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这时,卞玲珑领着诸女已经赶到。
虽然是同时收到消息,但曹操是跑着来的,自然是比卞玲珑诸女快上不少。诸女见到丁宁,都是俯身下拜,参见这位当家主母。尤其是金菊,将头埋得很低,虽然曹操向她解释过,丁宁是一个温婉贤淑的女人,但金菊依然是止不住心中的紧张。不但是她,卞玲珑等人也是有些忐忑不安。
古代的时候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小妾的地位仅仅只是比奴婢稍微强些,犯了错误被执行家法,严重些的随意打杀,官府都不会太过理会。遇上良善些的人家还好些,遇上主母严苛的,当真是生死不由心。
但卞玲珑诸女出身青楼,身份卑微,无论到哪里,都逃不开做小妾的命运。只是仰慕曹操的重情重义和才学,才给曹操做了小妾,今日是第一次见当家主母,每个人都很担心自身的命运。
其实不光是她们,曹操心里也有些紧张。毕竟虽然顶着曹操的身份,但灵魂还是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小宅男。妻子赶来重逢,自己却带着好几个二奶、小三、小四出来迎接,总感觉有些怪怪的。因此也不住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丁宁的表情。
丁宁扭过头,似笑非笑地看了田浩一眼,然后才嘴角含笑地迎了上去,亲自将卞玲珑诸女挨个扶起,又好言安慰一番,无非就是今后是一家人,应该亲如姐妹之类的话。
眼见几女相处的还算融洽,曹操放下心头的担心,让曹昂跟随着丁宁一起去后院,然后才带着夏侯惇和夏侯渊向大堂走去。
如果您觉得本还可以,请留下宝贵的意见和推荐票以及月票,谢谢!
(本章完)
。
………………………………
关于边让和本书的问题
边让在《三国演义》中只是一个小龙套,名字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曹操准备征讨徐州,边让率领5000名军队救援,被夏侯惇坑杀;一次是在陈琳的檄之中,说曹操杀了兖州边让,大失天下士林之望。
边让在历史中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士林中的地位就类似于成龙在香港娱乐圈中的地位一样,是领头大哥级的人物。也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中,他才敢同曹操对着干。
新手既然写曹魏,在新手看来,边让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表面上看边让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对手,不但全族的人被曹操杀了个干净,连老婆也成了曹操的女人(再次为曹操的这种恶趣味汗一个)。实际上边让却用他的死,狠狠地在曹操腰上捅了一刀。
众所周知,曹操的综合实力不如袁绍,官渡之战若不是出现那么多的意外,曹操根本就不可能战胜袁绍。
以后世的观点看,战争打得是综合国力。袁绍是以冀州为根基,包含幽、并、青三州,曹操是以兖州为根基,包含徐、豫和司隶。冀州是袁绍从韩馥手中兵不血刃夺来的,兖州却在曹操与吕布争斗的过程中被打残。
在曹操与吕布争霸的过程中,曹操几度陷入危局,险些丧命。兖州粮食歉收,曹操和吕布一度需要靠食人肉渡过,在最山穷水尽的时候,曹操甚至升起归顺袁绍,换取暂时平安的想法。以曹操如此豁达的心胸都升起这样的念头,可见当时情况之恶劣。
虽然最后曹操赶跑吕布,重新占据兖州,但可以想象当时的兖州会是如何的残破,这就是为什么曹操的军队总是缺粮食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曹操的综合实力远远不及袁绍的根本原因。
可是曹操为何要和吕布争斗,在他征讨徐州的过程中兖州又为什么会发生叛乱呢?在新手看来,主要原因就是两点:第一,曹操启用寒门打压士族的政策令兖州的许多士族产生不满;第二,边让是兖州士族的代表,曹操杀边让的行为,令兖州士族人人自危。
所以,张邈和陈宫为首的人,才引来吕布,希望借助吕布的力量消灭曹操,让兖州的发展回到他们希望的轨道。
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边让用他的死引发了兖州的叛乱。
试想一下,如果边让没死,兖州没有叛乱,曹操在综合实力同袁绍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会不会更早的统一北方?会不会更早的南下荆州?如果赤壁之战提前爆发,会不会是另一番场景?曹操会不会因此而统一全国?
