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物被十名军士抬了上来,似乎份量不轻,约有一人高,用大红绸子包着,上面还有一朵大红花。指挥军士将礼物放稳,几个老头才走上前去,合力将红绸子打开,露出礼物的真容。
只见一块青色的石碑呈现在众人面前,正面刻着‘吾皇万岁’四个整齐的隶大字,背面则刻着一些密密麻麻的人名。
先前回话的金姓老者满面红光地走到石碑跟前,热情洋溢地向众人作着介绍。
“陛下,不要小看这块石碑。这块石碑是取泰山最高峰――玉皇顶上的青石刨制而成。此石存于峰顶日久,常年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滋养,颇有一些神奇的效用,能够驱邪镇宅,保佑平安。
陛下富有四海,小老儿等人乃是普通小民,普通宝物不敢献丑与陛下眼前。陛下没有到过泰山,自然也不知道泰山石的妙用,因此小老儿等人商议一番,雇人从玉皇顶采下青石,请最好的石匠将之打磨成碑,又请郑玄先生题词,蔡邕先生作字,数万百姓的姓名于其上,这才造就了这块石碑。
济南国相曹孟德大人得知是给陛下送礼,特意派官军沿途护送,一路千里迢迢,才来到洛阳城。千里送石碑,礼轻情意重。此物虽普通,却凝聚了我济南国、北海国众多百姓的希望。他们无法亲身来此,只有托付我给陛下问安。陛下,这不是普通的石碑,这是一块万民碑,代表的是小老儿们的心愿,愿陛下身体健康,万岁万万岁,愿我大汉朝能够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六十多岁的老头一点都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反而面色红润、身体倍儿棒,一口气将话说完,气不长出面不更色,当先就拜了下去,紧接着二十多个老头也拜了下去。武百官猛地回过味道来,敢情这二十多个老头大老远过来,是来拍陛下马屁的。
能够在朝堂上当官,自然是都很不简单,跟随着这些老头的动作,武百官也都拜了下去,一齐大喊万岁万万岁。殿门口的羽林军不知道里面生了什么事情,但想必跪在地上多喊几句万岁万万岁没什么坏处,所以也都全部跪下跟着喊。
就这样,以朝堂为中心,仿佛多米诺骨牌般,一个个身影跪落尘埃,羽林军、小太监、小宫女、办事的官员、把门的禁军、皇宫外路过的百姓,这些人一齐跪倒,大喊万岁。
虽然跪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喊口号的声音倒是洪亮,反正喊上两句也不花钱,就当应个景好了。不过济南国、北海国的百姓给皇帝陛下送来万民碑的事情,却宛如旋风般刮过洛阳城。
主要是戏志才和曹操派了许多人在酒肆茶坊、青楼楚馆鼓吹,务必要将此事的价值挥到最大。尤其曹操来自后世,深知舆论的厉害,办起此事不遗余力,所以才有了如今这样的成果。
于是,所有的洛阳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个曹操曹孟德,大胜青州十万黄巾,是如何的百战百胜;是如何的爱民如子;是如何的打击恶霸;是如何的兴修水利、扶助农桑;济南国如今是如何的繁荣、富庶,生活安定;凤凰院如今是怎样的规模;华佗神医要准备开上一家医馆,正在收徒;唯才是举令又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儿。
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借助万民碑的事情被更多的人知道。
如果您觉得本还可以,请留下宝贵的意见和推荐票以及月票,谢谢!
