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被命名为高阙塞。阿史那斛勃的云中都督府被安排在这里,大隋将在此建立高阙城作为都督府所在地,主要以突厥部和铁勒斛薛部为主;浑部为臯兰县,全族五千多人被移民青铜峡,成为汉人,归银川郡管理。

    这是朝廷没办法的举动,随着中原安定,百姓丧失了前往西北的动力,只好把主意打在弱小的胡族身上;象浑部,虽然是铁勒一族,但是实力弱小,随时都要防备被人吞噬掉,才会离开薛延陀依附突厥。所以得知能入汉籍变成隋人,从酋长浑选到下面的百姓没有不同意的,全体转到银川郡,被编入臯兰县,浑选担任县令。

    银川郡就是原来的怀远郡,郡守李端没想到朝廷真的移来了康苏部和浑部,成立了隆城和臯兰两县,增加了上万的人口。李端虚心请教从漠南归来的房彦藻:“房大人,越王真的是看重这一带,是不是后面有什么措施?”

    城墙上看草原,天高气爽,风吹草低见牛羊,房彦藻捋须笑道:“越王说过,银川、盐城、北地、统万、上县五地是关中的屏障,五地在,河套在,河套在,中原在;河套是粮食产地,也可以放牧,又产盐,是养军队的好地方。任何胡族要南下,不外乎是三条路,一个是从东北杀入河北;一个是从雁门直入河东,但这两条路都无法长久。最危险的就是河套,占据河套后,胡族可以休养生息,等待时机。”

    李端是一代儒将,自然晓得房彦藻所言有理,杨崇正是越过贺兰山先占据河套,才能东取河东,南入关中,成就霸业。而杨崇对于突厥的反击也是在这三条战线上反反复复,才最终灭了突厥,李端笑道:“多谢大人教诲,但愿大人此次回京,能够东山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764章 韦云起的决定

    手机阅读

    长安的风向现在也是不停地在旋转,由于北庭都护府的设立,云都督府被迁走,困在榆林城的杜伏威是进退两难;直接回长安并不甘心,但是出塞北巡危险重重。品书网手机端 一旦进入突厥都督府的管辖范围,要是出什么事,宋金刚等人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所以楚王长史李百药飞书留在长安的楚王府司马韦淑谐,要他向政事堂争取,让杜伏威带着一卫军队北巡。

    韦淑谐没想到出面的是自家人韦云起,约见的地方还是龙首原的山,这是长安所谓的龙脉所在,确保长安的帝王之气和经济繁荣。站在高岗,望着渭水东流,在一片临滩丘陵高地,转入平原,沿途沃野千里,地理形势优越。韦云起指着前面的一个道口说:“宇恺是在这里遇见杨崇的,你说一个与同伴失散的商人,不去寻找同伴,龙首原做什么?”

    韦淑谐没有回答,两人虽然是同一班辈,但韦云起大了十几岁,并且成名又早,韦云起少年得志,出手第一战是借用突厥的骑兵屠杀了契丹一族,在关键时候,主动向杨崇靠拢,成为韦家在政事堂唯一的一名高官,紧紧把持着御史台的力量,与杜伏威、皇甫无逸成为对抗杨崇的领头人物。杜伏威离开长安,韦云起是当仁不让的领头人,韦云起的话对韦淑谐还是有一点心理压力。

    韦云起见没有回音,自顾自说:“当杜伏威离开江淮军的时候,注定了这个结果,他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但是只是一个虚衔。一旦杜伏威掌兵权,那是害了辅公祐、王雄诞他们。”

    韦淑谐迟疑地说:“没那么严重吧,按照杨崇的习惯,不可能免去两人职务。”

    韦云起点头说:“杨崇是不会这么做,可是两人不得不这么想。现在消息灵通,南北若有任何风吹草动,不出数日便会传到对面;不论是事实或谣言,辅公祐两人都来不及分辨真伪,置身事外的最好办法,是在谣言刚起的时候,表明态度。你说他们会怎么表明态度,是暗示站在楚王一面,还是明确表示跟随越王。”

    韦淑谐闻言大吃一惊,嗫嚅说:“莫非你有了他们准备效忠杨崇的证据?”

