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聪明人,又是心腹和亲戚,杨崇也不打算隐瞒,很直白地说:“我不知道,裴行俭应该是个好胚子,我只能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给他,最后能成什么样子,我现在估计不出来,但是人才难得,要从小时候培养。”
崔民寿明白了,杨崇不是看不出来,而是因为裴行俭是河东裴氏的人,不可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杨崇让杨延达去请崔瑶,诚心诚意地说:“我准备在墨庄重新确定墨家的学说,所以需要大批有志向和有潜力的人,最近一直安排人在四处找人。你们崔家的事,崔弘丹说了算,有什么好苗子,都可以送过来。”
崔民寿急忙谢过,杨崇是没有讲究,但是崔家不敢随便答应;崔瑶出来后,杨崇就直接吩咐厨房开饭。加上另外派人请来的崔处直,正好四个人,在小餐厅一张八仙桌,六菜一羹,配的是葡萄酒;崔民寿见崔瑶不能喝酒,才知道崔瑶怀孕了,不由得大喜,母凭子贵,是大隋不成文的规矩,杨崇再能耐,也难以更改这一点,只要崔瑶生下的儿子,博陵那边纠结不清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变。
(本章完)
………………………………
第561章 河边探底
会稽郡东南十里,会稽山,相传是大禹娶妻、封禅之地,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郁郁葱葱,半山腰上云兴霞蔚。山脚的一条溪流清澈见底,看着鱼儿自由自在地遨游,手握鱼竿的顾曦笑道:“百药,你难道不知道,长安不允许运一颗粮食到李唐的地盘,占城稻更是战略物资,敢卖给李唐的人就地处决。”
会稽郡守李百药有些奇怪地问:“难道顾兄也怕?”
顾曦一扬竿,钓起一尾鱼,放进鱼篓里说:“是你不清楚江南的形势,去年引进占城稻的时候,在杭州以南安置了四万多会种田的蛮族,原来包括蛮族都对官府答应给粮食半信半疑,但是一年两季丰收,慕容正则兑现了承诺,让蛮族心悦诚服。杨崇划出杭州,和华亭等地安置蛮族,被蛮族认为是救世主,蜂拥来投,两地现在已经超过十万之数,你说,这是什么概念?”
李百药望着自己身边一动不动的鱼竿说:“所以你们怕了,怕杨崇用蛮族来对付你们,江南的军队都在你们手上,你们怕什么?”
顾曦悠然地说道:“杜伏威手握十万雄兵都不敢乱动,我们这点人算什么。告诉你一个内幕消息,杨崇许诺,一旦平定李渊就在吴郡开设银行,还会给吴郡、会稽郡的每家一个生意,按照张家与虞家的说法,都是上百万的生意。百药,有些事不要当真,黄州那边周家到底站在那一边还不好说。”
李百药一声喟叹:“这些人都是墙头草,顾兄,难道我们这些士族真的到了尽头?”
顾曦带点讽刺的味道说:“百药,你现在是会稽郡守,只要你不折腾,将来回到中枢是轻而易取的事情,这还叫到了尽头?只要你不为了李渊去赴汤蹈火,赵郡李氏就不会有问题。百药,是不是你们李氏另有打算?”
