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人有云:偌大的中国,只有两个女人:

    一个是金銮殿上的慈禧太后。

    一个是八大胡同的赵梦兰女士。

    白天的时候,忧国忧民的大臣们趴在慈禧太后的脚下,研究老太太的鞋底。

    晚上的时候,大臣们挤在赵梦兰女士的裙子下面,研究赵女士的鞋面。

    北京闻人卢玉舫听说了赵梦兰女士的大名,就找了来,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就写了金兰谱,结为了八拜之交,卢玉舫为兄,赵梦兰女士为弟。

    赵梦兰女士不搞多元化,走的是专业经营之路,养了一个专业吹拉弹唱的经营班子,叫金花班,所以人称赵女士为赛金花。

    与卢玉舫结为八拜之交后,北京城中的百姓们就亲切地称呼赛金花女士为“赛二爷”。

    当年把德国驻俄中尉瓦德西迷得神魂颠倒的四国公使夫人,经过一番努力奋斗,终于把自己混成了爷字辈的。这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只要你不息地发奋努力,付出总有回报!

    已经成为了名女人的赛金花,接到了一个迟早要来的客人:

    袁世凯。

    袁世凯来拜访赛金花的时候,带来了许多白花花的银子。他对赛金花说:我希望你能够替我办件事情替我接待一个客人。

    那个客人是谁?赛金花好奇地问道。
………………………………

第3节 脂粉圈套

    中国古时候的穷书生,大多不过是两个梦想:

    第一是红袖添香,美人陪伴。

    第二是吟风赏月,美景常在。

    最容易满足的是第二个愿望,好的风景随处可见,只要你家里有钱,不愁找不到好的风景。

    至于第一个愿望,多半只会在舞台上出现,舞台上尽多见了穷书生就倒贴的美人,但是现实中的美人却是非常昂贵的,如八大胡同的赵梦兰女士,就根本不是普通的穷书生能够消费得起的。

    流离于北京城的读书人王修植,就是这众多的穷书生中的一员。王修植也是八大胡同的常客,忙时闲时,八大胡同走一走,就算是兜里没银子,姑娘不让碰,远远的看一眼也是好的。

    可是忽然有一天,王修植竟然时来运转,飞来艳福。

    赛金花赵梦兰女士邀请他赴八大胡同“小酌”。

    王修植喜不自胜,飞也似的去了。

    果然是赛金花对他情有独钟,单单请了他一个人,美酒名花,娇艳醉人,更让王修植消魂蚀骨的是赛金花让他当夜留宿。

    王修植的心里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他没提钱的事儿。

    提那个干什么?忒俗。

    此后几天,王修植就住在了赛金花处,不是他闲着没事,只是这地方男人进来就不乐意走。

    饮酒,赏花,醉品美人,这种舒服日子,给个皇帝也不换。

    忽一日,赛金花再设小宴,亲替王修植斟酒。

    席间赛金花软语温柔,旁敲侧击,才知道这位王修植虽然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门客,却也不是易于之辈,他有一桩让人生气的本事他能够把他不会干的事情写得活灵活现,就好像他真的会干一样。

    虽然他从未摸过兵刃,从未上过战场,却会写兵书。他曾经为贵州巡抚胡写过一部兵书,胡就拿这部兵书呈上朝廷,结果被朝廷派他去天津马场训练新军。这件事不知怎么被袁世凯打听到了,就带了礼物登门,想求王修植替他也写一部。

    可是不曾想,袁世凯经略朝鲜,升官升得太快,早已引起了众怒,时下清流士子众口一词,一致认为甲午之败都是袁世凯惹出来的祸事,要不是袁世凯老是欺负日本人,大清国至于被撮尔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吗?

    此时袁世凯在读书士子的心目中的形象,已是臭不可闻。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袁世凯虽然心理素质过硬,不把人们的物议放在心上,可是他要想说动像王修植这样的人替他写一部兵书的话,自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听了王修植的解释,赛金花怀着沉重的心情正式通知他:

    如果他仍然是执意不肯替袁世凯写兵书的话,那么,只怕袁世凯一生气,王修植这些日子以来的缠头嫖资,就得由自己来付帐埋单了……

    王修植目瞪口呆,才知道女人的床是不可以乱上的,如果你上床上得容易,那么等你下来的时候,铁定会少不了麻烦。

    但王修植终究不是易与之辈,他眼珠一转,就立即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

第4节 没文化就会吃大亏

    王修植睡了女人理短,不能不应付应付袁世凯,可如果真要是替袁世凯写一部兵书的话,他心里又不情愿。

    于是王修植灵机一动,给了袁世凯一部废稿。

    怎么说是废稿呢?

