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毛文龙的了解,这个陈奇瑜在军事谋略上,其实一点都不输洪承畴,而且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仁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君爱国人士,毛文龙也是基于这点,所以一直对他另眼相待。
目光扫过底下众人,毛文龙沉吟片刻后开口言道:“徐敷奏如今在四川进退两难,需要我们尽快商讨一下,是要不顾一切亮明身份打下去,还是要暂时退兵,等待日后时机成熟了,再行定夺。你们都有什么想法,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毛文龙依旧是老规矩,凡是碰到重大事情之时,他总是喜欢召集众人一起商议。而且在此期间,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不论什么观点都可以直言不韪。
在场的将领大部分都是军中老人,对于毛文龙的脾性自然深有了解。因此,毛文龙的话音刚落,站在洪承畴身后的李杰便率先发言:“总兵,末将觉得应该继续打下去,不能这样半途而废。”
毛文龙点点头:“说说你的理由。”
李杰不敢怠慢,解释道:“如今的四川虽然没有了福王这张明面上的王牌,可现在也正是四川羸弱之机。若是我们错过这次机会,日后再想去平复川地恐怕就没那么容易。”
毛文龙闻言后很是赞同,可他却考虑得更多,现在攻打四川自然是不二的选择。但却有另外的风险不得不正视,他当即言道:“现在打四川自然是再好不过的时机,可你们也别忘记,一旦我们东江军亮出身份打,必然会引起南方其它势力的顾忌。这样一来,他们势必会有所防范,一个弄不好,导致他们联合起来与我们公开对抗,那便得不偿失。”
一番话直接就把李杰给弄得无话可说,深思了许久,也没能想到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他只好拱手向毛文龙言道:“是末将思虑不周,还望总兵莫怪。”
毛文龙摆摆手:“无妨,既然我把大家喊来便是要商讨,无论你们有什么观点都可以自由言说不必多虑。”
洪承畴此时给李杰打了个眼色,李杰回了一个明白的眼神,然后拱手默默退回去。这时洪承畴才开口言道:“总兵,我们开国大典在即,应该不能再有太多的顾虑,应该亮出我们东江军真正的实力。趁这次攻打四川,刚好给南方那些势力看看我们的实力,好好的震慑一下他们。”
洪承畴言下之意是要亮出东江军的强大实力,而不必去顾虑南方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毕竟开国之后,东江军必然会与南方的势力势成水火。既然最后都是要成为敌人,那么就是一不做二不休,拿下四川总好过留下后患。
毛文龙没有急着发表意见,此刻的他已经陷入沉思当中,洪承畴刚才所言绝非没有道理。但这个理由却还未能让毛文龙最终下定决心,他猛然看向一直不曾开口的陈奇瑜:“陈将军不知你有何看法?”
被毛文龙点名,陈奇瑜显然是躲不下去了,他抱拳言道:“依末将之意,还是赞同刚才洪大人所言,趁着现在大好的时机拿下四川。然后我们以四川,湖广,南京三地形成一道对南方势力的屏障。确保最终战火不会波及到已经开始平静下来的北方。”
毛文龙没有想到陈奇瑜这次也会主张打仗,虽然有些讶异,但毛文龙却不得不承认,陈奇瑜刚才所言的确也有些道理。麾下两员最为看重信任的大将都提议攻打四川,毛文龙也就没有那么多好犹豫的了,他顿了片刻,便接纳了陈奇瑜与洪承畴两人的建议,下令徐敷奏,继续攻打四川。
正当毛文龙这边在谋划四川之时,他却忘记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对大明的灭亡始终耿耿于怀。这个人便是已经消声灭迹许久的崇祯。
崇祯如今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却依旧未曾忘记复国一事,几百个留在外面的探子,每天都会把收集到的消息,事无巨细的送给崇祯观阅。
崇祯只是慢了福王一步得知毛文龙突然间要开国,这让崇祯很是诧异!
