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校尉曹珍等人,摧毁了一条到河西的秘密路线。

    得知无畏门主叫全欢古,孟翻和寇九珙一阵激动,这是山衡留下来的十二人名单中出现的第二个人;在这之前,山衡名单中只有元袭人和宇文无及对上了一个名字,就是乐户赵行枢,因为替宇文化及兄弟走私,现在已经是身价千万。通过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杨崇等人确定,十二个人不是山衡的人,是山衡要调查的人。

    杨崇立即上书朝廷,陈列了从杨雷一案到无畏门的所有线索,指责萧璟、窦贤、韦福子、安兴贵协助薛举和突厥人,策划刺杀河西官员,阴谋制造混乱,为叛军占领河西创造条件。杨崇在奏章中表示,愿意率领河西军队讨伐薛举,收复金城等郡,如果长安已被叛军暗中控制,无法调查这些人,自己也可以挥师关中,来查清楚这些案子。

    谁都明白,杨崇不在乎结果,否则不会把周谦送回关中,让高盛道现在自由自在地在高昌活着;杨崇隔了这么长时间,把这些案子摆在一起拿出来,是为了替自己出兵长安寻找借口。但是,必须回应,如果一方大员被刺杀,长安不管不问,那就是向天下昭告,所有的行动都是长安方面安排的。

    从高盛道出事后,萧璟就再也没来过关中,卫玄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刺杀杨崇的计划一直延续到现在,还牵扯出窦贤、安兴贵。独狐篡一筹莫展地说:“难怪杨崇那时候会答应卫公,因为他已经掌握了萧璟、窦贤的线索,神武公窦贤是唐国公李渊的小舅子,李渊和杨崇一直不对付,杨崇现在就是说李渊是背后的主谋也有人信。”

    骨仪激愤道:“这是裴仁基的翻版,只是杨崇不需要投奔任何人,他本身就是第二个李密。”

    (本章完)


………………………………

第366章 小试牛刀1

    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据守虎牢以抵抗李密,与瓦岗军互有胜负,但是监军御史萧怀静认为裴仁基把所得的军用物资全部赏赐给士卒是一种收买人心的行为,屡次搜罗裴仁基的过失上奏弹劾他。刘长恭兵败后,裴仁基就一直屯兵在百花谷,加固营垒自守,不进攻瓦岗军,折腾了几个月,裴仁基还是退兵虎牢关,据说已经和李密在谈判。

    骨仪气愤明显是在气卫玄故弄玄虚,在骨仪看来,卫玄和萧怀静一样,只是为了各人的目的,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韦津问道:“能否和杨崇谈判?”

    阴世师摇头道:“事可一不可三,除非能把萧璟、窦贤交出去,不说萧皇后、李渊不干,萧璟两人现在都不在长安,我们根本没人交。我得到消息,窦贤今天一大早就离开了长安,应该是不会回来了;各位无须多想,杨崇没指望我们有结果,备战吧。”

    代王杨侑已经十二岁了,几年的留守生涯对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轻声地问了一句:“还可以从姜菲、元袭人那里试试,你们看郝婷、独狐虹、公孙蕙兰那一个合适?”

    几位重臣对代王杨侑刮目相看,不仅是思路,更关键的是取舍,晓得不能同时找姜菲和元袭人两人,问的是郝婷三人哪个合适,其实问的是姜菲、元袭人哪一个能改变杨崇的主意。独狐篡想了想说:“还是叫舍妹去吧,他和姜菲、元袭人都有交情。大将军这边,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

    独狐虹没有能让杨崇改变主意,带着杨崇送的一匹焉耆产胭脂马和一车青盐回了长安;杨崇宣布在贺兰山建立义军大营,任命姜夺、司马凡为行军正副司马,房彦藻、李正明为正副行军长史,唐弼、宗罗睺、高北、契苾葛、杨延兀为五营将领,负责招募义军。

    天下震动,如果让贺兰山的义军与毋端儿会合,单独攻打陇右,李靖未必能抵挡得住;李靖在薛举、突厥、毋端儿的三面骚扰下,虽然连战连捷,但是三军已是疲惫之师,粮草更是困难。没有了皇甫无逸、宋老生的策应,李靖几次袭击毋端儿成功,但是都未能扩大战果,等听说义军成立,李靖立即要求撤回关中。

    李靖的要求被卫玄拒绝,按照卫玄的思维,杨崇出兵应该还有一段调整的时间,谁曾想杨崇早就有布置,看中的地方是河套。其实在收服宗罗睺以后,杨崇还派房彦藻说服了安定郡马贼荔非世雄;姜夺离开河东的时候,留下了弘化人刘企成在延安一带负责,姜夺先后送去两千多套盔甲和一百名老兵,刘企成现在也聚起上万人。

