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崇匆匆回到行营,趁着还没开席,第一个见的就是冯齐整,请到书房单独谈话:“二师兄,真是麻烦你了,跟着我从高昌到河北,不停地花钱,实在是抱歉。”

    冯齐整淡然笑道:“你我客气什么,传教之人本就该四海为家,再说,这些年靠着你的帮助,我一直在赚钱,现在我已经超过岐晖,是楼观第一有钱人。说说你的计划,我们要如何入手?”

    杨崇不再客套,让人拿来一张河北地图,比划着说:“洺水、安平、涿郡、安阳、邢州、滑县归你们,渤海湾给茅山宗;山东你们自己协商,我就不插手了。作为师兄弟,我们谈谈生意,钢铁厂的生意。”

    冯齐整精神一震,杨崇把大把的好处给了崔家,但是冯齐整知道这个小师弟有鬼神莫测之能,云梦山的事情虽然封锁得严密,但是只鳞片爪的消息还是透露出来,光那个马铃薯就足以轰动天下。楼观只要能参与铁厂,就有了在官府面前的脸面和源源不断的资金,剩下的就是看楼观自己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冯齐整低声问:“不管需要多少钱,我都会筹来。”

    杨崇递过一张纸说:“我准备在安阳那一带开一个铁厂,吕岩会带你们去矿区,大师兄已经先买下来了,后面会转给你,铁厂的产量将超过酒泉,但是需要好的矿石,所以在别人手中我也不放心。”

    杨崇眼光长远,自然多留一条退路。在没有办法掌控的时候,留下足够多的参与者是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在形势突变的时候加以利用。冯齐整哈哈一笑,一口答应下来,这是双赢的局面,至少在自己师兄弟能做主的时候,不用考虑任何变故。

    众人看杨崇两人出来入席,得知杨崇把渤海湾划给了茅山宗,崔凤举庆幸地摇摇头,难怪父亲崔弘度对杨崇赞赏有加,杨崇每次都能看清楚个人的底线。杜淹苦笑着问:“佛门怎么办?”

    杜淹不能不问,草堂寺找了自己多次,总要帮帮忙;杨崇理解地说道:“官府会在营州、大棘城、上谷、燕山划出四块地,送给佛门做寺庙,每座寺庙赐一百亩田。我就不见他们了,派人去驿馆通知,让他们拿一个方案来。”

    杜淹点点头,十二棍僧的事还没答案,杨崇这么做算是仁至义尽。杨崇掉头对徐世绩说:“当年我说过送你一座铁厂,被你拒绝了,这次我送给河北河南将士一座铁厂,你就不要拒绝了。这座铁厂归户部所有,就在屯田军的驻地,叫安屯铁厂,每年利润的七成用于这几年死在前线的将士家庭,是办学还是补贴,你们自己决定,报枢密院和户部备档。铁厂工人优先照顾到年纪的老兵和伤兵,你在黎阳、安阳、邺城要安排几个可靠的人,我可不想被人指责。”

    黎阳是徐世绩的大本营,听说要在附近建铁厂,一个个将领喜形于色,数以万计的将士死在前线,那些残缺家庭的日子是怎么过都艰难的,靠着所谓的庄稼地,那是很难熬的;有这个铁厂,至少有个盼头。徐世绩起身谢道:“越王放心,要是有中饱私囊误事的人,下官一定拿下他的首级。”

    杨崇笑着摆摆手说:“没那么严重,趁着大家都在,我说说我的设想,铁厂只是第一步,我会在三地中选一个城市,建一个北方的酒泉城。等规划出来,你们还要帮忙,多推荐一些人来。”

    (本章完)


………………………………

第587章 萨息

    大厅里一阵轰动,崔凤举尴尬地笑笑,杨崇选择黎阳那里,就是因为作为争夺的战场,当地的士族几乎被洗劫一空,现在完全是徐世绩旧部和河西军屯田军的天下。尤其在李世民败走河间后,大量的退役军人和家属迁移过去,一开始还以为是殷墟的原因,现在看,是杨崇早有谋划。

    邺城原来也是大城市,在三国时与许昌、金陵齐名,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作为王都,后来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百年之久。按照杨崇的能力,把这样的地方,恢复成一个作坊城是很容易的事;郝孝德站起来说:“越王,让我回安阳吧,我也不要做什么郡守,还是屯田,顺便管铁厂。”

