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崇想了一下,拒绝说:“多谢大人美意,下官还是立即启程的好。孟鲲鹏,你们五个难得来太原,玩几天再走。”
孟鲲鹏嘴一撇道:“杨大人,说什么呢?孟某也是军中校尉,正九品的职位,能为玩乐耽误正事吗?韦雷,你们呢?”
韦雷一拱手道:“宇文尚书有令,我等沿途不可离开杨大人左右,违令者斩。”
这是明显的拒绝,崔弘升发出一阵笑声,断然道:“好,那本官就不强留,祝杨大人一路顺风。”
崔弘升话音未落,远处的大街上传来一阵整齐的跑步声和零碎的马蹄声,速度很快,不多时就到了裴府门口,足有六七百膘骑军战士,盔明甲亮。为首的一名将军正是太原膘骑军府的中郎将元敏,身材高长,鹰鼻鸷目,在数名将校的簇拥下走上台阶,见过崔弘升后问道:“是谁放的焰火信号?”
孟鲲鹏上前行礼道:“见过元将军,是末将。”
元敏打量了孟鲲鹏一番,笑着说:“鲲鹏,你这身打扮我都认不出来了。这位就是杨崇吧,果然是少年英杰,我前两天收到兵部的文书,还在纳闷,今天我元敏算认识了,原来真有胆大的人。”
杨崇来之前,研究过太原官员的名单,知道这元敏是太府卿元寿的儿子,是杨广改革一派的急先锋,急忙上前行礼道:“下官见过元将军。”
元敏问道:“裴家主可接了圣旨?”
杨崇答道:“接了,就在这府门外,崔大人可以作证。”
元敏高兴地说:“好好,杨大人辛苦了,裴远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这厮只是裴府的一名保镖,不知道今天怎么担负接待之责。兵部要调一百骑去长安换防,正好和杨大人同行,我来介绍一下,这是领队的参军麦孟才。”
麦孟才身材伟岸,虎背猿腰,一看就是员猛将。杨崇只觉得背后发冷,裴家就是准备害自己的,亏得自己当机立断;影帝杨广更可怕,自己和裴震的反应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在让自己送礼物的同时,做好了把裴家当并州事件的逃亡者,一旦抓获斩立决的准备,即使没有孟鲲鹏发信号,人群中也有元敏的探子。杨崇表面不动声色,朝麦孟才施礼道:“有劳麦将军了。”
官军走后,裴府的人收敛了裴远的尸体,送礼的人重新聚集在门口,大部分人放下礼物后,都急急离开,忙着回去通报今天发生的事情;裴家的脸被打了,绝对不是小事。崔弘升没有走,在门口一切恢复原样后,在裴震等人的迎接下,进了裴府;崔弘升没有办法,作为山东士族的领袖,作为五姓七望的一员,这时候不能掉链子。
杨崇在麦孟才的护送下,一路经过汾州、河东、绛郡,回到长安。在这一路上,杨崇才得知,孟鲲鹏原来是一代游侠,名动长安,后来因为报恩,才成为好友宇文恺的家将。麦孟才则是名将麦铁杖的儿子,麦孟才对杨崇的那支弩推崇不已,裴远的功夫麦孟才见过,在这支小弩面前,根本没有逃避的机会。杨崇一面答应以后造出弩来送麦孟才一支,一面暗自琢磨,这封建社会太残酷了,要不要做点炸药备用。
(本章完)
………………………………
第20章 杨崇罢官
裴府的事情象风一样,很快传到长安、洛阳,正逢彗星出现,朝堂上要求处分杨崇的奏章如雪花飘出,第一天二十二份,第二天三十七份,就连八竿子都打不到关系的偃师县令都在上奏,罪名是杀人、扰民、逾制。中枢的几位大臣哭笑不得,杨崇也就是一个八品的小官,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可是偏偏动不了杨崇。
因为朝堂上有三个人在为杨崇争辩,第一个是工部尚书卫玄,认为杨崇做的没错,冒犯天使就是死罪,不需要问原因;第二个是兵部尚书段文振,表示杨崇一行发出求援信号没错,这是以防万一的手段,不能以扰民来论;第三个是谁都没料到的人物,博士孔颖达,孔颖达的看法是杨崇根本不逾制,裴远就是裴家的一个家奴,连平民都算不上。
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人,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孙,大儒刘焯的学生,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重开国子学,孔颖达应时而出,对策高第,授任河内郡学博士。这次孔颖达来洛阳,是因为朝廷广征天下宿儒,集中于洛阳,由门下省主持,效仿当年汉宣帝石渠议经、汉章帝白虎论礼之故事,举行大规模的儒学讨论大会。
