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崇解释说:“我不知道进了长安坐什么位置?有时候感觉权力很有用,但是有时候又觉得权力不能绝对,需要控制。”
杨崇说话的态度真挚,崔开远看得出不是敷衍自己,眼露赞赏说:“国公在权力面前,还能思考问题,实在是天下百姓之福。下官多一句嘴,国公至今未称王,是不在乎这些虚名,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治理长安,那么何不先进城去,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办理,有时候做得多了,方法自然出来了。”
崔开远做官一辈子,话里充满哲理,恍如后世的名句,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了;杨崇认真地说:“现在有三件事要做,第一,就是扫清长安以南的郡县,把唐军赶出函谷关;第二就是钱,凉州、西域的工业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撑全面战争,关中的粮食缺乏,这两者都需要用钱去换;第三就是我们内部的整顿。”
崔开远心领神会,躬身说道:“李靖的大军横扫郿州等地,唐军也在主动撤退,唯一的激战就是武关,无论胜败,其实对长安的局势无碍。长安部分士族是李渊的同党,就算不想做得过火,也可以抄没家资,弥补户部所用;最麻烦的是内部整顿,国公,你要是还抱着现在的爵位,下面的人就难以提升,吕崇茂、徐世绩一直努力低调,就是这个惶恐。”
杨崇摇头道:“我不想称王。”
崔开远一副我清楚的样子说:“国公已是左仆射,只需增加长安留守头衔即可;进了长安,可以不设九卿,增加纳言一名以示平衡。”
崔开远所说与杨崇的考虑差不多,崔开远走后,杨崇又和到了长安的诸葛全、杨汪、王绩、姜龙等人商议,最后决定取消雍、夏、晋三州,三州原有郡县全部归长安留守司直管。杨崇出任长安留守,统管长安、西域、凉州、陇州、并州、山东军事;元威出任纳言,杜淹接替吏部尚书,姜龙为左翊卫大将军、张瑾为右翊卫大将军、史大千为左屯卫大将军,李靖为右屯卫大将军;诸葛全加尚书右丞,兼陇右节度使。
(本章完)
………………………………
第458章 印刷坊的买卖
这是一个信号,杨崇的部下一下子占满了实权的位置,就意味着杨崇不会多征召长安的权贵;草堂寺的高僧吉藏和孙思邈被众人请出来,前去拜见杨崇。杨崇闻讯,亲自出帐迎接,孙思邈仙风道骨依旧,逸然笑道:“杨崇,你终于还是打回长安了,可是不进城,是怎么回事?”
杨崇请二人入帐坐下,让人奉上好茶说:“函谷关未下,在军营中便于处理军务。不说别的了,二位希望我做什么?”
孙思邈品着茶说:“你是医塾的股东,重新把医塾建起来。”
自从帅国真走后,大兴医塾的条件就差了许多,李渊占据长安后,把医塾的老师学生抽调一空,医塾已经名存实亡,孙思邈是舍不得医塾里培养了多年的药铺,还有那种长期积累下的经验,才留在长安,等个答案。杨崇一口答应,让孙思邈去把原来的老师学生找回来,只要人在长安,所有部门都会放行;至于资金,杨崇把老残找来,吩咐具体安排。
吉藏大师白发鹤颜,鼻梁高耸,看杨崇这么干脆,面露欣喜道:“国公横扫关中,有吞并六合之势,实在是千万百姓的福分,听说国公曾在太原为子民祈福,草堂寺愿帮助国公替关中百姓祈福。”
吉藏大师,祖籍安息,俗姓安,祖世避仇移居广州,后迁金陵,师从法朗,受杨广敕命,先后主持扬州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了三论宗,在长安地区影响甚大,蓝田悟真寺慧远、长安陵禅寺慧和、终南山延兴寺慧灌等几位高僧都是吉藏大师的弟子。
吉藏大师的请求,自然代表了一系列寺庙,希望杨崇能表现出支持佛门的态度,杨崇要是连这点都不明白,那就不要混了;杨崇含笑道:“这件事都没问题,我会和礼部打一个招呼,等到草堂寺上香的时候,我和崔尚书一起去,还望大师相助。”
吉藏大师满意而笑,孙思邈抬头看看帐篷四周问道:“张道长呢?”
