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浚对黄骥自然是将信将疑,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岑浚不敢相信黄骥会有这么好心,居然愿意在这么为难的时候帮他一把而不是落井下石。
黄骥似是不懂岑浚心中的想法,见其心中不语,黄骥又表示如若岑浚担心田州府守不住的话,自己愿意去帮助岑浚防守思恩府。
岑浚这下顿时有些相信了黄骥的说辞,毕竟思恩府那里可是他岑浚的大本营,黄骥一无兵马二无根基,却敢去那里抵抗明军,这不是忠心是什么!
但是尽管黄骥表了忠心,岑浚却不能让其去守思恩府,那里若是没了,他岑浚在这世界上可就没他什么事了。
最终他做出了如下安排:“黄骥作为主将,代他自己守田州府,李蛮作为副将,协助黄骥一同抵抗明军,他自己呢,则快马加鞭的回了思恩府。
这样的安排看上去虽好,实际上不好,黄骥本就投靠了大明,让他做主将,岂不是将田州府拱手让人吗?
岑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也害怕黄骥是大奸之人,生怕其投靠了大明于自己不利,所以他才安排了与黄骥不和的李蛮为副将,想要以此来约束黄骥。
只是岑浚的算盘打的虽好,但是却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也因此得罪了李蛮,李蛮可从未想过自己只是一个副将,他心比天高,自认自己比岑浚还强,现在岑浚居然任命其为副将,这令李蛮心中大为不满,他于是就有了想要投靠大明的想法,不过这想法还并不深切。
只是等到岑浚离开了田州府之后,黄骥的做法才使得李蛮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打仗之前,必然要开会商量对策,但是黄骥仗着自己是主将之便,每每开会总是将李蛮拒之门外,致使李蛮心中对黄骥充满了愤恨。
在又一次被黄骥的守卫羞辱了一番之后,李蛮再也忍不住了,亲手斩杀了那几名守卫,随后带兵直奔孙赋而去了,他这一去并不是为了杀敌,恰恰相反,他是为了投敌。
黄骥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一番羞辱能有这么大的效果,现在连李蛮都投敌了,黄骥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在背后与自己为敌了,他连像样的抵抗都没做,就打开城门欢迎孙赋带兵入城。
孙赋入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封锁了消息,他要给岑浚一个大惊喜!
岑浚回到了思恩府之后,立即整顿军纪,同时从周边抽调兵马,准备与毛锐大战一场。
毛锐现在已经不再轻敌冒进了,之前损失了一万兵马,皇帝陛下虽然没有追究,但是毛锐清楚,这不过是皇帝陛下的用人之法罢了,自己这次若是再失利,只怕是天王老子也别想救得了自己。
而且毛锐此次还想着稳妥为主,等到立功了好将功赎罪,以免等到此战结束之后,再被兵科给事中给参一本,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双方打的都极其艰难,毕竟此战的结果对双方的影响都很大,双方都力求没有闪失。
就在毛锐与岑浚交战正为激烈之时,神机营赶到了。
与上次所不同的是,这次神机营所面临的是攻城战,尽管作战的对象变了,战略战术变了,但是不变的是屠杀环节。
神机营只到了一天,岑浚这边损失就上千人,再打下去,别说是守住思恩府了,只怕是无人敢于明军一战了,还谈何守住思恩府。
思前想后,岑浚觉得现在唯有拉紧防线,只守一处,方才能有退路,田州府那里虽然十分重要,但是与思恩府一比,那里可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岑浚立即修书一封,命黄骥与李蛮立即放弃田州府,带兵从城外围攻明军。
黄骥收到书信之后,立即将其呈交给了孙赋,这些事他可不敢做主。
孙赋等的就是此事,他将自己的军队混入黄骥的军队之中,命黄骥带兵直接入城,李蛮则带兵从城外入,以造成黄骥担心岑浚安慰,特来救援,而李蛮则要在城外缠住明军,给岑浚提供机会的假象。
岑浚果真不疑有他,放黄骥带兵入城,同时商议如何抵抗明军之事,不过尽管其想法甚好,御敌之法也所思甚多,但是其所承受的结果却很惨,此次战役的过程就不多言了,只说说思恩府这里此战的结果即可。
(本章完)
