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自己背后,是不是也有人盯着?
长孙无乃才是一家之主,现在又是杨崇心腹之臣,安排家奴应该没问题;长孙无忌压制住心头的恐慌,特地在长安绕了几个圈子,确定没有人跟踪自己,然后就是对府中的奴婢暗暗观察。好在长孙无忌平时给人的感觉就是阴冷,目光怪异一点无人见怪,一连几天相安无事。
到长安解禁的第七天,南方传来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钦州都督宁长真死了,几乎是同一天,岭南各方诸侯的使者都骑着快马,奔入了长安城。宁长真的死是一个导火索,李光度和宁长真的儿子宁据、侄子宁道明都想继承宁长真的位置,冯盎也想着把钦州作为自己的地盘,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岭南王。
林士弘派宋羽泉来,倒不是争钦州,而是怕冯盎做大,威胁到广州,专门来捣乱的;不过礼物送得很重,一船的香料红木,杨延达很客气地把宋羽泉请进越王府。宋羽泉还有一个身份,是杨崇在武夷山茶山的合伙人,按照杨崇的指点,宋羽泉在武夷山上已经种植了四百多亩的茶树,开始制作乌龙茶,被杨崇确定为贡茶,和龙井茶齐名。
宋羽泉将三张地契交给了老残,杨崇不要分红,每年都让宋羽泉在武夷山直接把分红买山地种茶树,越王府的人都知道杨崇的手段,乌龙茶出名后,杨崇会和在杭州的做法一样,再鼓捣出一个类似于乌龙茶的品种。老残更清楚,杨崇连名字都起好了,叫大红袍,只不过周围局势不稳,杨崇不想那么早动手。
宋羽泉料到杨崇安排的是素斋,但是没想到越王府还有这样一个专门吃素斋的餐厅,沙漠和飞天的壁画,格调清新的书架,简简单单的木桌椅;菜肴更是独特,麻辣香锅、茸煮芥菜、热干面、佛跳墙、糖醋素排、南瓜饼、油炸马铃薯丝、香菇菜心,色香味俱全,让宋羽泉大快朵颐。
陪客的除了杨崇,还有张果老和老残,杨崇等老残和宋羽泉说完生意,才和气地问宋羽泉:“林士弘是什么意思,听说他还准备夺回南昌城?”
宋羽泉摇头说:“林士弘是担心,现在冯盎的实力大增,广州城外百里便是冯盎的天下,林士弘很担心,他的地盘虽大,但是分散在广州、潮州、南昌等地,面临着张镇周、慕容息雄、冯盎的三面压力。他这次让我来,就是希望长安约束一下冯盎,不能让冯盎得了钦州,勒令冯盎不得进攻广州。”
林士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杨崇微笑着说:“你回去告诉他,他如果不去广州,高法澄、沈宝彻迟早会把地盘丢给冯盎;我的意思是将他的地盘划分为三,岭南东路行台总管兼广州刺史林士弘、潮州刺史林药师、袁州刺史王戎,南昌就交给慕容息雄,也摆在行台之下。另外我任命冯盎为岭南西路行台总管。”
宋羽泉一点没踌躇说:“林士弘对此有预估,他希望留住南昌。袁州、南昌的百姓是他的基础,广州鞭长莫及。”
杨崇点点头说:“本王明白道长的难处,那我就命令大军南下,接管潮州、广州,让慕容息雄退出南昌。让朝廷任命林士弘为南昌道行台总管兼袁州刺史,南昌刺史是林药师,你看如何?”
宋羽泉还真的敢说什么吗?那就是太不识相了。林士弘愿意留在南昌,缩小地盘,一个是因为南昌的条件比广州好,更外一个就是示弱,拿依附的潮、循、广、新四州给长安,说明自己没有称霸的意思。对于杨崇来说,能不动刀枪得到地盘就是好事,不在乎路途远近,地区贫瘠,再说,广州也不是贫困的地方,虽然高法澄不成器,但是林士弘在广州没少捞钱。
不过宋羽泉还是真心把林士弘看作朋友,回驿馆和林士弘派来的幕僚商量后,干脆上书将四州献给长安,为林士弘争取名声。不过宋羽泉这么一来,真是乱拳打死了老虎,冯盎的代表是冯盎长子冯智戣,在刑礼部是左右为难;尚书杜淹为此特地接见了冯智戣,看冯智戣一表人才,很惊奇地问道:“冯盎怎么会让你来长安?”
