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废话!”李延炤站定脚步斥道:“你在营中欺压士卒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你他娘的也不想想,你操练了多久,他才操练多久?你要是一时技痒想过两招,不妨我来陪你?”李延炤说着,便作势去拿程勇手中长刀,这一举动令陈山心下一紧,赶忙出言道:“司马恕罪,属下知错……”
“知错就好!”李延炤说着,已将长刀拿在手上,而后向城外一指,又道:“下次再让我见到你欺压士卒袍泽,你便去辅兵那里报到。然后天天跟着他们去砍树吧!”
陈山听李延炤不见喜怒地讲出这番话,心下一紧,赶忙连连摆手道:“司马息怒,属下铭记于心,今后再也不敢了……不敢了……”
李延炤点点头,而后将手中长刀丢还给程勇:“好生点。城外敌军无时无刻不想打进来。要想保住自己小命,就得在战场上杀死敌军!”
程勇接过刀,沉声道:“司马放心,若虏贼敢登城,我必随队死战。待斩获敌首之后,再与司马报功!”
李延炤闻言,指了指程勇,笑道:“从军没几天,口气倒不小。我就在城楼上,等着你斩获敌首前来报功,若将来升了官,也好衣锦还乡与你娘子叙说别情……”
程勇抱拳道:“承蒙司马抬爱。”李延炤哈哈笑了两声,便转身往一旁城墙上走去,开始巡视各处防务。程勇望着李延炤的背影,目送他远去,直到他行出很远,湮没在将卒构成的人海之中,再也无迹可寻,方才转过头,略带尴尬地望向面前这一丢丢铁甲步卒们。
陈山看了看程勇,返身将手中长刀靠到垛墙上,转头用下巴指了指程勇:“小矮子,你杀过人吗?”
程勇有些迟疑地望着陈山,用力摇了摇头。
陈山看程勇如此坦率,便笑了起来。他伸出一根指头在面前晃了晃,道:“明天,最多明天。在这城墙上,不是你杀掉虏贼,便是虏贼杀掉你!”
陈山看着一脸惊骇的程勇,又道:“而司马每战必先。倘若畏惧后退者,一概军法从事……”
程勇拱手道:“谢过老兵提醒,小人记住了。”
陈山点点头:“你手中那长刀便留待自用吧。武库中也没有多余铁甲。你不若去前营张都尉那里领一面圆牌。明日守城之时,便将圆牌架在墙上抵御箭矢。”言罢陈山指了指身后插满箭矢的城楼:“这些,都是今日虏贼的杰作。”
程勇看着城楼上密密麻麻的箭矢,神色开始变得无比凝重。
陈山重重地拍了拍程勇的肩膀:“怕了吧矮子。”他冷笑两声:“战阵之上,你可没什么功夫去害怕。”
程勇仍在细细体会着陈山方才与他讲的那一大通话间,陈山已经冷笑着行去一旁的城楼后躺下准备小憩片刻。
入夜,从外面看来整个令居城都陷入了沉寂。然而城上零星的火把映照下,还是能看到城上每隔一段就有数名士卒在垛墙边据守。借着那些零星的火把照射出的一片片昏黄光亮,这些士卒忠实地履行着他们的职责。
李延炤上南城巡视一圈,部下们这种尽职尽责令他稍稍放心。连着近两天未曾合眼,阻挡不住的困意终于是匆匆袭来。李延炤揉着眼睛,轻手轻脚地行下城楼,打算回到营中将就睡一觉。
然而行至半途,李延炤心中对于敌军明日可能采取的行动又在心中猜度与思量了一番。预计的敌军行动无非几种:要么继续强攻南城,要则转向猛攻东城。或牵制南城而主攻东城。反正依敌军现今的兵力,四面围攻确不太现实。而除过东南两侧城墙,其余两侧一面环水,一面背山,也着实不适合集兵进攻。
一念及此,李延炤便转而向东侧城头而去。他之前所虑皆是直面敌军营寨的南侧城墙,对于东城几乎没怎么在意过。敌军首日在南城遭逢重挫,次日很可能便选定东城进攻。如若东城准备不足,后果便不堪设想。
唯一令李延炤稍稍放心的,便是据守东城的将领是曹建。虽然在自己起起伏伏的道路上,他与曹建之间渐渐已出现分歧,并且也曾经出现过分道扬镳这种事。不过对于曹建治军及军事指挥上的才能,李延炤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行至东城城楼下,正迈步上行之时,李延炤忽然便听到城墙上一声喝问:“谁?口令!”
