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掠走的突厥人。但突利、赵德言有些不满,隋军只出动了一般的军队,追了上百里路,如果象突厥人一样追击两百里,效果可以更好。徐世绩冷冷地回复两人:“从隋军出动的时候开始,最后的决策权在大隋手中。”
这一次大隋的战利品,四万多薛延陀的俘虏加上五万头牛羊、一万多匹战马,还有薛延陀从突厥手中抢到的大量粮食,比杨崇、徐世绩等人指望的效果要好的太多;留下夷男,薛延陀人在失去物资和人口的情况下,只有和突厥死磕到底。所以在薛延陀使者浑金折又送来降表和三千匹战马,希望大隋原谅的时候;徐世绩同意,只要薛延陀不进攻闪电河,战争结束了。
关于驻守闪电河,徐世绩以杨崇没有命令拒绝了,涿郡做过预案,在突厥没有明确表态的前提下,占据闪电河只是一时的快乐,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又不能对闪电河的突厥人进行分流,一旦薛延陀撤军,突厥人翻脸,后果不堪设想。而突利其实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在目前的状态下,并没有完全放弃可汗的梦想,重新回到闪电河,很可能激发他心中的不安定因素。
(本章完)
………………………………
第699章 室韦都督府
不管赵德言如何游说,徐世绩还是带着战利品回到安州,突利很自觉地回去了镔城,让逃跑在路上的步利设重新回到闪电河主持大局。颉利可汗得到消息,一面为闪电河还在自己手里庆幸,一面也在为大隋的举动烦神,这一次得利最大的还是大隋,加上突厥逃亡镔城的人,等于一下子增加了了六万多人口。
胡族只相信强者,闪电河一战,让刚刚成为霸主的薛延陀丧失了近七万的军民,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元气,东北各族倒吸一口冷气的同时,立即做了政策的调整。室韦使者贯南达功和不鲁一路急赶到涿郡,拜见越王杨崇,南室韦的大酋长吉曹羧决定率领南室韦二十五个部落五万人依附大隋,出任室韦都督府大都督,成为继阿固郎、突利之后的第三位大都督。
杨崇还是按照官场的做法,赞同吉曹羧的选择说:“我们将帮助室韦在农耕的地区建索离城,在俱伦泊河畔建大泽城,使南室韦的百姓安居乐业,农耕的同时,可以在两处轮换着放牧。贯南达功,你回去和吉曹羧商议,用哪座城来做室韦五族的榨场,和镔城一样,我们可以派人前来帮助你们税收。”
不鲁立刻出面反对说:“王爷,此事不妥,室韦人冬天多入山住土穴,夏天居住桦皮盖的屋子,要是在城中,天寒地冷,恐怕会误伤百姓。”
不鲁其实是北室韦的代表,南室韦的事与他毫不相干,但是不鲁明白,一旦这两座城池建立,室韦各族为了图方便,自然会去和南室韦交易。室韦五大联盟,以北室韦九部六万多人实力最强,一直是五大联盟之首,不鲁不愿意北室韦失去这种在室韦内部的地位,但是不敢明确反对,只能把话题引到天气上。
陪同会面的右长史裴寂冷冷地说:“不鲁大人过虑了,等到了安州,你们可以看看他们房子改建后的样子,我们大隋有能力在那里建造冬天不冷的民宅。不鲁大人要是有心,还是担心一下南室韦脱离突厥后,北室韦向突厥纳款的事。”
不鲁顿时无语,南室韦是室韦五部中唯一一个渔猎耕牧齐全的部落,离闪电河又近,因此每年向突厥缴纳的物资占室韦五部总数的一半,南室韦脱离而去,突厥沉重的负担必定压在其他室韦部落的头上。
不鲁心里委屈,他不是没有向贯南达功和王挺打听过,可是眼前的越王杨崇对北室韦似乎没有一点兴趣,不像对待南室韦,一次又一次地和突厥打招呼,树立吉曹羧脱离突厥的信心。等听右行军司马蒙摧宣布,一次性赠送三千套铁盔甲给南室韦,贯南达功跪在地上磕头谢恩,不鲁眼睛都快红了;室韦各族都是皮甲为主,铁甲是想到不敢想的事。
这次徐世绩增援闪电河,带回来三万五千套盔甲,其中就有旧隋军盔甲九千套和铁勒人的铁甲七千,套铁勒人的铁甲与现在隋军的铁甲质量差得太远,没有人看得上眼,徐世绩干脆单独存放,给杨崇做人情用;徐世绩明白东北胡族众多,杨崇要收买人心的地方太多,没什么礼物比铁甲更珍贵。