大佬们都清楚,孔颖达替杨崇出头,肯定是他老师刘焯的意思,刘焯和诸葛河是知己之交。文帝年间,蜀王杨熹将刘焯发配到边远充军,诸葛河一怒之下敲了皇宫前的登闻鼓,从此拒绝出仕;隋炀帝即位后,刘焯又重被起用,任太学博士。现在诸葛河的弟子被人攻击,刘焯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双方引经据典,唇枪舌战,争论数日而没有结果,最后高颎建议,没必要为这种小事浪费精力,杨崇也还年轻,不如让杨崇先停职反思,避避风头。杨素一去,高颎在朝中的威望无人能及,话语一出,形势立即改变,就连隋炀帝杨广也无法阻拦;不过卫玄还是用停职做了文章,让杨崇在长安获得三顷职田和两百亩永业田。
杨崇此刻在长安就是被关注的中心,接到圣旨,杨崇自己倒不觉得什么,到工部交完差事后,乐呵呵地回到宇文恺的工坊;可惜工坊也不清净,杨崇到家就看见韦福子在等着自己,韦雷、韦横、韦隆三人在一旁哭丧着脸,急忙问出什么事了?
原来韦福子被族里人逼得没办法,先是停了韦雷他们在工部的差使,最好想把韦雷、韦横、韦隆三家卖掉。这对韦雷等人来说是晴天霹雳,他们三人无所谓,可三家老小十几口怎么办?在长安,很少有待遇好超过韦家的,况且韦家都不要他们,其他人家也不敢要。韦福子叹了口气说:“杨崇,我和宇文大人、冯道长都是好友,原本不该如此,可是裴家开出的条件越来越大,我顶不住。”
杨崇问道:“韦大人何不给他们自由身?”
宇文虎笑道:“杨崇,这就是你不懂,韦大人给了他们自由身,他们就要服役交税,他们既无田产,也无买卖,怎么过日子?更何况,在这个风口浪尖,韦大人那样做就是表明立场,就像你师兄不能出面买下一样。”
杨崇暗骂自己糊涂,这种事韦福子肯定和宇文恺商量过了,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杨崇点头道:“我明白了,如果韦大哥他们不嫌弃,我愿意出钱买下三户人家,就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资格。”
韦福子大喜,说道:“你是朝廷命官,当然有这个资格。我问过他们三个,都愿意跟着你,我说个价,每家一百两黄金,当然,杨崇你要是手头不方便,也可以挂账,用其他东西抵。”
其他东西,自然是杨崇琢磨出来的那些配方之类的,宇文虎和韦雷大怒,杨崇愿意帮你,你韦福子也不能这样。杨崇带笑不笑地望着韦福子,悠悠说道:“不贵,不贵,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请韦大人告诉我,裴家出了什么价钱,才让你们韦家动心。否则的话,每户三十两黄金。”
韦福子大笑道:“杨崇,你果真是个趣人,难怪云起要我报一百两黄金的开价,不赚白不赚。我告诉你,裴家同意和我们韦家联姻,裴家五房各有一桩嫡亲的婚事。”
五姓七望,几乎不和外人通婚,这个筹码确实高得出奇,韦家从此可以在关陇和山东两面逢源,成为两大士族集团的协调人。杨崇摇摇头,问道:“文书可成带来?”
“带来了。老夫自然不能空口白牙。”韦福子饶有兴趣地望着杨崇,这个年轻人和韦杜失之交臂,每每有惊人之举,不知道今天有什么花头精。杨崇转身问韦雷三人:“你们可愿意跟着我?”
韦雷三人立即跪下道:“杨大人,我等若是入了杨家,绝无二心。”
杨崇扶起三人道:“三位大哥言重了。”
说完杨崇走回自己的房间,不多会出来,六斤多胡椒摆在桌上,让宇文虎称了一下,六斤二两,杨崇又添了十两黄金,韦福子掏出一沓文书交给杨崇,把黄金拿到一边说道:“不用挤兑老夫,这些胡椒足够了。”
对完文书,韦福子走了,韦雷三人也回去搬家眷;宇文虎拿出一张房契给杨崇说:“这是宇文家的一处闲宅,已经按恺少爷的吩咐改成你的名字,或许小了点,但是安置他们三家,应该绰绰有余。”
杨崇拒绝道:“虎叔,这怎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