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陈的?”
淮津南重复了一边刚才宋官子说的话,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张脸,是两浙路经略使平静如初的表情,还有这混蛋在两浙路这么多年,处处争锋相对的手段。想起不愉快的经历,淮津南不屑的啐了一口,摇摇头示意自己想多了。
汴梁那帮家伙忙着宦海沉浮捞取功名,哪能写出没十年八年潜心磨炼才能磨炼出火候的书法字体。见字如见人,倘若对方
淮津南向落脚的宅院走去,特地从广陵跑到杭州也是枢机司捎带的一句话,九千岁特地从朝廷支开了宋官子,派他前来杭州城围剿一批从辽国而来的死士。
表面上看起来是宋官子逃脱了汴梁政变带来的波及和牵连,实际上是黄貂寺调虎离山之计,只要宋官子没有在汴梁,便对他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威胁,至于皇帝让叶国柱回归,只要不影响北伐大计,不动摇黄貂寺在朝廷的话语权,一切都好说。
“这群老狐狸,一个个都是人精啊。”
淮津南叹了一口气,原本他只想握紧手中的广陵水师和武卒营,在两浙路当一个作威作福的土皇帝,谁知汴梁的神仙打架也逐渐波及到了自己这尊小庙小佛,淮津南有预感,两浙路作为朝廷几大势力博弈的前沿阵地,局势恐怕会越来越乱。
七日之后,杭州城开始流言四起。传言三朝元老,南晋六国柱之一的叶黄巢现居杭州城,并且准备筹划重出朝廷,策划北伐大计。最先传出口的是杭州知府韦南庐,官府人士口中的发言总比乡野小道消息更有说服力,一时之间酒楼茶肆,凡是有关心天下事文人士子聚集的地方,都能听到关于叶国柱的讨论。
陈仲卿坐在酒楼里,点了几分糕点,要了一壶毛尖。坐在临窗的位置欣赏杭州城的风景,关于叶国柱在杭州城的消息一夜之间不胫而走,这位朝廷谋臣,官至一品太师的老人可是整个南晋读书人的榜样与骄傲。
虽然他无法将长亭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和面前读书人口中的朝廷重臣联想到一块,但经过这几天的耳濡目染,陈仲卿才意识到叶黄巢三个字的分量有多沉重。
端起茶杯品了一口香茗,陈仲卿就突然听到隔壁一桌人在说话时带上了自己,不禁停下动作屏气凝神,想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
“听说杭州城有个年轻人让叶国柱非常上心,已经视为得意门生了。甚至准备复出汴梁之后,将亲手带他入朝廷,为这个年轻后生造势铺路!”
另外一人的语气显得有些怀疑,他随口说道,“这么厉害?到底是哪个后生能得到叶国柱手把手的真传?难道我们杭州城还藏着这样一尊大人物?还是以讹传讹的谣言?现在国柱复出的消息抄的沸沸扬扬,已经勾起了整座杭州城好奇心。”
第三个人鄙夷的望了他一眼,说道,“哎,还有谁,就是那个杭州词评会的三鼎甲,杀了秦家少爷的陈仲卿啊!”
原先怀疑的人也瞬间变了脸色,低声说道,“啊?杭州大才子?就是两浙路经略使大人的弟弟?怎么叶国柱看上这人了?”
“嘘,小声点,没准那姓陈的就在这酒楼里。人家的家世,才学和手段都摆在那里,你说不提拔他提拔谁?”
陈仲卿听到这句话,手没拿稳一抖,险些把滚烫的茶水洒在手中。
动静闹得有些大,隔壁桌的人还特地往这边忘了几眼,见只是衣着普通的士子,便没有自己关注。
幸好他在杭州一向低调行事,也未曾结合党朋,所以才没认出自己,陈仲卿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尽量先让自己冷静,试图将脑海里仅有的线索串联起来。
宋官子的布局,叶黄巢的留言,再加上神秘的胡商,他还没想明白这几人之间有什么样的阴谋,看来等下有必要找一趟宋清昭问个究竟。
原本他就没想着掺和到这些人的破事中,现在看来他想置身事外,都是痴人说梦了。
“小二,结账。”
扔下几串铜钱,陈仲卿抱起放在脚边的两根用黑色棉布包好的管状物,出了酒楼往青衣巷的方向走去,他越发的感觉那几拨人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最近几天这些人明显的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
当他走过石桥一半时,望了一眼从桥底穿梭而过的乌篷船,黝黑健硕的渔夫光着膀子,撑起长蒿从桥洞而过。
灵光一闪。
“我想到了。”
陈仲卿失声说道。
一开始他还没想明白胡商南下深入江南到底为何,但是这几天叶国柱付出的消息越炒越烈,怕是已经引起了那帮胡商的注意。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这帮人都是乔装打扮的北辽刺客,目的就是为了阻拦叶黄巢的复出!
