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笛畛缰幌氲秸跚闹忻挥芯希庋暮枚饔Ω媒桓适宜小!
宇文恺好笑地摇摇头,问卫玄:“尚书大人曾用过西域的香胰子吧?你一看就知道了。”
宇文恺让宇文恂拿了一块留用的宝洁坊香胰子来,请卫玄试着洗了下手,卫玄立即反应过来:“这种香胰子的手感似乎比西域的差了不少?”
宇文恺点头道:“杨崇也不是天才,这是他刚刚研制出来的东西,在我眼里就是个半成品,不过对没使用过香胰子的人来说,应该还不错。乐平公主现在是静极思动啊,如果圣天子有这种想法,我可以写信和杨崇说一声,不过为了开这间工坊,杨崇确确实实从楼观借了两万贯。”
卫玄急忙拦住宇文恺,隋炀帝杨广志在天下,他才不会在乎一间小工坊,杨广如果要香胰子,要多少杨崇都会提供。杨广让卫玄来,其实是想问,这间工坊能不能让给乐平公主,但是卫玄听懂了,杨崇现在弄出个半成品在卖,有人接手不是坏事,前提是把楼观的债务背过去,两万贯什么概念,能买下中等县的半个县城,和乐平公主想的白拿差得太远。
卫玄是个实在人,晓得在利益面前,杨崇是不可能白送的;退一步再说,就算杨崇同意白送,要是事情经过泄露出去,皇族与民争利,对皇室的声誉将是个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圣天子杨广绝对不会认可的事情。卫玄这时候总算反应过来,为什么隋炀帝杨广在说这件事的时候,其他重臣都一言不发,观王杨雄死活不表态,相必是都知道其中玄机。
卫玄为稳重起见,还是带着一块宝洁坊的香胰子回去复命,隋炀帝杨广一听就心里有数,把征询的目光投向几位重臣,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上前一步说:“启禀圣上,以为臣所见,此事应该作罢。”
若是换做裴蕴、虞世南等人,肯定要说出作罢的理由,偏偏来护儿极得隋炀帝杨广的信任,连理由都懒得编,直接说作罢,让一干人等都不好表态。杨广心中甚慰,好下属是什么,就是你需要他背锅的时候,不用吩咐就主动冲上来,把一个锅完完全全地背起来,不留一点点后患。
宝洁坊的事明显是齐王要计划不成的报复,但是杨广现在一点不能发火,齐王杨暕主动替君王解忧,这是忠孝;杨崇不给,是恪于职守,大公无私。乐平公主是自己现在唯一还在来往的姐姐,也是自己的门面所在,即使晓得这件事不合理,也只能试试看;但是来护儿这么一说,就把所有的事担了,以后无论怎么说,都有理由。
隋炀帝杨广想想,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给杨崇带句话,一个工坊没什么,只要他在一个月内,再给朕设计出一种装备,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乐平公主那里有朕摆平。”
杨广的心态很端正,杨崇不是精通格物吗?你挣钱没关系,但是也不能白让我出面;段文振松了口气,宇文恺师兄弟三人都是机械方面的顶尖高手,只要传下话去,一个月内肯定能有佳作。果然,段文振的书信去了不过半个多月,独狐篡就派史大千送来一名工匠和一个木盒,说杨崇为战马设计了马掌。
木盒里是四个马蹄铁,史大千解释说:“战马的蹄子和地接触的一层有硬角,很容易脱落,钉了马掌不仅延缓马蹄的磨损,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这对以后大军行走在沙漠中很有帮助,戈壁上尽是砂石,有了马掌就不难走了。”
段文振让工匠給一匹战马钉上马蹄铁,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叹服道:“很简单的一件事,可是大部分人想不到,听说西域有一种马蹄木涩,大概就是这东西。你回去禀告赵国公,你件事不能让外人得知,我马上禀告圣天子,下单到兵械坊。”
杨广看到那匹上了马掌的战马,忍不住哈哈大笑,让兵部立即通知独狐篡先生产四十万只,另外赏了杨崇十两黄金。杨广回头派人告诉乐平公主,宝洁坊的事不要再提了,不过杨广为了弥补姐姐,决定让乐平公主的女婿李敏出任九寺之一的卫尉卿。
李敏字树生,李远之孙、李崇之子,随文帝以李崇死王事,养李敏于宫中,李敏一起步就是袭爵广宗公。乐平公主替女儿选婿时,就是看重李敏出自陇西李家,英姿美容,不仅擅长骑射,而且工歌舞弦管无所不会,当时所谓择婚,到弘圣宫的数百年轻俊彦,不过是为李敏做了一次陪衬。
