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龙没能如愿一同出海,心里有些不爽,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干脆便直接回到安东卫的住处。
他刚回到安东卫,便得知有叶县派来的信差在等待。
叶县这会应该没有什么急事才对,可偏偏这个时候来了信差,说明定然是有事情发生了。
毛文龙不敢怠慢,立刻就召见了叶县而来的信差。
信差是一个中年男子,他见到毛文龙的时候,直接单腿拜倒在毛文龙的面前,口称:“启禀总兵,叶县突然来了一支几百人的商队,说是要向我们够买粮食。陈将军无法做主,特意派遣属下向总兵请示。”
“有商队要向我们够买粮食?”毛文龙微微有些愣神。
如果只是小量的粮食,根本无需通过毛文龙的答复,陈奇瑜自然可以拿主意。而他现在却派人来向自己请示,说明这支商队应该需要的量很大才对?
“可曾知道对方是何身份?”毛文龙疑惑饿问询。
“总兵,目前还未得知,不过对方的掌柜说话的时候满口的京片子口音。所以陈将军猜测应该是从京师而来的商队。”信差如实禀道。
这下毛文龙更是疑惑了,不过在他细思之后,突然呵呵笑道:“难不成这支商队是朝廷派来的?”
结合先前朝廷断了粮草的情况,毛文龙不难联系到崇祯的身上。毕竟嘉峪关的紧张情况刻不容缓,如果朝廷再没有粮食送过去,哗变一定跑不了。
一番思考后,毛文龙笑问道:“他们准备了多少银两来向我们购买粮草?”
信差回忆了一下才禀道:“陈将军说是五十万两白银。”
毛文龙闻言后点点头说:“五十万两的确不少了。”
停顿了一下,毛文龙这才对信差吩咐道:“你现在就回去告知陈奇瑜,让他把粮食的价格提高三分之一,然后银两全收,照价卖给他们。”
信差当即称是,然后便自行告退离去。
毛文龙心里寻思着:“如果不是看在目前还需要朝廷来抵御外敌的情况下,他根本无需理会朝廷这桩买卖。甚至还可以狠狠的勒索一下朝廷,让其付出巨大的利益出来。”
而毛文龙目前只是提价三分之一,这对朝廷来说算是很大的恩赐了。
陈奇瑜在收到毛文龙的指示后,他很是诧异,但也没有去私自为难前来购粮的掌柜。他完全遵照毛文龙的吩咐办事,这让前来购粮的掌柜很是意外,再三确定后,便爽快的进行交易。
掌柜在来之前便已经做足了心里准备,也把自己的底线拉到了很低的点,然而事情却出乎意料的成功,让他一时间犹如置身于梦里一样。
五十万两白银,最终换上了满满的近百车粮草,掌柜算是满载而归,再三谢过陈奇瑜之后,他们当天便立即启程离开了叶县,片刻都不敢耽误,看得出来很是着急。
………………………………
第365章 归乡心切
朝廷从毛文龙购买的粮食不仅解决了边关存在的将士兵变可能,还有余剩之下,崇祯大手一挥,直接拨付给那些派兵前往山西协助平反的将士。
如此一来倒是为卢象升募集到近五万真正的精兵,卢象升想象不到崇祯突然间如此慷慨,居然解决了边关的问题,还再送了不少粮草供自己使用。
卢象升有了这些粮草以及此刻手下的五万精兵,他对这一次彻底平反山西志在必得!
