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者荣耀-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世师陪笑道:“卫公,那就更要重视,最好不要出问题。一旦给杨崇机会,就算事后交回陇右各郡,物资人口恐怕会被抢掠一空。”

    卫玄愣住了,长安早就得到郭荣病重的消息,上报了江都,一直在等待圣天子的决定,很明显,这当中会给杨崇一个机会。要是杨广的决策没到,郭大将军就死了,有人趁机作祟,岂不白白便宜杨崇;往更坏处想,杨崇也可能故意收买几个陇右的官员生事。

    卫玄立刻改口:“大将军所言极是,召集所有人商议此事。”

    这件事没有商议的余地,长安不能替换郭荣,能做的就是派一个人去辅助郭荣,阴世师看重的人选就是李靖;最后决定,李靖以使臣的身份前往金城看望郭荣,有处理一切事务的权力。卫玄存了要李靖攻打毋端儿的心思,怕杨崇策应六盘山,以代王杨侑的名义下诏书给杨崇,没有长安的许可,不许干涉陇右等地的事情,哪怕陇右诸郡丢失。

    阴世师特地当众嘱咐李靖:“药师,你到陇右,找机会去会宁、武威看看杨崇的军队,方便的话,弄些装备的样品回来。”

    这是独狐篡的主意,周谦全军覆没,连累河西的情报网被杨崇破获,现在暗地里的调查已不可取,不如直截了当地向杨崇要,哪怕价码高一点没关系,毕竟云定兴还在长安,只要有样品,就能大规模仿制。李靖本身关注军务,晓得其中厉害,没有说一句推辞的话,点头答应。

    李靖与李正明同行,李客师和红拂女都不愿放过这次机会,和李靖缠了半天,终于被同意一起走;让人惊讶的是,韦夐的孙子韦裔不知怎地被姚义说动,跟着去了河西游历。众人到达金城郡的时候,郭荣已经卧床不起,意识模糊;因为郭荣兼着郡守,只有郡丞韦机、鹰扬郎将钟俱仇、金城县令郝瑗出面接待李靖。

    李靖只能宣读长安的旨意,暂时接管金城郡,李客师和韦裔跟着李正明去了会宁郡;郡守房夷吾和鹰扬郎将项阳在长亭迎接,明着接的是李正明,实际上接的是元袭人。众人心里有数,元袭人虽然是杨崇的小妾,但也是贵人,背后还有元家撑腰,不可怠慢;元袭人进城在驿馆休息,房夷吾把李正明请去商议事情,李客师和韦裔在姚义的陪同下上街闲逛。

    (本章完)


………………………………

第349章 名士风流1

    允吾县是会宁郡的郡治,更是金城郡和武威的贸易枢纽,街市上中原和西域的商品比比皆是,唯一的怪异,城中的军人和商人似乎比本地的百姓还要多。姚义介绍说:“谢映登将军的大军就驻扎在会宁镇,为了便利,会宁镇只进行两边官府的交易,民间的生意只能来允吾县,项阳将军所部两千人负责治安。允吾县本是个小县,这两年有所发展,还是先天不足。”

    韦裔摇头说:“姚兄,太过谦了,我去过北地郡,还不如此地。”

    姚义笑笑,将两人带到公办小学,场地很简陋,两排六间砖房,用围墙连起来,前后门在两排房子中间;学生们正在上课,姚义出示了鱼袋,三人被门卫放了进去。李客师和韦裔的感觉是震撼,四间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一个个衣服新旧不同,但是可以看出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静静地在听老师讲课。

    三人蹩手蹩脚地转了一圈,出了学校后门,韦裔说道:“看上去没什么,但是免学费、包一餐,一百五六十个学生一年也是不少钱,听说武威、张掖学生都是五六百人,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姚义带着两人朝路边的图书馆走去,边走边说:“会宁郡是前线,所以有些地方就将就一点,除了允吾县官办小学,在会宁镇,还有一座河西商行赞助的私人小学。象张掖,要是加上县里和私人的小学,学生超过两千,很多杂胡就是为了把孩子送进学堂,以后有个出路,才同意定居。”

    图书馆中常见的书不过两百多本,另外就是山南书院和墨焯书院编的一些小册子,包括了地理、机械、算术等方面的知识,大约有五十本。在李客师和韦裔这样饱读诗书人的眼里,这点书不算什么,看到管理人员把每本书都分成三册重新装订,空闲时还在抄书,两人便明白,是为了增加书本数量,便于学生借阅。