………………………………
第730章 崇祯的打算
毛文龙要开国建朝,这便意味着大明即将彻底结束,老朱家几百年来的统治,将走到尽头,这无疑给了得到噩耗的崇祯一个沉重的打击。
崇祯虽然被迫无奈而退隐山林,但他却始终没忘记光复大明王朝的统治。在隐居山林的这段时间,他时刻在招兵买马,却万万没有想到毛文龙建国一事会来得这么快。
他很是措手不及,也跟福王一样很是诧异,无法接受。毛文龙从一开始便有言在先,不会自己建国,这点崇祯深信不疑,也正是由于深信毛文龙不会自己开国,他才会这般毫无底线,一再的触及毛文龙的红线。
可惜,崇祯却忘了,人都是有底线的,他对毛文龙的红线一再触碰,导致今天他这样的结果,怨不了别人,只能怨他自己。
“承恩,毛文龙在西安开国一事,是真是假?”崇祯端坐于茅屋之内,阴沉着一张脸,问身旁伺立着的吴承恩。
“回皇,此事假不了,外面的探子已经探明,西安现在热闹非凡。听说鲜卑王居然便一早到达西安为毛文龙祝贺,还送去重礼。”吴承恩如实禀报。
“该死的毛文龙,他以前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会开国,现在倒好,直接就来这么一手,无耻之徒!”崇祯最后一丝希望破灭,顿时大骂毛文龙。
面对崇祯的愤怒,吴承恩却不敢搭话,他深知此刻的崇祯绝对是愤怒异常。凭他伺候崇祯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种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当一个透明人,不要引起崇祯的注意,以免引火烧身。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接着敲门声响起:“父皇,你在里面吗?”
朱媺娖的声音随之响起,崇祯的目光看向房门,并回应:“进来。”
房门应声而开,朱媺娖俏生生的站立在门口,她的手中还端着一个瓷碗。看到屋内的崇祯,朱媺娖露齿一微笑,轻移莲步向崇祯走了过去。
“父皇,这是女儿特意为你熬的清汤,还望您趁热给喝了。”朱媺娖把汤举到崇祯的面前。
崇祯看着眼前俏生生的女儿,心里一时间却是百感交集。若是先前这个女儿真能够与毛文龙完婚,或许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困境。
世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也没有重头再来一次的机会,崇祯发出一声叹息,没有胃口去看那平时喜好的清汤:“先放着吧,父皇现在没胃口。”
朱媺娖顿了一下,这时她才发现崇祯居然满脸的忧愁?朱媺娖不知发生了何事,她悄然的看了眼身旁的吴承恩,给他递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吴承恩很是无奈,耸耸肩膀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便不再回应满脸困惑的朱媺娖。看到这些,朱媺娖显然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放下手中的瓷碗,轻声的向崇祯问道:“父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你们都愁眉苦脸的?”
崇祯面对自己女儿的疑问,他不好隐瞒,而且毛文龙开国的事情也隐瞒不了。他在一番迟疑后,便叹气言道:“毛文龙在西安定都,不日便要开国。此后,我们大明王朝便要真的灭亡了。”
朱媺娖吓了一跳,她猛然直立而起,看着崇祯不敢相信的说:“怎么会这样?”
毛文龙坚定自己不开国的事情,朱媺娖也是深有了解。可现在却意外的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难怪她会有这般反应。
崇祯苦笑道:“世的事情本就没有绝对,就算毛文龙是真心不想开国,但他那些部下,定然不会任凭他这样下去。”
朱媺娖皱了皱眉:“父皇,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崇祯沉默了许久,才猛然咬牙言道:“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得赶在毛文龙开国之前破坏这事,绝不能对这事不闻不问!”
一直默不吭声的吴承恩猛然抬头望着崇祯,他意识到,这又是崇祯准备破釜沉舟的征兆。先前在徐州的冲动,已经导致崇祯落得现在这般下场,如果这次再出现意外,估计便是灭亡这一条路。
吴承恩不敢再沉默下去,他当即前劝说:“皇,请三思而行,我们已经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没想到崇祯却冷哼道:“难道你要朕眼睁睁的看着毛文龙开国,而什么都不做吗?”
吴承恩顿时无语:“这……”
的确,如果崇祯这会什么都不做的话,任凭事情就那样安然的发展下去,大明的消亡便是板钉钉的事实了。面对崇祯的责备,吴承恩无话可说,毕竟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帮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