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真默然,当下只得把服食“战灵丹”和在短剑上涂抹海鼻虫液的事情细说了一遍,却对虫液里另添加了香舞衣口涎之事不提。
“大男儿做事,理当堂堂正正,但偶尔用点计谋也不是坏事!”樊天洒然一笑,此时他总算明白另一件事的缘由了。
“你已经被慕青莲选入自己的试练队伍。不过这可不是樊大哥替你争取而来,”眼见魏真愕然望向自己,他继续解释道,“是许正那个小家伙。慕青莲在雏府弟子中,实力平常,听说他邀请许正加入自己的试练小队时,许正唯一提出的就是这个要求。”
魏真眼神一愣,没想到许正为人竟是如此刚直,不愿轻易欠人人情,其实当时他主动放弃,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胜之不武,许正在那一场比试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得相当大度。另一个原因是,他的确已到油尽灯枯的境地,连举剑的力气都没有了。
“你好好准备,这一次试练并非表面那么简单。”樊天目光闪烁,隐约提示道。“也许未尝不是你自己的一次机缘!”
魏真听后,扪心而思。这是他第三次听人提及所谓的“机缘”,第一次是从温岚口里得知,当时对方叮嘱他“加紧修炼,日后机缘降临说不定也可一争”,送出“战灵丹”的用意则不言自喻。第二次是那几个失踪过月的宗门弟子争论时出言提及,他也听入了几分。第三次就是樊天。但不管哪一次,言说之人话里的意思均不甚明朗。
他心中暂时将机缘之事放下,进而问道:“樊大哥,可有慕紫音小姐和小黑黑的消息?”
樊天闻言重重叹息了一声,“这事内里错综复杂,慕氏族内小姐的生命灵简未碎,表明她暂时性命无忧,其他之事却无从知晓了。你无需过于担心,一旦有消息,我会即时传信于你!”
他仿佛还有些心事,又未将话内之音点透,便匆匆离开了。
“这人很厉害!比毛毛头只差了一点。”过了不久,香舞衣自储物袋内钻了出来,扁嘴说道。
魏真瞥了她一眼,不知她为何不愿见到樊天,但也没有继续追问的意思。
灵根出世之期,谁都无法确切卜定。东方牧白每天带着自己的小师妹桑葭在苍岩山附近,仿似毫无目的的闲逛,心里却始终记挂着那一晚那一道突然从天而降的璀璨星力。
天灵宗这一代年轻弟子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左灵子,擅长符阵符法,另一个是右灵子,擅长历法星算,已是一名中阶星术师。据说天灵宗新收了一个厉害的小女弟子,但其修为尚不至高绝如此。所以他才会猜测那一晚牵引星力降临的人定是右灵子。
每到了夜间,他便独自一人跑到当日与幽冥界尊者对战之地探查,希冀能够寻出一些端倪,可惜自那晚之后,星力生现的一幕再也不曾发生。
这一次将于苍岩山临世而出的机缘,在上界大宗内早已不是秘密,似乎此次机缘出世不同于以往,据说与天地之变有关,不然师父桑兰枯月不会让自己亲自带领小师妹万里迢迢赶来这里。他心里这般想道。
此时的苍岩山看似一片宁静,除了那藉以寻人为借口的几宗进入,不知有多少上界宗门潜伏暗处,至于其他诸如妖界、灵界、幽冥界是否有人来到这里,只怕要等到机缘现世那一天才会知晓。
距离慕氏奴院,海面百里之外的一座岛礁上,一人枯坐于此,身边杵立着一根六尺长棍。这人年纪看似与东方牧白相差无几,一头金色长发以草丝束于脑后,身形挺拔匀称,一身灰色葛衣,却遮掩不了他身上无形间散发出来的那一股凌厉气势。
“老家伙非要让我在这里,蹲守半载,才去迎接小主人回归,不知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他性情本就偏于急躁,此时心中虽纳闷万分,但一想到“老家伙”无人可以窥测半分的手段,便生生忍耐了下来,不敢多去思量。
万花山上,一座清幽小院内,花香淡淡,月影轻摇,凉亭之中,银霄轻缕额角青丝,右手端起一个翡翠小杯,杯内之水竟与杯色一般,碧绿如莹,她轻轻抿下一口,圆白的面庞间现出一缕品醉之意。
“你不过来陪我喝一杯吗?”她对着始终如松般站立在亭角边缘的一名青衣男子柔声说道,这般语气,这般神态,万花山的弟子恐怕做梦都不曾梦见过。
“‘千花酿’虽好,可我从不饮酒。”青衣男子不曾转身,语气就如他背后的长剑一般锋芒内敛。
“你该不会怕我在酒里下毒吧?”银霄娇笑一声道,眉间早没了以往的优容之色,神色间倒似有了几分十七八岁少女的憨态。
青衣男子没有回答她。
银霄笑容渐褪,将杯中碧莹酒液一举倒入口中。“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就是这样。难道我在你心里,就始终比不上她?她有何好,让你如此念念不忘,甘愿为了她背离师门?”
