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阳郡其他小书社,就是想趁着这段学子云集的时间,趁机发掘人才,景阳郡历史上,也出现过璞玉之才被三大书社遗漏,结果被小书社捡漏的情况,那一年,三大书社倒是被狠狠的掉了面皮,就连唯一一个可以争取的去国都书院进学的资格,都被这家小书社夺了去,让青岩书社和山元书社那一届的学子丢尽了脸面。
此刻,景阳郡郡城,热闹非凡,在城中各处,均有书社的学子,讲师摆起一个个露天讲坛,诉说自己的教学理念,希望能吸引聚集而来的学子。甚至有数家关系不错的书社,联合起来辩论学问,吸引不少感兴趣的学子围观。
白鹿书社,作为景阳郡三大书社之一,不用学子,讲师上街当众开讲,自然就有无数学子蜂拥而来,为了那么一丝渺茫的机会。
书社门前,挤满了前来碰运气的学子,也许里面也会有人拥有令牌,但是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来凑热闹的。
白鹿书社占地极广,四周用白色巨石磊起两人高的围墙,朱红大门紧闭,只开了一道边门供学子出入。
书社边一座茶楼内,紧挨着窗边坐着两个身穿相同服饰的男子,他们看着书社前排的长长的队伍,眼中不时闪过不屑。
“王兄,你说这次招生,会有多少人来学社参加测试?会不会比前年更高?”两人中年龄更小开口问道。
年级更大一些,留着八字胡的男子捏了捏自己的胡子,回答道:“难说,今年正好是那个名额分下来的时候,人数多一些也是正常的?”
“王兄,你可知道今年有哪些天才被选了进来?”
王姓学子脸上一副感兴趣的样子,“这我倒还是真不知,难道贤弟知道?”
“略知一二。”年青男子言语中带着得意,“据我所知,今年,凭璞玉令参加入学选拔的学子中,有几个很是受教习的重视。”
“公羊湛,公羊世家嫡系,据说他天生不凡,出生时有墨香盈室异象,三岁进学,八岁便开锋道笔,自十二岁拜在安石先生门下苦读,十年未出,十年磨一剑,难以想象其学问到底精深到何种地步,对道字的领悟又有多透彻。”
年青学子说话时,并未刻意压低声音,坐在他们身边的茶客听到他的话,不由的伸长耳朵。
年青学子心中暗爽,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清茶,接着说道:“还有公孙世家族长的孙女公孙小舞,年芳十六,也是开锋道笔多年,幻象迷行深得精髓,被郡主大人赞为如菊如兰,秀外慧中。”
“还有白家那位,听说今年回来了,他必定会来参加。”
“公冶家,李家,王家这几个豪门世家,据说都安排了天资不凡的子弟前来参加书社的考核,不过比起上面两人,就差了一些。”
说道这里,停了停,他刻意把声音压低,对王姓男子说:“王兄,我还听到一个传闻,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据说,郡主府里面的那位公子,也会参加今年本书社的考核。”
王姓男子闻言大惊失色,连杯子中的茶水洒落到身上都没有发觉,“那位大人怎么会来我们书社进学,以他的资质,除了学正大人,还有谁能教导他?”
年青学子神秘的笑了笑,挤眉弄眼,道“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陈元让巫九崖和小萝莉在客栈看着行李,他一个人先到白鹿书社打探情况,他可不相信令牌上会没有特殊标记,万一手里的令牌被当做是偷来的,那可就有礼都说不清了。
此时,正好就坐在年青学子两人身边不远处,将手里的杯子放下,起身走到青年学子面前,拱手行礼,微笑的问道:“两位兄台可是在白鹿书社进学?”
王姓男子不吭声,年青学子孤疑的问道:“我们确实在白鹿书社进学,不知兄台?”
陈元从怀中取出开锋仪式上得自仓肃晴的令牌,在两人眼前晃了晃,微笑的说:“在下刚才见兄台侃侃而谈,见识不凡,十分钦佩,在下有一些疑问,还望兄台不吝赐教。”
王姓男子看到陈元手中的令牌,神情微动,吃惊道:“璞玉令?阁下是来参加入学考核的?”