一句话说到了冯智戣的伤心处,冯智戣施礼说:“家父就是希望以我为人质,让国家放心,他常说,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已有,人世间的富贵,像我这样的都少有。常常怕承担不起重担,使先人蒙受耻辱,怎么敢效法赵佗自己称王一方呢?”
杜淹大笑说:“智戣欺我,令尊为国之心,人所皆知,长安丝毫不怀疑,但是你来长安没有那么简单。冯智戴、冯智彧,号称岭南双龙,这才是令尊不得不经常表态的原因;我可以告诉你,越王对岭南有设想,希望岭南的百姓过上好日子;钦州的事一时半刻肯定无法决定,我安排你到陇中去看看羌人现在的生活吧。”
冯智戣也是足智多谋的人,立即问道:“是不是关于杨侗的原因?”
“不错。”杜淹大大方法地说:“现在可以确定杨侗在岭南,谁能把杨侗抓住,便可掌管钦州。”
(本章完)
………………………………
第720章 岭南东路
政事堂的高官对岭南来的所有部落都是这么说的,因为杨崇有了确切的情报,冯盎的大哥冯暄、宁道明、俚僚人酋帅谈殿已经秘密结成联盟,有大批的汉人出现在联盟之中,帮助出谋划策,训练军队。所以不管冯盎如何表现,应该怀疑的还是要怀疑,杨崇私下里认为,李唐历史上的宁长真叛乱,就是与冯盎有关。
当时宁长真进献合浦大珠,李渊以道远劳人为由不受,是一种道貌岸然的虚伪,冯盎作为与长安联系的关键人物,完全可以说那是风俗,但是冯盎没有说。结果岭南众酋长不满,认为朝廷拒收进贡是要攻打岭南的前兆,宁长真与谈殿、冯暄等人商议要反唐,南合州刺史宁纯因反对,被宁长真与冯暄联合附近各溪峒首领围攻;最后反唐失败,最大的赢家就是冯家。
所以杨崇上次接受了宁长真的贡品,还派人送去十车丝绸酱油之类的东西赏赐,一直维持着岭南局势的均衡。宁长真的死本身就充满疑问,联盟更是疑点重重,杨崇对天弃说:“告诉岭南的人,在大军到达岭南之前不要活动,不要去接近任何情报,李袭志在始安郡,正常的活动由他们负责。”
天弃明白杨崇的意思,岭南各族的情况与西北东北没差异,可以说是风云变幻,隋军主力没有到达之前,所有的活跃都是无效工,只有在大军到达的情况下,那些情报才能起作用。李袭志从杨广时期就坐镇岭南,曾经孤军死守两年,熟悉岭南六十多个大部落的情况,常规的动静肯定内掌握。
而杨崇既然接受了林士弘的献土,隋军的主力便可以南下广州,杨崇选派的广州刺史便是元仁惠,此举在朝堂上遭到万众一心的反对,御史更是疯狂上书。例子就在前面,当时云中都护府所有人都不看好,但是耐不住独狐家有钱,用钱买人到云中,最后帮助宋金刚夺回雁门郡,等大利城一下,独狐篡就开始负责突厥的事务,权重漠南。
姜夺是大将军,历任兵部尚书、尚书仆射;崔处直掌管尚书省,独狐篡在云中都护府大权独揽,要是元仁惠再控制南方的广州,外戚在朝堂上的实力就会大大增长,孰可忍孰不可忍。杨崇倒是好脾气,手一摊,要反对的人提供一个人选;大殿中顿时鸦雀无声,这个人选还真不好推荐。
杜淹起身说道:“韩世谔,可以出任左虞侯大将军,兼任岭南东路总管、广州刺史。”
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不仅是因为杜淹是杨崇的挚友,怎么说都行,关键的还是杜淹推荐出来的人选;韩世谔是杨崇起家时的大将,现在北方已定,有李靖坐镇,突厥根本翻不起大浪,韩世谔能从太原抽身,无论杨崇还是军中都不会有问题。杨崇想了想说:“可以,让岑文本担任左虞侯府长史,赵德言担任广州郡守。”
毒,广州和大利城相似,也是汉族人与少数民族杂居,广州郡守绝对是个高难度的工作,民风彪悍,观念上有差异,而广州又是韩世谔岭南东路的敛财之地;但是赵德言真的合适,作为汉人,一直在异族中担任高管,突厥的文职几乎做了一个遍,这种经验是绝大多数官员没有的。
三个人选就这样通过了;对于两湖方向,王雄诞已经开始向岭南调兵,在岭南北开始着手布置,群臣并没有异议。宁长真已死,杨侗很可能潜入岭南,必要的准备和威慑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