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大笑,独狐延寿差点捂脸,妹妹啊,就冲你这种风范,谁敢来娶你;崔商珪等人立即捕捉到独狐虹在杨家的无所顾忌,杨崇明显是习以为常。这要是换个人如此称呼杨崇,还不立马赶出府去;崔瑶笑道:“独狐妹子,你看长安哪家中意,不管王公伯侯,还是丞相尚书,只要你点头,姐姐替你出面牵线。”
杨崇就是丞相,崔瑶话中有话,独狐虹招架不住,起身说道:“我去看看小杨信。”
独狐虹说完,拔腿就去了内院,除了杨崇有些尴尬,无不莞尔;独狐延寿赫然对杨崇说:“丞相,小妹实在是刁蛮,你不要见怪?”
杨崇摆手说:“延寿,说什么呢?我们是兄弟,不存在这些。对了,听说你辞官了,为什么?”
“不自在。”独狐延寿闷声道:“上不了战场,整天的和马打交道,没意思。”
姜菲试探着问:“你不是马痴吗?”
独狐延寿无奈地说:“我是庶子,做官不如大哥,挣钱不如小妹,你说我折腾个啥。”
杨崇大笑道:“那你就去帮我看牧场吧,刘弘基又送了一匹汗血宝马和两匹龟兹天马回来,等昆明镇建好了,我们合伙开一个工坊。”
独狐延寿舔着脸说:“昆明池边上的别墅给我一栋,我买,先打借条。”
众人都逗乐了,虞绰提醒说:“延寿,别看那房子好,价格不菲,那笔钱你要打十年工才还得起。”
独狐延寿见杨崇点头同意,腰一挺说:“我妹妹说了,她替我出这笔钱,不过她不知道什么时候钱庄有闲钱出来。”
长孙无乃等人才想起独狐虹还是大钱庄的股东,元袭人的生意伙伴,在长安也是有名的富婆,多少豪门公子不肯与独狐家联姻,就是感觉自己镇不住这个女人;众人说笑中,时间飞快地过去。广成子再次试探,确认杨崇无意道家,才放下心来,率先离席,找张果老去探讨养生之道了。
临散席的时候,姜菲让崔五娘拿来预先准备好的礼物,装着玛瑙石的黄花梨木盒,做工精致,人人有份;姜菲特地对观音婢说:“长孙妹子,在徐世绩北伐之前,李世民还有选择的余地,你再考虑一下,最好能劝他归顺长安。”
这是晚宴的重点,杨崇夫妇做的最后一点努力,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观音婢还是很坚决地回绝了,连礼物都没收,那怕是失败,也要站着死。晚上的风有些凉,观音婢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加上少妇的风韵,绝对是个美女;可是杨崇望着观音婢走向的背影,却有种孤独萧瑟的感觉,犹如一个战士,即将拔出腰间的宝剑。
过了几天,政事堂对各地的将士做了封赏,一口气任命了两百位多位公侯,国公增加到七位,分别是越国公杨崇、曹国公徐世绩、魏国公吕崇茂、卫国公李靖、管国公鱼俱罗、辽国公元威、毕国公诸葛全。吕崇茂现在是兵部侍郎,哪敢和这些大佬比肩,几次想辞去魏国公的头衔,都被政事堂驳回;上上下下都知道杨崇迟早是要称王的,不计较这些。
长安城中,不仅放了三天烟花,让满城百姓饱了一个眼福,越国公府还在笑珍斋推出了新鲜蔬菜的摊位,黄豆芽、绿豆芽、韭菜、白菜、冬瓜、葱、黄瓜,式样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精贵在新鲜,一看就是才摘下来的。早得到消息的人家抢先买了,后面的人才知道,笑珍斋明天就卖那么多,黄豆芽、绿豆芽还好一点,其他的蔬菜量是少得可怜。
权贵们自然不会去市场上抢,一位位家眷分别来越国公府拜访几位夫人,都知道,对于杨家的产业,越国公就是一个摆设,无论妻妾说话都比杨崇管用。姜菲三人早就估计到这种局面,即使是亲朋好友,也只是豆芽为主,搭配上两种其他的蔬菜,当做礼物赠送;至于要去参观,对不起,在科技城那边的农庄里。
现在长安城里和笑珍斋一样的百货铺有二十几家,基本上有样学样,不少笑珍斋的伙计跳槽去做了管事,除了杨崇自家生产的商品,其他的供货渠道都差不多,即使在产品质量上比笑珍斋差,但是在品种、价格上丝毫不落下风。新鲜蔬菜就是杨崇的主意,温室种植、大规模地生产豆芽,加上豆腐和山珍,带动了笑珍斋的销售额。
