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4章 借宿
卫子期身披一袭玄装胄甲,头戴缁布冠,在结处缀以玉石,靛蓝色的衣襟缀着金丝绣线,衣领处衬出素白,与周身的玄黑色调形成一种互为映衬而又不突兀的协调感。
面容的曲线依然如玉石镂刻般刚硬,带起阵阵扑面而来的冷冽气质。蛾眉细目间流露出丝丝摄人心神的神采,夜明珠般的清澈眼眸间寒光闪烁,如利刃般锋芒毕露,洋溢出令人敬畏胆寒的威严气势。
完全被墨语无视的他,一脸不满,勒了一下马辔,胯下一匹鬃毛黑的发亮的绝影,发出“咈咈“的声音。
墨语这才将目光转向了他,盯着他的额头猛瞧,发现红得发紫,也不知道是凶还是吉。
见墨语不言,卫子期顶着一张臭脸,从马上一跃而下,将马绳随意交给了家仆。
家仆恭恭敬敬地接过他的马,牵去马厩。
墨语见势,看来卫子期一时半会是不走了。
欠债还钱,两分钟不到的事情,也不知道他准备搞什么名堂。
两人四目相交,卫子期最终先耐不住,微微挑眉,咧开嘴角挂着一丝浅浅的笑意,道:“怎么,姒娘你不欢迎卫某吗?”
这口气,好像咱俩很熟似的。
“哪里哪里,卫大庶长,里面请。”墨语装腔作势地做了个“有请”的姿势。
墨家堡虽然不同于普通的寻常人家,家中有不少护卫,但在一队正规军面前,就显得只是拿着粗使农具的泥腿子。
卫子期身后的一批人马,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墨语的身上。
墨语浑然不在意,昂首挺胸,走在卫子期的前面,很有导购小姐的架势,脸上带着客服式的标准笑容,看起来平易近人,实际上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一些负责修葺房屋的家仆和杂役看到一群手持着兵刃的精兵都不禁被那股寒芒冷冽的气势所威慑住。
墨语也注意到卫子期的这次前来,还带着两大箱子的货物,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若是还给她的250两,未免也多了一些。
进了厅堂后,卫子期便命随行数人将两只大箱子搬了进来,放在厅堂极其显眼的正中央。
厅堂左右两侧整齐摆放着两排八张案桌,最里面正对着门口横放的则是代表主人的长案。
墨语径自走到主案前,跪坐下来。
卫子期挥手示意随行之人退出堂外,不待墨语招呼,便毫不客气地走到右首案桌后面也坐了下来。
看了看端坐上面的墨语,卫子期作势咳嗽两下,朗声道:“这两只箱子,其一乃是十多匹上好的绢帛,另一乃是一些金银珠宝,这些东西可说是价值不菲,足以抵得上之前所说的250两了。”
墨语皱了皱眉,并没有搭话,她觉得卫子期突然拿出那么多东西给自己,肯定还有下文。
卫子期顿了顿,见墨语并没有什么表示,随即促声道:“至于多出来的物资,就劳烦姒娘帮忙招募些军士吧,就当是酬劳了,至于招募完成前嘛……我等便要在此叨扰一阵了。”
说完,便对着墨语抱了抱拳,努力挤出一个和善的笑容,与他冷毅刚健的外貌实在不搭。
………………………………
第125章 引导
没想到卫子期打得是这个主意。
虽说他那些人马加起来,也不过多了二十张嘴,对于眼下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之前墨语吩咐种下的那些奇异种子生长极快,原本是三个月才能成熟的,缩短成了一个月,不用过多久就可以收获第一批系统出产的粟米了。
后招募这回事可就难办了,水云县最大的地主就是墨家堡了,其次就是陆家。
这拐弯抹角的,不就是在问她要人吗?