    杨崇笑着摇头说:“我管不了你,找世绩。”

    全场爆笑,徐世绩还不是你杨崇的部下,你说一句,徐世绩能不听吗?徐世绩看着郝孝德殷切的眼光,无奈地说:“三个县都划给你,你担任相州屯田都督。”

    郝孝德原来是刘黑闼的上司,李密兵败逃亡时,被崔民寿劝投河西军,一直负责屯田;而刘黑闼在杨崇的栽培下脱颖而出,成为十六卫大将军。所有人佩服杨崇目光如炬的时候,郝孝德难免会有些失落,回到安阳也是一种好的选择。在宴会快散场的时候,崔凤举还是问了一声:“越王,渤海湾准备如何开发?”

    “不急。”杨崇不急不躁地说:“等营州稳定了,再做规划。”

    杜淹这次来,还带来一个消息,杨崇在一个月中添了一儿一女,心中十分高兴,给崔瑶生的儿子起名叫杨景,元袭人生的女儿起名叫杨莲。为了庆祝,杨崇特地就近去拜了岳父崔弘升的墓,任命另一个岳父元敏为越王府士曹参军事,虽然只是个象征性的位置,但是代表元敏被启用了。

    杨崇扫墓回来,崔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杨崇给足了崔家的面子,所有的承诺全部兑现,崔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杨崇与崔府的人相谈甚欢,从诸子百家到园林构造无所不谈,但是双方很适当地避开了生意和门阀两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最后的话题就落在了河北的经济上,三国时期,天下之重莫过河北,邺城、南皮都是粮食的重地,所以杨崇还是认为应该把精力摆在农业上,至于盐业那些东西只是发财的机会。崔弘肃和崔宝山相视苦笑,崔弘肃说:“经过数年战争,河北人员凋零,土地大多不在官府手中,和关中门阀喜欢敛财不一样,山东士族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即使像我们这样的大家族也不例外。”

    这是一种隐隐的威胁,或是提醒,杨崇要是想强行从土地上入手,很可能就会牵动大大小小的士族利益,崔家也许会无所谓,但是在利益的关头,崔家未必能压住其他人,清河崔氏的态度不明,赵郡李氏、范阳卢氏的影响力都不在崔家之下。杨崇淡淡地笑道:“只要想发展,总是会找到办法的。”

    杨崇在等萨息的回音,萨息其实等于在中原定居了,此生不打算再回波斯,和密比斯在长安开钱庄和面粉工坊不一样,萨息是专门做贸易的,只是被密比斯切断了金刚石和大贺摩会的货源,不得不跑到河北来做刀头舔血的生意。杨崇给了一个机会,就是让萨息在北平牵头,建一座真正的私人钱庄,萨息这几天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萨息没让杨崇失望,在裴矩离开涿郡的那天,就从北平带来了三位大商人,其中一个竟然是康国的温达尔,另外两人是燕山的商人荆北海和营州最大的皮货商卢岩。杨崇热情地招呼温达尔:“大相,你怎么做起生意来了?”

    温达尔苦笑着说:“承蒙越王和西突厥一直和平相处,没有大隋的威胁,射匮得以全力南征北战,康国在一年前战败,成为西突厥的属国,我得罪了西突厥的贵族,就和康世元逃了出来,一路辗转到了长安,听阿布介绍来了河北。越王,我在中原无依无靠,以后还望你罩着我。”

    杨崇表面笑着说一定一定,可是心中对戴胄、屈突盖有了一丝不满,康国是昭武诸城的盟主,康国臣服,就代表着昭武诸城都变成了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两人守着高昌、鄯善两条西域通道,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不过杨崇还是暂时放掉了对西突厥的担心,仔细打量荆北海。

    荆北海看上去就象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锦衣佩玉,洒脱不拘;可是杨崇知道,这一位可是燕山最大的走私头目,出入崔家卢家如寻常门庭,从兵器到食盐,没有不敢做的生意。荆北海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强笑着施礼:“久仰越王神武,今日一见,比传言更有威严。”

    荆北海在燕山逍遥自在,原本不想这么早确定方向,但是崔家卢家都写信相劝,并告诉他,在这件事上,肯定是顺昌逆亡;杨崇听出荆北海话里的不情愿,笑道:“仗着本事吃饭的人就应该这样,越王不过是一个官职,有什么了不起的。卢岩,你说是不是,前两天与卢家主见面的时候,还说起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