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十天的时间里,林浩天所率的翰林军竟如入无人之境般穿过整个宜苏郡,攻入到双棠郡境内。
战事至此,对金国而言简直是太顺利了,一路上打到双棠郡,顺风又顺水,甚至连一场正面交锋的硬仗都没打过,金军将士们最常看到的就是炎军的屁股。
这场由林浩天主动挑起,连在金国国内都不被看好的战争竟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成功了一大半,令人意想不到。
这时候,无论是金国的朝廷还是深入炎国的金军,人们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取胜的欲望也变得更足,在没有接到林浩天调令的情况下,金国朝廷主动派出第七军团,赶往炎国这边,欲协同作战。
金国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反棺国那边,则是如丧考妣,本就混乱不堪的炎国朝廷这时候也更加混乱了。
现在,殷香已随炎王的灵柩一同回到昭阳,只是在朝堂上无人关心如何安葬殷冀的事宜,人们所谈论的都是北方的战事。
第一个向殷香发难的便是殷渊。
殷渊一直提倡议和,暂时接受金国的条件,可没想到殷香自己擅做主张,派出布英去与金军作战。现在倒好,金军势如破竹,连续突破雷泽、宜苏二郡,业已攻入双棠郡,照目前的局势来看,相信双棠郡也坚持不了多久,一旦双棠郡又被突破,金军便可插入炎国的腹地,能威胁到炎国的都城昭阳了。
在朝堂上,殷渊当众责问殷香是谁给她的权利可以不知会朝廷,直接派兵出战的?
殷香在殷渊的责问下沉默未语,倒是张思图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道:“二公子,先王故去,储君有权调动军队。”
“储君?”殷渊看向张思图,说道:“张将军,你为何称三妹为储君?”
张思图皱着眉头说道:“大人在世之时,不止一次提过要立三公主为储君……”
不等他说完,殷渊伸手道:“父王的遗诏何在?”
“这……末将没有,大人故去之时也未来得及留下遗诏。”
“这么说就是空口无凭了?既然没有凭证,储君又岂是你能乱叫的吗?”殷渊脸色阴沉下来。两眼直勾勾地怒视着张思图。
“这……”张思图语塞。
殷香深吸口气,正色说道:“王兄,大敌当前,我想现在不是讨论谁为储君的时候吧。”
殷渊凌厉的目光终于从张思图身上移开,他对上殷香的目光,说道:“好!不讨论储君。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北方的战事好了。金军现在已经打进双棠郡,再这样败下去,用不了多久金军就打到昭阳了,三妹,你可知道你这次闯的祸有多大吗?”
殷香暗暗握拳,好大的一顶帽子扣在自己的头上啊!她正色说道:“布将军乃我大炎最优秀的将帅之一,我相信,布将军一定能挡得住金军,甚至还能打退金军!”
“一派胡言!”殷渊挥袖道:“现在金军已经突破两个郡了。可你的布将军在哪里?传回来的告急文书里,没有一封提及过他,布英现在究竟在何处?”
是啊,布英和他的二十万大军现在在哪呢?这一点连殷香自己也不清楚。自布英率军北上之后,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殷香一直没有接到过他传回来的战报。
见殷香皱着眉头不说话,殷渊冷笑出声。说道:“也许布英现在业已率军投降了金国,王妹。这就是你重用的‘栋梁之材’啊!”
大公子殷亭站出来说道:“好了,二弟和三妹不要再吵了,现在看来,布英已经指望不上,我们还是先商议一下派哪位将军去抵御金军吧!”
此时,殷亭表现出兄长的风范。摆出一副以大局为重的姿态,但话里话外还是暗藏着诋毁之意。
五公子殷玉捂嘴轻笑,柔声说道:“大家别忘了,布英的家人还都在昭阳,布英叛国。理应处斩他的家人才是!”
殷亭和殷渊闻言,双双大点其头,赞同道:“三弟说得对!”
看着自己的这些兄长们,殷香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她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猛然转身边向大殿外走去,同时边头也不回地说道:“你们就在这里慢慢商议吧,不过,布将军绝不会叛国,更不会向金人投降,谁若是敢动布将军家人的一根汗毛,本宫便与他拼命!”