杨崇顿时想通了孙思邈一个医圣为什么会出面应酬,不仅仅是为了医塾,孙思邈还是道门的代表人物,在楼观道不便出面的时候,孙思邈责无旁贷。杨崇笑着一指对面的帐篷说:“二师兄派了七名弟子来军前助战,果老是他们师伯,正在点拨他们。听说岐晖掌教还在终南山,不知道孙老见过他没有?”
孙思邈苦笑着说:“你既然猜到,何必还问我。李渊如此惨败,他现在的日子不好受,钱财、工坊都送给了李渊,楼观道支持李渊的弟子大部分都战死,只是他放不下楼观的基业,想问你一个结果。”
杨崇脸色一板说:“孙老,你也知道,他手下最起码有数百的弟子信徒死在与我军的战斗中,甚至有人参与了刺杀我的行动,如果不惩处,岂不让跟随我的人寒心,以为我是个没有原则的人。这样吧,楼观道内部的事情我不过问,但是岐晖要把投奔李渊的人员名单交到刑部核查,另外公开发表文章谴责李渊的罪行。”
吉藏大师和孙思邈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杀人就好,岐晖为李渊出了死力,受些惩罚是应该的,换一个人,恐怕已经是血流成河了;对于楼观道的未来,两人毫不担心,有冯齐整、姜夺、张果老这些人在,楼观道兴许以后更辉煌。吉藏大师低声问道:“国公准备让岐晖在认罪书送到哪里?”
杨崇想了想,让人找来韦裔,向孙思邈两人介绍说:“这是我们长安报的总编韦裔,原来长安的著名学者,在我进城的时候,韦裔他们会出长安报的创刊号,岐晖的认罪书和文章就登在长安报上。”
“长安报,老衲不明白。”吉藏大师意识到自己碰见了新事物,杨崇沉淫于稀奇古怪的东西天下皆知;韦裔笑笑说道:“长安报是一份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发行出版物,相当于民间的邸报,可以送到全国各地。大师来得正好,回去帮我们宣传一下,哪座寺庙要印佛经,我们可以帮助印刷。”
印佛经?寺庙里都是僧人和信徒抄誊,除非是特殊需要,城里的那些印刷坊,印一本五千字的《金刚经》都要一百二十文,谁受得了啊。不过杨崇坐在这里,吉藏大师还是懂人情的,虚心请教道:“不知道怎么算法?”
看着老和尚准备挨一刀的架势,杨崇和韦裔都笑了,杨崇慢慢地说道:“五百本起印,一千字十文;两千本以上,一千字九文;一万本以上,一千字七文;十万本以上,一千字五文。”
吉藏大师和孙思邈的感觉就是便宜,那本书不要印一个五百本,其他印刷坊都是印得越多越贵,杨崇这里印到十万本几乎和白送没区别。吉藏大师暗自盘算,要是把十几座寺庙加在一起,哪一本佛经都可以印在两千本以上,一本《金刚经》不过四十五文,只相当于原来的三分之一,于是满脸愉悦地说:“老衲回去定下来后,三日内来拜见韦大人。”
韦裔只能摇头,杨崇在黄河边上一下子开了十一座纸坊,经过半年都具备了生产规模,一开始寇九珙还担心销量,等杨崇开起印刷坊,提出办长安报的时候,所有人都傻了眼。好在杨崇、李淳风、张果老预先做了一份样刊,连广告都摆在上面,最后韦裔才接了手;现在杨崇、于钦焘旗下的商行工坊,买广告位的协议都签到了一百期,还有代接业务提成,让韦裔安心不少。
等孙思邈两人回去,杨崇和诸葛全立即拔营前往武关,何为关中,就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现在潼关、散关、萧关在手,杨崇只有占领南面的武关,才算真正占据关中,可以泡一壶清茶,坐看关外群雄混战。
(本章完)
………………………………
第459章 飞艇助战
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池横出河心,用土筑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城东四岭高且陡峭,不容并骑,为武关屏蔽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是长安连接荆襄、吴越的纽带。
唐军放弃了长安以南,一万大军死守武关,就是知道这是最后能威胁杨崇的地方,一旦武关易手,唐军就很难通过四岭险道,重新夺回武关。杨崇和诸葛全巴巴地跑去,不是单单为了鼓舞士气,而是冯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