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农杨氏的杨不智负责,几乎一个月就让车家的库存下降了一半。不过杨崇核心团队的人都知道,杨崇看似四处开花,实际上杨崇最看重的还是马匹和铁器,凤凰沟铁矿事件,让杨崇趁机以私人名义承包了克苏谷铁厂。
珀斯利密原本就是龟兹铁厂的工匠,熟悉的就是坩埚钢炼法,玻璃作坊的经验让他在理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杨崇一说铁厂高炉的改进,珀斯利密就下了功夫。按杨崇的观点升高了炉子,改进了活塞式木风箱,还和五名大隋的铁厂师傅协商,在火候、操作流程上加以控制,最后在木炭的高温下,第一炉就是两千斤铁,并且质量远比一般的钢好。
杨崇等钢冷却下来,和乌兹钢比较了一下,还是差了不少,有点郁闷地走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珀斯利密、张果老、王伏跟了出来,珀斯利密熟悉杨崇变成技术控时的状态,问道:“家主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
杨崇欲言又止,张果老果断地说:“杨崇,把最后的绝招告诉我,高昌这两个矿的事就算了。”
杨崇摇摇头说:“我是没把握。辽东、山东有一种石墨,黑色石头,可以提高炼钢的效果,路途太远,以后回中原再说。”杨崇这么一说,张果老就留上心了,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真给张果老找到了。
西域六郡除了高昌没有大的炼铁厂,凤凰沟铁矿还是只能给克苏谷铁厂,凤凰沟铁矿被扜泥城的鄯家承包后,降了一成的价,和克苏谷铁厂打得火热,笔架山铁矿的几家股东看了心中着急,不停地催促下面进度。杨崇给天山县也找到了聚财的机会,让戴胄安排突厥人在罗漫山烧炭,供应铁厂。
看上去一切走上正规,可是杨崇心里始终有些忐忑,那个风姿优雅的倩影不时出现在脑海里,不是思念,是担心,还有些许的恐惧。从各方面的消息看,淬天阁的甄雪晴就在西域,很可能在为李渊奔走,可是自己和冯齐整就是没有一点甄雪晴的消息;这不正常,史书上都记载史世良看好李渊,淬天阁的人马就在伊吾,但是自从杨崇到了高昌后,甄雪晴就再也没露过面。
好在杨十是伊吾本地的突厥化汉人,已经被孟翻派到伊吾城去居住,现在藏身于一个铁匠铺,杨崇和孟翻的意思一样,就是让杨十潜伏下去;伊吾的消息目前主要来源于长风车行与于家、独狐家的商队,还有来往于西域和长安的商人。
从各方面的消息看,李渊做得不错,和杨崇一样,利用权职在暗中结交豪杰,网罗各种人才。淬天阁在伊吾郡有一个分舵,舵主是淬天阁的四大护法中的一剑逍遥于公明,李渊招揽的江湖人物就躲在淬天阁的分舵里;跟随李渊到伊吾的那些贵勋子弟,都在伊吾招摇无比,只可惜伊吾郡的地盘虽然大,但是总人口不过两万,限制了李渊的发展。
李渊在财政吃力的情况下,只能把主意打到鄯善、高昌两郡,还有经他手运转的粮草物资器械上,因此引得大批的商人奔走门下,想分一块蛋糕,武士彟、长孙显是其中最为显眼的两个人。于钦焘因为和杨崇的关系,被李渊拒之门外,只能听从杨崇的建议,在武威发展,立足河套地区。
这是杨崇设计的一条退路,河套地区南接陕西,西隔河毗邻有“塞北江南”之称的北地、安定等郡,东隔河毗邻并州,北与辽阔的高原接壤。在和平的时候,可以购得粮食和战马,弥补高昌郡的不足;一旦天下大乱,能让杨崇不动痕迹地安排人员撤退,甚至找机会插足凉州。
寇九珙的敲门声打破了杨崇的思绪,房玄龄和慕容息雄从高昌城赶来,两人是为了高昌郡的防御而来,原先两人和宇文成都等人都没奢望,抱着是尽力而为的心态,但是克苏谷铁厂产量的陡增,让一帮人喜出望外。高昌重新开通商路以来,收取过路和本地的商人关税,财政大有好转,打制武器变成可行的方案。
其实预先三人已经有过交流,杨崇的主张是先建造守城三器和巨型弩,高昌裁军后,库房里留着上万套盔甲和与之配备的刀枪等器械,缺的是对付骑兵的强弩和守城的工具。慕容息雄在邯川戍见过守城三器的威力,不反对杨崇的建议,担心的是谁来建造,在短时间内能达到什么效果。
