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爪哇岛经历了西王与东王之间的相互倾轧之后,朱棣庆幸自己的目光当真是毒辣到极致,郑和冷静的头脑与清醒的大局观远远不负他的期望,郑和的舰队却依旧在有条有序的航行着,经过了马六甲与班达亚齐这道夹缝中的海域之后,去到了印度洋到达了锡兰,一路走过一路与各国交流并且展开贸易活动,沿途的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者给出好东西支持着郑和的舰队,准确去给永乐大帝朱棣的皇朝朝贡。
带着一路收集而来的各种各样宝物与对大明神往的各国使者,郑和也到达了第一次航行的最后一站——古里。
古里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柯钦,这是一个除了巴斯拉与锡兰之外的印度洋第三巨港,洪武年间朱元璋曾经派遣过使者来到这里,这个位于印度洋中转站的柯钦对于郑和来说有着重大的使命。
由于柯钦所在的印度区域的统治者多次向大明朝贡,并向大明俯首称臣,所以在永乐三年朱棣就给柯钦的印度统治者发放诏书,正式发布委任状封其为柯钦的国王。
朱棣还赐予印章等物,虽然当时的印度人民不一定像华夏人一样习惯使用印章,但是柯钦的印度国王既然当上了国王,那么必须是要搞一些仪式意思一下。
所以诏书写好了就趁着郑和下西洋的这次机会让郑和就这么送过去,因为从大明的东亚送往印度洋的印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位柯钦的印度国王还在眼巴巴的等着呢,郑和这一次便是拿着诏书来到柯钦的,郑和便拿着诏书正式封柯钦的印度国王为当地统治者为古里国王,从此古里与大明两国的关系便更加亲密,并且柯钦是一个极好的中转站,后来郑和七下西洋皆是以柯钦为中转站与落脚点。
在柯钦册封古里国王这件大事结束之后,郑和就开始率领舰队返回大明,此时他距离从大明出发已经有了一年左右,他感慨这一次远航中的种种际遇,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大风大浪,终于来到了柯钦这个名为古里的国家,完成了朱棣交代自己的重大使命,物产丰富风景靓丽的印度,印度的风土人情也给了郑和深刻的印象。
郑和的第一次远航就这样完成了,他还在古里留下了一个碑亭,他没想到的是古里不但是他第一次下西洋的终点,也会成为他一生的终点。
没错,郑和最终将会在古里去世,最远的一站是非洲的索马里海域的尽头,但是现在的历史将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郑和的路途将会远远超过历史的记载,到达更远的远方。
郑和带着舰队浩浩荡荡的返回了大明,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让郑和就这样风平浪静的返回大明,上天为郑和与他手下那些急于回家的水手们做好了足够的考验,对于郑和和他们的舰队来说这是一场事关生死的考验,他们遇上了……
(本章完)
………………………………
第145章 0145章:陈祖义的结局
大明虽然在这个时代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国,但是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国际刑警组织这一说,更没有所谓的引渡条例,有一名为陈祖义的广东潮州人在朱元璋的洪武年间因为犯罪渡往海外,所以大明的律法也管不到他,陈祖义便逃到了三佛齐的勃林邦国,在凯恩斯的雅加达海域与斯莫利特的马六甲海域之间徘徊。
一开始陈祖义在勃林邦国的国王手下当一名将军,从这个角度来说陈祖义真是厉害了,亡命天涯然后在海外肆无忌惮的当上了一个将军,原本在大明的陈祖义不过是一个逃犯,到了海外的勃林邦国居然还当上了一个国王身边的重臣。
这不得不感慨一把米养千百种人,中国当真是什么人都有,勃林邦国的国王死后,陈祖义犯罪的血液就开始蠢蠢欲动,于是便召集了一群水兵成为了海盗,开山立宗自立为王,然后进行了造反成为了勃林邦国的国王。
以上就是这个名为陈祖义之人的历史,这证明中国的人才应有尽有,但陈祖义却并没有为国争光,并且还成为了郑和的敌人。
没错,海盗陈祖义打上了郑和的主意。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都不是什么温柔乡,天似无情却有情,道似无晴却有晴,陆路有了路霸,海路有了海盗,但是海盗和路霸的口号皆是一样,那就是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阿尔及尔的海雷丁海盗势力再猖獗,遇到西班牙无敌舰队也要掂量几分,按理说郑和的舰队如此的强大,应该不会有蝇营狗苟之辈打上他的主义才是。
