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谟谕跏隆1藕涂兹谟绕涠圆懿偾张澹饺说牧成霞负跣绰搜瞿健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曹操对董卓劫胡的事情,否则就不会是这样的表情。一番叙话之后,都谈到今后的打算,龚景没说的,自然是要去并州上任。他是新任的并州刺史,说来也是一方诸侯,只是性子软了些,实力弱了些。
考虑半响,曹操才询问龚景用不用自己派人为他组建军队,毕竟并州紧挨着匈奴,常年战乱不断,并不是一块儿太平乐土。龚景想了想,却摇了摇头,说家族中已经有人安排此事,暂时没有多少问题。
曹操见龚景拒绝,并没有详细去问,毕竟这种事情说好了是帮助,说得不好听是借鸡生蛋,有将龚景架空,当成傀儡的嫌疑。虽然两人在青州的时候相处得不错,但涉及到权利问题,还是需要进行一些避讳。
龚景要去并州上任,孔融和鲍信则准备跟着曹操返回,他们一个手下军兵太少,一个已经被打残,就算回到联盟也起不到作用,与其去遭受旁人的白眼,还不如趁早跟着曹操返回。
就这样,曹操带着鲍信和孔融,押着收降的俘虏,扛着满载的籍,一路向青州行去。路上无话,曹操等人顺风顺水返回青州,其实曹操也做了防范,害怕有人半路拦截他。旁人不说,老狐狸陶谦恐怕并不希望他能够安然到达青州。
然而事实证明曹操的担心是多余的,并非陶谦心慈手软,而是不敢。曹操以一己之力干垮吕布的余威仍在,陶谦在得知曹操身边还有近八千军兵的时候,就打消了半路拦截的念头。
所以,当曹操和鲍信在济北国分手,和孔融进入青州的时候,并没有不好的事情生。当曹操踏入济南国的土地时,时间不过才187年1o月末,距离诸侯会盟才不过一个月。
然而这一个月却令曹操彷如隔世,他原本的盘算是去洛阳打一下酱油,除了扬扬名,混个脸熟,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便宜,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
哪知道事情展到最后,实在是出了他太多的预料,酱油没有打到,反而打满了一大桶的美酒。只不过桶里的美酒只有他自己知道,旁人却认为他打的是整桶的老陈醋,无限的酸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回到青州后,开始了对青州的正式治理。
第一步,他将办公地点由济南城转移到临淄城。济南城是曹操家的地方,无论军心、民心还是治安,在青州境内都是屈一指,唯一不理想的地方就是济南城的地理位置。
济南城位于青州的西北部,距离东莱郡实在是有些远。而临淄城却位于整个青州的中部,与济南国、北海国和乐安国三国接壤,位置再好也没有。另外,济南城的城市属性是农业城市,而临淄城的城市属性是大城市,各项城市数据都优于济南城,更加适合作为政治、经济、技术和军事中心。
此外,陶谦这个老狐狸在联盟上的表现彻底激怒了曹操,曹操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对不会做出人家打了左脸,却还要把右脸凑上去让人家打的事情。
既然陶谦对青州不怀好意,那么曹操下一步的目标就必然是徐州。这样的话,与徐州接壤的临淄城,在军事调动方面就比济南城占据太多的优势。所以,曹操在返回青州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办公地点的转移。
第二步,对荀彧、荀攸、张昭、郭嘉以及刚刚归降的贾诩等官进行职务上的分配。以前曹操是平东将军,对政务没有言权,如今他是名正言顺的青州牧,军政一把抓,自然要将整个青州牢牢抓在自己的手心里。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对青州的行政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任命张昭为太乐令,主管青州的所有政务;
任命栆祗为大仓令,负责青州的农田开;
任命荀彧为武令,负责青州的战略规划;
任命郭嘉为卫士令,负责青州对外的情报收集;
任命戏志才、程昱、贾诩为军师祭酒,随军参赞军务;
任命孔融为谏议大夫,负责整个青州的教;
任命孙乾为主簿,负责外交事务;
任命为卞秉为议郎,负责军事后勤;
任命荀攸为北海国相;
任命崔琰为平原太守;
任命毛玠为乐安国相。
