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天罡也吃得很满意,带着酒意,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说:“杨崇,你以后一定能发大财,到时候,我天天上门,对了,就是你说的吃大户。”
杨崇付了酒账,得知袁天罡住在驿馆,关心地问了几句,得知袁天罡确实不用送,就各自分头回去。杨崇走得看不见身影后,袁天罡卓然站立,哪还有半点醉酒的样子,自言自语道:“杨崇,你真是运气吗?杜家一定会找出真相。”
杨崇其实也怀疑袁天罡的目的,袁天罡长于相术,来看自己,未必没有看相的目的,只是杨崇确定不了,袁天罡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别人。不过杨崇从袁天罡的话里,领悟到一件事,隋炀帝杨广是想以洛阳为中心建立一个商业圈,一个既不被关陇集团控制,也不被五姓七望控制的商业圈。
杨崇忽然想到,历史上武则天执政的时期,正是袁天罡帮助武则天迁都洛阳,其实武则天也是和隋炀帝杨广同样的原因,第一是政治因素,摆脱反对改革的一派;第二是经济因素,关中粮食难以自给,运输不便。
(本章完)
………………………………
第15章 雪中失神
杨崇回到府中已经是掌灯时分,宇文恺还没有回来,杨崇和宇文儒童打了声招呼,就回到自己在客房的房间里,关好门,拿出那本希腊文的手抄书阅读起来。有了宇文恺给的墨家书籍,杨崇又向诸葛全借了一本诸葛家收藏的墨门典籍,在这些资料帮助下,杨崇把手抄书读了几遍,现在已经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看懂了,确定这本书就是随巢子写的。
随巢子在书中说,自己其实是被抓到居鲁士城的,被押到一个铁厂干活,是希腊人暴动的时候,三人才逃了出来。书中有几页是铁厂的一位师傅写的配方,临死前交给了随巢子,随巢子因为看不懂其中内容,各国都没有铁厂供他们实验,所以只能原文誊抄。随巢子用希腊文的原因就是,不想让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知道这些,随巢子和告子认为禽滑厘有为诸侯出力、背叛墨子思想的嫌疑。
杨崇对墨家的斗争没兴趣,杨崇只是惊喜地发现,那几页所谓的配方,其中就是炼钢、制作青铜的流程和工艺;最让杨崇赞叹的还是最后一页,和前面毫不关联,说随巢子和告子见了一面后,决定将某些东西交给学生鹿石子,并且以一个龟形的玉佩做信物,玉佩上刻着一只木马。
杨崇想象不出木马的样子,更不相信经过千年的时间,这些东西还在,还有人为着一个承诺而世代相传。杨崇觉得自己终于把一部小说看完了,当然,那几页的配方还是有用的,当杨崇自己哪天能拥有一个铁坊的时候,就可以炼出质量更好的产品。杨崇合上手抄书,小心翼翼地塞进房间的木箱里。
杨崇出来打水的时候,正遇到宇文恺回来,宇文恺告诉杨崇,隋炀帝杨广下旨了,过完年就回长安,杨崇和诸葛全也在回长安的官员名单里,不过杨崇在工部,诸葛全在兵部,挂了一个从八品旅骑尉的散官虚衔。宇文恺看看杨崇手中的铜盆,称赞道:“这点我不如你,穿衣服、做杂事从来不要别人侍候,都是自己来,我有时候都怀疑你,本来就是墨家的子弟。”
宇文温从后面冒出来说:“就是,现在弄得我经常被娘亲拿去比较,一有事就说,你杨崇师叔不是自己能做吗,你怎么非要人帮忙?”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杨崇晃晃手中的铜盆,朝厨房走去。
天空开始淡淡地飘起雪来,落在屋顶上、地面上,井台边,很快铺了一层白绒绒的地毯;快过年了,老天也要给些兆头。杨崇竟然有些发呆,任凭雪花在身上簇拥,这是到隋朝来的第一个新年,每逢佳节倍思亲,杨崇不禁想起现代社会里的那些亲人朋友,回忆起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那些漂亮的女网友。
杨崇轻轻哼起:“记得那年冬天,这里没下雪,看着你失望的眼,我也难过好几天。你要我答应你,说好在明年,要我不能变,守住诺言。那棵树,已经慢慢开始掉叶,你的心也随着枫叶飘远,我还是,来到这里等待诺言,我想终有一天你会从我背后出现。啊~今年下起雪啦,白茫茫的雪花,告诉她我在想她;啊~白茫茫的雪花,一朵一朵的落下,覆盖我脸上的泪光。
