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之单机三国-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去的手下荀攸根本就不见,拿着拜帖亲自求见,也吃了闭门羹。曹操顿时就毛了,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结果却出现这样的差错。曹操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改变才导致这样的结果,所以这些天他一直有些闷闷不乐。

    曹操方才在朝堂上提出让边让和袁术当自己的军师,一方面是恶心边氏和袁氏,另一方面也是掩饰他的真实目的。曹操心知肚明边谦和袁隗,不可能让边让和袁术来自己身边,他这么做就是给小皇帝和董太后反驳自己提议的机会。

    果然,当他提出第三个人选,也是真正想要拥有的军师时,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眼见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曹操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笑容。随后又将笑容收敛,再次摆出一副不甘心的模样。

    只是心中的喜悦和兴奋,却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那可是荀攸啊!整个三国历史,又有几个能和荀攸比肩的人物。虽然现在荀攸并不待见自己,但只要肯到自己的手下,想什么办法,也能得到荀攸的认同。如果连人都见不到,那就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曹操见如此轻易就得到荀攸,心中一动,又想到荀彧。轻轻咳嗽一声,就打算向小皇帝再请一道旨义,将荀彧也派到自己的手下。荀彧是有名的忠义之人,只要小皇帝下圣旨,荀彧必然会欣然从命。

    刚想开口,就现袁隗和边谦满是疑惑地看着他,曹操心中一凛,暗道老狐狸们不好糊弄,忙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再次对董太后和小皇帝一番歌功颂德,随后就退出朝堂。

    (本章完)

    。
………………………………

第125章 战略人才

    看着退出去的曹操,武百官心情复杂。若论平乱的合适人选,朝堂上也并非没有,旁人不说,朱儁论官职和名望,只在曹操之上,不在曹操之下。

    无奈蹇硕掌控西园八校尉四万精兵,士族只能在何进离职后,派朱儁将城卫军掌握在手中,对蹇硕进行制衡。若是将朱儁派出洛阳,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恐怕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如此一来,被士族和宦官同时都不待见的曹操就成为了最佳人选。

    清晨,曹操一行人跨出洛阳的城门,回看着洛阳城高大雄伟的身影,曹操心中升起些许的感慨。来到洛阳城不过半年多的时间,不想转来转去,事情又回到起点,自己仍然要回到青州。

    不过在洛阳呆的时间不长,生的事情却是不少。得到顶级谋士郭嘉,得到马钧师徒,亲眼见证汉灵帝驾崩,浑水摸鱼得到传国玉玺,包围何进的大将军府,同袁绍正式决裂,从王允处敲诈到七星宝刀和美女貂蝉,最后还得到一个平东将军的官职,如此一来,青州的官军自己尽可随意调遣。

    另外还有以计谋百出著称的荀攸,也是自己的一个重要收获。不过想到荀攸对自己的态度,曹操又有些挠头,虽然因为圣旨的原因,荀攸投入到他的帐下,但对曹操仍然是不理不睬,曹操也曾经数次推心置腹地交谈,但仍然是得不到荀攸的认可,让曹操的洛阳之行出现一个不小的瑕疵。

    不过这次回去,曹操就不打算再离开青州,如今乱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曹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青州是他的地盘,谁也别想再将他从青州挪走。

    当然,曹操心中也有些疑惑,如今汉灵帝已死,何进被贬斥为河南尹,何皇后被打入冷宫,刘辩被封为陈留王。历史已经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董卓还有什么理由进京,而董卓不出现在洛阳,后续的很多事情都不会生,今后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曹操也无法猜测。

    考虑半响,曹操并没有带着人马立刻赶往青州,而是让徐荣带着手下5oo名轻骑兵先行赶路,他自己却带着程昱、郭嘉、荀攸、典韦、许褚和曹洪赶奔颍川,曹操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荀彧。

    前世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荀彧就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位谋士,论喜爱程度还在郭嘉之上,因为荀彧是三国中罕见的在谋略、政治和战略这三个方面,都处于顶尖水平的人才。

