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仙踪-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拚鹳闼母龇轿弧

    待众弟子站好了方位,朱允炆也动了,数面阵旗飞了出来盘旋在他的头顶,跟随着飞到了众弟子围好的八卦位置正中。

    见到朱允炆等人的动作,飞舟上的崇祯与一众文武大臣,地面上数以万计的百姓都不约而同的屏住了呼吸,睁大着眼睛,期待着朱允炆等人接下来的动作。

    数个呼吸之后,站在八卦正中的朱允炆一声大喝:“离位!”

    站在离位的刘甫,当即将手中的阵旗与阵盘往下一扔,便见着阵旗与阵盘飞射向泰山,落向了泰山脚下直没入土深不可见。

    紧接着,朱允炆连声不断喝出:“坎位!震位!兑位!乾位!巽位!坤位!艮位!”

    朱媺娖等弟子立即便扔出手中的阵旗阵盘,这些阵旗阵盘在众人的眼中,迅速射向泰山,或没入泰山山脚,或没入泰山山腰,最后只有一面阵盘,从泰山之巅没入。

    尔后,见众弟子手中的阵旗阵盘都落到位置后,朱允炆头顶盘旋着的阵旗阵盘,也一一飞出,如倦鸟归林般,没入了泰山。

    片刻后,泰山猛然间一个晃动,站在远处的百姓们,惊恐地发现,他们脚下的土地在颤抖,泰山,好似在成长,正慢慢地从土地里拔身而起,向着云端刺出。

    不时的,从泰山上落下石头土块,有的甚至是整面山壁的土层都剥落了,露出了里面陡峭的石壁。

    百姓们惊慌地向往涌动,朱允炆眉头一皱,一声轻吒:“静!”

    一道肉眼可见的光圈,从朱允炆的口中吐出,然后在空中化成光雨,落到了数以万计的百姓身上。

    百姓们顿时莫名的平静了下来,心中也没了往后逃走的念想。

    原本还在着急的崇祯,见朱允炆轻松化解了可能发生的踩踏事故,也放下心来,带着惊异地看着泰山正在发生的变化。

    泰山的成长与震动,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直到所有的震动都停止了,泰山也停止了成长。此时的泰山,在山脚下根本就看不到山头。整个山头都在云层之中,高度比起后世的第一高峰,嗯,应该也是半个时辰之前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要高出数千米之多。

    见着泰山平静下来,朱允炆飘落云头,降入泰山之中,在阵眼处快速的布置了几个小阵法后,回到云头聚拢了众弟子,令皇室后裔弟子朱震槠于泰山之巅建泰山宫,立泰山派,广收门徒。

    至于说现在的朱震槠还没金丹修为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先将地盘占下来,守护着阵眼,等灵气浓郁了,修为也就容易上来了。

    朱震槠喜出望外,能得建文老祖看重,鲁王这一脉也能绵延千年万载了。

    泰山事毕,朱允炆带着众弟子飞到了飞舟之上,法力涌动,驾驭着飞舟飞向了衡山,布下阵法令皇室后裔弟子湘王一脉的朱刚焕在衡山山巅建衡山宫,立衡山派。

    接着是唐王一脉的朱启濡建华山宫立华山派,蜀王一脉的朱懋欀建嵩山宫立嵩山派,韩王一脉的朱亶锋建恒山宫立恒山派。

    晋王一脉后裔朱心池建洪湖宫立洪湖派,周王一脉后裔朱绍枋建巢湖宫立巢湖派,齐王一脉后裔朱养槗建潘湖宫立潘湖派,岷王一脉后裔朱崇郯驻守洞庭湖,并改洞庭湖之名,回复了远古时的旧称云梦泽,建云梦仙宫立云梦仙门。

    五岳的大五行阵法与四湖的四象阵布好,朱允炆又带着众弟子与崇祯一行赶往长江黄河,在长江中游荆州段,黄河中游河曲段布下阴阳两仪阵。

    待三大阵法都布置好了后,朱允炆带着所有人都上了飞舟,驾驭着飞舟一直往上飞,直到将大明所有的疆土都纳入视线内后,方才停了下来。

    而此时的飞舟,已经停在了数万米之高的高空之中,崇祯尚还能平静,秦良玉那些武将也还能淡定,但那些文臣就有些两股战战了,若非皇上与建文老祖都在,恐怕他们都恨不得趴在甲板上。

    崇祯只是有些奇怪,这么高的空中怎么不见罡气呼吸都正常。朱媺娖感觉到父皇的惊奇,悄声告诉崇祯这是老祖的手段,挡住了凛烈的罡风,所以才让他们感觉不到寒冷,能如同在地面一样呼吸正常。

