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片刻后便到,他见礼后言道:“总兵这么晚了有何事?”
毛文龙把信递给洪承畴解释道:“吴三桂突然写信给我,要我到山东与他见面。”
洪承畴顿时眉头大皱,接过信之后认真的看了起来,许久后,他才放下信纸向毛文龙问道:“总兵决定去还是不去。”
毛文龙顿了一下,言道:“这吴三桂算起来还是我的老上司,先前在辽东的时候,他还是颇为照顾我的。这个时候他邀请我前去见面,似乎不好拒绝于他。”
洪承畴却不这么认为,他向毛文龙进言:“其实总兵完全可以不去理会,就当这信你完全没有看到过即可。吴三桂目前已经可以肯定与那皇太极之间有着不寻常的关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敢肯定,他这次邀请总兵前去相见,必然是别有用心。”
毛文龙显然是赞同洪承畴所言,他点头言道:“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我倒是想要去与他见上一面。”
在毛文龙看来,吴三桂此人在后世被称作大汉奸,而毛文龙并不这么认为。其实吴三桂本人更多是与那些什么王爷或者拥兵自重的将领一样,只是想要独立出来,自己称王罢了。
很显然,现在的吴三桂应该还没到真正归顺皇太极,毛文龙觉得自己有必要前去拉他一把。让吴三桂远离皇太极,让以后的敌人少了一个助力,对于毛文龙来说也是好事一件。
洪承畴孤疑的看着毛文龙,他实在不明白毛文龙心里在打什么主意?有时候他完全看不清毛文龙的心思,有时候又觉得毛文龙这人简单得有些过份。
“总兵难道心里另有打算?”最终洪承畴还是憋不住问了出来。
“呵呵,皇太极拉拢了吴三桂,他才能顺利的深入到大同,现在才能与李自成交战。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能够把吴三桂说服,让他不再与皇太极相交,转而与我一起对付金兵,你觉得后果会怎么样?”毛文龙阴声言道。
洪承畴深思了片刻,双眼顿时发亮:“总兵这计划的确很好,可总兵有把握能够说服吴三桂吗?”
毛文龙自信的说:“吴三桂与皇太极勾结,无非也就是从他切身的利益去考虑。只要我给他更为丰厚的利益,他没有理由不会答应。”
洪承畴想了想,也觉得毛文龙所言不虚,与其在这里胡乱猜测,不如让毛文龙尽可能的去尝试一番。于是,洪承畴不再多言,算是默认了毛文龙要去山东与吴三桂见面的事情。毕竟这对毛文龙或者吴三桂来说都是好事,他没有理由去阻扰。
………………………………
第480章 行走山东
毛文龙先给吴三桂回信答应了他的见面邀请,然后把西安的事情完全托付给洪承畴打理。至于崇祯与陈继盛前去南京一事,则也一并让洪承畴去安排。
无事一身轻,毛文龙暂时放下所有的琐事,把这次前去与吴三桂会面当成一次休闲的旅游。坐着热气球慢悠悠的向山东出发,随行的除了阿斗之外,便只剩下几个亲卫了。
毕竟在山东见面,算是毛文龙的地盘上,根本无需带那么多的人。更何况,毛文龙已经通知了浩大他们在允州府等着,到时会在那里停留,然后护卫的事情便由他们负责。
对于这样的安排,洪承畴也没意见,他也明白这次去见吴三桂,毛文龙根本不会有危险,干脆便任他去安排,并没有去干涉毛文龙。
五天之后,毛文龙惬意的抵达了允州府,一路上看风景,吹着只有古代才有的新鲜空气,毛文龙别提有多惬意了。
“总兵,我们要去哪里?”浩大在允州府城内见到了毛文龙,当面便问起。
“去登州府,不用带那么多人,十几个好身手的亲卫即可。还有,你现在就去通知立辉他们,告诉他,命他今天便备好所有安东卫的战船立即出发,前去登州府的码头等着。”毛文龙交代了浩大事情后,便自行到府衙里去休息。
浩大领命后立刻去办,允州府与安东卫相隔不远,快马一天便可以走个来回。所以当晚毛文龙便得到了立辉给他的回复,说是保证完成任务,让毛文龙不必挂心。
毛文龙也没在允州府耽搁,于次日凌晨便改坐马车出发前去登州府。
路上,浩大向毛文龙详细的禀报了目前山东的情况。自从赶走金兵与扫除朝廷的兵马后,山东自东昌府至济南府的黄河为界限,全部已经在东江军的布防当中。
只可惜目前东江军的兵力不足,无法再越过黄河,把另外大片的土地也一并拿下来。
“暂时不要急着扩张了,以黄河为界限这样刚好,我们可以用少量兵力便可严密的布防。还有,目前京师那边还没有太平,皇太极以及李自成还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所以莫急,让将士们守好目前的地方就好。”毛文龙轻笑道。
浩大自然不敢违逆,他拱手称是后,便又禀道:“总兵,日前那些投降的朝廷军,足有五万余人,请问要如何处置?”