杨崇现在对北室韦不感兴趣,是因为北室韦的十二万人大多生活在山林里,以游牧和打猎为主,或许战斗力没问题,但是要是管理,花费的力气太大,很可能事倍功半。杨崇拿下南室韦之后,看重的是从北海撤到闪电河以东的大室韦,大室韦以畜牧、狩猎为主,比北室韦更适合农耕。
大室韦从北海撤下来也就八千人,在闪电河被突厥人当做次等人对待,目前是辽东经略府做工作的目标。大室韦在撤退的过程中,只有南室韦出兵协助,在闪电河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依附南室韦的可能性很大;这次徐世绩在闪电河的时候,以观察闪电河农耕为理由,和大室韦的酋长骆丹乞结谈了一次,效果不错。
室韦都督府的建立,让高句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威胁,营州、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辽东经略府、勿吉族从五个不同的方向威胁着辽东,二十万在辽东的高丽军处在战争的乌云笼罩下,只能枕戈以待。
颉利可汗也很不高兴,这是从突厥手掌心挖了一块肉,但是考虑到闪电河现在的困境,颉利可汗还是派陆季览前往涿郡给杨崇送了感谢信,希望大隋能照顾闪电河突厥百姓的生计;杨崇明白颉利心中的火不会那么容易熄灭,这次被薛延陀、回纥联军打败,在危机来临的时候,颉利一切讨好的举动都是应付眼前的困难。要是以为突厥从此就会跟着大隋转,那就太萌了。
一句话利益至上,突厥人不是杀人狂,也不是温柔的绵羊,物资的紧缺和同中原对比的落差让他们心中充满愤怒,从可汗到下面的小老百姓都是一个理念,要去汉人和鲜卑人住的地方去抢。从启民可汗到颉利可汗其实都是想改变这一切,象拓拔氏那样占据中原最好,不行最起码要在自己控制的地区过上汉人一样的日子。
杨崇的步步为营让突厥有了松动,尤其在那些已经没有什么前途的突厥贵族中很有市场,经过一个个精心策划,都在和杨崇等大隋权贵一起挣钱。随着突厥在大隋和薛延陀连战连败,大量的当权派在战争中阵亡,这部分的贵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都赞成联合中原控制塞北。
陆季览其实带来了两个具体的问题,一个是闪电河需要粮食等物资共计,一个希望大隋归还突利拐走的五千多突厥人。陆季览明白,与其和突利那个吝啬鬼毫无结果的谈判,远不如和杨崇亲自谈来得痛快,这些年杨崇一直保持着上位者和胜利者的宽容,在很多不是原则性的谈判中,都会给出一个能够接受的答案。
(本章完)
………………………………
第700章 高句丽商团
果然,杨崇在关键的时候没有手软,军咨祭酒郑颋、咨议典签许敬宗、参军张公谨三人出面,没有刁难陆季览,表态很痛快,考虑到突厥百姓的生死,宗主国大隋不可能熟视无睹,粮食物资可以补充,但是人口兑换,用两万铁勒士兵换大室韦脱离突厥,弥补所谓的突利拐走人数。
这个方案其实对突厥很有利,逃走的突厥人其实是绝不会回到闪电河的,不管镔城还是源水头、安州什么地方,现在都比闪电河安全和便于生存。大隋又是实实在在地补偿突厥人口,可谓诚意十足,但是陆季览考虑良久,还是作了改正,一万铁勒士兵加一万铁勒百姓,并且要去闪电河问大室韦的态度。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闪电河的实力实在是薄弱,一旦大室韦走了,突厥自己组军最多也就是一万多人,两万铁勒战士太玄乎了,万一出现哗变或者炸营,突厥人连镇压都不容易。铁勒百姓就容易处理多了,何况有百姓在手,那些铁勒俘虏最起码要有些顾忌,不会随意乱来。
陆季览到闪电河通报会谈结果,步利设大怒之下,差点要杀了骆丹乞结,被赵德言和陆季览死死劝住,现在不是较劲的时候,生存第一。薛延陀抢走了突厥大部分的牛羊和粮食,但是徐世绩和突利的援军抢回来后没有归还突厥,这也是事后才发现的,隋军的追击就是为了牛羊粮食,所以到手后,就很愉快地撤军了。
只要大隋不给粮食,大室韦和突厥人都会起来闹事,不用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