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瑾等人,任命崔枢为上洛郡守、张公谨为河南郡守,调虎贲郎将陈智略、虎牙郎将钱杰和五千精兵一起回长安。
杨崇要求和李靖、徐世绩一样,崔民寿等人拟定的允许交易物资清单下发到军队和郡县,河南等三郡建立保甲制,配合巡逻部队查抄两边的走私物资;杨玄奖在金城郡参与过类似的封锁行动,参照着清单说道:“双方的贸易仅限于最基本的物资交换,所以一般百姓就算参与,最后也是便宜了王世充的军队,国公的意思是愿意洛阳城内的百姓逃离洛阳,依我看,可以推出一些到上洛开垦的计划,吸引洛阳的百姓。”
上洛已经是杨崇地盘的腹地,但是经过朱粲那个吃人的魔王折腾,人口少了七成,各县都有大量的田地荒废,正好按照洛阳逃出来的人口。这段话让崔枢等人对杨玄奖是刮目相看,杨崇确实有这个计划,他们可是虞绰、凌敬解释了好几天才明白其中的关键,杨玄奖花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可见经济战一直是杨崇手下官吏的强项。
崔枢拱手笑道:“杨大人果真是军政双优,以后还望弘农郡多多支持。”
杨玄奖一听夸奖,谦虚两句,连说好办;元弘善在帐下突然出列说道:“国公,如果富商离开洛阳时,能否不限制钱财,但是超过一定数额可以要求带着相对应数量的工匠出来。”
杨崇一时沉默不语,杨崇和凌敬限制洛阳人带着钱财的总数离开,就因为洛阳在杨广事情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若是允许洛阳的金银珠宝流出,买下河南等郡是绰绰有余,再说洛阳皇宫的珍宝都是朝廷的。一旦放开口子,难免会被王世充拿来钻空子,那些带着巨大财富的人只要经过几次辗转,官府就无法追踪,说不定就去哪里收买叛军。
不过工匠是一个极吸引杨崇的角度,杨广先后迁了四千六百户各种各样的工匠在洛阳定居,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财富。杨崇迅速地整理思路,然后问元弘善:“王世充会允许富商带着工匠离开吗?”
元弘善肯定地说:“王世充是胡人,拥有洛阳皇宫的财富,如果是士族官员肯定是不会放人的,但是富商肯定会放行,因为洛阳城中的胡商不比长安少。工匠在王世充眼里更不值钱,只要富商打点得好,应该不成问题。”
被杨崇任命为户部侍郎的张行成出面附和说:“王世充确实是这个性子。”
“这不够。”杨崇考虑着说:“这样吧,张侍郎暂时不回长安,先在灵宝县设立官办的灵宝钱庄,作为银行的分支,张瑾、杨公卿、徐世绩、崔枢、杨玄奖、王要汉、郑元琮、刘德裕、程咬金、史大千、董阿兴、贺拔威十二个人每人可以半成入股,户部占总数四成。一个是专管洛阳出来的金银珠宝,一个是对上洛郡屯田的贷款发放。”
张行成对长安的银行还是有所了解的,很多资料都分析过,立时盘算道:“国公的意思是所有从洛阳城出来的超值部分都登记存储,然后到灵宝钱庄或长安银行领取,可以收取一笔保存费和异地费。不过按照户部对银行钱庄的规定,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最少每人要一次性投入三万贯;十二位股东要是有不愿意的,再另行找他人。”
(本章完)
………………………………
第484章 别扑上去
张瑾明白,自己这次出征兴许是此生最后一次征战,这种机会岂能放过,闻言笑道:“老夫就是倾家荡产,也会凑上这笔钱。”
众人大笑,张瑾大业年间就是大将军,十万身价是绝对不止,哪需要倾家荡产,杨公卿、徐世绩、崔枢等人不是一方豪强,就是家底殷实,真困难的恐怕只有刘德裕;就是程咬金,也能向裴家调剂。郑元琮等人都答应了,刘德裕也答应了,杨崇亲自写了两封信给徐世绩和王要汉说明情况;张行成行文户部,要求派有经验的人来协助。
对于元弘善,杨崇夸奖了两句,不过没做任何表示,右翊卫还有隐患,现在不适合动人,也不能动人。杨崇临走的时候叮嘱众人,长期驻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方对手下官兵的收买,所以军纪一定要严格,发现不对的苗头就要当机立断,不能手软;杨崇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放心,我不怕任何人。”