    对于一个后世的穿越者,其实最不需要的就是战略人才。因为熟悉历史,知道历史的动向,本身就是最杰出的战略家。但这点对曹操来说现在是不成立的,因为历史已经出现改变,曹操再也不能凭借对历史的熟悉,制定大略方针,这样的话,他就迫切需要一个真正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

    能够拥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几乎都是出身于士族,寒门子弟很少会具有战略眼光,这不是本身的智慧决定,而是出身决定。士族出身的人,天生就比寒门出身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一点是寒门子弟远远也赶不上的。

    就比如说郭嘉,跟随曹老大十一年,但更多的是出谋划策,很少对曹老大的未来进行规划,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那个能力。

    而曹老大的幸运就是在于他得到荀氏叔侄的效忠,一个长于大局规划,一个长于细节谋略。荀彧不但会用计谋而且是相当的会用计谋,他的计谋堂堂正正,无懈可击。就比如荀彧给曹老大献上的驱虎吞狼之计和二虎竟食之计,虽然关羽和刘备明明知道是计策,但仍然不得不照办。

    在曹操看来,三国中真正可以说得上有战略眼光的,只有四个半。

    名气最大的就是诸葛亮,代表作是隆中对。尽管许多后世之人对诸葛亮的战略颇为诟病,但刘备在荆州起家,转战西蜀最后一举称帝,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战略的正确性。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不够完美,但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最为先进的战略。

    紧随其后的就是鲁肃的榻上策,而东吴的孙权也确实是按照鲁肃的建议制定国策,也的的确确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也使得孙权对鲁肃的信任,犹自在周瑜之上。其中固然有周瑜是孙策结义兄弟,孙权对周瑜并不十分放心的原因,也有鲁肃能够提出确实可行的战略,而周瑜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再次就是荀彧的挟天子令诸侯,使得曹老大得到大义的名分,很快结束战乱,统一了中原地区。曹老大在历史中也许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战略眼光绝对一般,否则也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他之所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每一步,每一个转折点都有荀彧的影子。

    初见曹老大的时候,荀彧就举荐了一票人才,全部都是耳熟能详的精英,譬如戏志才、郭嘉、程昱、荀攸、陈群、钟繇等等;兖州出现大规模叛乱,又是荀彧、程昱和枣祗等人保住三城,为曹老大提供东山再起的资本;

    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也是荀彧劝曹操放弃徐州将重点放在兖州,“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兖州出现蝗灾,军中无粮,曹操想要投靠袁绍,又是荀彧劝曹操南下豫州征讨黄巾,“破而取其粮,朝廷喜,百姓悦”;

    至于“二虎竞食”,“驱虎吞狼”,官渡之战前的四胜四败,以及官渡战争时荀彧不住地给曹操打气,让他不要退兵,这些无不显示出荀彧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最主要的是荀彧的计谋都是阳谋,堂堂正正而来,令人无法反抗。就象刘备所说,虽然是计,但王命不可违。

    所以在曹操看来,三国谋士的综合实力排名,荀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最后的一个,则是袁绍的席谋士沮授,他对于战争的理解非常深,知道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建议袁绍凭借雄厚的实力和曹老大耗,兵不血刃干掉曹魏,最后统一中原。但很可惜袁绍不给力,最后沮授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令人扼腕叹息。

    至于半个则是甘宁,他同鲁肃的意见惊人的一致,算是不谋而合。

    所以,当曹操从荀攸和郭嘉的嘴中得知荀彧正猫在家中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众人拜见荀彧,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请荀彧出山。还是那句话,历史已经生改变,他并不能肯定荀彧会否如同历史中一样,主动来投奔他。

    (本章完)

    。
………………………………

第126章 三顾荀彧(一)

    对于拜见荀彧的事情,曹操非常重视,原本他想将所有人都带上,群策群力去说服荀彧,但荀攸最先提出反对。荀攸的意思很明显,曹操想要拜见荀彧,他绝对不会奉陪。

    曹操看了荀攸两眼,突然想到历史上记载,荀氏叔侄貌似关系不太好,荀攸对那个比他小许多的叔叔似乎是有些意见,两人都是能不见面就不见面,这个现象好象是投奔曹老大后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