陈元微笑点头,王姓男子和年青学子不敢托大,起身回礼,能拿到璞玉令,不是本身资质超群,就是身后靠着强大的势力,无论是哪一种,能不得罪就最好不要得罪。
三人坐下,陈元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都是一些常识,不涉及书社隐秘,王姓男子和青年学子一一为他做了解答。
从他们口中,陈元得知,手中的令牌也就是璞玉令,确实没有什么特殊标记,只要能拿的出令牌来,书社就承认你拥有参加入学考核的资格,除非原主人能拿出确实的证据,证明令牌的归属,不然书社根本不管你是怎么弄到令牌的,用学正大人的话来说,就是:连区区一块令牌都保护不了,还有什么脸来白鹿书社进学?
王姓男子叫做王守利,二十九岁,年青学子叫尺八段,二十二岁,两人是同一年进的白鹿书社,今天因为白鹿书社要准备入学考核,就没有安排教习讲课,这茶楼能看到书社大门,他们到这里喝茶,也有看热闹的想法。
三人谈到后面,话题已经不局限在书社这次考核上,陈元对于一些学问的探究,还有对道字的领悟,让尺、王二人耳目一新,三人相谈甚欢,最后,王守利向陈元说道:“陈兄,你何时到书社报名,不如带上我们,多少也能帮上一些。”
尺八段也在一边点头称是。
陈元看了看天色,考虑片刻,道:“今天天色已晚,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二位看,明天如何?”
王、尺二人相视一眼,王守利点点头,说道:“好,我们明天就在这里等候陈兄,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
………………………………
第六十一章 拾遗楼
太阳刚刚露出一缕晨曦,白鹿书社门前,已经是车水马龙。
“王兄,尺兄。”陈元赶到茶楼,没有想到,刚一上楼,就看到王守利、尺八段二人已经在昨日的座位上等着呢,他连忙上前见礼。
“王兄,我就说要早些过来,你看,这不是,我们前脚刚到,陈兄后脚就来了。”尺八段脸上带着揶揄之色,调侃道。
王守利连连拱手,道:“是,是,尺贤弟说的是,为兄的错,都是为兄的错。”
王守利微笑着看向陈元,“陈贤弟,你可吃过这家茶楼的糕点,我跟你说啊,这家茶楼的糕点可以说是本城一绝,你一定要好好尝尝。”
陈元对糕点什么的不感兴趣,来到这世界后,也到过酒楼这些地方吃过几次,可惜,都是一些烤肉,水煮之类的食物,和华夏各种精致美食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就拿调味料来说,辣椒这种烤肉圣品都没有,味道可想而知了。
他倒是对白鹿书社的考核有几分兴趣。
“王兄,尺兄,在下现在可是对那考核没底啊,哪里还吃得下什么东西!”陈元“苦笑”着推脱到。
尺八段一脸理解的说道:“王兄,没有考核完,陈贤弟哪里会有胃口,当年我们不也是这样?我看啊,不如早点去,等陈贤弟通过考核之后,再去飘香楼大吃一顿,岂不妙哉。”
“还是尺贤弟想的周到,陈贤弟,走,我们这就带你去找教习登记。”
王守利领着陈元进了白鹿书社,在路过一块巨大的石碑时,陈元见石碑下竟然围满了学子,不由好奇的多看了两眼。
石碑上刻的是一篇文章,内容不讲,单单是那一手字,就意境不凡,一眼看去,就能感受到其结构完美,笔力雄浑,是不可多得的书道妙品。
“陈贤弟,你看,这块石刻,是本社第一代学正亲手所书,据说是其书道巅峰之作,蕴含书道妙义,曾经有学子在其下顿悟,一站数日后,书道直达小成之境,一时传为佳话。你看那些学子,都是希望能领悟一二,可惜,他们不明白,要是顿悟有这么简单,又怎么会被如此神话?”
王守利见状,神情羡慕中夹杂着一丝不屑,向陈元介绍到。
“哈哈,王守利,你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吧,书社里谁人不知,你王守利那一手字,啧啧,守着学正大人这么一位书道大家的字,学不好又能怪谁?”
突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陈元看过去,却是一个大约二十七八岁,相貌俊秀的男子,身后跟着几个少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讥讽之色。
王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