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后议论领导写的字难看,还想不想干了。何况曹操虽然字写得难看了写,但文韬武略都在水准之上,又能虚心听取外人的意见,态度和蔼,关心民生,算得上是难得的明主。字写得好坏无关紧要,瑕不掩瑜嘛!
可是曹洪和糜芳这两个粗心的家伙不知道啊,他们只知道曹操是蔡邕的学生,而蔡邕是东汉最杰出的书法家,老师的造诣那么高,学生哪怕再不成材,水准也应该比普通人强不是。
所以,两个人以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大无畏精神,捅开了这个马蜂窝。
当两人嬉皮笑脸地提出这个意见,等待曹操的答复时,就见曹操用一种古怪地眼神看了两人片刻,然后推脱道:“看在的份儿上,我回头求文姬给你们写几个字,我是青州牧,不好随意给旁人写!”
说完不理会两人,径自走进了一个道观。如今在青州境内有不少的道观,民间修建的不提,光是由官方主持修建的每个郡最少一座。以青州四国两郡的规模,境内共有六座。
曹操自诸侯联盟归来,惦记老师南华老仙的身体,就在青州境内大兴土木,修建道观。除了按照一般道观的格局供奉老子、三清外,曹操还加上了炎帝、皇帝、女娲和神农的雕像。
曹操认为这些人都是华夏的祖先,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不论他们是人是神,他们都值得后人尊敬。祭拜他们固然是希望他们赐福,主要还是不忘祖宗,不忘先辈。
曹操的这番解释得到了张昭、郭嘉、荀彧等人的认同,他们还以为曹操修建道观是因为迷信修道,如今听完曹操的解释,自然不再追究,而且对于曹操将南华老仙的雕像立在侧殿的事情也不再关注。
对于道观的事情,曹操还是相当重视的,因为这个东西牵涉到人的信仰问题。信仰这个东西,也跟白细胞也一样,不能没有,但也绝对不能泛滥。没有信仰,人就会变得空虚,失去敬畏之心,做起事情来就没有底线。
而信仰太强也不行,那人就相当于没有了灵魂,这对于国家的统治相当的不利。曹操曾经任职过济南相,对于此类问题想过很多,处理起来格外的驾轻就熟。
他赐予道观一些土地,作为观产,却要求道观照常纳税,这样就避免了道观日后土地兼并事情的发生。他将度牒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限定道士的人数。为道观分发道经,要求道士进行研习。
他规定香客是否捐献由香客自己决定,不允许出现强行募捐的情况。他还将道观的不合理行为定义为欺诈,一旦香客发现受骗,可到当地县衙告状,而县令必须予以受理。
除此之外,曹操参考了东汉时期对道观的管理,又加入一些后世的治理办法,将其正式纳入到青州的律法当中,成为宗教管理的法律依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佛教泛滥的情况。
张昭等人见曹操如此的谨慎,也大感放心,对于曹操打算在兖州每郡必定建一座道观的怪异举动不再干涉。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尽管青州对道观的要求严格,但由于曹操的支持和对道经的免费印刷,使得青州的道教得到蓬勃的发展。
再加上青州社会安定,商业兴旺,普通百姓手头比较宽裕,道观的香火和捐献相当充裕。而正是因为青州对道观的要求严格,使得青州的道士得到天下道门的认可,很多道士以出身青州为荣。
这就使得青州继儒学之后,成为道教的圣地,涌现出一批道德高深的道士。这些人自称真人,努力传播道教,引导百姓向善,为曹氏王朝的兴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曹操看到宗教的好处,又想到十七世纪天主教徒们干的那些事情,就用海船将这些道士送向倭国、三韩和南洋,使的道教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而紧随在道教之后的,就是曹操扩张的步伐,真正做到了一手,一手刀剑,臣服的获得活下去的机会,反抗的连下地狱的机会都没有。
也因此,道教在曹操的推动下,到达了印度,到达了非洲,也到达了欧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教派。所有人都能够通过道教了解到东方有一个神秘古老的国度,他的名字叫华夏。华夏住着许多的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炎黄子孙。
