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城的清洗是一件大事情,根本也无法隐瞒,早有人抄小路赶奔联盟大营,将这个噩耗告诉给袁绍。
听闻袁氏四百多口被董卓杀绝,父亲和叔父的人头被拿到虎牢关前示众,袁绍和袁术双双哭得昏厥过去。面对这样的情形,诸侯们的心中也升起无限的同情,孙坚也不好再揪着袁术的事情不放,只能长叹一声,不了了之。
第二日,袁氏兄弟披麻戴孝,带领诸侯军队转向,开始攻击虎牢关。至于曹操则被留在了汜水关外,任务只有一个,牵制住李傕和郭汜,为联盟守护侧翼。
曹操并不是自己留下的,陪同他的还有龚景、孔融和鲍信,十八路诸侯留下四位,看上去人数不少,但实际兵力只有三万人。曹操和龚景、孔融的联军是两万人,鲍信是一万人,就凑成了现在这个数目。
曹操联军的人数虽然不算少,但李肃得到李傕、郭汜的支援,如今的汜水关兵马近六万,是曹操联军的两倍,在无险可守的平原面对两倍于己的敌军,不得不说,袁绍给曹操留下了一个难题。
不过曹操对此到并不在意,李傕、郭汜虽然兵马多,但是能够统兵的大将少,他们也没有能力调动所有的兵马对曹操进行攻击。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领兵大将却多,有他和郭嘉的谋略支持,真要是平原交锋,曹操并不惧怕。
唯一的担心就是伤亡过大,这是曹操无法接受的。他就是一个过来打酱油的,赔本的买卖可不干。
想到袁绍等人离去时的嘴脸,曹操就有些好笑,这些人自认为捡了便宜,却不知道真正的苦头还在后面。
如今的情况和历史不同,出现了不小的差头,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吕布。历史上的吕布威名赫赫,袁绍等人都知道厉害,所以才有只要打败吕布,董卓易擒耳这样的结论。
可现在的吕布却是一个十足的无名小辈,袁绍等人知道的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甚至是李儒、牛辅,至于吕布是个什么东东,根本就不在这些大佬们的心里。所以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要跟随袁绍去打虎牢关,去捏吕布这个“软柿子”,而将成名已久的李傕、郭汜交到曹操手里。
想象着这些人在吕布、张辽、高顺手下豕突狼奔的样子,曹操的嘴角就不由自主地泛起微笑。不过无法亲眼见识到这位三国第一武将的风采,曹操心中有些可惜。没办法,袁绍毕竟是名义上的盟主,有些指令还是要服从的。
(本章完)
。
………………………………
第151章 讨伐董卓(三)
袁绍走了,带着关东联盟的绝大多数诸侯走了,他父亲和叔父的人头还挂在虎牢关的城门上,令他不得不走。
袁绍走后,曹操就开始布置他的防线,一方面要防止汜水关的突然袭击,一方面要预防身后的诸侯联军。虽然盟友前来偷袭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譬如那个陶谦,能够干出什么样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曹操可不想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将小命交代在这个地方。
他和鲍信、龚景、孔融等人商议了一下,考虑到指挥的便利,就将联军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他从青州带来的嫡系,另一部分是鲍信、龚景和孔融三家之和。想到三家联军缺乏猛将压场,还将华雄借给他们。
华雄的武勇鲍信他们也曾经亲眼目睹,自然十分愿意,除了鲍忠不知好歹地嘟囔两句,其余人都没什么意见。这样,有了华雄的统领,三家联军也算是有了些模样,不再和往日般一盘散沙。
原本曹操还打算将郭嘉派出去帮助三家联军,后来考虑到孔融和龚景都是三流谋士,鲍信的智力值也有78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方面是怕三家联军多想,以为要夺他们的兵权,另一方面也是西凉军团在谋士方面更加匮乏,鲍信三人虽然水平不高,但也足够占据优势。
整顿完军队,曹操开始加固大营,鹿角、壕沟这是最起码的,栅栏、瞭望塔也需要多多准备,至于其它的,即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条件。
待营寨建成,曹操转了两圈,还算是比较满意,虽然说不上固若金汤,但也为军队提供了相当的防护。再加上从袁绍那里强行要来的,足够三万军兵吃上两个月的粮食,只要李傕敢来进攻,曹操就有信心让他们讨不到好去。
期间还生了一个小插曲,刘大耳朵哥三个找到许褚,询问青龙偃月刀的消息。许褚是个实在人,不但告诉刘备青龙偃月刀是曹操赏赐给他的,还告诉刘备丈八蛇矛枪被曹操赏赐给夏侯惇,雌雄双股剑被曹操赏赐给曹洪。刘备一听眼睛顿时就红了,找到曹操就想讨要这三把兵器。
曹操也没客气,只说了两句话就将刘备打走。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三把兵器是你们哥仨的?”