    韦云起肯定地说:“不需要证据,杨崇总揽朝政,年纪又轻,一手开创了大好局面,如果你我不是担心士族被杨崇打压,怎么会站在他的对立面。辅公祐和王雄诞都是平民出身,杨崇给的好处够大,他们有什么理由与和杨崇冲突,只要杨崇不冤杀杜伏威,他们不会管这件事。”

    韦淑谐其实算不武将,身材矮胖,每日都是人的打扮,与人说话始终挂着笑容,声音自信随和;只不过韦家要和楚王杜伏威表示一个态度,让韦淑谐去楚王府做了行军司马,楚王府本身不掌管军队,也不参加征战,杨崇等人大笔一挥同意了。韦淑谐斟酌了一下说:“杨崇既然派你出面,想必已经有了决策。”

    韦云起点点头说:“现在杨崇的目标只剩下高句丽,所以他愿意让步,让杜伏威前去沃野镇、统万城、银川城等地巡视,正好最后从萧关回长安。这是楚王最后的机会杨则、司马凡、李端等一批将领都是圣天子时期的旧臣,现在手握实权,坐镇陕西、陇两道,看你们有没有本事了。”

    韦淑谐一听明白:“莫非杨崇同意萧后和杨政道随行?”

    杜伏威走这条路线最多是联络一下感情,但是要是萧后等人随行,那效果可不一样,尤其杨则,是纳言杨达之子,和圣天子的亲侄子。杜伏威在他面前说话那是放屁,但是萧后说话肯定会起几分效果,杨则现在是陇道总管,主持着金城、天水、北地、银川、沃野等九个郡的政务,是西北实力最大的一个地方官。

    韦云起已近暮年,依旧是精华内蕴丰神俊朗,面对着白云蓝天,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和孤傲;韦云起掉过头来,面色严肃地说:“杨崇是个有大手笔的人,杜伏威的回归之行,说穿了是一次大赌注,如果杨则等人无动于衷,你要劝楚王府的所有人从此安心朝政,不要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韦淑谐苦笑道:“我们韦杜两家要没有这个心思,楚王早没有心思了。杨高萍曾经建议过,趁着王恭调任天水郡守的时候,让王恭来楚王府担任长史,替换掉李百药,还不是韦津和杜行满去劝阻的吗?”

    那对杜伏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机会,杨崇贬王恭去天水,并不是不欣赏王恭,而是要给手下的人立一个规矩,为了家族的利益,不能拿越王府和政事堂开玩笑;只要越过这个底线,任何人都得接受惩罚。按照所有人的看法,不出三五年,王恭会被杨崇重新起用;杨高萍的意思是利用王恭,向杨崇表个态,并且结好太原王氏,可是杜伏威面对韦杜两家为代表的关士族压力放弃了。

    韦云起自然知道族老人的想法,摇摇头说:“所以圆照一直不愿意回来,好在这次他出任青海道总管,杨崇没有望人呆。”

    韦圆照是杨广哥哥杨勇的女婿,和杨则一样,是另一位掌握着实权的皇族人士,但是韦圆照不赞成皇族和家族的行为,宁愿躲在河西等地不回枢。韦淑谐惆怅地叹了口气,正因为这样,皇族、关士族才会认为,和杜伏威的江淮系、李百药的赵郡李氏联手,有机会与杨崇扳一扳手腕。

    山的风有些大了,韦云起迎着风站了一回说:“杨崇有意让我去山东道担任总管,同意韦节出任户部侍郎,取代李公淹。你认为我是现在动身,还是等楚王回来再走?”

    韦淑谐再次苦笑,韦云起曾经被杨广一撸到底,差一点下狱,对萧后那是不会有一点心思,韦云起问的是杜伏威到底有多少筹码?韦淑谐闪过心力交瘁的神情,沉声道:“现在走,我对楚王没有信心。”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tps:
………………………………

第765章 阴影

    长安的老百姓感受不到上层的剑拔弩张,只感觉日子一天天变好了,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大隋,威胁长安;突厥那个颉利可汗现在就住在长安,有时候能看见他出去打猎的风采,那辆带着狼头图腾的马车,经常出现在朱雀大街上。可是今天巧了,颉利的马车正好遇到了楚王回归的车队,就是躲在路边,依旧被看见,一名军官来到颉利马车旁,说楚王有请。

    颉利现在是楚王的下属,只能无奈地过去参见,没想到打开车帘看见的,竟然是萧皇后那张阴森的脸;颉利精通中原文化,立马晓得自己上当了,参见萧皇后讲的就是礼节,其中学问大了去了。自己今天不管怎么做,都会成为许多人摆在嘴上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