她自己都巴不得把那些佃户都统统一人两用,又能种田又能练兵。
墨语眼珠一转,苦笑道:“卫庶长真是说笑,当我是个女的,就好骗了是吧?我可是听闻军队里可不会招一些低下的奴籍拿去充军。”
她想起曾经某本书上看到这个说法,春秋时期那些打仗的都要叫阵,上场的可都是士族子弟。
“都什么年代了,早就改了。不知姒娘是听谁说的。”卫子期面无表情的说道,一双冷冽的双眸仿佛要看透她的心思。
墨语根本不想回答这么无聊的问题,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反问道:“想不到卫庶长,竟然还要拜托我一个小女子来安排招兵买马,可惜我们这一个小破城,连个流民都没有了,不然的话,我倒是想让你把那些流民编入军营,岂不是一举两得。”
“哦,那些流民去哪了?”卫子期抬眸,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似乎对这个问题很在意。
墨语眉头一皱,心念着:你问我我问谁?
表面上哀叹了一声,道:“哎,姒娘不知,这夜露风寒,不是饿死就是冻死了吧。”
“可惜了。”
墨语跟着“呵”了一声,朝着上方白了一眼。卫子期也不是什么圣父,不然应该说的是“可怜”而不是“可惜”。
然,此时她也不明白卫子期说这话的真正含义。
只能听到他又继续问道:“若是死了,不知尸首在何处?”
墨语发现不对劲,这个卫子期怎么对那些流民这么关心?
这个询问的架势,让墨语想起那些警匪片里,警察询问线人时的情景。
他,明显是来探听情报的。
但墨语这里确实一无所知,无法提供更多的情况,这个话题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随即,墨语主动将话题一转,问道:“对了,没想到卫庶长可以领到那么多奖励,真让有些意外。那个叫公子琛的真是大方啊。”不过是剿灭了一窝山贼,还是基本被夏侯惇干掉的。
卫子期面色一沉,原本就看起来凶相的面容,现在更是一脸杀气,也不知道是摸到他哪块逆鳞了。
殊不知,公子琛在他的心中是如何的高大上,不容旁人任何明嘲暗讽。
墨语对公子琛这人是有点印象的,去楚国之前就从范蠡的口中提起过,大肆夸赞了一番。
偏偏,墨语就不喜欢这种吹捧,好像圣人一样的存在,不知不觉就成了路人黑。
反观,她其实对公子婴齐倒是没什么反感,毕竟从杀人不眨眼的角度来说,倒是一类人。
“姒娘误会,那些东西不过是从其他山头借下的。”
言下之意,他是在来墨家堡之前,还干了一票啊。
墨语心里发出“啧啧啧”的感叹声。
………………………………
第126章 以身相许
听闻墨娰的父亲与兄长是两个月前被一群盘踞在莨山上的恶贼打死的。
那群山贼也是最近刚刚出现的,既彪悍又猖狂。
据说,那些人本是平阳县一家大户的佃户,因为地主家要卖田贩人,想到以后可能沦落成他国的奴隶,于是一起奋力反抗,不仅杀了自己的雇主,还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当然也因为他们抢劫的对象越来越多,收集到的物资越来越丰富,队伍不断地壮大了起来,有许多失去了田地的佃户主动加入他们,不到半个月已经聚集了三百号人,并且霸占了一个山头,还自封“莨山好汉”。
而在这群“莨山好汉”的眼中,墨家家主自然也是劫富济贫的好人选。
卫子期在如何剿灭那群“莨山恶贼”方面,并没有详细说明,只字片语一笔带过,听起来像顺手牵羊那么简单。
不过,依照卫子期那谨慎行事的性格,墨语断定他肯定下足了功夫。
外表严肃、一本正经的卫子期却想着自己要不经意地提起这事,墨姒理当感谢自己帮她报了杀亲之仇,感激涕零之余说不定还会说出“小女子自当以身相许”云云。
一阵胡思乱想,抬头却见墨语正襟端坐、一脸冷静,完全没有什么亲情概念,一点表示都没有,好像跟她毫不相干。不禁有些失落。
墨语没有原主的记忆,连便宜老爸和兄长都没见过一眼,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是死是活毫无感触。
就算听卫子期提起,她也只当是听故事一般,何况他讲得十分平淡,好像流水账一样,听后自然内心毫无波动,不想哭也不想笑。
而她总觉得卫子期有着官差那种高人一等的观念,好不容易打了个场胜仗,还直接带着这些赃物跟她炫耀来了,心里就有些不爽了。
两人交谈间,卫子期见她言语间提起了公子琛,以为两人是旧识,又询问了几句。
“姒娘与公子琛可是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