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六,同教之能方济(nies)教士自汶上何家堂起身前往曹县,路过是处,即寓于韩理房内房间里有两张床,两人各睡一张。

    到了半夜十一点左右,突然有几条人影跳墙进来,进院行窃,这伙夜行贼人,便是巨野莠民雷协身、惠二哑巴及朱得法等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贼入莫惊,意思是说如果有贼夜里进了门,千万不要声张,因为小偷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你一吱哇乱叫,把小偷吓到,少不了戳你一刀两刀。

    当时的情形正是这样,雷协身、惠二哑巴等人不过是想弄点钱财,你洋鬼子家大业大,还差那几个钱吗?可是洋教士韩理、能方济被惊醒后,不是继续假装睡觉,而是吱哇大叫起来,并操了手枪于窗孔前,向外砰砰射击。

    还射击呢,这俩洋鬼子,他们到底是传教士,还是冒险家?

    正在外边搬运东西的雷协身、惠二哑巴听到枪声,勃然大怒,众人蜂拥而入,逮住韩理和能方济,用标枪一通乱扎,扎得这俩倒霉蛋全身都是窟窿眼,当场毙命。

    杀了两名传教士,雷协身及惠二哑巴等人于房间中搜出纹银二百一十两,大家分了,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那边还有一个薛田资,这厮心眼硬是多,他眼看着两名教友被杀掉,却是一声不吭,等贼人逃走之后,他老兄这才跑去衙门报官。

    事发之后,地方官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案犯雷协身,惠二哑巴等全部抓捕归案,朝廷将此事转告德国,并承诺清国会为此支付一切赔偿。

    德国政府向清国朝廷表示感谢之后,一艘战舰就扬帆出海,绕过马六甲海峡,直奔中国的青岛而来。

    此时青岛的守将是章高元,老章一辈子也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个麻将,正玩得开心,有兵丁报说海面上驶来了一艘洋人的兵舰,章高元那个心烦啊,斥责道:大海又不是你们家的,还不兴人家洋鬼子的兵船路过了?

    少顷,又有兵丁来报,洋鬼子的兵船靠了岸,买了一些毛笔,还留下了一封信。章高元这边急着自摸,随手把那封信扔到了一边。

    自摸,清一色!

    老章乐得心花怒放。

    大家继续玩。

    也不知玩了多久,终于有点累了,一个幕客随手拿起来洋鬼子送的那封信,章高元不高兴地吩咐道:放下,把那张废纸放下,咱们接着玩……这回该谁坐庄了?

    那幕客说了句:信已经打开了,就看看何妨……话未说完,那幕客神色大变,惊呼起来:怪事,怪事,这岂非咄咄怪事?

    章高元急问:如何一个怪法?

    那幕客将信递过来,章高元拿起来也看,也不由得高呼起来:怪事,怪事,此诚怪事耳……

    此事怪在何处呢?

    原来,这封信却是德国人限令中国军队必须于二十四小时之内撤出青岛的最后通牒。

    章高元急忙跑出门来看个明白,只见满大街都是德国兵,和大清的兵勇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章高元急了,立即命令部队集合,部队倒是集合了,可是士兵手上拿的都是空枪,军械库门前站着好多德国兵,说什么也不让大家进去取子弹。

    章高元大怒,径直去见德军将领,与对方唇枪舌剑,展开争辩。可是那气人的德国佬却不跟老章打嘴仗,只是说:我们是军人,是奉了我国政府的命令来接管青岛与胶州湾的,这事哪有什么道理好讲的?你们快点走,只要你们别惹我们,我们是决不会伤害你们的。

    章高元勃然大怒:宁失千军,不失寸土,想让我们中国军队撤出,你休想!