历史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如果,但边让却用他的死成功地拖缓了曹操前进的脚步。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会否为他杀死边让的行为而后悔。
边让的事情先暂时说到这里,新手再说一下本的问题。
第一次写,新手必须承认非常没有经验。故事太过拖拉,节奏太慢。已经40万字了,汉灵帝居然还活蹦乱跳地生存着,还依然是大汉帝国的no1,三国写到这份儿上,也真的是没谁了。
所以新手决定加快故事情节,让本的节奏快一些。原本已经准备好的辽东争霸、三韩攻略只能是作为一个分支来写。
有鉴于汉灵帝生命的顽强,新手决定给他一个银荡的死法。嗯!情节已经设定完毕,新手保证很银荡,而且逻辑上绝对没有问题。
嗯!就说这么多了,新手也很着急,也想尽快让那些精彩的章节上演。也想尽快和董胖子干一架。
最后,感谢友陶少伯的指点,感谢吉鸿殿下和沈杨等人的月票支持,也感谢众多粉丝的订阅。还是那句话,你们的支持就是新手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新手的成绩不好,但新手正在努力!谢谢!
。
………………………………
第084章 战前准备
济南国会议室内,曹操聚集手下武就青州黄巾军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曹操看来,能够不打仗,然后和平解决是最理想的办法。就打算效仿入无忧谷说服臧霸的壮举,再来一次单骑入敌营,说服管亥,却不料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没有一个人同意曹操这么干,戏志才的反对尤其激烈。他开口道:“如今主公身为济南国国相,朝廷的平贼校尉,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主公亲自出马,那还要我们这些属下何用。我也了解主公不愿意过多杀伤的心理,但管亥等贼众冥顽不灵,不将他们打疼,我们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
管亥等辈号称十万黄巾,但依属下看,顶多也就五、六万精锐,其余都是一些老弱妇孺。而我们现在精锐的官军就有八千,具是训练有素的劲卒,这段时间招募到的百姓也有五千,如今于禁将军还在昼夜加紧训练,从兵力上讲,我们并不十分吃亏。
从将领上讲,主公属下的典韦、许褚二位将军都是世间罕见的猛将,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三位将军,都是智勇兼备的统帅,此战从将领上讲我们更占优势,主公何必还要冒险。如果主公念及昔日的情分,管亥此人不杀也就是了。”
戏志才的言语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就连最老实本分的栆祗都坚持要打这一仗。曹洪更是上蹿下跳,嗷嗷直叫,非要将管亥生擒活捉,献于曹操面前。
既然所有人都一心求战,曹操自然也不好反驳众人的意思,只能点头同意。不过却打算尽快进兵,希望能够在秋收前将战事结束,这样就不会耽误济南国的秋收。
目标已经定下,济南国的战争机器开始高运转。曹操一面安排出征事宜,一面还要安排手下留守,济南国是大本营,可万万乱不得。
栆祗等一系列的官自然是要全部留下,他们上不了战场,去了也是白搭。还不如将心思放在济南国,好好给曹操守家。武将方面则留下于禁,新招募的义勇军还需要他来训练,有了从龚景那里敲诈来的军械,装备不用担心,但是时间却来不及,只能将于禁留在家中。
刨除留守人员,曹操仔细盘点了一下自己的手下。先是武将方面,随同出征的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典韦、许褚、周仓、史涣和晏明。
其次是兵力方面,随同出征的有4ooo轻步兵,3ooo短枪兵,1ooo短弓兵,1oo虎卫军。轻骑兵由于人数太少,形成不了规模,曹操就将他们全部带在身边,让周仓统领,充当各个方面的信使。
最后是后勤补给方面,自从在龚景手中敲诈一批军粮后,曹操的粮食就变得非常的充裕,再加上是在青州境内作战,距离也并不远,曹操就委任自己的小舅子卞秉为总押粮官。卞秉的武将技能是,能够加后勤补给的输送,是个再适合不过的人选。
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曹操才有空闲回到府中。听说曹操要出征,而且一去又是许多天,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