    原来,早在王修植替胡写兵书的时候,第一稿写废了,只好重写。现在王修值就拿写废了的第一稿给袁世凯,谅袁世凯这人没读过几本书,没文化,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事实还真是这样,袁世凯见了那部废书稿,如获至宝,大喜过望,挟着这叠子废书稿就兴冲冲地离开了,看着袁世凯的背影,差点没让王修植笑死。

    但是王修植笑得太早了。

    袁世凯这个人,虽然书读得不多,却是地地道道的“不学有术”之人,王修植的这叠子废稿在别人眼里一钱不值,但对于袁世凯来说,却是价值非凡。

    这时候的袁世凯,从朝鲜回来快一年了,这是大清帝国最难熬的一年,地也割了款也赔了,可是日本人还不肯罢休。不肯罢休也没办法,毕竟中国太大了,日本人想一口吞掉,那只会活活把自己噎死。

    袁世凯看得明明白白,大清帝国的控海权是彻底完蛋了,眼下国家最迫切的需要是一支陆上力量,所以仿西洋之法训练新军,是朝廷必做之事。

    朝廷主事的是慈禧太后,这老太太只比袁世凯精明,不比袁世凯糊涂。当袁世凯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慈禧太后已经命广西按察使胡于天津马场训练武定军,袁世凯慢了一步,失去了这个机会。

    于是袁世凯高薪诚聘赛金花出马公关,终于拿到了王修植的这些废手稿。

    回到自己的寓所之后,袁世凯点灯熬油,彻夜苦读,终于把这些废稿理清了脉络,弄出了头绪。

    然后袁世凯把这部书稿重新改过,另写了一篇《应时练兵说贴》,拿去给荣禄看。

    荣禄官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这个官大小相当于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想获得练兵的机会,首先就得得到荣禄的支持。

    却是想不到,荣禄此人,正在等待着袁世凯的到来。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荣禄也深知大清国海上力量的丧失,标志着此后的战争势将于国境之内展开,建设一支强大的陆军力量势在必行,虽有胡于天津马场已经训练出了五千新兵,但胡却是翰林出身,一辈子也没打过仗,他所谓的训练新兵,无非是照本宣科,拿着王修植闭门造车的书稿一字一句地念,用这种法子训练出来的新兵,到底管用不管用,那实在是天晓得的事情。

    而袁世凯则不然,他的资历、见识、经验与对西方军事的了解,都不是胡那种文人所能比得了的,所以荣禄自然也不会放过袁世凯这种人才。

    荣禄当场对袁世凯提问了几个问题,袁世凯对答如流。隔日,荣禄向慈禧太后汇报,要求让袁世凯与胡在金殿上展开“pk”,看谁的练兵理论更丰富,经验更老道……

    金殿pk的结果,直教人跌破眼镜。

    袁世凯的表现相当优秀,他慷慨激昂,侃侃而谈,等轮到了胡,却没料到这老胡不会说官话,竟然是满口谁也听不懂的绍兴方言。

    老胡连官话都说不来,这又如何训练新军呢?

    见此情形,光绪皇帝当即下旨,命袁世凯留在督办军务处供亲王及朝中大臣差委这个职位却是个袁世凯最干不来的闲差,主要工作是翻译、研究各国的兵书,并撰写有“中国特色”的兵书,还要拟订西法练兵的计划和章程……

    也就是说,朝廷是这样安排的,既然袁世凯懂得练兵,那就给胡提供技术服务,多翻译几本西洋兵书,天津练兵的差事,还是由老胡来担任。
………………………………

第5节 慈禧的脸长在李莲英的脚上吗?

    袁世凯无法接受pk大赛的结果,那老胡连普通话都说不来,还怎么练兵呢?可慈禧太后明知道这事,偏偏就是不把这个机会给袁世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