嗯!这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似乎曹**的时候才实现,所以暂时先不提。如今的道教经历了张角的黄巾起义,完全陷入到低谷,而曹操也不过是为了躲避曹洪和糜芳的继续骚扰,到道观中躲个清静,以后的那些事情,实在是太过遥远。
………………………………
第212章 曹操与糜环(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在曹洪和糜芳的陪同下逛了一天的临淄城,曹操就回到自己的住所。曹操的房子盖得很大,前面是办公的地方,后面是他的内房和花园,厨房、马厩、练武场、茅房、书房、卧室等一应俱全。
不要说曹操奢侈,古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何况如今曹**妾子女众多,地方不大一些,根本就不够住。古人和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同,现代人有一个一百平米的房子就已经足够。
但古代讲究的是四世同堂,一大帮有血缘的亲戚住在一起,热闹得一塌糊涂。曹嵩虽然是曹氏宗族的族长,但算不上人丁兴旺,儿子只有曹操和曹德两个,女儿曾经也有,不过夭折了。
这样的话就没有必要分家,所以曹操的住宅不但有老曹嵩和他的妾侍,有兄弟曹德和他的妻子、妾侍、儿女,还有自己的妻妾和子女。这些还只是直系亲属,其余丫鬟、仆妇、管家、小厮、护卫一大堆,说是一家人,其实都快赶上半个村的人口。
这么多的人住在一起,地方小了哪可以。不过相比较其他诸侯,曹操已经算得上是节省。就比如说袁术,虽然他现在只有一个小小的九江城,但住的地方,据说已经堪比小半个皇宫。
曹操毕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虽然很是新奇,却多少也有些不太适应。人多虽然很热闹,但也并不全是好处,就比如现在的曹操,很为今晚去那位夫人的房里休息而头疼。
说是头疼,曹操却没有丝毫犹豫地来到新婚夫人糜环的院子。曹操和糜环成亲已经有一个多月,身为妾侍,婚礼注定了不可能大操大办,但曹操还是在允许范围内,做出了补偿。
一个女人,尤其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怎么可能不在意,曹操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哄糜环开心。什么一千朵玫瑰啦,什么烛光晚餐啦,什么珠宝首饰啦等等,目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这一点从糜环每日开心的笑容上就可以得到证明。
糜环现在才十八岁,又是豪富家的千金小姐,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曹操,曹操觉得自己的运气也算可以。他现在是三十四岁,整整比糜环大了十六岁,典型的老夫少妻,对这个年少的妻子自然是格外疼爱几分。
糜环对于如今的生活也算比较满意,她从小就心气高,非英雄不嫁,虽然提亲的人不少,她却一个都看不上。当她听说曹操的事迹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嫁给曹操,在她看来,唯有这样的人物才配称之为英雄。
虽然曹操的年龄比她大出许多,又是已经娶过妻子的人,但她却并不介意,宁为英雄妾,不为凡人妻,这点魄力糜环还是有的。
虽然婚礼的场面有一些冷清,让她有些小失望,但她也知道这个是规矩,毕竟是妾,身份上不能逾越。但后来的事情就让她开心了,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的,或者是自己想出来的,她未来的夫婿居然为她弄来了许多的鲜花。
还在夜晚弄了许多的油灯,说是陪她看星星。对这些糜环并不喜欢,因为她家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里面鲜花无数,一千朵鲜花虽然不少,却也不够看。至于所谓的烛光晚餐,饭菜的味道还不错,就是油灯的油烟味有些刺眼。
想到当时曹操满脸的尴尬,糜环现在都想笑。不过满足了,一切都满足了,虽然曹操的这些手段她并不是太喜欢,却说明了曹操是真正地将她放在心里,努力地讨她的欢心。
在东汉末年,在一个乱世,一个身为蓬莱侯青州牧的男人肯如此花费心思来讨她的欢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尤其是大夫人丁宁非常的和善,二夫人卞玲珑为人处事滴水不漏,三夫人蔡文姬才华横溢却不刁蛮,其余妾侍也没有蛮横之人,一家人和和美美,非常的温馨,糜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