杨崇便领着两人来到南平城内的一个铁匠铺,冯齐整正带着一帮徒弟和工匠民夫干得热火朝天,看见三人笑嘻嘻地走过来说:“杨崇,其实你有些浪费,这么好的钢拿来做机车不合适,应该去打造佰刀和盔甲。”
杨崇嗤之以鼻说:“师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现在哪有那么多工匠,等一年以后,大批的工匠培训出来,我肯定会打造那些东西。目前只有便宜你了,高昌郡所有的城墙上装备守城三器的活都是你们楼观道的,房大人和慕容大人就是来看货样的。”
冯齐整一听便来了精神,楼观道要在西域宣传教义,长安的支持是有限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地方上的教徒献金与楼观道自身的生意。在各处城池安装守城三器,等于是一边挣钱一边传教,冯齐整立即拉着房玄龄两人去看已经打好的器械,逐一讲解,反把杨崇冷落在一边。
杨崇闲得没事,就和一旁的看门人聊天,老人曾是高昌的军人,现在信了道,被冯齐整找来看门;杨崇就那么坐在地上,问了老人的家庭和生活情况,还有高昌郡的一些风俗人情,到最后两人说得是眉飞色舞,十分融洽。房玄龄等人谈完出来看后,都在心中感慨,大隋讲究尊卑等级,杨崇是少有的平民化郡守,不失一颗赤子之心。
(本章完)
………………………………
第202章 高颎来了
冯齐整拿到了业务,就开始计划打制,逐城安装,忙得不亦乐乎;柳婆城是高昌郡的边关重镇,排在最前面的一批,厉文昕和冯齐整是在长安的故交,所以冯齐整亲自带了三个徒弟和工匠前往,工作的时候顺便叙叙旧日友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厉文昕非常高兴,亲自陪着冯齐整等人在城墙上工作;本来嘛,边关戍地除了商旅,人迹罕至,难得有一个能说话的对象,冯齐整不仅是旧友,还是郡守杨崇的师兄,厉文昕可不傻。
城墙边支了张小方桌,摆着一壶茶,柳婆城外绿意盎然,厉文昕靠在城墙上说:“我是给中枢那帮大人物害惨了,说什么榨场交易,中原没有货过来,拿什么和西突厥做买卖?要是他们不管,你那个小师弟恐怕早把吐鲁番商行派出去了。”
没有了东面的威胁,南面的焉耆实力不足,柳婆城变成了高昌第一戍。春风拂面,白云悠悠,冯齐整望着两个徒弟在固定转射机的底座,调侃道:“没事你正好多休息休息,难道还盼望着打仗,有这么多守城工具,你只要不埋头睡觉就可以了。”
墨子的守城三器分别是连弩车、转射机、籍车,在邯川戍一役中名声大震,杨崇还给厉文昕送来了脂水,也就是石油。吐鲁番在后世探明了石油储量,可是杨崇不敢浪费人力去折腾,脂水是从张掖运来的,杨崇的设计就是掘地做条大沟,宽一丈多,横在戍前,有敌人来时,把油灌进去,点火阻敌。
厉文昕苦笑道:“其实我现在感觉还是幸运的,要是还在太子卫率,这次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厉文昕马球打得好,当时也是齐王杨暕身边的红人,和达奚通有的一拼,想到达奚通把自己的小妾送给齐王杨暕,最后还是受齐王连累人头落地,厉文昕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冯齐整拉着厉文昕走到城墙边,指着西边浩瀚的荒漠,大声地说:“你这里是大隋的第一戍,西突厥东来必经之路,不要多想,只要想着守住这里就行,中原多少父老都指望着你,功名利禄,那只是过眼云烟。”
厉文昕没想到冯齐整做了道士还是如此激进,赫然说道:“你放心,我知道分寸。”
两人一时无语,静静地站在城头,看着荒漠在阳光下展示出梦幻般的赤黄,一排排胡杨林显得典雅而高贵,只是每一排的胡杨树都没有多少,应该一排胡杨林就是以前倒下的一棵胡杨树,变化出生存的奇迹,继续守护在荒漠之中。远处看不见一缕狼烟,显得柳婆城是那么的寂寞,唯一活泼的是城墙边滩地里的几只小鸟,黑白分明,时而拂过茅草,时而跳上花枝。
不知道过了多久,收工的锣声惊醒了两人,两人一起去检查了转射机的转动效果,说笑着走下城楼,冯齐整想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