你走的这段时间,我没什么变,只是笑容少了点,都是寂寞在身边。你织一半的毛线,像未完成的缘,慢慢脱了线,成了茧。这故事,还来不及写到永远,这个重要的人已经走的好远,我还是,来到这里等待救援;我是多么多么希望,还能再见你一面。”
杨崇一遍又一遍的哼着,也不知道自己哼了多久,铜盆落在地上的哐啷声惊醒了他,猛想起自己还在隋朝;杨崇回过头去一望,身后站了一排人,宇文恺、宇文温父子俩也在,最前面两个婢女的眼都是红红的,还能看到泪珠。杨崇抱歉地笑笑道:“我只是一时有感而发,没想到惊动了大家。”
杨崇的笑不比哭好看多少,宇文恺上前一步,揽住杨崇道:“师弟,我明白,我明白。”
除了宇文温,剩下的人都很识相地一哄而散;但是从这一天开始,宇文家的人都知道杨崇是个重感情的人,都在猜测杨崇从岭南到中原,甚至远赴西域,就是在找一个人,一个让他难以割舍的人。杨崇偶尔听到零星半点,连苦笑都笑不出来,虽在人间,早已是隔世;杨崇在那天晚上已经想通了,老天既然这么安排,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在现代,都是自己该走的路。
隋朝过年也很热闹,宇文恺家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除夕晚上还有宫廷守岁,太常寺卿安排傩舞,据说有男有女,杨崇级别太低,根本没机会参与。杨崇郁闷之余,亮了一手手艺,自己去厨房切了一盘生羊肉,然后让一个婢女把宇文恺烧茶汤的风炉和铜锅搬来,铜锅里烧上半锅水,等水一沸腾,就把切得和纸一样薄的羊肉片放进去,烫熟了,沾着准备好的茱萸酱吃。
宇文儒童和宇文温尝了连声说好,宇文温让厨子照样切了一盘羊肉,又找了个风炉和铜锅,分了一半茱萸酱,送进了内宅。回来后,宇文温说:“小师叔,母亲说了,你要是还有什么吃的手段,尽管施展出来。”
三人大笑,杨崇遗憾地说道:“可惜你们都不吃猪肉,要不然倒是能让你们见识一番。”宇文儒童和宇文温都是摇头,在隋朝,猪肉纯粹是苦哈哈们吃的,贵族富商根本不看一眼,宇文儒童和宇文温自然也不例外,不识这种后世的美味。
当新年初升的太阳照耀千家万户的时候,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和后世一样,穿新衣服,走亲访友。最让杨崇长见识的就是隋朝人放的爆竹,那是真正的爆竹,把一节节竹子放在火中烧,发出一阵阵清脆的爆裂声,惹得大人小孩东奔西跑。
(本章完)
………………………………
第17章 家主同意见你了
正月里,朝廷宣布了新年的第一道旨意,“敕并州逆党已流配者,而逃亡者一旦抓获,斩立决。”
并州逆党,就是汉王杨谅所部。杨谅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第五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仁寿四年,因不满杨广即位,起兵造反,不久被杨素率兵击败,杨谅投降之后被幽禁,次年死亡,终年三十一岁。
这道圣旨等于宣告杨谅被囚禁的家人和被流放的人都无罪了,是一个和解的信号;朝中重臣都明白,近十万人流放凉州,还有支持杨谅的那些山东士族人心不稳,圣天子这是想攘外之前安内。现在就看山东士族的态度了,出乎大多人意料的是,杨广派去并州给裴震贺寿的是一名新人,刚刚上任的工部主事杨崇。
并州本地的士族两王一郭最出名,但河东裴氏在并州有中眷房,裴震就是中眷房的家主,曾任大隋散骑常侍,从四品的散官。满朝寂然,摸不清隋炀帝杨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位大佬也没有任何一点暗示,散朝后,杜行满跟着韦节来到韦家的酒楼阁间,迫不及待地问:“圣天子这么安排,不怕裴震恼怒?”
韦节不慌不忙地说:“随便怎么做,裴震都会恼怒,所以圣天子派了一张生面孔,就算裴震给他俩吃闭门羹,也没有什么。杨崇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从岭南来,根本士族的地位,也根本没有士族的顾忌。”
大隋还是豪门士族的天下,等级森严,象裴氏这样一等豪门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