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壮,遇事皆能随时征召为兵。若再逢战事,倒也不会感到太过仓促,总之是备而无患。”

    刘季武听得这番解释,心中倒也默然。开始觉得先前整理那么久,倒也不是在做无用功。

    两人忙活了大半天,此时事毕,自然伸腰扭腿放松片刻,然而不旋踵,秦大勇已是捧着一本籍册又冲进了县府正堂之中。刘季武看向秦大勇双手捧着的籍册,顿觉头大如斗。

    李延炤见秦大勇归来,并且带回了阵亡士卒名册,虽然感到疲累,也是强打起精神,招呼着刘季武一同继续忙活。刘季武只得硬着头皮又坐下来,而后翻开那本籍册,与李延炤一同对照着上面所记载的那些阵亡士卒,并将他们一一又按照地域,在方才的那本籍册之上划分出来。

    令居县治下,包括县城之内的里坊级别地域足有十几个。分别整理划分并且登记,也是一项繁杂工作。刘季武虽然在认真记录,然而面对这等繁琐之事,内心也是略有怨言。只是看到李延炤面色平静地认真整理记录手中的名册,便只得将心中厌倦之意压下,转而继续抓紧手中毛笔,认真书写着那一个个姓名。

    直到外间天色将黑,这一项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李延炤起身合上面前籍册,连连对刘季武言道辛苦。此时将郡府登记在册的阵亡士卒已按地域登记完毕,李延炤之后还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前去这些阵亡将卒的家中查访。其次便是想办法弄来财货,先将这些应发抚恤尽皆下发。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抚恤之事(三)

    匆匆吃过简单的晚餐,而后睡了一觉,次日鸡叫三遍之时,李延炤已起床。当即便写了一封奏陈,唤过一名士卒快马加鞭送去郡府,将当下令居县中情形以及自己越俎代庖暂行县令事务的事情向辛太守做了汇报,而后便是去后堂侧厢中将一干将卒喊醒。他在县府中鸠占鹊巢,却不知那位张县令若有一日突然归来,将会作何感想。

    县令不在,县府中差役也是人心不定。编制内大半人都已是全然不见。李延炤又去找了褚县尉,请他将目前还在县府中的差役等皆叫到院中集合。粗粗一看,竟只有十余人。其中甚至还包括伙房负责做饭的四五人。偌大一个县府中,如今皆是大部缺员,倒是这个伙房最为齐整。

    李延炤心知,之所以伙房最齐整,倒也不是他们皆是尽忠职守。只是如今虽然县令不在,然而县府中还是有不少存粮。他们如今待在县府中,倒也是吃喝不愁。背地里开小灶的事情也是绝对没少干。心中一哂,对这些散漫的县府差役已不抱什么希望。

    如今正要分别去县城中各坊,以及县外各里去查访这些阵亡士卒有无遗漏,有无冒名。单凭自己手下这二十来人,倒也略显有些势单力薄。挨个里坊查访登记过去,不知已何年何月了。将这些将卒与这十来个散漫的差役混编到一起,再发道手令,从营中调一队士卒前来协助,事情倒也能简单一些。

    想到这里,他令院外将卒们与差役们稍候片刻,而后起身返回几案前,匆匆磨了一池墨,便挥毫写就一份手令。令营中抽调一队士卒,不带武器,前来县府听用。并立即交给秦大勇,令其前往营中,将这手令交给周兴。反正昨日自己一行人入营,那周兴一派前倨后恭姿态,令李延炤回想起来,也不由得哑然失笑。

    秦大勇领命前往,李延炤又将院中这些将卒差役打乱混编。他手下那些人,都在军中被他强制着过扫盲班。根据昨日便按地域分别登记的名册,查访各里坊中那些阵亡士卒实情,应不是一桩难事。便将这几人分为领队。当问及陶恒识不识字时候,这位陇西军中将佐羞愧地摇摇头。李延炤便也只能将他与两名陇西卒并一名差役,划归刘季武带领。

    李延炤让伙房的四人,以及负责劈柴的一名差役留守县府之中,除去这些人外,其余的差役也都各自划分,与将卒混编。并将他为各队划定出来的里坊区域一一告知给带队的几名部下。那些差役们神色中普遍透露着不情愿。本来待在县府中优哉游哉,好不自在。现在却要为一帮大头兵带路去办这等苦差,心中不免对李延炤也有了怨言。李延炤观其神色,已知其心中所想,却也不点破,只是淡淡一笑。

    分派完任务,并交给各带队队官相应地区的名册之后,李延炤在,笑言一句:“今日辛苦诸位。若是差办得好,晚回县府,李某人请大伙吃酒。若是差办得不好,李某便请大伙吃棍棒!我不知张明府是何种规矩,不过我混迹军伍,便只知军法!有功便赏,有过当罚。便是一直跟随我的老部下们,也莫要仗着资历怠慢公务,否则休怪我翻脸无情!”

