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的盾牌向对面推。此时双方都是气力充沛,两边竟是谁也奈何不得谁。

    李延昭反手握着木刀,用握刀的右手攥成拳,死命抵着自己的长牌。对面的赵都尉正抵着他的盾牌徐徐往过推。李延昭能感到自己的脚步在一点一点往后方滑去。他心中不由得暗自惊道:好大的力气!

    赵都尉全力以赴,然而却仍是感到自己对面这个对手的顽强。他自认自己的勇武在这支军中是无可匹敌的,可是对面那个年轻的什长,他的勇气和决心看来不在自己之下。

    李延昭见得对面长枪却是通通集中在中央。便出言提醒道:“牛二壮、秦大勇。小心对面长枪!”言罢又侧过头冲身后喊道:“刘季武、曹建,两翼,上!”

    刘季武与曹建闻言,迅速各带一人分别到达两翼,瞅得双方战况胶着,难解难分之时,迅速出前,向着对方两翼的刀盾兵雨点般地刺出手中的长枪。

    对面的四名长枪兵见得李延昭如此变阵,心中已知不妙,不等赵都尉下达命令,便自发两两到达侧翼,迅速护住了己方刀盾兵身侧的空门。

    对面长枪到达两翼之后,与曹建刘季武四人对刺一番。双方俱是刺中对方一人。李延昭看着崔阳与对面一个身上被刺中留下白点的士卒弃枪出列。转头冲着前列中央道:“牛二壮秦大勇!推!”

    牛二壮与秦大勇闻言。大喝一声,奋力前推。他二人之前尚且留有几分余力。此时架着盾牌奋力一推,对面士卒吃不住劲,本来严丝合缝的盾墙之中,出现了约莫两拳宽的一道缝隙。

    便是此时!李延昭喝令道:“长枪!刺!”

    早已准备好的曹建刘季武以及韩文灿三人迅速将枪抬过头顶,冲着那两拳宽的缝隙中直刺过去,三人奋力刺去。对面阵中却是传来一声惨叫。随后一个头上肩上被戳得白点密密麻麻的军士出阵,弃刀盾走到一旁,站在先前出阵的两人旁边。却向阵中观望而去。

    又刺中对方一人,李延昭这方顿时士气大振。众人呼喝着开始奋力前推。对面却已现出不支之色。

    “收缩阵型!”赵都尉深知此时自己比对面人少,唯有收缩阵型才能使得己方稳住阵线。

    “前排,掀!”赵都尉发令,他部下众人奋起余勇,用力将盾牌向着李延昭众人掀去。

    他们这一掀,使得对面诸人盾牌上的受力出现差异,猝不及防之下,众人本来严丝合缝的盾墙纷纷露出空隙来。

    “劈!”赵都尉喝令之下,众军士纷纷劈出了手中木刀。猝不及防之下。李延昭这边数人纷纷被劈中。

    此时原本占优的李延昭一行人,接连有三人出列弃刀盾。战阵形势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延昭遂不得不令众人收缩阵型。然而情势却也是越来越被动。自己手下的数人在对方全面的挤压之中已是越来越难受。

    “诸位兄弟,顶住!”李延昭面对以少打多又一直被压制的情形,决定擒贼擒王,击杀对方阵中的赵都尉。“曹建、刘季武、韩文灿,到我身后来。”持长枪三人依言而行。

    “待会我奋力顶开对方,你三人便冲出侧翼去,务必击中对方都尉!”李延昭低声对三人道。三人都是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

    “杀!”李延昭怒吼着,已经用上十二分力气奋力向对面的赵都尉顶去。此时双方的气力均已所剩无几,所拼的不过是一腔血勇之气罢了。

    “杀!”众人闻得李延昭的怒吼,均是拼尽自己所余不多的气力,奋力抵住对方,甚至将对方逼得屡屡后退。

    “杀!”李延昭拼尽全力怒吼一声,手中盾牌却已是将对面赵都尉推了一个趔趄。

    “就是此时!”李延昭话音未落,在他背后持长枪的曹建、刘季武及韩文灿三人已是跳出去,手中木枪雨点般地向着盾牌遮挡后的赵都尉连连刺去。

    三人意志坚决,根本不管对方一侧刺来的木枪,劈来的木刀,转瞬之间十几枪已是刺出。赵都尉被李延昭推得一个趔趄,已是招式用老无力格挡。三人得手之后脸上俱是满含笑意。丝毫不顾对面的木枪木刀直朝着众人身上招呼而来。