拓跋博的事情随着大批岁寒堂的军官被安置,已经泄露出来,都知道拓跋博为了李百药去刺杀杨崇,拿出名单的举动就是为了失败后,请杨崇高抬贵手,不迁怒于李百药。这也就杨崇是个守诺的人,李百药才能外放到杜伏威能一手遮天的会稽郡,但是李氏的做法确实让其他人不解。
李百药明白,顾曦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向自己探底,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大的筹码,江东顾氏还是想脚踏两只船的,世家吗,都一样。李百药停顿了片刻说:“从江陵来的是温彦博,需要一万斤的占城稻做种子,李渊许诺,只要参与的人都是封爵国公。”
顾曦重新上了鱼饵,向河里放下鱼钩说:“这件事是个骗局,慕容正则说过,占城稻其实就是一个总称,这种稻种在岭南就有。岭南是李渊的地盘,他可是要多少有多少,还需要到我们这里偷吗。依我看,李渊就是一个计谋,如果运粮食出事,参与的人就不得不站到李渊那边。”
李百药不信说:“唐王不是那样的人,”
可是李百药的声音微弱得一点把握都没有,父子两代仕隋,太清楚无情莫过帝王家,什么道义,什么惺惺相惜,都是嘴里讲讲而已,李渊不会比杨坚、杨广强多少。只不过家族的决心以下,怕杨崇得势后彻底把士族踩在脚下,才决心辅佐李渊,参与了那个计划,可惜都被杨崇一开始的低调骗了,到现在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顾曦又钓起一条鱼说:“百药,我们顾家只是一个小家族,担不起大事,你们另外找人吧。”
江东士族中排名第一的顾家竟然自称小家族,李百药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明白这不仅是顾家的态度,也是会稽郡各家士族的态度。李百药往树林深处望望,温彦博应该到了,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出来;作为杨崇手下的会稽郡守,李百药毕竟有些话不好表态,温彦博出面,既可以表现李渊的诚意,也可以与顾曦讨价还价。
但是李百药失望了,一直到黄昏回城,温彦博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顾曦钓了十一条鱼,心情大好,硬是请李百药到城里最大的望烟楼喝酒,李百药回到郡守府,已经是半夜时分。李百药一进府门,就看着儿子李安期迎了过来;李安期使了个眼色,父子来到书房,李安期低声说:“温先生走了,那边传来消息,说资金紧张,要温先生自筹粮款。”
李百药惊讶道:“怎么会这样,温先生不是带了钱过来的吗?”
李安期答道:“李建成这次败得太惨,为抵抗河西军,准备在长沙等地再募军十万,兵器盔甲都缺,温先生把那笔钱买了铁料和兵器,这次正好运回去。”
李百药一惊,在江东能这样大规模提供兵器和铁料的,只有萧家、谢家、顾家,难道顾曦与李渊早有联系,一直瞒着自己。李安期看父亲脸上有些异色,误以为是李百药担心运输出差错,笑道:“温先生收买了一个山越的部落,帮忙运过饶州,即使在路上被查到,那个山越部落会出面承担责任。”
父子俩商量到三更天,才各自回房休息。第二天,李百药依旧和平常一样巡查断案,到下午的时候,余姚的衙役来报,余杭郡那边出事了,一支山越被郡兵追杀,首领祖金奇下落不明,余杭郡请附近郡县协助抓捕。李百药问报信的衙役:“这支山越犯了什么错?”
衙役答道:“回大人,他们运输兵器和铁料,被巡逻的士卒发现,强行逃走,因此被郡兵绞杀。”
李百药嗯了一声,看似随口问道:“可抓到什么有价值的人物。”
衙役摇头说:“小人来会稽的时候,刚刚开始抓捕。”
李百药心中有事,批了公文让衙役回杭州交差,一面通知会稽郡各处注意可疑的人员;事实上,从上到下都不以为然,这些山越怎么会逃到会稽来,应该早就逃到某个深山老林里去避风头了。李百药在下班前,颁布了一道命令,检查所有山越、畲民的住所,查看是否有可疑人住在里面。
(本章完)
………………………………
第562章 山越
李百药的这一手让会稽郡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驱赶百越的流言四起,汉越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甚至波及到杭州。三国时期,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原地区,一部分用以补充吴国的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成为平民,或是私家佃客。
但山越作为一个散布在江南至闽南的分散群体,并不是单一的某个民族,更多是兼而有之,其中包括当地土著,也有上山为匪的普通汉人,还有因种种原因从外部迁入的百姓。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不仅在徽州的山越人数重新变多,就是会稽以南的山区,也重新出现新的山民,所以才需要安置。
杭州目前是江东百越的大本营,九万多人居住在此,各方面原来对祖金奇一伙的动作很诧异,可是随着对被驱逐的恐惧增加,山越乱成一团,案子根本无法追查下去。余杭郡守陈杲仁有些担心,急忙到转运所拜见刚刚赶来的江淮转运使寇九珙,寇九珙怎么说都是越王的亲信,朝中的重量级人物,比自己更有担当。
寇九珙正在和江南转运所的员外郎刘子翼、鹰击郎将叶孝辩、山越大头领严安在商议此事,听说陈杲仁担心,寇九珙冷漠地笑笑说:“凡是传言要驱赶山越的人,一律当李唐奸细处理,根据祖金奇部下的口供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