毛文龙想都不想言道:“还用说,这些人当然不能这样白养着,把他们打散了然后分发到各地去农耕。这事以后你让立辉去跟洪承畴讨论,该怎么办,他自会安排妥当。”
“是!”浩大再次回应,然后便沉默了下来。
山东目前已经完全稳定下来,除了一些荒野中还有些许的盗匪之外,便已经没有任何的乱象。只可惜大片的土地目前在荒废着,先前的百姓已经逃得差不多,现在整个山东就是地广人少。
好在最近从京师与大同两边逃亡来不少的百姓,正好全部被东江军收留了下来。按照毛文龙的吩咐,把这些逃亡的百姓打散后分派到各地去进行开荒耕种,并且登记了户册,每家每人都分到了足够的种子与粮食。
路过青州府与莱州府时,毛文龙顺便进城逛了一圈,因为刚刚经过战乱,这两城目前几乎处于荒废当中。除了守卫的东江军将士之外,两城的百姓不足五万人。
浩大看到毛文龙眉头大皱的摸样,他苦笑着禀道:“总兵,这两个府本来都是以海盐赖以生存。本来这两府因为海盐的关系,有许多的行商前来购买,但因为战事一起,行商现在都还不敢前来贸易,这才导致现在这般没落。”
毛文龙点点头说:“那这里的百姓都是以海盐为生,现在他们的生活何以为继?”
提起这个,浩大笑呵呵的说:“总兵,目前我们大部分地方都缺少食盐,刚好我们都把百姓煮出来的盐都收购了,然后送到各地去卖。”
盐在古代算是战略物资,因为技术的落后,导致像煮海盐这样的情况盛行。可惜成本太大,直接导致精盐向来与白银几乎同价,有时还可以价如黄金。
“盐,是个好东西,日后这青州府与莱州府的盐也都不要卖出去了。等这次回去之后,我会改造这两府,把这里变成上规模的盐场。我要在这海边弄出两个巨大的晒盐场,以后便无需大费周章的去煮。”毛文龙简单的跟浩大提了一下,心里已经开始计划着如何利用海盐来发家致富。
大海里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这也是毛文龙追求大海的原因。身为一个现代人,毛文龙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改变,要想让大明日后的百姓真正富有起来。皇朝的统治还是别的体系他完全无需去顾及,最核心的一点,他只需把这个社会改变成一个资本社会即可。
为什么西方在后来的财富会远远的超过华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体制的问题。至少在现代,资本体制已经得到完善的发展,而且看来还不错,毛文龙没有理由不借用。
一路幻想着,毛文龙不知不觉中便抵达了登州府,毛文龙的队伍刚刚在城门外停下,门洞里便冲出来一群人。为首者正是立辉,与他随行的还有登州的知府叶信。
除此之外还有立诚与立轩两兄弟,余者便都是一些随行的人员或者衙差!
众人笑脸相迎,把毛文龙给请到了登州的府衙里,知府叶信是一个老头,笑容可供,一副面善心慈的摸样。他向毛文龙再次见礼后,笑问道:“不知总兵突然驾临,所为何事?如果方便的话,可否告知下官,也好让下官为总兵效劳。”
毛文龙仔细打量了叶信两眼,笑言道:“一进入登州境内,便一直听到登州的百姓在称赞叶大人是一个世间少见的好官。今一见叶大人之面貌,看来所传非虚!”
叶信闻得毛文龙的称赞,连忙躬身言道:“总兵过奖了,这只是百姓对下官抬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