………………………………
第367章 孙赋升官,凤阳议税
只一日,岑浚兵败思恩府,诸军围攻之,岑浚死于府衙之内,其状甚为惨烈,李蛮于城外被神机营误杀,黄骥因其两面三刀,被锦衣卫就地正法,至此,广0西之乱完结。
消息传到京城,朱厚照心中赞许,这张永、康回与孙赋倒是会懂事,还知道解决一些自己这个皇帝陛下不便多言的问题。
既然广0西叛。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设置流官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朱厚照秉承了他之前的独断专行之风格,亲自下旨给内阁与兵部,着令其议设流官之事。
“陛下,流官到任之后,只怕水土不服,不懂得地方特色,到时候反而无益。”刘大夏其实自然是想设流官的,只是他看问题很清楚,因为流官所管理的乃是少数民族,到时候只怕会按照汉族的习性处事,可能会引起纠纷。
李东阳对此也表示同意,他的担心更多一层,那就是汉人流官到任之后,因为其并不会在此地长久任职,到时候与夷族之民有了纠葛,只怕会有滥杀无辜之嫌。
朱厚照对这二人的想法和看法均表示了赞同,但是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改革肯定会有阵痛,至于改革的效果如何,流官到任之后的情况如何,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但是土司制度下的思恩府与田州府是个什么情况,现在已经很明了了,这显然不会比流官统治的更好,换句话说,流官统治的不见得会比岑浚统治的更差。
最终商议的结果是,朱厚照命朝廷正式宣布思恩府与田州府两地土司之治被废,设道府治理其地。
其实除了广0西之外,明代在其它地方也还是有很多土司的。这些土司拥有地方管理权。
一般情况下这些土司作乱被镇压之后,都会收回其管理权,进行区域性的改土归流。
所以朱厚照的做法并未引起任何其它土司的警觉,他们对此都习以为常了,毕竟这乃是惯例了。
史书记载:“总兵毛锐调集两广、湖广官军土兵十万八千余人,分六哨,孙赋召集贵0州官兵士兵八千余人,神机营增兵一千人,三者援崖而进,同攻思恩府、田州府,黄骥、李蛮先后身死,岑浚于思恩府被围,诸军围攻之,浚死。兵部议浚伏诛,不宜再录其后,改设流官。”
岑浚叛乱之事后,兵部以岑猛失职降为福建平海卫千户,这其实已经是朝廷法外开恩了,毕竟引起了这么大的动0。乱,岑猛纵使不是有心的,其行为已然可以被诛。
战后,朱厚照特意着令户部拨银二十万两,嘉奖一下有功的将士,二十万两可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若是放到正德元年,这嘉奖令根本就不可能实行下去,但是现在由于皇家工业公司等的建立,再加上经济改革与工商局和税务局等部门的设立,大明朝廷虽说不至于富得流油,但是用二十万两银子嘉奖士兵还是可以拿的出来的。
孙赋因此战功,以贵0州总兵之身份领兵部右侍郎印,也算是一步踏入了高官的行列,毛锐因其前期作战失利,遭兵科给事中连番弹劾,但是上感其忠,所以特命其可算是功过相抵,继续任职广0西总兵,以震慑广0西土司。
在改土归流问题上,朱厚照从未想过妥协,但是此事急不得,纵使岑浚反叛在先,朱厚照也不可能一棍子将全部土司都给打死了,毕竟还是有许多土司行事和做事都很靠谱。
………………
朝廷将在龙兴之地凤阳征收商税的风声不胫而走,实际上,凤阳子民对朝廷的许多做法都是表示拥护的,毕竟他们这里可是龙兴之地,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是凤阳人,他们焉能不与大明皇室同气连枝。
只是底层百姓虽然有此觉悟,但是上层的官僚可就不是这般想法了,征收商税对他们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可以借此多贪些银子,肥了自己的腰包,坏处就是,商税的征收,既加重了官府的行事负担,又因为朝廷日渐透明化的税赋法令,使得他们可贪污的地方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可是大为不利。
而且商人们大多是士绅家族,与上册官僚可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要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