    这些一直跟随李延炤走过来的人,自知他是何等脾性。眼见县府差役们的表情,都知道这番话是讲给他们听的。不过这些老部下们自己,也是丝毫不敢怠慢,都是连忙应是。

    过不大一会儿,秦大勇已是自营中归来,也带来了周兴调遣的一队步卒。这些军士皆按李延炤的指示,未携兵刃而来。李延炤走出县府,审视了一番这些兵卒。广武军如今不论将卒,人人披甲,军容整齐,已算是颇为豪气,不过却远远不及韩璞所率那些州治精锐。而令居县兵与广武军比起来,都是远远不如。

    李延炤见这些县兵,也不过一半人身穿皮甲。筩袖铠这种东西,更是只有带队的那名队率身有一领。心中对自己未来将带领一支什么军队,心中已是有了底。

    如今郡县兵本质仍是世兵,而且属于屯军。这种半耕半战的军队,讲道理战斗力实在是不敢保证。就是在金城大营中,这些令居县兵因是保卫乡土,那种表现都已算得是超常发挥了。而在大营几近不支之时前来支援的永登县兵,因大部是关中、陇西来的流民组成,战斗力确实比令居县征召的那些士兵要高许多。

    加令居县本来也是一个并不算富裕的县。军备除去依靠州治发放的那些东西,自然是没有什么余力自己制造。因此不管是从军备,还是人员来看,自己即将带领的这支军队,都不是什么有潜力的精锐。

    李延炤如今才算是领会了张使君遣使求和的一番苦心。如今的凉州这种状态,即使堪堪守住了这一次进攻,也绝难抵御刘赵的下一次进攻。张使君不仅仅是用一大批财货,为自己换来刘赵给的一堆无用的空头支票。他也是用这次求和,为凉州在努力争取时间,争取发展的契机,也争取到了一个可以等待良机的机会。

    也许之前在金城,在广武,乃至于姑臧,李延炤对这些事情的体会都还不够深刻的话,如今,当他真切地看到这些县兵的平时状态之时,他才明白。原来有的时候,言和并不一定是卖国。而不顾情况的言战,才是对国家和乡土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他不知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下一次危机将会何时到来。然而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在下一次危机到来之时,尽力修正这次战争中军队所展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以使得应对下一次危机时,尽可能地能够从容一些。

    大营中派来带队的那名队率,名为赵大。听名字便知此人家庭绝非能够提供教育环境的家庭。然而李延炤还是例行公事地问了一句他是否识字,得到否定的答复后,李延炤便将他所带来的那一队士卒分别编入各队之中,而后将他编入自己所领这一队。

    编组完毕之后,随着李延炤下令,各队便分别出发,在各队中差役的带领下,分别向着各自需要前往的里坊方向走去。刘季武因昨日一整天帮助整理名册辛劳,李延炤特殊照顾,将他布置在城中查访。其余的九队人便各自出城而去。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抚恤之事(四)

    李延炤这一队人,由褚县尉带路,出了县城南门之后,便继续向南行过六七里,而后折而向东,过了一座桥,又走了三里左右,褚县尉方才指着一个坐落在逆水东岸山脚下的村落,对李延炤道:“李司马,便是这里了。”

    李延炤引着手下兵卒,向着村落中走去。褚县尉走在前面,率先到了村口。村落中此时人烟稀少,然而隔得老远便能听到一阵鸡鸣狗吠之声,也颇为热闹。

    褚县尉见村口只有几个小童在嬉闹玩耍,便去一旁一间屋子前,叩响大门,过不多久,便有一个妇人过来打开门。看着褚县尉,却并不认识,一脸茫然神色。

    褚县尉开口轻轻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