边关安静了,大明朝廷的形势也变得一片大好,然而,此时的陈继盛率领东江军依旧在鞑靼的大地上,东征西窜,杀人杀得不亦乐乎。
自从有了那一万余匹战马,陈继盛当即便重新整军,把八成的兵力直接变成了骑兵。加上先前东江军原有的骑兵数量,陈继盛目前手下有近两万的骑兵。
两万骑兵的威势足够震撼人心,就算大明朝廷这会想要组织起一支两万的骑兵,也是不易。或许说根本就没有可能,第一,战马便会直接制约了朝廷无法拥有。
第二,骑兵在大明境内的花费绝对是朝廷目前无法承担得起。第三则很简单,前面两点朝廷都无法做到,那么还有可能拥有两万骑兵的大军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这点毋庸置疑,连朝廷都没有办法做到,偏偏陈继盛这会却轻松做到了。因此他很是骄傲,更是洋洋自得,尤其是在有了这些骑兵之后,袭击其它的鞑靼部落时,更是迅捷。
前天刚刚平了一个不到百人的小部落,这会大军正向下一个侦察到的小部落前进着。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天突然又下起了雪,虽然不大,却也给大军添了不少的麻烦,行进的速度更是一缓再缓。
“将军,前方五里之外便是鞑靼小部落的所在地。”一个负责侦察的将士,快马跑来向陈继盛禀道。
陈继盛脸上露出狞狰的笑意,他丝毫没有半点的犹豫,当即下令:“老规矩,通传全军,休息半个时辰。都给老子把刀给磨锋利点,准备杀敌。”
“是,将军!”侦察兵立刻领命下去传令。
徐敷奏此时下了马,他身上的盔甲早已落满了雪花,由于体温较高,雪花落在身上很快便会化成水气,直接弄湿了他的衣服。
盔甲能够抵挡刀枪箭疾,却无法在寒冷的天气里给徐敷奏保温,甚至在雪花融化后,直接把他全身都给湿透了。如果骑马狂奔的话,还不会感觉到那么冷。
这会一停下来,立刻就感觉到浑身不舒服。他立刻脱下盔甲,连同身上的外套都一起脱掉。外套已经完全湿了,倒是身上的内衣还未被沾到。
冷冽的寒风吹来,虽然感觉到很冷,身体却感觉到很舒服,再也没有那种湿冷的感觉。
徐敷奏从马鞍上绑着的包裹里拿出一件鞑靼人的皮毛衣换上,这才转头看向陈继盛,却发现这家伙也与他一样,已经换上了鞑靼人才有的动物皮毛衣。
“怎么,你身上也被湿透了吗?”徐敷奏掏出干粮边啃边笑言道。
“这该死的天气,我们赶路还不到半天的时间,这衣服已经换了第二件了。还是这鞑靼人的皮毛衣实在,根本就不会被雪水湿透了衣服。或许让大家都穿上鞑靼人的衣物,这样可能都会好过一些。”陈继盛一打开话闸子便开始发起牢骚。
“如果你这命令真发下去,估计等下打仗的时候,我们会在战阵上分不清敌我。到时误伤了自己人那才真的是要命。”徐敷奏撇了撇嘴,又一次警示陈继盛。
对于徐敷奏的警示,陈继盛却没有半点的不耐烦,他连反驳的意思都没有,嘿嘿笑着言道:“放心吧,我还没昏庸到这个地步。”
说着,陈继盛也掏出干粮开始大口啃起来。进入鞑靼的地界已经是第二十天,现在有多深入,陈继盛他们心里也没底。按照他与徐敷奏的计划,再溜达五天便可撤离,趁着皇太极还未赶到之前逃出这里。
陈继盛啃完了干粮,拿出一个酒壶,灌上一大口,哈着满嘴的酒气鄙夷着言道:“这草原的酒真没味道。”
徐敷奏瞄了他一眼,无奈的摇摇头。其实鞑靼人酿造的酒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这样的天气里,完全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但在行军的时候,军中有规矩不许沾酒,所以,陈继盛每次偷喝酒的时候,总要解释一下这些酒不是酒。
懒得再去劝说陈继盛,反正徐敷奏心里也清楚,陈继盛不会贪杯而耽误正事。他啃完羊腿上最后一口肉,把腿骨头随意一扔,然后一脸正色的说:“再有五天,我们便可撤回,这次我们的收获不少,打造一支精兵也算成功,还多得了一万余匹战马。已经没有什么好耽误的了,为了确保顺利返回,不如我们平了这个小部落之后,立刻返回大明,你觉得如何?”
陈继盛的脸上闪现一丝犹豫,虽然他的心里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小心。毕竟,皇太极从得到消息,再从嘉峪关率领大军前来,没有个三十天的时间,根本无法赶到这里。更别说,此时的东江军居无定所,每天都在赶路,皇太极就算赶到了,想要找到东江军的位置也不容易。
但陈继盛也考虑到在这样的鬼天气里,每天闷头赶路实在无趣,在一番深思后,他点头言道:“就依你所言,反正我们的目的已经超额完成了。”
两人商议之后,一致赞同提早撤走,把消息通传全军之后,全部东江军都爆发出高涨的情绪。很显然,没有人想继续在这鬼地方呆下去了。
归乡的情绪在东江军之中蔓延开来,将士们情绪高涨,恨不得现在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