零伤亡的方式对金沙城展开全面进攻。
他并不指望地方军能攻破金沙城的城防,只要能消耗叛军的兵力和战力,不管地方军死伤多少人都算值得。
表面上看,杨召的手腕即高明又毒辣,完全是用尤人在打尤人,不管双方的伤亡有多大,似乎都与他们炎人无关,而实际上,他这种战术就是在饮鸩止渴,尤人对炎人的积怨已经够深了,现在他又用这种手段来让尤人自相残杀,只会让尤人百姓对炎人的积怨达到极限。
在战场上,最可怜的就是那些被强行征集来的‘地方军’,后退,要被炎国中央军射杀。前进,要与死守金沙城的同胞作战,可谓是进退维谷,但战场上又哪会给他们犹豫的时间,前方和后方两面飞射过来的箭矢让他们成群成片的倒地。
仅仅不到十日的攻城战打下来,炎军中的地方军便已然伤亡大半。而后,杨召又给各地的郡下达军令,和先前的军令一样,还是征集地方军。
各地的官府哪里还有地方军可给,无奈之下,官府也只能在地方上挨家挨户的抓壮丁,而且这次连像样的盔甲武器都没办法提供了,把抓来的壮丁直接押送到金沙城的前线。
金沙城血战已经打了接近一个月,现在进入一个诡异的循环。炎国的主力中央军根本不直接投入战斗,完全把地方军顶在前面充当炮灰,而地方军又早已不是炎人,全是尤人,战斗中所产生的死伤也基本全是尤人,炎军作为主攻的一方,炎人竟然是不可思议的零伤亡。
杨召现在也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用尤人把金沙城内的叛军耗光。至少是耗掉大半,然后己方大军再全面压上。到那时便可如风卷残云一般,轻松拿下金沙城,全歼叛军了。
他的主意打的很好,战局对聂舒为的尤军也越来越不利,虽说尤军每日都能打退炎军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但他们自身也是有伤亡的。今天损伤个千八百人,明天又损伤个数百上千人,每日积累下来,伤亡的兵力便数以万计了。
至此,阴开已离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可是连援军的影子都没看到,更要命的是,金沙城内的粮草已消耗严重。
不知阴开还要等多久才能回来,聂舒只能下令,全军控制口粮,由每日三餐变为每日两餐。
金沙城内的尤军已渐渐感受到压力,同样的,城外的杨召也有压力。他以尤人打尤人的战术并没有得到全体炎军将领的认同,吕尤便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吕尤和杨召的私交甚厚,不太好当面与他唱对台戏,也就没多说什么,众将中最明确表示反对杨召战术的是陈华和柴松。
议事之时,他二人不止一次提出过杨召的战术有问题,即便只用一、两次都会后患无穷,何况他还要一直用下去。
对于他二人的反对,杨召嗤之以鼻,最后还当众表示,陈华和柴松是最没有资格在他面前说三道四的人,当初四十万众的炎国中央军在他们的指挥下,被叛军打的只剩下十几万人,这不仅是炎军之辱,更是炎国之辱,陈华和柴松皆为炎国的罪人。
俗话说的好,打人还不打脸呢,杨召当众指责甚至是羞辱陈华和柴松,这两位哪能受得了,再者说,他们的军阶还都属平级,杨召并没有问责他们的权利。
陈华和柴松气愤难当,若非是众将及时站出来打圆场,他二人非得当众和杨召打起来不可。
过后,陈华和柴松给朝廷联名写了一封书信,将杨召在金沙城这里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的写明。
很快,这封书信就传回到的炎都昭阳,许多大臣看了这封书信后都觉得没什么,杨召就算做事的手段有些过激,但毕竟是为了炎军将士们着想,情有可原嘛!
不过殷香在看过这封书信后,勃然大怒,并亲自给杨召写了一封回信。
在回信中,殷香痛斥杨召做事不顾后果,鼠目寸光,缺乏远见。
炎国对尤地、对尤人并不是打完了就跑的,而是要占领、要同化,要把尤地永久地成为炎国领土,要把尤人世世代代地同化成炎人。
现在倒好,杨召自以为是,强征尤人去打尤人,让尤人自相残杀,还自诩高明,若让他继续这样做下去,相信用不了多久,聂舒势力还没被消灭呢,尤地就会再冒出来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聂舒’,届时叛乱四起,炎国得什么时候能彻底平息尤地之乱?
别看杨召是助殷香登顶王位的大功臣,但在关系到炎国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殷香对他是一点没客气,书信中的言语极为强硬,勒令杨召,必须立刻终止他的战术,遣返全部强行征集的尤人。用他麾下的炎军将士直接进攻金沙城。
要说殷香的制止已经算及时了,不过,杨召战术所造成的伤害已经产生,又哪是一时片刻就能抹平的?在接到殷香的书信后,杨召看罢也是直缩脖子,即便是只看书信。没见到殷香本人,他也能从字里行间中感觉到殷香的怒气。
性情那么刚猛又强硬的杨召在接到殷香的书信后还是做出了妥协,遵照殷香的命令,全部遣返了地方军,而且还拨出一部分的军饷给他们充当路费。
在遣返地方军后,炎军才算开始了真正的攻城战。
一方是四十万大军的强攻,一方是十多万军队的死守,双方的激战一打又是一个多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炎军曾无数次的攻上金沙城的城头。最后又被尤军无数次地顶了下来,金沙城的城墙曾被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