李延炤停下脚步,略一思索,道:“平,回令!”
黑暗中的声音不假思索回道:“虏!”李延炤拾级而上。借着朦胧的月色行至阶梯上端,便看到一名手执弩机在阶梯上端女墙后据守的士卒。
李延炤自行尝试对口令做出一番改革。为了防止细作混入城中,遭遇巡兵之后先行发问套取口令,他按照后世军中采用的形式,将口令拆分为两部分。如今日口令便是“平虏”。巡哨士卒先行发问,被问人回答头一字,而后要求回令。哨兵再以后一字作回令。如此可最大限度防止口令在传递过程中的泄露。而一旦一方回答不上来,另一方可当即便将对面当做探子拿下,再细细审问。
阶梯上持弩据守的士卒不意前来的竟是军中将首李司马,忙放下弩机,抱拳告罪。李延炤摆摆手道:“无妨,你做得很好,值守就应提高警惕。”见那哨兵神色放松下来,李延炤又问道:“不知你们曹司马现下在何处?”
哨兵拱手道:“回李司马,曹司马现下正在城楼上。”
李延炤点点头,又问道:“曹司马何时来城楼上的?”
哨兵想了想,答道:“几日之前曹司马率部登城搬运武备器械,便再也不曾下城。”
“好,我知道了。你且好好值守。”李延炤嘱咐哨兵几句,便立即转身向城楼处行去。他本以为自己为了将令居守住已经够拼命了,却不意曹建这名下属,竟然比自己还要拼。李延炤行至城楼附近。便听黑暗之中数人大声喝问道:“谁?”
李延炤道:“我,李延炤。”
行至近前,那几名出声喝问的士卒甩燃手中火折子,点燃了一支火把照亮了方圆两三丈的范围,方才看到悠然前来的这位将领正是李司马。
城楼拐角处站起一个身影,伸着懒腰,声音显然疲惫困顿至极:“谁?大晚上的,大呼小叫个什么?我不是喊你们未遇敌情,不要一惊一乍的么?”
“曹建!”李延炤听那声音,急忙唤道。还在抻着懒腰的曹建乍然听闻李延炤的声音,困意顿时尽去。待到他细细观察,看到火把照耀的那片区域,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之后,也是顿感猝不及防。
“末将曹建,拜见李司马。”清醒过后的曹建也丝毫不含糊,立刻行至李延炤身前行抱拳叩地之礼。李延炤赶忙上前将之扶起:“不必多礼,速速请起。我等责任重大,不意曹司马竟以城楼为家,尽责至此,李某也不得不道一声佩服。”
曹建抱拳垂首:“哪里哪里。司马谬赞了。属下不过是担忧这些士卒失职,故而日日在城上据守。今日虏贼强攻南城一日未果,想必明日必会对我东城有所动作。我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严防死守……请司马放心,建与东城共存。建若在,则东城在,东城亡,则建俱亡!”
李延炤听闻曹建坚定地表露出来的决心,不由得有些感慨:“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也是李某没本事,拉不起更多队伍,才劳累诸军困守孤城,前途未明啊……”
曹建抬起头望向李延炤,眼神中却透出一种莫名的情绪。他拱拱手:“请司马移步,属下有事不明,要请教司马。”
李延炤点点头,随后便跟着曹建一同向城下行去。到了城门洞中,曹建停住脚步,拽住李延炤的臂膀,语调急切地问道:“务请司马如实告知。我等,还能否盼来援军?”
李延炤不知曹建竟出言问到这个问题,心神一动,猜度了一番,也知曹建如今心神不宁,大抵是心中已出现了些许动摇。不过困守孤城,外无援兵这种事,实在令人难以看到任何希望。曹建出现这种情绪,李延炤倒也不以为怪。
短短一瞬间,李延炤心中已权衡思量了一番。面对着曹建的催促,最终还是苦笑着摇摇头道:“曹司马,外间有无援兵,如今即便是我,心中也是没数……”
他抬头望向曹建:“早先我部自南岸撤回县城,哨骑四出前往找寻刘胤主力踪迹之时,我便遣出数拨信使,前往郡城、各县乃至姑臧、武兴等郡通报军情,并求取援助。然而各郡县府君县令等人均含糊其辞,我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