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元年-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云奇道:“那你还不赶快回去,千万别耽搁了。替我问候萧婶,祝她早日康复。”

    云奇边说边飞快地绕过萧劲锋,大步往前奔去。

    萧劲锋在后面大喊道:“你跑什么呀,鬼撵起来了?你还没告诉我你去哪儿哩?”

    “我已出师下山了,去县城找活干。”戴云奇头也不回地答他,照样快步如飞。

    “大丈夫不寻思建功立业,打什么临工啊!”萧劲锋从后面追上来,边跑边喊,“你还是再考虑一下我去年的建议,来报考我们警官学校吧,这是全浙江最好的学校,我还可以向校长推荐你。”

    戴云奇不理睬他,只顾脚下发力,萧劲锋哪里追赶得上,眨眼之间二人就离了数箭之地。

    萧劲锋只得停下来,跺脚发狠道:“真不愧是尼姑带大的,鼠目寸光,没得出息!”

    说完有些心虚,踮起脚尖往前望了望,见戴云奇并未听见自己的咕哝,仍只管往前赶路,便轻蔑地摇摇头,转身回村去了。

    不足半日功夫,戴云奇就出了山,踏上了往北的官道,一路风餐露宿,赶往南京,且按下不表。

    却说戴笠自从在上海遇见蒋介石,便别无旁鹜,屈身相伺,实心跟随。

    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后,任命蒋介石为校长,戴笠便在蒋介石介绍下,于民国十五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就读。

    从进入黄埔开始,戴笠就为校长蒋介石开展在学生中的情报收集工作,并表现出惊人的情报天赋,崭露头角,深得蒋校长的赏识和信任。

    民国十七年,下野后的蒋介石东山再起,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

    为避免被逼下野的悲剧重演,在经过连续几个夜晚的反躬自省后,蒋介石总结出下野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在党内外耳目不明、手足无力所致。

    因此决定起用忠实可靠、精明强干之人重组***的情报机构,为自己开展特务政治服务。

    拿定主意后,蒋介石便从自己的黄埔弟子中物色人选,重组了军委会情报机构――秘密调查组。

    戴笠自然是蒋介石眼中的不二人选,被纳入军委会秘密调查组,成为骨干人员。

    从此,戴笠就算正式干上了名正言顺的情报和特务工作。

    有一次,戴笠因公干路过郑州,在街头熙攘的人头中看见一面旗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老子留其名。

    不禁心中一动,带人来到旗前,果见旗下坐着一人,须发皆白,细看正是当年指点自己往南的前清湖北举人李茂全。

    李茂全正坐在卦摊后等主顾上门,却突见一帮大汉簇拥着一人前来,此人身材魁壮,颇有威严,却又含而不露,不动声色,便知是非常之人。

    李茂全见此人面容沉郁,双目阴鸷,只顾盯着自己看,便手拈白须问道:“这位先生是看相还是算卦?”

    那人却不搭他言,对手下人一挥手道:“此为江湖骗子,收了他的卦摊,把人带回去!”

    李茂全大惊,苦口分辩,可那些人哪容他多说,七手八脚收了他的摊子,将他架起就走。
………………………………

第十四章 李老恩师

    众人将李茂全强行架入一间酒楼,里面早已摆下两桌精致席筵。

    除开两个小二在堂内伺候,楼内并无闲人,李茂全思忖道:“不知此人为何方神圣,如此排场威严?”

    那人大咧咧在上席首座坐下,示意手下人松开李茂全,然后似笑非笑地望着他道:“你可还记得我?”

    李茂全摇头道:“不识尊面。”

    那人顿露失望之色,拍案喝道:“当初你说我有贵人之相,让我远离家乡和娘亲,往南方去方能发达,难道你一点也不记得了?”

    他虽声色俱厉,但李茂全乃久闯江湖之人,很快到也镇定下来,拈须笑道:“听阁下话音,似找老朽相看过吧。老朽行走江湖,靠看相算卦为生,多年来,不知看过多少红尘过客。

    “若阁下在老朽卦摊前看过相或算过卦,实不足为奇,老朽虽对此并无记忆,但从阁下当今作派来看,似乎当年老朽所言并不为虚妄,阁下却何以如此忿恨呢?”

