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夺只感觉嘴里有些苦涩,提醒说:“这时候还是要当心云中和定襄两个都督府会不会趁机闹事。”
房玄龄平淡地说:“应该没问题,有个小部落还在串连的时候,被都护府司马刘赟带着大军灭掉,应该没有人敢生事。至于杨善经那边,破六韩拔魁和康苏蜜看得死死的,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是李靖在兵力占优的时候还丢失了丰州,丰州刺史梁德战死,这件事要追究。”皇甫无逸痛心地说,梁德是少数对杨广后代还同情的高级将领,这样的人物是损失了一个就要少一个,皇甫无逸甚至怀疑,是李靖奉了某个人的密令,暗地里布局让梁德死,只是前线军情紧急,自己有没有证据,不能直接开口询问。
魏征说了句公道话:“现在正是战事吃紧的时候,就不要提这些了,李靖是个聪明人,他应该心里有数。房大人,恭喜你啊,出使塞外的时候,正是我军得胜之际,突厥的生死就在大人一言之中。”
魏征没有胡说,如果颉利可汗被灭,漠南地区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再有雄主,房彦藻去了,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酒怎么做。房彦藻拱手谢道:“承魏大人吉言,真要能如此,那就是长安之福,中原百姓之福。越王,下面应该怎么做?”
如果前几天一帮人还在为局势担忧,现在则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房彦藻这一问,也是想为自己的北上多要点筹码。杨崇淡定地说:“第一,所有的突厥工匠全部要留在军中;第二,这次的俘虏一概不放回去,你和李靖见面后,要拿出一个处理的方案。我提醒你们,不允许当奴隶卖。”
杨崇估摸着俘虏有好几万,要是当做奴隶处理,就是肥了那些士族,还不如留着在漠南和东北修路,况且河外城那三座城池也需要人去建造。房彦藻心领神会地说:“越王放心,下官会牢记在心。可是日后在漠南,突厥投降的各族如何管理?”
房彦藻不是不知道如何管理,而是希望杨崇提供一个经济上的方案;房玄龄接过话茬说:“骆驼和战马都是中原需要的东西,可以拿来换粮食;另外枢密院有个建城的计划,就是在漠南地区发现矿产后,在矿山的附近建城建工坊,既振兴了当地经济,也能让突厥人定居成为可能的现实。”
杨汪笑着说:“说来听听。”
房玄龄详细解释说:“按照我们的细作所言,漠南有煤矿和金矿,我们可以按照这些地点建两座城池,从突厥人中招募工人,一步步地分解残余的突厥部落,每当城池人员到达一定数量,我们就开始下一座城池的选址。”
细作,连房玄龄自己都不相信,没有人知道那些细作在什么地方,但是杨崇说得那么有把握,房玄龄和枢密院的人才都相信杨崇说的话。毕竟杨崇在这方面的成绩太过优秀,很多事情已经不能以常理来看待,只能用鬼神莫测来形容。
大佬们显然也是这种看法,没有人出来质问,只有独狐怀恩问:“城中人数多少适宜?”
“一万,正常情况在城中只有两三千人。”杨公卿说:“突厥的人游牧为主,并不需要都住在城里,只要行政机构和商业区、榨场留在城中就行了。当天气变化的时候,牧民还是按照常规迁移,但是城池能告诉他们,季节一变就可以回来。”
(本章完)
………………………………
第747章 李靖袭寨
苏定方站在高岗上,看着下面的一万多突厥百姓瑟瑟发抖的样子,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发一阵感慨。难怪越王杨崇说霍去病不可学,想必在燕然山留石碑的时候,霍去病也是惶惶不安。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个大佬的荣华富贵不是手底下将士堆积而成的,就算没有不可一世的突厥铁骑,那些老人和妇女组成的控弦大军依旧给常捷营造成了三百多人的伤亡。
若非天雷将对方的阵型彻底炸乱,这个数字恐怕还得上升,苏定方现在纠结的是,这些俘虏怎么处理,带着大军的行动不便,要是全部坑杀,苏定方还真下不了这个命令。战争是残酷的,苏定方不觉得杀人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但那是对阵冲锋,要杀手无寸铁的百姓,苏定方还是下不了决心。
