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包括齐王的家眷都在悄悄离开晋阳县,退往榆次、太谷;刘武周的军队在加速集中,原来与我们在楼烦对峙的部队全部撤走,很可能他们双方达成协议了。”

    杨崇赞同说:“这是大手笔,李世民正在和凌敬谈判,想赎回长孙无忌。”

    房彦藻笑道:“我们一直奇怪,开价十万贯,李世民可没钱,为什么还要坚持谈下去。现在看,李世民是在转移我们注意力,掩护李元吉撤退。”

    杨崇琢磨了片刻说:“我们给李世民一个惊喜如何,允许他打欠条,以后用粮食来弥补。”

    将计就计,姜夺、房彦藻赞同,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商议起对策;房彦藻第二天便过黄河去石州见鱼俱罗,最后根据情报,商议的地点就是青羊山。青羊山是唐军南下的一条重要通道,相比于东西两条贴近河西军的路线更为安全,李元吉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太原的大臣们应该不敢让他冒险。

    鱼俱罗一声令下,毋端儿带着刘赟、杨延石,点起马步军八千人,带上强弩炸药出发;鱼俱罗另派程元去通知已经运动到太原郡西面的宋金刚。毋端儿的军队一路过了灵石县,带足干粮夜行晓宿,悄悄地来到青羊山,藏在马武寨,周围的百姓与行商只要进入,就扣着不许走。

    因为周围郡县全是唐军的天下,没有战事,马武寨的山贼被赶走后,寨子就成了一把火烧过的废墟,平日里除了猎户,几乎没有人来。毋端儿暗叫侥幸,亏得孟翻、姜夺花了大气力绘制了地图,安排了两组人居住在附近打探,几年以后的今天总算是用上了。

    等了两天,宋金刚带着五千人赶来会合,斥候打探到,来的是一万唐军,旗号上看是李元吉,明日就能到达。青羊山峭壁陡立,山前只有一条山道通过,可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若在战时是用兵的险地,但是现在周围县城都在唐军的手里,就是一条坦途。毋端儿和宋金刚立即设伏,就等着对方入围。

    得知唐军的斥候出现在县城和附近的镇上,毋端儿和宋金刚明白,猎物要到了;已经混在本地多年的河西军细作分别以猎人和农夫的面目出现,向山下的里正说一切正常。第二天上午,等到太阳高照,迷雾散开,一万唐军终于慢慢地走来了,队伍稀稀落落地走着,一千骑兵在前面开道,三千骑兵在大队的中间,保护着家眷的车辆和粮草,后面的步兵嘀咕着,三天的急行军总算有了放松点的时光。

    山风徐来,可以看到沿途不少古迹,李元吉对山崖上的壁刻没有兴趣,只顾照看着家人的车辆,正和两个小妾在说笑,山道上传来爆炸声,这是河西军特有的武器,山势乱飞中,一千骑兵不是被炸死砸死,就是被山上的弓弩射死。唐军一阵骚乱,有士兵狂呼大喊:“河西军杀来了!”

    李元吉头蒙了,这是上党郡,拿来的河西军,三天的行军,自己的斥候和前来引来的游哨都没有发现敌情,看敌军从四面八方杀来,足有两万之众。唐军前军被炸得尸横遍野,后面被河西军完全堵住了退路,没有地形之利,连阵型都展不开,李元吉慌乱中,只得硬着头皮大喊:“各将带领本部,拼死杀出去!”

    河西军的骑兵已经象一把灵活的长剑,刺进唐军的队形中,扭动着把唐军分割成一块块;河西军很狡猾,南北西三个方向攻击,东面留了一条道路让唐军逃跑,数千唐军蜂拥而去,李元吉根本没有激发士气的机会。战鼓声中,唐军东奔西跑,除了三千骑兵还在厮杀,步兵被对方杀得惨叫声响彻山谷。

    李元吉战马疾奔,手中马槊飞舞,快似蛟龙,顷刻之间,十余名河西军骑兵被他杀得七零八落;李元吉一纵战马,反手马槊横扫,两名士兵又被打下战马。李元吉的马槊还来不及收回,就感觉一道寒光斜刺里奔来,刀势强劲,快疾如电,来将喊声如雷:“李元吉,毋端儿来也!”