张瑾、崔枢等人都是官场老手,那会不清楚杨崇到达长安的日子就是一系列大动作的开始,这次杨崇带史大千和杨公卿的军队回长安,让长安的军中将领几乎全是杨崇的亲信。杨公卿原是王世充手下的第一大将,在两军一开战就投靠杨崇,很明显是杨崇布局已久的一颗棋子。
杨崇从洛阳收兵带来的意外好处就是杜伏威、丁叔则、卢祖尚神经松弛下来以后,都派人前来联系,商量归附的事情;八百里快报比杨崇回师的速度还快,已然先一步过了潼关到达长安,让尚书台是一片欢腾。得知杨崇大军将至,元威和杨汪商量后,决定带着人去城外迎接,一时间,长安东面的城门都是车水马龙。
南阳公主杨慈佑比任何时候都着急,快要以泪洗面了,崔民干等人是囚车押到长安的,就连杨綝、杨师道都没有释放;由于在李渊的皇宫、李建成的太子府、崔民干的住所搜到裴熙载等人的信件作证,孙伏伽、封德彝、牛方智把杨侑复位一案定位成与李唐勾结颠覆大隋,至于拥立杨侑,不过是一个兵变的幌子。
这样的诠释对事件的参与者很不利,对于两次退位禅让的杨侑更不利,如果有证据证明杨侑是想借助李渊的力量复出,杨侑能否活命都是问题。杨侑已经被关起来,任何人不得探望,很明显,王叔玠、诸葛嘉会、皇甫聿道不想把事情闹大,在杨崇和中枢商量出结果前,不能再出幺蛾子。
杨慈佑找过韦家、崔瑶、杨侗,都闭门不见;最终蔡王杨智积让人传了个话过来,不要折腾了,等案情明了后,他会向杨崇求个情。杨慈佑不相信蔡王杨智积在杨崇面前有多大的面子,只能半信半疑;根据现在透露出来的消息,蔡王杨智积就是杨崇的一个同谋,因为杨崇的计策才从父亲杨广和叛臣宇文化及手中活了下来。
杨慈佑听说杨崇回来,立刻就想去找杨崇,被公孙蕙兰拦住了,公孙蕙兰说得很直白:“今天纳言元威和尚书左丞杨汪带领六部尚书在十里长亭迎接大军回归,他们之间肯定有事要谈,晚上杨崇还要回家相聚,不如明天白天再到越国公府拜访,反正杨侑的事不会在一两天定下来。”
可是让两人措手不及的是,李唐的淮安郡王李神通、侍中高士廉、纳言陈叔达、秘书监裴晞、右屯卫大将军窦琮被杀;黄门侍郎温大雅、驸马都尉杨师道等十一名李唐官员下午就被判决,重打五十棍流放高昌,两个女人惊得目瞪口呆,手中的茶杯双双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公孙蕙兰急忙跑出去打听,到了傍晚才从蔡王世子杨道玄那里弄清楚详情,和杨道玄一起来见杨慈佑。听说除了杨綝已经脱身,崔民干牵扯到杨侑复位一案,其他李唐重臣全部流放三千里,抄没家产,全家入奴籍,不得赎出。杨慈佑心中立马火起,暴躁地骂道:“他杨崇以为自己是谁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杨道玄想想说:“这事杨崇没有退路,崔民干等人就是仗着高第的身份与杨崇死扛,看杨崇敢杀还是不敢杀;杨崇不敢杀,但是做法更绝,就是要他们生不如死,家属不流放直接在当地贬为奴籍,男的做劳役,女的入乐坊,而且不管老人孩子,都不允许赎出。听说十一个人判决后,立刻有二十多名李唐官员主动交待自己的罪行,就是不想祸及家人。”
杨慈佑浑身发冷,杨崇这是故意在打士族的脸,没有区别对待,遇鬼杀鬼遇佛杀佛;其他人要打杨崇的脸只有从崔民干身上下手,那就是把裴熙载、韦义节、东方举、韦焜、张俭在内一十九人罪名落实,然后看十九条人命会不会拼得过一条人命。
杨慈佑瞬间明白了杨崇为什么不称王,出了再大的事,他不过是一个左仆射越国公,连罪己诏都不用下。很明显,蔡王杨智积那些老狐狸早就看明白这一点,料定杨崇和门阀必有恶战,所以装聋作哑,悠然自得地享受人生,难怪杨崇横扫半壁江山,手下无数的精明人,都一直没有人出来劝杨崇称王称帝。
崔民干投奔李渊,让裴熙载在长安闹出事来就是想把杨崇逼到绝境,要杨崇在成气候之前向门阀低头;可惜杨崇战功无敌,一趟东征,李渊被赶到汉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