    言罢,章高元返回官署,坚决不肯退让,德国佬拿他没有办法,就将官署团团围困了起来,不信饿不死你!
………………………………

第13节 圣人爱杀人

    德国佬突然蹿出来霸占了胶州湾,朝廷竟然束手无策,于是翁同就去找总税务司赫德把握了中国税务的洋鬼子,想找他讨个主意。

    翁同之所以去找这个洋鬼子,是因为赫德太不安分了,他不是好好地收税捞钱发财,却老给朝廷出主意,建议朝廷尽快变法图强。这一次翁同来到,洋鬼子赫德的回答是:我告诉他们,一切取决于他们将来能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如果他们决心从明天开始就正经地着手改革,今天的损失是无关紧要的;然而若是根本无意于推动改革,今天的损失就毫无意义,只是向狼群投掷一片片肉,使它们暂时不追上来,直到把马累死为止。

    当赫德说这番话的时候,康有为却已经是失望透顶,打了铺盖卷准备动身上路。

    回家,以后不陪着朝廷这帮人玩了。康有为宣布道。

    听说康圣人要回乡,翁同匆匆赶到康圣人下榻的南海会馆,却惊讶地发现康圣人还躺在被窝里没起床呢……那是谁说康圣人要回家的?

    康圣人就这么留了下来可随后翁同就失宠了。

    恰好恭亲王病危,这位王爷临终留言,是指责翁同破坏洋务,导致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皇上问户部尚书翁同如何,恭亲王回答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够铸此等过错。

    于是翁同和康有为两人脱袍换位,康有为由布衣平民一步登天,入军机处,而翁同却由一品大员一头栽地,恢复了出生状态时的平民身份。

    康有为初入朝房,就掀起了森森杀机。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变政记》中记载:康有为在召见那天,与荣禄相遇于朝房。荣漫不经心地看着他说:以夫子这样的磐磐大才,也会有补救时局的办法吗?完全是轻视鄙薄的态度。康答以非变法不可。荣相国说:早就知道法应该变,但是一二百年的成法,是一早上就能变过来的吗?康愤然回答说: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刻能变。荣深怒其狂悖,已有必杀之心。

    康有为好歹也是一个“圣人”,怎么说话这么不着边际,当着荣禄的面扬言要杀一品大员!这大清国有几个一品大员?这不就是等于指着荣禄鼻子说要杀他吗?这种事情可能吗?

    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情,而是确凿的史实。

    康有为初入朝房,除了他本人的笔录没有提到他扬言要大砍大杀之外,其他人的笔录记载及历史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细节上有小小的出入,如《戊戌变法》第四卷就曾提到:荣相国既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到皇帝这里听训,正逢康有为奉旨召见,因而问(康)打算说什么,有为回答说:杀二品以上阻挠变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就行得通了……荣相国即退出,康则告诉人说:荣禄老辣,我不是其对手呀!

    总之,康圣人火气很大,不杀几个一品大员,是消不得圣人心头之火的。然则康圣人何以生得如此之大的火气呢?听听康有为自己的理由:……二十八日早入朝房,遇见荣禄谢恩,一起说话,谈及变法之事。荣禄入对,就在皇上面前弹劾我是辩言乱政。……当时李鸿章一同谢恩,退下后面色大变,对我叹息着说,荣相国既在皇上面前攻击我,又告诉刚毅,皇上如欲赏(我)官职,不要给,应当给个小差事以压制我。皇上问军机大臣如何安排我时,廖仲山想要说授予五品京卿的职衔,而刚毅班次在前,请求谕令(我)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总之是想羞辱我压制我。

    《康南海自编年谱》

    看明白了,原来是康圣人嫌皇上给的五品官太小。

    官太小,脾气难免要大一些,这是人之常理,可以理解。
………………………………

第14节 给我宰了老太太

    俗话说得好:铁肩担道义,辣手作文章。

    话说那康有为,道义也担得,文章也作得,就是这个国家如何一个治理法,他老兄不知道。

    不知道没关系,可事情糟糕就糟糕在,他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

    不知道如何治国,却以为自己知道,这种情况最多只是一个糟糕而已。但更糟糕的是:别人也不知道康有为不知道,都以为康有为知道……所以大家都寄厚望于康有为,等着他把百年沉疴咔嚓一下子给解决了。

    然而老康纵有满腔热血,却是一脑子糨糊。

    他啥也不知道,却撸胳膊挽袖子登上了历史大舞台。等百日维新开始之后,他就什么都知道了。

    变法第一步:废除科举!

    诏书下达的次日,京城万名举子群起暴动,有分教,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十年寒窗苦读,举子们容易吗?好不容易等到金榜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