    李元吉大吼一声,身形一挫,想挑起马槊招架,毋端儿迎面一刀忽然产生变化,刀背磕在马槊上,大刀顺着马槊就砍向李元吉双手;李元吉力大无穷,但毕竟才十五岁,全力之下没有挑开毋端儿之刀,惊得魂飞魄散,弃了马槊,借着战马的冲力一拐,被毋端儿砍落头盔。毋端儿长刀顺手回击,用刀背把李元吉撞下战马,身后亲兵立即上前制住李元吉。

    毋端儿再一刀砍倒李元吉的大旗,放声喝道:“李元吉已经被擒,投降者免死。”

    河西军齐声呐喊,唐军看不到李元吉的大旗,顿时失去最后的勇气,片刻间溃不成军;车骑将军张达带着两百骑还想冲过来救李元吉,被宋金刚带领五百骑硬生生地逼回原地,张达无奈,只好下马投降。作为李元吉的部将,李元吉被河西军抓住,张达就算活着回去也是一个死字,一万唐军被杀掉四千多人,逃走两千人,余者皆降。

    (本章完)


………………………………

第423章 秦王打了欠条

    秋风肃杀,黄叶纷飞,唐王李渊在武德殿上目视群臣,说不出话来,窦轨打下扶风郡,获得十万降卒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是想到诸葛全在天水一役中,以五万破十万,灭了薛举,就让人心头郁闷。李渊忍不住一掌拍在身边的案几上,杨崇哪来那么准的眼光,李世民、李靖、诸葛全,这些被杨崇多年前点评的人物,果然无不成了名将。

    群臣只感觉心头一跳,大丞相府长史、魏国公裴寂缓缓开口说道:“唐王不必烦躁,洛阳虽然最近两个月的表现称得上惊世骇俗,越王杨侗称帝后,瓦岗李密、河北窦建德、河西杨崇先后称臣,转眼间,长安四面楚歌。但那只是假象,李密、窦建德绝不会听王世充的,相信王世充也不会愿意看到杨崇打下长安。”

    世子李建成赞成道:“现在可派一人前往洛阳,说动王世充与我们结盟,这样,我们就可以全力对付杨崇,王世充一心对付李密。”

    河西军已经从北面和西面与唐军全面接触,威胁长安,杨崇的狼子野心昭然若现,可谓路人皆知;李渊点头说道:“世民几次北上,虽然屡有斩获,但是鱼俱罗守的很稳,雀鼠谷始终难以攻克,我和世民商量过了,把太原让给刘武周,通过梁师都、刘武周,引诱突厥大军进攻杨崇。元吉他们应该五天前就从太原撤军了。”

    这是李世民的主意,断臂求生,随着宋金刚投奔杨崇,太原已经是孤城一座,增援毫无意义,不如通过交换,从刘武周手中得到实惠。刘武周一旦得到太原,迟早会攻击三面的杨崇军队,牵制杨崇的大军,如果刘武周和杨崇的战斗引得突厥加入,对长安就是最大的利好,无论哪一方死人都是好事。

    殿中群臣一想就明白了其中道理,兵部侍郎赵慈景出列问道:“秦国公可是建议齐国公退往上党郡和长平郡。”

    赵慈景是李渊的女婿,李渊欣慰地说道:“赵侍郎说得没错,正是这两处,既可以保证世民侧翼的安全,也可以威胁河北与洛阳。世民还建议,太仆卿宇文歆招慰山东,太常卿郑元寿前往南阳,山南招慰使马元规往荆州,诸位看,有什么不妥?”

    没有不妥,远交近攻,山东、南阳这几处有徐圆朗、孟海公、朱灿等实力稍逊一点的枭雄,如果能为李渊所用,就能对洛阳形成夹击之势;郑元寿如果再能说服荥阳郑氏全力支持李渊,那么整个格局就将天翻地覆。宇文歆还在太原,郑元寿、马元规立刻出列,表示自己有信心完成任务。

    就是李建成和裴寂的脸色有些难看,李世民提出如此恢弘的计划,竟然一点都没有和两人商量;李渊的态度更是让人琢磨不透,平日里犹如面团似的一个人,想随意的时候是如此的随意。这件事在其他臣子眼里会变成什么,会认为李建成在李渊面前不如李世民。

    杨恭仁不急不慢地说道:“唐王,突厥是个问题。一旦突厥南下获得利益,恐怕就很难再退到塞外,不能视为盟友。再说杨崇从占据张掖就开始与咄苾的贸易,数年下来,两人已经如同盟友,各自实力大涨,咄苾不大可能赞同与杨崇开战。”

    杨恭仁说得很含蓄,但是态度是鲜明的,就一个意思,不赞成与突厥合作,哪怕是心照不宣地攻打杨崇。李渊的脸色顿时变得阴郁,刑部尚书萧造急忙出列,替杨恭仁转圜说:“观王是怕突厥膨胀之下,再演西晋刘渊的旧事。杨崇一旦被始毕可汗打败,从西域到太原皆是突厥土地,如果杨崇方面再有某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