    转眼之间,三人身上亦是浮满白点。看着对面弃刀盾出阵而行身上满是白点的赵都尉。众人心中都对自己的成果满意不已。

    “停!”尚在战团之中的一干众人闻得李延昭喝道。不论哪方均是停下手来。

    李延昭出列行至点将台下。赵都尉满身白点,略显尴尬地看了看李延昭。李延昭对他歉意地笑笑。然后冲点将台上太守及诸将抱拳下拜道:“太守大人,诸位将军大人。下属损兵折将,已是无法取胜。这场对阵,却是赵都尉及属下士卒获胜无疑。”

    众人望向场中景象,确如李延昭所说。李延昭所部留在场中的士卒,如若再战,无疑须得以一敌二。

    “赵都尉属下武艺精熟,配合默契。我部士卒操练不久,技不如人,输得不冤。”李延昭满脸佩服地向一旁的赵都尉拱手为礼道。

    赵都尉被李延昭杀了一个冷不防,尚且尴尬不已。闻李延昭此言,心下却是松了一口气,对李延昭光明磊落地认输亦是生出好感。

    无论如何,李延昭方才率部与广武军步卒之中最为精锐的十几人对阵厮杀,有来有回,并在最后关头击中对方临阵将领赵都尉,迫使其弃械离阵。已足以赢得军中所有将吏士卒的尊敬。

    太守与众将观得场中情形,已俱是心中有数。太守抚须笑道:“你部十人仅仅操练月余,便有得如此成果,假以时日,必为精兵!”随后转头对赵都尉道:“赵都尉属下英勇善战,武艺精熟。本官亦是早有耳闻,今日一见,绝非浪得虚名!望诸军引为榜样,刻苦操练。他日战阵之上奋力杀敌,建功立业!”

    得到了太守大人的勉励,众人纷纷应诺。各自收拾回营。诸位马倌崭露头角的校阅大典,就此落下帷幕。
………………………………

第二十章 鲜卑叛乱

    在凉州靠近陇西河南地的广武、晋兴、西平三郡辖地,居住着一支鲜卑人部落秃发鲜卑。在曹魏时期,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邓艾便曾经迁秃发等鲜卑部落至河西陇右雍凉二州之间。与汉、羌等族杂居共处。迁入雍、凉后,曹魏及西晋统治者以其与羌、胡相似,设“护羌校尉“监领之,各部仍自有部帅。但鲜卑等往往被征发为兵,或被掠沦为奴婢或佃客,同时还要缴纳赋税,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在西晋初以及公元304年,爆发过两次大规模的以秃发鲜卑为首的西北各少数民族叛乱。叛乱虽被平定,然而各代凉州统治者以及地方长官,尤其是广武、晋兴、西平三地太守,对这些部落均是着重加以戒备和防范。

    这些压迫、戒备和防范,却在潜移默化之间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待得时机成熟,它便会生根发芽。

    凉州建兴九年秋,一场毫无预兆的旱灾袭击了广武、晋兴、西平三郡属地内秃发鲜卑部落的草场。草木枯黄,牛马不肥。眼见得对于这个鲜卑部落来说,一场荒年已是即将来临。再过不足两月,凛冬便将降临。冬季来临,遭遇荒年的游牧部落,又将如何度过呢?

    一封军报放到了广武太守辛翳的案头。他皱眉看着那封军报。

    建兴九年八月初七,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复孤领部众五千余人于西平郡所属临羌县发动叛乱,迅速裹挟其余鲜卑、羌族诸部落共计一万三千余众,攻克临羌县城,纵兵四掠。西平、晋兴二郡及属下各县城纷纷戒严,并调兵遣将。严防秃发部入寇。

    太守神色凝重。事发之地虽然处于晋兴与西平二郡之内,可谁也无法保证,在晋兴西平二郡严防死守之下,无机可乘的秃发部会不会转道北上,来到自己广武郡境内呢?如若情势到了那一步,自己又将如何决断呢?

    调兵镇压?自己治下不过令居、枝阳、永登三县,每县驻军两营计一千人。郡城驻军一军计一千五百人。即使全郡守军倾巢而出,也不过四千五百人而已。对方可是数个部落,合计一万三千余人啊!对比下来,己方军士须以一敌三,尚有胜算。太守大人自是明了如此力量对比,自己断难有取胜之机。不由起身反复在郡守府之中踱来踱去。

    忽然间,他想到那个年轻人提议的正辅兵制。意动之下不由得长叹。若是早早施行就好了,可惜啊。现在临时抱佛脚,却定然是早已来不及了。

    片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