(本章完)
。
………………………………
第090章 新的任命
暂且不谈洛阳城百姓的反应,单说朝堂上的汉灵帝。老头们的这番马屁正好搔到汉灵帝的痒处,准确的说是远在济南国的戏志才和曹操摸准了汉灵帝的心思。所以汉灵帝龙颜大悦,对这二十多个老头赏赐颇丰,开汉灵帝继位以来之先河。
众所周知汉灵帝是爱财如命的主儿,能让他这般赏赐的,以前还真是从未有过。即便是官场红人董卓,前些时日也只是赏赐了官职和爵位,钱是一也没有的。反而董卓知情识趣地掏出不少钱来买官。
话题扯远了,不过通过此事,就可以看出汉灵帝的心情是如何的愉悦。既然老头们都获得了丰厚的赏赐,那么远在济南国,为皇帝陛下成功平乱的曹操,得到更加丰厚的赏赐也变成情理之中的事情。
东莱郡太守,忠义校尉,假节,总督青州剿匪一事,这就是曹操新的任命。官职提升一个档次,由平贼校尉变成忠义校尉这并不稀奇,东莱郡目前还在黄巾军的手里,任命曹操为东莱郡太守也无人反对,但令朝臣们非常看重的是假节这个权利。
假节就意味着曹操受到天子的册封,拥有对青州境内的军事力量全权支配的权利。青州境内凡是武职官员,全部都要受到曹操的节制,这个权利可就有些大了。何况皇帝陛下还未解除曹操济南国相的身份,这是什么节奏,这个曹孟德难道要上天不成。
边谦又气又恨,慌忙站出队伍,向汉灵帝施礼道:“启禀陛下,臣曾经弹劾曹操七大罪,十四条小罪,认为此人可为武将,不可掌职。如今济南国被他弄得民不聊生,境内百姓怨声载道,臣建议削去曹操济南国相一职。另外假节的的权利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三思。”
边谦的话刚一说完,那些同他进行过串联的人就纷纷站出来,对边谦的话表示支持,认为曹操实在不适合做一个济南国相,应当另外派他人前往。
这些人的话还没说完,就气坏了一人。金满老汉浑身颤抖地大喝一声,点指着边谦恨声道:“朝廷大事俺老汉不懂,但好人坏人俺老汉还是分得清楚的。你们说曹国相将济南国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你们是亲眼见过还是亲耳听过?老汉就是济南国人,老汉怎么不知道。
你们这些朝堂上的大官和俺们济南国的百姓有仇吗?怎么变着法儿的折腾俺们。十年时间换了二十七任国相,好容易来了一个英明的曹国相,俺们的日子才刚刚见起色,你们就打算将曹国相换走,另外派人来。你们就这么见不得俺们济南国的父老乡亲们过好日子?你们的心难道都是黑的?你们的家乡在哪里,怎么不另派他人去?”
金满老汉的话音一落,二十多个老头挺身而出,对边谦怒目而视。边谦光顾着反对曹操的任命,却忘记这些老头全部是从济南国来的,一时间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汉灵帝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边谦等人。眼见那些跟风的人在老头们集体目光的注视下,悻悻然回到原来的位置,只留下边谦一个人在场中不住地抹汗。
这件事情后来被人加油添醋地传到济南国,济南国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又有那二十多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证,家家户户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供上一个牌位。原有的牌位自然是曹操的,每日都有人烧香祈福,后添加的牌位就是边谦的,上面刻着边谦的名字,百姓在烧香祈福完毕,都会对边谦的名字啐上一口,表达对边谦的痛恨。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
坐在龙椅上的汉灵帝微微一笑,对边谦开口道:“朕意已决,边卿不必多言,曹爱卿乃国之栋梁,朕是信任他的。何况当初举荐他为将,也有一份你的功劳,朕也是不会忘记的。”
汉灵帝将此事盖棺定论,众位大臣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何况那些老头们还在,每个人的目光仿佛都要吃人,百官虽然觉得陛下给予曹操的权利太大,但在目前的场合,自然是沉默为佳。
朝堂上的事情渐渐传开,各个世家大族也都知道在青州,出现了曹操这样一个官场新秀。不但深得陛下信任,而且掌控一州的兵权,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视。
这些家族不由对曹操另眼相看,就连袁氏家族也在袁绍的强力要求下,派人前往青州,表达袁氏的善意。
渐渐的,西凉董卓,青州曹操,这两位一东一西的武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还有好事者将这二人称之为皇帝陛下的左膀右臂。汉灵帝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颇为得意,为自己的识人之明而自豪,暗中加大了对董卓和曹操的支持,希望这两个人能够尽快成为朝堂上的第三股势力。
朝堂上的事情已经结束,曹操的任命也早就随着圣旨来到青州。得知曹操的济南国相任命没有被削去,济南国的百姓弹冠相庆,热闹得仿佛过年。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二十多位老汉则变成众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返回济南国的时候,许多人都是自地夹道欢迎。
与之相反的是,收到消息后的刘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