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直攻京师,到时京师首尾难顾,必然会岌岌可危。
“毛文龙这到底是何意思?”崇祯在松了口气之后,却又开始疑惑毛文龙的此番做法的动机。
吴承恩颇为无奈,这个时候的崇祯根本就不应该把心思花费在毛文龙的身上。不管毛文龙放过朝廷兵马是何目的,至少可以证明毛文龙暂时对朝廷来说是没有威胁的。
而现在最大的威胁就在嘉峪关外,皇太极的十万大军就驻扎在那里,随时都有可能大举攻城。一旦嘉峪关被攻破,那么朝廷已经没有余力去抵挡这支虎狼之师,到时便是人人鱼肉的情况了。
“皇上,还请赶快再从大同等地调兵前去嘉峪关,协助防守才是!”吴承恩不得不再次提醒崇祯。
崇祯却皱着眉头言道:“现在孙传庭已经领旨带兵前去嘉峪关,朝廷目前就剩那点兵马,哪里还有可用调动得了的。”
吴承恩这时却低声言道:“皇上莫要忘记,山海关还有吴三桂这个辽东总兵。”
闻言,崇祯立刻双眼发亮:“对啊,朕怎么把他给忘了。”
吴承恩笑呵呵的说:“皇上,吴三桂曾经是毛文龙的顶头上司,先前的东江军便是由这个吴三桂直系管辖。若不是因为袁崇焕一事,现在哪里还能让皇太极这般嚣张。”
崇祯点头言道:“话虽没错,可吴三桂一直在负责守着山海关,他现在还能抽出兵力前去协助嘉峪关的防守吗?”
吴承恩肯定的说:“皇上,吴三桂能够在山海关守了这么多年,从未听说那里曾有过坏消息传来。而且后金为什么每次都是来嘉峪关,却不去更容易攻打的山海关?奴婢心想,定是这个吴三桂有什么过人之处是我们还未知道。”
崇祯再次点头:“那依你之意,该如何做才能让吴三桂调兵马前去嘉峪关协助防守?”
吴承恩犹豫了一下,上前禀道:“皇上,不如派个天使前去,皇上再下道圣旨,好好的夸奖一下吴三桂,再封他一个更大的官位。而后让前去的天使查清吴三桂的底细,之后我们再对症下药,自然就能够想办法让吴三桂出兵。”
崇祯眼里浮现赞赏的神色,此刻他对吴承恩的提议觉得很好。稍微迟疑了一下,崇祯便照着吴承恩的主意写了圣旨,然后让吴承恩指派了一个头脑灵活的天使出发前去山海关。
朝廷这边想到了吴三桂,而皇太极却早已想到了,他从两年前便已经开始频繁的派人前去游说吴三桂投奔于他。并且皇太极已经不止一次的加大了拉拢的筹码。
可惜,吴三桂在辽东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在外面他很低调,甚至低调到崇祯都已经把他给忘记在脑后了。但在辽东,吴三桂绝对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主,整个辽东的兵马只听他的命令行事。
就算朝廷有任何旨意下来,没有他的点头,也不会有人去理会。
吴府犹如皇宫,朝廷一再羸弱,吴三桂与那些拥兵自重的各地王爷没什么两样。都有心思要自己封王,虽然现在表面上他依旧听从朝廷的调遣,可实际上却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控制。
府里雄鸡报晓,一大早府里的下人便都开始一天的忙碌。一个管家摸样的老者从门外匆匆跑向后院,在吴三桂的卧室外停了下来。
“老爷,府外来了朝廷的天使,说是带着皇上的圣旨,见是不见?”老管家在门外轻声的禀道。
屋里许久没有任何的回应,老管家却一点都不急,而是耐心的等候着。许久后,才见房门轻轻的被打开,一个满脸胡须的,高大威猛的中年脸孔出现在老管家的面前,低沉的说:“朝廷来了天使,几时的事情?”