随后乐平公主设局为李敏求官,隋文帝诏授李敏柱国,左千牛;李敏随后历任豳、金、华、岐数州刺史,多不莅职,常留京师,往来宫内,侍从游宴,赏赐却超于功臣。隋炀帝杨广做出的这个决定,在齐王杨暕和大将军李浑的眼里则是另外一个信号。
李浑和齐王杨暕谈了几次后,给族里去了一封信,家里现在的族长是李浑大哥李惇的儿子李筠,李筠幼年就以祖父李穆的功勋,拜为仪同,后又以嫡孙身份袭爵。李浑曾经让侄子李善衡去刺杀李筠,虽然最后李浑和李善衡都脱身事外,但是李筠却趁机杀了另一个得罪自己的堂弟李瞿昙;叔侄两人可谓反目成仇。
正因为这样,陇西李氏这些年在朝廷的地位一落千丈,除了李浑以外,竟然再无一人身居高位,所以李敏的任命让李浑看到了希望,给李筠去信,就是希望族里能抓住时机,多派出些人来帮助齐王杨暕。李浑在信里阐述了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认为齐王杨暕登上太子之位,只是迟早的事情。〃
………………………………
第68章 该做点什么
在长安的兵部看到李敏的任命,高君雅只能暗暗希望杨崇好运,得罪了齐王杨暕、乐平公主、陇西李氏,杨崇的前途可谓一片黑暗。但是昨天收到老上司张衡的书信,又让高君雅迷惑不解,张衡的意思竟然要高君雅和元无竭、杨崇搞好关系,不要管洛阳的种种变化,如果能就此留在长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君雅知道,自己的这个老上司御史大夫张衡,现在可是与齐王的风头有得一拼的就人物。张衡字建平,河内人,是杨广当藩王时的故交,杨广为河北行台时,张衡历任刑部、度支二曹郎;杨广转镇扬州,张衡是总管掾。杨广成为皇太子后,授张衡为右庶子,兼任给事黄门侍郎。仁寿四年,杨广继位,张衡升任银青光禄大夫,不久任御史大夫,很被杨广亲近看重。
今年从榆林郡回到太原,隋炀帝杨广特地上了一趟太行山,开辟山路九十里,到张衡家做客,两人饮宴三天,酒酣之余杨广说:“以前随先皇帝拜谒太行山的时候,途经洛阳,看到这里,深深遗憾不得相访,不料今日得遂夙愿。”
这话说得张衡承受不了,当场拜伏于地,随即跪着奉杯敬祝杨广;杨广一高兴,赐张衡住宅旁的田地三十顷,良马一匹,金带,缣采六百段,衣服一袭,御用食器一具。张衡推辞再三,直到隋炀帝杨广说:“天子到了哪里,之所以叫‘幸’,就是因为这点赏赐,你就不必推辞了。”
这段对话传出来,让张衡的人气暴涨;高君雅原来就是晋王府的人,深知张衡虽然不喜欢在朝堂上出风头,但绝对是一个厉害的角色,特地来信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高君雅走进职方司,杨崇今天还是不在,问杨屈才知道,杨崇一大早刚到,就被赵国公独狐篡派人接走了。
高君雅早就听说,杨崇能有今天,独狐篡出的力比宇文恺还多,两人关系更是非同一般,高君雅沉吟道:“杨大人不在,对你们的绘图可有影响?”
“没有。”杨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杨大人给我们制定了流程,从测绘、制图、审核,每一道都有人负责,杨大人说了,这本来就是吏员办的事,不过每张图完成的时候,他会做一个最终的审评。”
高君雅知道这个审评,就是审查图纸没问题后,杨崇会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也是杨崇的改革,让经手图纸的每一个人都签字留档,以便出事时核查;杨崇在职方司常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即使是裴邦和许三川这样的老家伙也不能违反规矩,偏偏职方司这帮人很吃这一套,认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杨崇被独狐篡找去,是史蜀胡悉在突厥露面了,就在咄吉世的牙帐内,周法尚调查清楚,第一时间给长安送来了消息。独狐篡目光坚定地说:“我们需要拿出行动,来警告咄吉世。”
独狐篡没有后退的余地,史蜀胡悉是在自己安排的囚禁中逃走的,不论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