    李客师感慨地说:“做点事不容易,难怪大哥说,河西为了办学,把家底子都掏空了。”

    姚义点头赞同说:“当年我也是来河西数次,才下决心留下来,人一生总要做点事,河西现在的安宁,在中原并不多见。”

    韦裔含笑道:“等到了张掖,我去看看中学和墨焯书院。”

    墨焯书院现在在长安的名声不是一般的响亮,一是有着山南书院的帮衬,两座书院其实都是杨崇赞助的,除了算术以外,绝大多数专业并不冲突,所以山南书院在长安经常向人介绍墨焯书院。其次就是墨焯书院的规划,第一次招生是算术、建筑、矿产、养马四个专业,今年的第二次招生就增加了医药、书画、地理、农耕四个专业。

    农耕这样的粗活都开一个专业,虽然让国子监一顿嘲笑,但是长安很多部门的官吏都送小孩子去学习,杨崇在格物和生意上的眼光,岂是一帮儒生可以相提并论的。何况杨崇以每年一千斤药材为代价,邀请了大业医塾的副山长帅国真客座讲学一年;书画的老师是大师展子虔,在书画界相当于刘炫在经学上的地位。

    杨崇亲自在张掖迎接,让李正明等人意想不到,不过看着陪同的人是姜菲和孔颖达,众人便明白,这是个私人的仪式。韦裔暗暗点赞,杨崇这手做得漂亮,既向手下文武表示是私人的事,自己等人谁不懂得杨崇的心意,难怪韦圆照在信中不断劝说自己。

    姜菲进了元袭人的马车,姐妹俩说些私话;杨崇陪着韦裔等人骑马进城。韦裔晓得杨崇时间宝贵,不说虚话,问道:“圆照和姚兄多次提起大人,韦裔是仰慕已久。不知道大人的终点在哪里?”

    杨崇一勒缰绳,停住马说:“抱歉,到目前我不知道。每个人的终点取决于他能站上的舞台,我不确定大隋能给我什么样的舞台。”

    韦裔故作诧异问道:“难道河西、西域的舞台不够大?”

    是真名士自风流,换做李正明和姚义是绝对问不出这样的话,这几乎就是在问杨崇,是否准备问鼎中原;杨崇客气道:“还请先生教我。”

    杨崇能有现在的成就,绝不是没有计划和头脑的人,这句客套话就是在探韦裔的底,你是否准备投奔我,能帮助我登上更大的舞台吗?韦裔微笑道:“大人取关中如探囊取物,担心的只是变数。每逢乱世,英雄辈出,听说大人有神鬼莫测之能,何不抢先下手,一一除掉,省得忧心。”

    不简单,韦裔一句神鬼莫测之能,便说明韦裔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杨崇笑道:“既然英雄辈出,弄不好除掉一个,还会再来一个,不如加强自身的力量;手段再多,最好还是要靠实力讲话,如果有碾压对手的本钱,对手纵然是无敌上将又有何惧。再说青史留名,有些事不值得去做。”

    豪气,韦裔有一种鼓掌的冲动,一个人能在争夺权势的途中,还记得青史会留名,说明杨崇的底线依旧存在,不会轻易被心中的魔鬼左右。韦裔慢慢说道:“卫玄让李靖到金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六盘山可是在河西以外。”

    杨崇很满意,韦裔不仅看到了卫玄的用意,而且能当着李正明的面说出来,这很难得;有多少人到了一个新单位,对老员工唯唯诺诺,唯恐被穿上小鞋,到最后难免同流合污,糊弄老板。杨崇认真地说:“我已经收到了长安的公文,这几天总管府都在讨论此事,已经有了结果,我准备答应长安的要求。”

    答应长安的要求,李正明等人愣住了,韦裔笑着问道:“莫非大人另有打算?”

    孔颖达插话说:“鱼将军他们还等着开席呢,不如到总管府再讨论此事。”

    孔颖达是不希望韦裔给杨崇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出言相阻;韦裔似乎没看懂,自顾自地说道:“杨总管可知道,现在墨焯书院和你手下各家商行工坊的工匠,都是你的信徒,依靠着你的呼吸而呼吸,你的每一次成功让他们振奋,你的每一步退让,都让他们多一份担心,为你,也为他们自己。”

    (本章完)


………………………………

第350章 名士风流2

    杨崇等人忽然明白了,韦裔看似莽撞,实则是问杨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