    崇祯恍然,正待说话,朱允炆此时却有了动作,飞身离开了飞舟,手中出现了一面金光四射的镜子。这正是朱允炆炼制阵旗阵盘时,一起炼制出来的启动阵法的法宝万象镜。

    随着朱允炆一声清吒,万象镜光芒四射,没等崇祯等人反应过来,便见着镜中飞出数百道金光,穿过云层射向地面。

    数个呼吸之后,空中的崇祯等人赫然发然,空中突然起了大风,云层翻卷,云海翻腾。崇祯等人举目望去,不仅地球上所有的风起云涌都涌向大明的方向,就连星空中都有风过的痕迹,方向也正是大明。

    不用朱允炆说明,崇祯等人也知道,这建文老祖布下的大阵,已经启动生效。
………………………………

第四十六节 灵雨

    数个呼吸之后,空中的崇祯等人赫然发然,空中突然起了大风,云层翻卷,云海翻腾。崇祯等人举目望去,不仅地球上所有的风起云涌都涌向大明的方向,就连星空中都有风过的痕迹,方向也正是大明。

    不用朱允炆说明,崇祯等人也知道,这建文老祖布下的大阵,已经启动生效。

    处在空中的崇祯等人并不知道,此时的大明境内,北起北冰洋,南至马六甲,西起昆仑山,东至琉球岛,都被突然涌出的云层遮挡住了阳光。

    所有的百姓还没从五岳四湖两河的巨大变化中回醒过来,又被漫天的云层惊呆。虽然心中惊恐,但想到之前一系列的震动,都是建文老祖弄出来的,百姓们便提心吊胆地等待着这漫天的云层,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变化。

    不一会,起风了,天上的云层在翻涌,然后,也没见有雷鸣电闪,云层就化成了雨滴,一滴一滴地滴落。

    等到雨滴滴落到了身上,大明的百姓们惊喜的发现,被这滴落的雨滴滴到身上,身上原本存在的伤寒病痛,竟然一下子都消失了,就连身体呼吸的空气,也清新的如同在深山。这,就是老祖所说的灵气么?

    大明京城皇宫中,皇嫂张皇后与崇祯的周皇后,田贵妃等人,在一众宫女与太监近侍的拥簇下,也在后宫的空旷处,淋着这漫天滴落的雨滴,感受到了雨滴带给身体的舒适愉悦和好处。

    “这就是灵气么?好清新的感觉。呀,本宫昨日身体小患伤寒,被这雨滴一淋竟是好了!”

    周皇后欣喜的伸出双手捧接滴落的雨滴,张皇后也欣喜地抬头望着天空,看着天空中滴落的雨滴慢慢变成雨水,一串串的,如同漫天飘落的珍珠,忍不住也伸出双手捧接着雨水,小心的捧到唇边吮吸了一口。

    雨水入喉,只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甜慢慢渗入身体深处,这下子,张皇后也忍不住欣喜地叫了出来。

    周皇后等人连忙学着张皇后的样,接了雨水送到唇边喝下,感受到身体越来越舒服,欢喜地都忘了要保持矜持,欢快的在雨水中跳了起来。

    宫中的太监与宫女们,也都跑向了空旷处,接着漫天飘落的雨水喝。整个大明的百姓,包括那些军队的军人们,都感受到了雨水的好处,纷纷跑出了家门与营房,或用手或直接用嘴接着雨水喝。

    一些精明些的,拿出水桶或锅碗瓢盆,一边接着雨水,一边就站在雨中直接仰着喝。

    不过,这些精明的百姓却失望了,捧在手心或直接用嘴接雨水喝的,都对身体起到了巨大的好处作用。而用工具接雨水的,却只能看着雨水明明滴落到了工具中,却又迅速的消失。

    整个大明境内,山川河流被雨水浸入,树木变得青翠,花草变得更鲜艳,所有的植物都在快速的生长。所有的动物,也变得有了灵性。

    而一些早就有了些名气的如黄山庐山等等名胜之地,更是在灵气雨的滋润下,变得更加的美景十足灵气十足。

    阵法启动,朱允炆见一切正常,便带着崇祯等人穿过正在缓缓消退的云层,降落到了京城。崇祯等人这才明白,原来他们差点就错过了灵气雨的洗礼。

    回到了京城,朱允炆没再去理会崇祯与他的大臣们,带着朱媺娖众弟子回到了太极殿。之前已经安排了九名弟子分别镇守大五行阵与四象阵的九处阵眼,但还剩下三名弟子没做安排。

    朱允炆想了想,长江与黄河的两处阵眼,不需要镇守。那么,剩下的三名弟子要安排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