    房彦藻、唐弼、杨延兀率先攻击灵武郡,吸引李靖的注意,被李靖的援军稍一接触后,退回贺兰山;姜夺率领宗罗睺、高北两军,趁机越过平原,潜入弘化郡,与司马凡、刘鹞子、破六韩拔魁的部队会合。在刘企成的策应下,姜夺先骗出郡治合水县守军击溃,然后一举夺城,紧接着再克华池、弘化两县。

    杨崇命马贼荔非世雄扮作隋军,从安定方向前往平凉郡治平高县,骗开城门,一直混战到韩世谔的大军杀到,强行攻占平高县,一路又打下百泉、默亭两县。消息传出,陇右各县大乱,弘化、平凉两郡失守,已经让灵武郡、北地郡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只剩下安定郡的一条通道。

    卫玄再次召集长安的官员商议,因樊子盖在去世,韦津被调往洛阳,开会的人就更少了,卫玄决意调屈突通、李渊出兵六盘山,刚赶回长安的屈突通坚决反对说:“目前姜夺东北面有刘苗王,南面有李弘、薛举,西面有随时可以增援的贺兰山,根本不怕打这种仗。反而是我们,一旦占据陷入困境,涉及的就不是陇右了,甚至关中、河东都不保。”

    卫玄又气又急说:“杨崇大军未出,不到一月已经拥兵六万,占据两郡,若是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元无竭坦然道:“卫公,此事急不得,杨崇的军队不像其他叛军,号称十万,老兵不过五六千,甚至更低。六盘山一代最起码拥有四到五万的老兵,其中骑兵过万,不可小觑;再说,李渊和杨崇一样在太原、河东招兵买马,就可靠吗?弄不好前门拒虎后门迎狼。”

    李渊在太原不像杨崇那么自在,太原副留守潘长文和武牙郎将高君雅时刻注意着李渊的一举一动,两处私兵各三千人,那瞒得住两人;包括李渊打败甄翟儿等叛军招安的一万新军和两千轻骑兵,都被两人做成文案报兵部留根。卫玄怒道:“唐国公是杨崇那种人吗?”

    所有人都懒得吱声,杨崇数年前就说过李渊是篡国之人,杨花落李花开和大水淹城两则预言都和李渊映照得上。骨仪心中一动,想起杨崇说过卫玄不死的事,疑惑问道:“卫公,你可是想帮谁?”

    这句话连代王杨侑都听懂了,卫玄面红耳赤,想要辩驳无从说起,一甩袖子,气冲冲地走了;屈突通说:“代王,你如果相信老臣,为臣愿去六盘山一趟,劝说姜夺让出六盘山和弘化两郡。”

    代王杨侑听傻了,问道:“大将军有如此把握,何不当卫公面说?”

    屈突通不屑地笑道:“我和卫公看法不同。我需要代王允许杨崇进攻被叛军占领的郡县。”

    代王杨侑是个聪明人,立即醒悟了屈突通的意思,反正那些地盘已经不在长安控制的范围内,以卫玄、李渊两位留守的能力,拿回来恐怕不易,还不如让杨崇去攻杀,最起码可以解决眼前的局势。

    代王杨侑把目光转向骨仪,这是最能信任和敢于说话的一个,骨仪立刻说了三个条件:“第一,杨崇收复的郡县要和河西一样,上交税收;第二,就是不能要求减免,收复的第二个月开始上交;第三,每收复一个郡,给长安两百到五百匹战马。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退出六盘山,代王就可以下诏书。”

    (本章完)


………………………………

第367章 小试牛刀2

    骨仪是看出杨崇在逼宫,干脆一步到位,两害相衡取其轻,反正那些地盘留守司是打不下来,在谁手里还不是一样,杨崇要是真能把薛举一帮叛贼灭掉,对长安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倘若杨崇真的只是桀骜不驯拥兵自重,那长安就赚到了,毕竟道路畅通,还有源源不断的税收。

    屈突通不禁犹豫,这也太苛刻了吧,被叛军占领过的城池那一座不是象被蝗虫啃过一样,骨仪的想法是好,但是这样一来,杨崇恐怕对守在自己的老巢更感兴趣;元无竭上前一步说:“大将军身负河东重任,不易在长安逗留太久,下官愿意前去,让杨崇答应条件,拿回弘化等郡。”

    代王杨侑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