青衣男子听到她最后一句话,陡然转过了身来,清冷的月色下映现出一张沉毅无比的面孔。
这张面孔说不上英俊,也算不得难看,却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气质,典朴隽永如古画,仿佛深沉似水,水柔而生情无限。
“你喝醉了!”青衣男子一语道出,又缓缓转过了身去。“我此生已献于手中剑,再无它念。”
“呵呵,呵呵!”银霄本因失态而微绯的面孔上涌过一抹浓浓的讥诮之意,语音更沙哑了几分。
“你不与同门师兄弟同行,独自到我这里,无非是想查探此番天地之变,可会有寻取她的蛛丝马迹?”
青衣男子一言不发,清冽的目光不知望向了何方,心中亦不知何想,银霄虽与他咫尺距离,却仿佛隔着两个世界。
遥远的星空处,一座庞然大阵缓缓运转,一名年约二十七八岁的俊美男子,一身古意紫袍,手捧玉璧,眉间四颗菱星闪烁,傲意凛然踏步走进大阵之中,在他身后,一个光头光脑的十五六岁少年一步一趋跟着走入。
“匀道师兄,我们要去哪里?”光头少年好奇问道。
“你哪有那么多话,到了自然就知晓了。”匀道面色不耐,吓得光头少年不敢再吭声,在后悄悄吐了吐舌头。
大阵辉芒划过星空,两人的身形骤然消失不见了。
地底大厅,密室之内,慕之浩盯着面前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这青年同样在望着他,两人容貌大异,眼神却出奇地相似。
“想不到最后竟是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融魂成功了!”慕之浩神情露出不满之意,皱起了眉头,青年与他一般同样皱眉缩脸。
慕玄德立在他身后,目光一直在两者间移动,似乎想要以此找出“分魂之术”的奥秘。
………………………………
第七十章 前奏 二
天地有灵根,缘者可得之。
但何谓“灵根”?“灵根”的起源究竟为何?谁人也说不清楚。
传言巫仙之争的大世时代,巫道奉神,不尊天道。仙欲长生,曲顺于天。巫道修己身己魂,求索神印,以驭天道。仙窥天道法则,顺而为之,意与天地同寿,看似逆,实则顺。巫不从天道,故天降罚,灭之。仙忤逆天道,故天降劫,有容之。
巫仙信奉不同,大战长达一个纪元之久,巫之七十二地,仙之三十六界,均生生被打碎,伤及天地元气,巫屠仙,天罚巫,仙巫不复存,元化为灵,方诞生了灵修纪元。
故而,灵根,有人说它是一团天地元气,是天地之根本,取者可悟天地法则,得天地之力一丝。有人说它本身就是一道天地法则,因属性各异,又可以细分为风、木、水、火、土之类,得者可悟此一法则之极。更有人说,它是一缕天地之力,吸收之后可令人脱胎换骨,重塑机体,潜力无限,修炼坦途从此敞开。还有人说,它仅是一团模糊的混沌意识,需要获取之人凭自身悟性去领悟,领悟得当,才会机缘降生。
至于灵根的起源,则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灵根诞生于天地之间,每隔一段岁月,就可能随时会出现,有缘者方能得之。
第二种说法,灵根源自于原本的仙界,因为仙修的是术和法则之力,符合灵根某一类的特点。
第三种说法,灵根本无,乃巫以上古神魔手段从天地中攫取出来的精华,籍此窥探天地奥秘,以求掌控天道。
这些传言传说,无人去辩驳证明。但随着漫长时间的推移,有一种说法渐渐得到了灵修界普遍的认可,所谓灵根仅是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