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成问题。
宫易拙微微一笑,杨崇这一手看上去是沽名钓誉,可是过个三五年,杨崇要是真能打到并州、河北,佛门和这两座学校就是杨崇的助力。帅国真的评价没错,不管李渊、李密才能如何,杨崇的优势就是在年轻,李世民再才华横溢,有些事在长安,在李渊面前,李世民还真做不了主。
王绩突然开口问道:“越国公府还有什么空缺没有?”
杨崇心中大喜,今天来就是刘炫提醒的,说王绩与历史上的庞统一样,不是不想做官,而是不想做一个小官或庸官,要做就做一个大官,实现自己的理想。刘炫的原话是,王绩自度不能置身台辅,才渐渐不复有经世之心。
王绩这么一问,表示对杨崇做法的认可,杨崇按捺住喜悦说道:“因为元帅府司马鱼俱罗坐镇石州,长史诸葛全巡视西域,准备以参军事暂代左右长史和左右司马等职。不知道先生可愿出任士曹参军事,代行左长史一职?”
诸葛全上任后,杨崇便命诸葛全前去巡视西域各郡,让元威等人安心,也杜绝了长安、雍州做文章的途径。杨崇的心思如此敏捷,王绩感觉到了与聪明人说话的省事,立即答应下来,唯一的条件就是杨崇要保证供应美酒;杨崇笑着答应了,这和王翦要秦始皇修花园一样,王绩只是表示自己的志向不大。
杨崇回去后,就正式任命王绩、凌敬代行左右长史权职,姜夺、房彦藻代行左右司马权职;在武威等地设凉州,房玄龄为凉州刺史;青海、高昌等西域地区设西州,司空行为西州刺史。
崔瑶得知消息很疑惑,杨崇当年通过崔家寻找单雄信、徐世绩,崔家比任何人更清楚其中的细节。崔瑶望着屋内的三人说:“我不会与姜菲争地位,也不要元袭人掌握的财产,就想要杨崇手中的那份名单。你们说,行不行?”
崔处直尴尬地笑笑说:“二妹,别胡闹,杨崇未必有什么名单。四叔只是听寇九珙那么一说,连寇九珙都是猜的,当不了真。”
“处直。”崔民寿反驳道:“杨崇当时没见过单雄信二人,如果没有其他人给的名单,凭什么找这两个人,还有罗士信、房玄龄、魏征,不是派人寻找,就是一见面就委以重任,这不符合常理。杨崇背后还是有一股势力,只是我们和现在跟随他的人都没有发现线索。”
崔民寿是博陵崔氏另一房前民部尚书崔仲方的嫡长子,比崔处直大十岁,也是下一代中与崔处直齐名的人物;崔弘肃不满地说道:“就算有这份名单,那又如何?杨崇背后的那股势力不是我们惹得起的,你没看杨崇给杨广献了一块玉佩,杨广就改变了态度。”
崔瑶娇笑道:“四叔,还是你老人家说到了点子上。那块玉佩是杨广少年时佩戴的东西,送给了一个女人做定情物,那个女人被高祖杨坚杀了,同时玉佩也失了踪。没想到几十年后出现了,杨广怀疑是诸葛颍做的手脚,可是诸葛颍当年还在家中写书,是杨广当了晋王以后才出仕的,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事,联系起来看,其中必有蹊跷。”
崔民寿就是负责调查这些情况的人,补充说:“萧皇后花费的力气比我们更大,甚至连在战火中的洛阳都几次派人去调查,都没有线索。于是我们有了个设想,反过来查,从房玄龄、魏征、单雄信等人的经历找共同点,譬如小时候的先生,有没有共同的熟人,父辈有没有交集等等,或许过一段时间就能有结果。”
崔弘肃摇头说道:“崔家无需管这些枝节,最关键的是选择明主,崔瑶既然要与杨崇成亲,就不需要再管其他人的事,否则不如没有这桩亲事。民寿你若是愿意辅佐杨崇,不如直接开口要个官职,如果准备跟随他人,就不要再在杨崇身上浪费时间,真相如何,其实与我们崔家无关。”
(本章完)
………………………………
第406章 嫁鸡随鸡
崔弘肃这是老成之见,只要能做到一方之雄的人,没有一个是头脑简单的,崔民寿的做法是大忌,被任何人知道都会顾忌,不会再用崔民寿。
崔处直也劝道:“诸葛全与杨崇关系莫逆,做过流求郡守,才华横溢,如果他自己跑来投奔杨崇,一个郡守是最起码,甚至是一州刺史,以后接替元威做长史不成任何问题。可是这次奉旨而来,杨崇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元帅府分工的工作,元威等人还是各管各的。”