第三步,他在青州内部进行军事调动,任命曹仁为门牙将军,负责平原郡、济南国和乐安国,两国一郡的防务,以应对冀州的威胁。虽然袁绍现在是盟主,韩馥和曹操之间是结盟的关系,但曹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然后曹操又将收降到的俘虏,和即将升级到二级兵种的士兵,全部交给于禁这个练兵大师。虽然已经进入1o月末,即将进入冬天,但练兵的事情曹操可不敢耽误。董卓既然迁都长安,这就意味着诸侯争霸已经拉开序幕,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无异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所以曹操不但将两万多名俘虏全部交给于禁,还在青州内部出了募兵令,这也是曹操在青州呆了近三年的时间,次进行大规模的募兵。意料之外的是,效果居然很好。
青州自古民风彪悍,百姓对于当兵并不排斥,再加上是给曹操当兵,踊跃报名的人更多。但曹操深深地知道不能涸泽而渔,不能焚林而猎的道理,不敢招募太多的青壮,只是招募够三万人,使得青州的总兵力达到十万,就停止了募兵。
在曹操看来,利用四万兵力驻守青州,派出六万兵力就足以消灭陶谦。虽然陶谦麾下的丹阳精兵十分精锐,却要看是谁统率。陶谦麾下只有一个三流武将曹豹,是个十足的草包,丹阳精兵在曹豹的指挥下,只会死得更快。
(本章完)
。
………………………………
第164章 治理青州(二)
除了统属青州本土的军队,曹操还打算派出他隐藏在暗中的部队,那就是臧霸。臧霸如今手下有贼兵两万名,悍匪一千名,实力相当可观。此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臧霸一直游离于他的权利系统之外,长此以往,对今后的展会非常不利。
所以曹操就想利用讨伐陶谦的机会,将臧霸趁机容纳进来,他如今已经是青州牧,有能力给臧霸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这样的话,他在明,臧霸在暗,两路夹击,曹操不信曹豹还有翻身的余地。
第四步,将招贤馆迁移到临淄城,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才招募。
曹操如今麾下的武不少,而且质量也相当的可观,但曹操还是有些不太满足,毕竟他在安排郡守级人选的时候,济南国、东莱郡和齐国的郡守都没有合适人选。
此外,考虑到北海国与徐州接壤,还将荀攸安排成北海相,在曹操看来,这完全是人才浪费。荀攸应该跟在他的身边,随军出征才是能够挥荀攸特长的最佳舞台。
曹操在这里抱怨他手头的人才不够,却不知道他对郡守级人才的定义是政治值最起码要8o以上,而政治值7o左右的人才,全部被曹操当成县令在使唤。
要知道,其余诸侯手中如果出现政治值达到75的,就被当成了宝贝,委以重任,更别说张昭、荀彧这样政治值达到9o以上的牛人了。
这个情形要是让其他诸侯知道,他们恐怕会嫉妒得吐血。
曹操并不了解其他诸侯手下的人才情况,他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手下的人才不够用。既然不够用,那就要去挖,就要去抢,就要去骗,这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所以荀彧就成了曹操的第一人选。
荀彧在历史上的评价是王佐之才,除了他强的大局观外,最引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交友广阔,就是他推荐人才的数量。身边有这样的宝藏,曹操自然要掘出最大的价值。
同荀彧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荀彧承诺会给他的那些朋友写信,其中包括了诸如陈群、钟繇、张既这样的牛人,别的人曹操还不太熟悉,但这三位曹操却太熟悉了。
玩三国志游戏的时候就经常遇见,妥妥的政治值9o以上的牛人。
搞定了荀彧,曹操又找到张昭。张昭如今是曹操手下官之,辅佐曹操全面掌控一州的政务,绝对是位高权重。尤其是他刚过不惑之年,正是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再加上有曹操的支持,当真是意气风,如鱼得水。
所以曹操找到张昭说出他心中的想法,示意青州人才不够,让他想想办法时,张昭一口答应,表示会给自己的好朋友张肱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