苏定方越想脑子越乱,有些呆滞地看着那些正在火化的袍泽的尸体,隋军现在有个不成文的关系,就是前线阵亡的战士一律有官方统一火化,不允许埋在异国他乡。望着熊熊的火光,苏定方忽然醒悟,自己不应该如此多愁善感,打了胜仗还高兴不起来,对下面的将士会有不好的影响。
阳光下的草原充满凄美的色调,天上除了太阳在发挥热量,云朵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苏定方看着前方郁郁葱葱的铁山峡谷,晓得只要越过这道峡谷,前方再无关隘险要,大军可直接上山。以隋军现在的的兵力优势,铁山必然一战而定,苏定方立即下令:“将俘虏全部绑起来,安排一千人看守,剩下的人准备随我出击。”
苏定方身后的大旗招展,将士们迅速地集合起来;但苏定方仍旧很谨慎,突厥骑兵在大漠草原之中更能发挥出迅猛霸道的战斗力。一旦鱼死网破,突厥人汇聚在一处,所能产生的狂暴足以给对手以强烈的冲击;苏定方想起刚才结束的战斗,又下了一道新命令:“等宋金刚的大军到后再行动。”
苏定方等了两个时辰,宋金刚带着一万五千骑兵赶了过来,和苏定方一样,分出数千骑去押送抓到的三个部落俘虏。宋金刚很高兴,苏定方的这个举动说明苏定方尊重自己,将最后攻取铁山的功劳让给了自己。
一队斥候从铁山方向回来,带来了两名突厥信使和一封奏章,郁射设和荫奈特勒愿意带着剩下的两万军民投降,宋金刚大喜,好言安抚了信使几句,立即让信使带信回去,大隋将在铁山设立都督府,郁射设和荫奈特勒有机会成为都督。苏定方一伸手,扶住兴奋得有些站不稳的信使说:“要他们快点,如果我们杀上铁山,这个机会就算放弃了。”
昔日里喧哗的汗帐现在鸦雀无声,颉利可汗虽然及时从北楼关撤退,连沃野镇都没去,直接带着三万骑北撤,迁牙廷至碛口。但还是迟了一步,郁射设那两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竟然不顾突厥的未来,把铁山献给了宋金刚,使三万大军进退失据,为了回沃野镇还是直接去漠北争论了一天。
没有奢华的王宫,没有中原人讲究的莺歌燕舞美酒佳肴,帐内外沉寂萧索,和满地的白雪一样肃然;侍卫们战战兢兢地屏住呼吸,唯恐发出一点声音便会惹怒正在争论的权贵们,要遭遇无妄之灾。义成公主躺在病榻上,额头上盖着一条灰色的毛巾,义成公主昨夜已经吐了几口血,现在看上去气色尚好。
停止争论的片刻,帐内寂静清冷,落针可闻。安乌唤焦急的看着颉利可汗,现在已经是危机重重,颉利可汗还是拿不定主意;颉利可汗终于叹了口气,冲着焦灼不堪的权贵们说:“按照杨崇的说法,人在地在,我们直接去漠北,趁着宋金刚需要安抚铁山,我们直接从铁山西北边冲过去,沿途能收拢多少百姓是多少。”
安乌唤躬身道:“大王高明,可以另外派出亲信前往沃野镇,通知那里的守军北来漠北,与我们会合。”
颉利可汗心里一暖,这时候安乌唤还能为自己考虑,实在是不容易;隋军现在锋芒正盛,以往宣誓效忠的文臣武将们都在装聋作哑,只有安乌唤还是与原来一样。颉利可汗心里这么想着,愈发觉得愧疚,立即按照安乌唤的建议照办,派出信使和传令兵传达自己的命令;寨外突然传来尖厉的唿哨声,有敌军袭寨。
营寨里传来不断的爆炸声,根据声音的远近可以判断出,隋军用天雷开道,就是要擒贼先擒王,抓住自己;颉利可汗一把抱起义成公主,奔跑着到了帐后的马廊,命护卫砍断缰绳,自己翻身上马,与义成公主一骑双人朝后面逃去,数百护卫紧紧地跟在后面。好在危机面前,金狼军都是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除了前寨还在拼命抵挡,后寨的人全部逃了出去。
阳光从地平线升起,照耀着在山脉西边的茫茫雪地上,银装素裹,只有体型巨大的黑鹰在空中盘旋嚎叫,一队队盔明甲亮的隋军进入突厥营寨,偷袭很成功,颉利可汗仓皇出逃,三万突厥大军被斩杀七,碛口完完全全在隋军的控制下,沿途没有任何阻挡。李靖选择偷袭的时机正好,加上天雷的威力,金狼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