郑和的宝船是航母,还有战船水船之类的附属舰,船上水兵人人装备着火枪,按道理应该不会有任何一个舰队有想不开的念头,但是海盗都是头脑容易发热之辈,有一把手枪就敢抢坦克的人也不是没有,这位头脑发热的仁兄便是陈祖义。
按照正常的历史,此时此刻东南亚还不是斯莫利特与凯恩斯分庭割据的局面,而是整个东南亚都是一片散沙,有了水兵有了武器的陈祖义便在这个一片散沙的东南亚开始肆无忌惮的放肆了起来,按照一名海盗的正常思维,身为海盗的他们不去打劫还能干啥,周边的国家对他们的猖獗行径只能敢怒不敢言。
从赛琳娜海盗军团就可以看出,当一个武力组织化整为零,不搞政治不搞商业,只专心自己军事的发展,这样的武力值成长速度是非常之快的,陈祖义劫掠了一些小船和大船之后,目标就不仅仅于此,欲望开始膨胀了起来,经过第二次成长的舰队这次专挑大船与巨型船只下手,行为越来越猖獗了起来,没有节制的欲望皆是会通往毁灭,毁灭陈祖义的便是郑和的舰队。
当郑和的舰队行驶过斯莫利特的马六甲海域到达凯恩斯的雅加达海域之时,郑和便遇见了在三佛齐海域徘徊不定的陈祖义,对这个逃到海外并且当上一个小部落的国王的陈祖义郑和是略有耳闻的,见到陈祖义与自己规模比起来如同小巫见大巫的舰队之后,郑和的手下就摩拳擦掌的做好了战斗准备。
但是陈祖义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他开始假装投降了。
虽然陈祖义身为国王,但实际上他管辖的不过是一个小部落,郑和舰队的规模远远超出了陈祖义的想象,当他看见那航母般的宝船与船上一排排黑漆漆的炮口时,陈祖义的内心瞬间就动摇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陈祖义就想出了假装投降的决定,他的投降自然是权宜之计,如果自己的权宜之计成功了,那么郑和船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是他的了。
直到这一刻陈祖义还依旧心存幻想,幻想着只要劫掠了郑和干了这一票,这辈子就彻底的能翻身了,想要跟郑和硬碰硬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陈祖义只能够智取了,于是他打算通过假装投降麻痹郑和,然后召集自己手下的所有力量趁大明官军不备的时候一瞬间将郑和期间上的管理阶层全部控制,将明军的各个部署逐一击破。
这应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计划了,就陈祖义的舰队实力而言,这应该是当时急中生智想出的最好的办法了,于是他信心满满的命令手下做好准备,然后开始磨刀霍霍的做好抢劫前的各种准备,在陈祖义的眼中郑和已经是板上鱼肉,应该说郑和的舰队就是一群肥美的羊群,而陈祖义这群野狼很快就要踏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了。
不得不说陈祖义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海盗,但只可惜他的经验虽然能够带给他足够的自信,但是他却不知道郑和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陈祖义在斯莫利特与凯恩斯之间的夹缝地带斡旋久了,还当上了一个小部落的国王,每天在一群阿谀奉承的马屁之中享福,于是就真把自己当成一个英雄了,但陈祖义怎么能和郑和比呢?陈祖义不过是在大明混不下去的逃犯,而郑和却是军中与政界万里挑一的存在。
客观的说一句公道话,陈祖义当时已经拥有了大势,或者说欲望已经膨胀到了极点,当时的陈祖义有着三四千号水兵,完全能与拉铁摩尔的海军舰队叫板,在这样的海军军力之下,陈祖义的海盗组织简直无往而不利,所以陈祖义更加的目中无人了起来,真的以为海战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郑和这头肥羊必定会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但是陈祖义的舰队科技跟大明官军的造船术差了多少暂且不提,郑和十一岁就开始从军,然后被朱棣选中伴随着朱棣出生入死,郑和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虽然在海战方面他只能算得上是触类旁通,但是陈祖义的这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