老管家低眉顺眼,根本不敢抬头去看吴三桂,快速的回禀:“老爷,刚刚才到了府外,现在依旧在大门外候着。”
吴三桂皱了皱眉,迟疑了片刻,才沉声言道:“带到前厅去。”
老管家不敢多言,立刻躬身退下去办事。
吴三桂抬头看了看天色,转身又回了屋内,许久后才见他穿上一身正装,然后才慢悠悠的向前厅走去。
前厅里,三个小太监侍立在一个中年太监的身后,老管家就陪在他们的身旁,茶水已经换了两次,却始终不见吴三桂到来。
中年太监便是吴承恩刻意挑选出来的太监,乃是吴承恩的亲信,此人名叫刘会自小就被送入宫中当差,一直伺奉着吴承恩。此刻他抬头望着外面已经大亮的天色,却依旧没有见到吴三桂的身影。
刘会脸上露出一丝不愉快的表情,可他却不敢发作,毕竟皇上与吴公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吴三桂出兵协助防守嘉峪关。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刘会才看到大厅外面有一个中年男子悠哉悠哉走来。他把目光转向身旁招呼他的老管家,见其起身迎了出去,刘会这才知道终于等来了正主。
刘会不敢托大,自从他进了这吴府,便感觉到一丝丝不对劲。这里与其说是总兵府,却与皇宫里差不多,现在这个时候,那些拥兵自重的人,心里都有什么打算,已经不再是秘密。
吴三桂大步走进大厅里,老管家陪侍在他的身后,一副恭恭敬敬的摸样,不敢有半点的逾越。吴三桂进门的时候就已经在打量着刘会,见他是一个生面孔,眼里闪过一丝不屑。
………………………………
第447章 炙手可热
刘会率先上前参见了吴三桂,彰显对其尊重并自报姓名与身份。吴三桂心里虽然不屑一顾,可表面上还算客气,并没有摆脸色给刘会看。
双方客套了一会,吴三桂便直奔正题:“不知刘公公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刘会立刻从身后的太监手里接过藏在盒子里的圣旨,当着吴三桂的面打开,取出圣旨却不宣读,直接送到吴三桂的面前,笑道:“烦请吴总兵看看。”
吴三桂丢了一个识相的眼神过去,然后拿去圣旨观看起来。片刻后,吴三桂放下圣旨,沉默了起来。
刘会一直在观察着吴三桂的反应,见他这会面带为难的神色,立刻感觉到不妙。迟疑了一下,然后还是开口问道:“吴总兵难道有何难处不成?”
吴三桂放下圣旨言道:“刘公公有所不知,本总兵在辽东守着山海关已经有数年之久。在此期间,本总兵从未让后金踏进我大明半步。有此成绩,自然是我那帮部下用他们的热血与性命换来的。”
刘会愣了一下,不明白吴三桂突然说起这些有何深意?他犹豫了一下,开口言道:“吴总兵战功卓越,皇上一直都记在心里,但是,朝廷近来一直处于困难之中,相信吴总兵也深知其中原因。这次皇太极又再次率领大军来犯,还望吴总兵以大局为重。”
吴三桂突然脸色一寒,冷哼道:“这事恕本总兵无能为力,山海关目前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如果再调兵前去嘉峪关协防,那么山海关随时都有被后金趁虚而入的可能。”
没想到吴三桂突然间拒绝得如此干脆,刘会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吴三桂刚才所言并非全是推脱,也是有一些真实的情况。
然而,刘会心里也明白,单从表面上来看,吴三桂刚才说的就有些夸大了。
吴三桂在辽东经营了这么多年,其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刘会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兵强马壮的情况,辽东以及山海关并非吴三桂所言的那么不堪。
刘会考虑了片刻,又从身后的太监那里拿出另外一道圣旨,笑呵呵的说:“吴总兵不妨再看看这道圣旨,然后再做决定。”
吴三桂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快速的打开圣旨看了起来,此后他皱眉言道:“异性王?”
刘会看到吴三桂惊讶的摸样,心里顿时大定,呵呵笑道:“吴总兵不妨好好的考虑一下,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吴三桂抬头看了眼刘会,然后点头说:“这样吧,三天后给刘公公一个回复,这三天有老刘公公就暂且在此歇息。”
刘会当即起身哈哈尖声笑道:“无妨,吴总兵慢慢考虑。”
吴三桂哈哈大笑两声,然后让管家送刘会等人下去休息。他独自在大厅里徘徊了片刻,然后转身向后院而去。
崇祯在圣旨里告知,只要吴三桂肯调兵前去嘉峪关协防,把后金大军击退,便封他为异性王爷。辽东以后便是他的封地,这个诱惑吴三桂很是心动,所以他开始认真的对待。
在后院的书房内,吴三桂召集了最信任的部下以及军师商议着。
两道圣旨就摆放在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