这样一来所有的线索都理顺了,为什么叶国柱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一个谋士宋清昭闲的无聊在杭州开店铺,怕是对方正在结一张蜘蛛网,等着这帮北辽的刺客斥候自投罗网。
想到这里,陈仲卿加快了脚步,往青衣巷的方向走去,提起自己肯定是故意的,宋清昭悄然无声拉自己入局,背后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阴谋。
陷人于不义,却又无法脱身,这就是宋官子布局的精妙之处么?
六月的炽热连蝉鸣都偃旗息鼓,柳条无力的垂卷在河边,行人挥汗如雨。
然而陈仲卿此时却额头冒出了细密的冷汗,浸湿的手心下意识握紧了蓝色的棉布条,当他快走到巷道门口时,路边的茶肆靠近栏杆的一桌,正好看见一抹熟悉的白衣长袍。
宋清昭目光望向了这里,如临大敌的恐慌从心中涌起。
微微一笑的宋官子向他招了招手,示意坐下来喝一杯。
“奸计得逞的微笑么?”
陈仲卿深吸一口气,向他走了过去。
………………………………
第八十二章 怀璧有罪
青衣巷口便是繁华的街道,这间开在巷口的茶肆不到中午已经人满为患,挑了个位子坐在边缘的宋清昭看着面前面带不悦的年轻人走进茶肆,右手还拎着两根棉布包好的长条。茶肆外的白色山茶树盛开,如火如荼。
是过来兴师问罪的么?
宋清昭眯起了眼睛,纸扇一开,在胸前轻轻的扇动凉风,赶走盛夏难熬的酷热,拿出手帕递给陈仲卿,示意他先擦一下额头上的冷汗。然后转过头对身边的店小二说道,“麻烦再上一个茶杯。”
看着连手心都出汗的年轻人,宋清昭笑着说道,“我给你的那两把突火枪还不错吧?”
那天一口答应了陈仲卿的要求之后,并没有直接向淮津南索要,而是通过杭州知府韦南庐搞到了火器,然后再托人送给陈仲卿,整件事宋官子都巧妙的避开了广陵水师,将自己置身事外,免得被裴朝阳嗅到什么踪迹。虽然知道了也不会如何,但是宋清昭一生行事谨慎,绝不会被人抓住任何把柄。
陈仲卿面无表情的回答道,“还行,我拿回去研究了一下。”
说完故意拍了拍身边的蓝色布条。
没有兴趣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宋官子拎起白色茶壶,往对方的茶杯里倒水,慢斯条理的说道,“方才去了陈公子家里,老仆却告知你出去了,于是我就在这茶肆等你回来。刚坐下没多久,没想到仲卿你便回来了。此番前来找你,也是为了跟你说一件事。”
“巧了,我也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深吸一口气,压下胸口的怒火,陈仲卿盯着眼前神态自若的男子,一字一句的问道,“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宋官子会和那批胡人几乎在同一时刻出现在杭州城境内,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即便是从北辽而来的探子也应该在燕云十六州之间活动频繁了,深入到敌人大后方,难道他们已经自负到铁蹄可以踏破山河屏障?”
宋清昭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微笑着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陈仲卿缓解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叶国柱复出的消息在杭州城被不断的流传扩散,几乎整座城都知道了我是叶黄巢得意门生这种事,这是宋官子给我的一个入局信号吧?真是谢谢你,把人算计的毫无还手之力。”
此时的陈仲卿满脸愠怒,他以为解决掉秦家后自己在杭州城的生活会稍稍安定一些,谁知现在又被拉入了其他的阴谋布局,原本想在杭州城养花观鸟散心的生活彻底被打乱。
“接下来要怎么做?以我为诱饵把那帮死士全部引出来?即便我死了也没人会对你说什么,毕竟叶国柱表达过想要培养我的想法。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