崔瑶明白,崔处直两人明着是劝崔民寿,实际上劝的是自己,浅笑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不会不明事理,只是想图个安全感。姜夺现在手握兵权,杨崇真要是有一天君临天下,姜夺很可能取鱼俱罗而代之,成为杨崇手下第一大将,到时候就不知道姜菲能不能容我。”
崔处直没好气地说:“你想多了,真到那时候,你现在看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杨崇何等人物,你们想到的,他会想不到。崔瑶,崔家不需要你承担太多的责任,家里人都希望你能幸福;你要和萧皇后、甄雪晴这些人断绝联系,她们都是杨崇对面的人,不管以后局势如何变化,杨崇都不会信任他们。”
这是崔处直切身的体会,离开汉王投奔圣天子杨广,纵使自己有顶尖门阀的背景,才能不逊于任何人,杨广对自己都是漠视。杨崇兴许以后会因为种种原因,接纳萧皇后和甄雪晴,但是绝对不会信任她们和她们身边的人,崔瑶要是还抱着拉拢这些人扩充实力的想法,杨崇肯定会给崔瑶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崔瑶被崔处直说愣住了,长期作为崔家与杨广夫妇的联系人,崔瑶已经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环境,把为家族争取利益置于个人的喜恶之上。崔瑶眼中闪出泪花说:“崔处直,你不感觉现在说这些太迟了吗?”
“不迟。”崔处直坚定地说:“眼下就是一个机会,你可以放下那些禁锢你的包袱,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去。”
说到最后,崔处直只感觉自己的嗓子有些干涸,五姓七望的子弟可以打破那些禁锢,崔瑶可以放下她奋斗多年的包袱,崔处直连自己都不相信。
崔瑶有些怜悯地望着堂兄,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说:“大哥,你眼中根本没有那种自信,也没有可以把人看扁的锤子。你放心,我一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再怎么弄,也是我和杨崇家里的事。只是,你们说,徐世绩后面会怎么做?”
崔弘肃想了想说:“徐世绩要么就逃离瓦岗,要么就什么也做不了。按照这个小子谨慎的习惯和对权力的欲望,不会跑来投奔杨崇,九成会选择归顺李密,另图发展。”
翟让一死,李密也需要一个能压制得住翟让旧部的人来帮自己,徐世绩很明显是最合适的人,跟随翟让起家,是瓦岗的老臣,和李密关系不错,李密称魏公的时候,封徐世绩为右侯卫大将军。
崔民寿沉思道:“按照杨崇的作风,他在瓦岗一定留有后手,这后手是什么呢?难道还有其他将领被杨崇收买,或者干脆就是杨崇派去的。”
李渊在太原和雕阴的惨败让人印象太深,孙华、甄翟儿等暗中隐藏的力量在关键时候发力,让唐军灰头土面,即使以李世民这样的名将北征以来,只能打到霍邑,面对雀鼠谷和吕梁山,也是勒马不前,眼睁睁地看着太原的局势束手无策。崔民寿说得没错,杨崇一定会有布局,但是能不能察觉看透,就是另外一回事。
崔弘肃爽朗一笑说:“这些事你们琢磨吧,我还有事,先走了。杨崇的伙计都撤到了上县,商行里的事都在调整。”
元弘昭、老残撤到上县,杨崇人手充足,成立了龙泉商行,在上县、离石、统万、延安、延川、平遥、怀远、儒林、隰川九地设分号。从河东采购粮食、油料、生活用品,从塞外采购牲畜及畜产品,羊毛、驼绒、皮张及药材等土特产品,另外销售其他地区运来的砖茶、白酒、糖类、布匹、地毯等。
龙泉商行就在杨崇大婚的前一天开业,姜菲特地从张掖赶来剪彩,然后接见商行的高层;老残晓得姜菲另外一件事就是要在婚礼上,作为大妇出面给杨崇涨脸,开着玩笑说:“杨夫人,看开些,这种事是避免不了的,东家走上这条路,数以万计的人跟在后面,我们下人没得选择,他同样也没得选择。”
姜菲啐了一口说:“别往我伤口上撒盐,把你的生意做好。”
老残毫不为怪,低头哈腰地说道:“你放心,东家的生意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