“三姐,你别走啊,三姐……”殷玉看着殷香的背影连连召唤,可后者像没听见似的,时间不长,人已消失在大殿外。
殷玉撇了撇嘴,晃着脑袋愤愤不平地说道:“什么态度嘛,都是被父王宠坏的!”
布英现在在哪?炎国朝廷都不清楚,金军方面就更不清楚了,甚至金军都不知道炎国还有派布英来抵御他们的进攻。
且说林浩天率领的翰林军,这日他们攻打到双棠郡的三道沟一带,从这里再往南,就是双棠郡的郡城,临齐。
根据探报回传的消息,临齐有炎国重兵镇守,在临齐的两翼,四平镇、林合镇还各驻扎着一支炎国的家族军。
郡城临齐和四平镇、林合镇呈犄角之势,不太容易攻打。
己方的下一步该怎么做,林浩天特意找来王翰,与他商量对策。
现在金军推进到双棠郡的三道沟,如果继续南下,势必要与郡城临齐的炎军一战。王翰的意见很简单,就是稳扎稳打,聚集于临齐的炎军虽多,但大多都是败军而已,士气并不高,防御做得也不充分,己方若展开强攻,三日之内必能攻破临齐的城防。
听完他的意见,林浩天连连摇头,说道:“三天?三天过后,就算我们能拿下临齐,等推进到玄谷关的时候,炎军也已做好了防备,我军怎还能攻得下来?”
王翰皱着眉头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故伎重演,放弃攻打临齐,绕路直取玄谷关。正所谓出奇制胜,要打就打炎军一个措手不及。”林浩天信心十足地说道。
“这……”王翰沉吟片刻,连连摇头,说道:“不可,万万不可,大人。这太冒险了。”
林浩天仰面而笑,说道:“打安口的时候,我们就是绕城而过,从宜苏郡一口气打到双棠郡,现在面对临齐,我们又为何不能绕城而过呢?”
王翰正色说道:“大人。这可不一样啊,打安口时,我们可以绕城而过,因为后方有我们的援军,就算前方受阻,我们也无后顾之忧,但现在,我们一无后援,二无接应。若是继续绕城而过,一旦打不下玄谷关,我军可就陷入炎人的重围当中了。”
林浩天乐了,问道:“我方现在有多少将士?”
不明白他为何这么问,王翰小心翼翼地说道:“除掉分出去驻扎沿途城镇的将士,现在可用的将士不足八万。”
“那安口城又有多少炎军?”
“据报有十数万人。”
“攻方不足八万,守方却有十多万众,另外还有两支家族军可作协防。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我军势必会被临齐所阻。如果我军能绕城而过。直取玄谷关,定能杀玄谷关守军个出其不意,我想,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军会突然杀到玄谷关近前。所以说,避开临齐。直取玄谷关,看似冒险,实者是最为稳妥的战术。”林浩天向王翰详细讲解自己的想法。
听完林浩天的分析,王翰仍是摇头。
林浩天的战术猛一听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可仔细想想。其中冒险的成分太大,而且己方现在对玄谷关那边的情况毫不了解,如果真按照林浩天的战术打,避开临齐,直取玄谷关,万一玄谷关方面早已做好防备怎么办?到时己方强攻不成,撤退也不成,前后受炎军的包夹,有全军覆没之危。
王翰说道:“大人,末将仍认为绕过临齐直取玄谷关过于冒险,还应稳扎稳打才是。”
林浩天慢悠悠地说道:“兵者,诡道也!讲究的是出奇制胜,稳扎稳打,那是无才无能的将帅才会用的战术,总之,我意已决,你也不必再劝,如果你实在不放心,我带两万精锐先行,你意下如何?”
唉!王翰暗叹口气,他又哪能放心让林浩天只带两万将士去打玄谷关,他硬着头皮,苦笑着说道:“一切都依大人就是。”
“这才对嘛!”林浩天哈哈大笑。
按照林浩天的意思,翰林军放弃进攻临齐,从三道沟这里改变行进方向,直奔玄谷关而去。
双棠郡的地势不像雷泽、宜苏二郡那么平坦,境内多险山沟壑,大军行进并不容易。而现在翰林军又走的是小路,道路更加崎岖难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