“嗯!没有!”
“滚!”
曹操一方面轰走刘备,一方面很恶意地猜测,如果没有了这三样兵器,还会不会生三英战吕布的事情。
很多人都说战争就象女人的月事,该来的时候总会来。曹操就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营寨建好没两天,许是看曹操比较好欺负,李傕、郭汜忍耐不住心中的冲动,准备出关捡些便宜。
李傕、郭汜如今的地位有些尴尬,虽然是董卓身边的老人,但由于能力有限,官职并不算高。再加上董卓进京后,收纳了西园的兵马,又招降了吕布,使得这哥俩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尽管董卓交给他们的指令是坚守不出,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们是西凉名将,又不是木头,平原相遇两倍于敌,并且还占据骑兵优势,这样的战争还不打,他们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这要是能够击溃曹操,出兵虎牢关协助董太尉打败关东联军,那得是多大的功劳,想想那美好的未来,李傕、郭汜就兴奋地睡不着觉。尽管属下有个叫贾诩的谋士劝他们再观察两天,最好还是依令坚守不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他们却并不放在心上。
李傕、郭汜出关了,除了留下李肃带领五千人守把汜水关外,其余人全部被他们带了出来,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探马得到这个消息,飞将情况汇报给曹操,曹操忙聚武商议对策。
曹操看了一眼身边的郭嘉,开口道:“奉孝,将你收集到的情报和大家说说,然后大家再讨论一下,眼前的仗该怎么打。”
郭嘉躬身领令,然后笑着道:“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如今董卓麾下共有兵马二十万。其中他从西凉带来的嫡系有十万;西园兵马有四万;吕布的并州军有三万;收编的城卫军以及新招募的义勇军合起来有三万,这就是目前董卓军兵马的组成。
董卓此次亲自统兵,将两万西凉嫡系留在洛阳城,将吕布的三万并州军派驻在虎牢关外,他本人亲自统率九万西凉嫡系和一万西园兵马驻守虎牢,其余杂牌都让李傕、郭汜带到汜水关。”
郭嘉话音刚落,大帐中就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夏侯渊就站了起来,高声道:“李傕、郭汜的兵马虽然是我们的两倍,但并非不可战胜。西园兵马虽然精锐,但投效董卓日浅,兵心不稳,城卫军更是有名的饭桶,至于新招募的义勇军,即便有十万,又能奈我何?”
夏侯渊此言一出,曹洪、乐进等人都是连连点头,摩拳擦掌准备一战。青州承平日久,整日里就是练兵,如今能有这样的机会,没有人愿意放过。至于太史慈,他虽然没有表态,但就凭他在历史上敢孤身一人闯管亥的十万联营,就明白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武将们士气高昂,求战心切,龚景、孔融等人就要保守许多。
龚景捋着胡须皱眉道:“李傕、郭汜诚然是乌合之众,我方兵马也不占据优势,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耳。依我之见,还是固守待援,向本初请求援兵才是正理。”
曹操见众人议论得差不多,看向身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夏侯惇,道:“元让,你是怎么看的?”
夏侯惇向曹操施了一礼,沉稳道:“李傕、郭汜成名已久,素来骄傲,携大军碾压而来,必然以为破我必矣!我避其锋锐,击其堕归,李傕、郭汜军士混杂,参差不齐,一战可擒!”
听完夏侯惇的话,曹操眼睛一亮,看向身边的郭嘉。
郭嘉长笑而起,大声道:“元让乃大将之才,属下为主公贺!”
(本章完)
。
………………………………
第152章 讨伐董卓(四)
曹操这边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