    一席话说得那人哑口无言,呆了半晌,方才道:“十几年前,在浙江某个小镇,你曾给一个落魄少年算卦。

    “说他若终身呆在家乡,便不会有出头之日,只有往南方去才会有不可限量的前程,卦资一个大洋。没想到,如今你竟丝毫不记得了!”

    李茂全道:“老朽年迈,脑力衰退,也是人之常情嘛。我看阁下面目红润,天庭光亮,正是鸿运当头之时,何不专心于仕途前程,怎与老朽这风蚀残年之人斤斤相较呢?”

    那人却忽然起身,挥手屏退众人,然后将李茂全扶于席首坐下,纳头便拜,弄得李茂全一头雾水。

    那人道:“因街上人多眼杂,故请先生至此,还望先生见谅。先生恐怕不记得我了,但在下对先生却时刻铭记在心。

    “请先生再好好想想,我的名字还是先生所赐哩。我原名戴春望,先生说我命中缺水,故替我改名为戴笠,又取字为雨浓,可曾想起?”

    李茂全忙扶起戴笠,细观半晌,恍然道:“老朽有些印象了。未曾想当年的少年郎,已长成为如今的达官显贵了吧。”

    戴笠执壶给李茂全斟酒,连敬了三杯,李茂全甚觉过意不去,口中连称不敢。

    敬完酒,戴笠才在李茂全身边坐下,向他细述了当年从广州到上海遇见蒋介石之事。

    听完他的经历,李茂全慨叹道:“看来阁下是遇上了明主啊,当珍惜这份天纵奇遇,好生为官为臣,但愿君臣相得,永不相负!”

    戴笠道:“学生也是这样想的。但如今纷纷乱世,为官为臣都殊为不易,尤其是象学生这种只为领袖所驱使之人,要想在复杂的党内党外斗争中站稳脚跟,实非易事。这几年来,我常感到学力不达,力不从心啊,还望先生助我!”

    李茂全见戴笠未经自己同意,就擅以学生自居,本已不悦,又见他说出想请自己入幕之意,更与自己心意相忤,不禁皱起眉头,摇头不语。

    见李茂全不答应,戴笠有些急了,复又离席跪下,流泪道:“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年在下虽身在官场,但常受同僚倾轧排挤之害。

    “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幸好蒋主席一直还对在下恩宠信任,不然早就被陷于阿鼻地狱,永不能翻身啊!

    “这么多年来,在下一直在暗中寻找学识深厚之人相助,无奈天下渺渺,贤明之人不知所往,今见先生,实乃上天垂怜,在下岂能错过此天赐良机!

    “愿先生不以在下浅薄,出山相助一二,以解在下随时被无情宦海吞噬之厄!在下愿终身对先生以师事之,对先生家人亦愿尽力提点,绝不负言!”

    言罢,再次叩头出声。

    见他提起家人,李茂全不禁老泪纵横,呜咽有声。戴笠大惊,茫然地望着李茂全道:“难道在下说错什么啦?”

    李茂全扶起他来,拭泪道:“非你说错什么,阁下乃党国高官,却对老朽一介草民执礼甚恭,实令老朽惶恐莫名。

    “只因阁下提起家人,触动老朽心中隐痛,故此下泪。”

    戴笠忙道:“敢问先生有何隐痛之事,可否对在下讲明,也许能助先生解决一二,亦未可知。”

    李茂全叹道:“当年你我在浙江相遇之时,正是宣统逊位之年,那年我见仕途已是无望,便趁尚未老朽难行,外出游学,到也过得惬意。

    “然不意上天不悯,在我游学几年回湖北后,却家宅破败,人口不存。打听乡梓才知,在我离家的几年间,独子不幸染病早亡。

    “世道艰难,战乱频仍,不事生产的儿媳带着两个幼女难以度日,便领着两个女儿离家投亲,谁知竟不知所踪。

    “经四处辗转打听,又听说有人曾看见过老朽的儿媳,但人已疯颠,过不久也死了。两个小孙女却再也无人见过。

    “万不得已,老朽不得不以残弱之躯,再出江湖,一边算卦一边寻找两个小孙女的下落,然而十几年过去,老朽已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却仍是毫无音信。每当思此,常痛断肝肠,难以自持!”

    戴笠闻言唏嘘不已,道:“不知先生丢失的两个孙女儿可有什么特征?”

    李茂全道:“我儿子亡故时,因与我音讯不通,便在一个亲戚家给我遗有书信,里面说了她们姐妹出生的年庚时辰和名字。姐妹两人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