姜菲三人不得不承认,杨崇在生意场上的功力,她们是望尘莫及;张伯坚还带来一种扶南的香米,被装成一斤一小袋,正月十五在笑珍斋推出。笑珍斋现场摆了两个煤炉,当众把香米摆在大米里煮饭,请顾客品尝,一天煮了十锅,笑珍斋门口挤满了人,香米卖出去足足一千斤。
不过这个冬天风头出尽的还不是笑珍斋,而是独狐虹;煤炭和煤炉的生意杨崇没参与,是姜夺、杜淹等人从张掖顺带过来的,但是长安人口比张掖、武威等郡加在一起还多,变成了一桩大生意。去年被姜夺等人狠赚了一笔,今年当地的权贵也插手煤炭生意,双方都有矿山、铁厂,厮杀得难解难分;结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长安的木炭行门可罗雀。
独狐虹就在这时候出面收购木炭,一次次从银行贷款,等到政事堂宣布武川铁厂恢复生产的时候,独狐篡几乎要了独狐虹所有的货。这是杨崇的一个让步,武川铁厂既然不愿意自己插手,干脆就是下订单,铁厂赚不赚钱不管。
不过私下里,杨崇还是通过独狐虹转达了自己的看法,除了朝廷的订单,武川铁厂应该向质量要求不高的民用方向发展。现在长安的地盘增加,销售的区域成倍扩大,没有理由挣不到钱。
(本章完)
………………………………
第533章 骊山密谋
杨政道的小朝廷派了左武卫大将军张长逊和突厥使者执失思力一起来长安,杨崇单独接见了张长逊。张长逊介绍了定襄城的情况,在突厥的坚持下,梁师都、刘武周、高开道都到了那个小朝廷。眼下,杨善经、梁师都为左右仆射,王须拔为纳言,高开道为中书令,刘武周为太尉,张长逊、苑君璋、高满政、王文素、郭子升、陆季览为尚书。
张长逊直接说明了来意,义成公主希望能把统万城划给他们;杨崇一听就明白了,颉利可汗要唱大戏了,还是和另一个时空一样,突厥人利用梁师都等军阀挑起摩擦,混战中,突厥大军趁机偷袭长安。一样的剧本,不一样的演员,自己别无选择地被突厥人挑选为第一配角。
杨崇故作思考说:“统万城是河套屏障,不可交于突厥;给你们,其实与给突厥无异。告诉杨善经,突厥人贪得无厌,这是最后一次,另外我有三个条件。第一,统万城郡守必须是梁洛仁,五年不可更换;第二,我需要一万头牛羊做补偿;第三,允许百姓自由离开,三个月以后交接吧。”
张长逊很奇怪,杨崇怎么就答应了呢?不应该训斥杨善经吗?不过杨崇答应了,张长逊就不想在细节上纠缠,迟几天交接没问题,筹集牛羊也需要时间,张长逊很痛快地同意了杨崇的三个条件,回定襄城去报功了。
杨崇以外出打猎为由,没有见执失思力,突厥的事全部交给礼部处理;实际上杨崇召集姜夺、元无竭等人在骊山的行宫里开会,要他们秘密研究突厥从统万城偷袭长安的路线和时间。杨崇认为颉利可汗能够征调十到二十万的突厥军队,这一战是中原存亡的关键一战,除了立即下令史大千左屯卫大军回长安,杨崇也传令让诸葛全来长安。
诸葛全几天就到了,对杨崇的异想天开思维,诸葛全拍手叫绝,突厥的目的还真是如此,必定在李世民再次南下的时候。诸葛全认为,为了保密,可以从陇右河西秘密调兵,让出统万城,增加盐川郡等地的防卫是正常的;至于突厥南下的路线,必须避开郡县城堡。上县可以绕过,萧关不会碰,突厥人的线路很可能先逼迫安定郡、平凉郡,然后就在萧关前,东进穿过弘化,直达武功。
萧关、武功就是和突厥决战的地点,元无竭问诸葛全:“既然知道南下的道路,何不在平凉设防?”
诸葛全指着萧关说:“平凉四县,只有萧关能起到阻挡的作用,在其他地区,难以布置固定的步兵阵地,我们骑兵的人数还是少于突厥,有些仗不得不靠步兵去打。武功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突厥人杀出来有突然性,但是武功有渭河、漆水河、漠浴河、湋河,对我们步军防御有帮助。”
姜夺等人明白诸葛全的意思,打仗嘛,哪有十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