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风凛凛的军官正在向自己走来。他扭过了头,怯怯地望着大步而来的县司马。

    县司马走到那孩子前面,伸出手一巴掌扇过去。那身体瘦弱,长期有些营养不良的孩子身体顿时不受控制地转了半个圈,而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向着侧后方倒去。他很快被身后的同伴架住,勉力没有倒下,然而刚才扇了他一巴掌的县司马,火气却没有半分减退。他顺手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单手举起眼看就要向那孩子劈下!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赴疆场

    县司马劈下的刀,距那少年还有三尺远的时候,从旁伸过一只皱巴巴的手,却是紧紧地抓住了县司马的前臂,使得他手中的刀,再也不能前进半寸。

    被打的那名少年,见这位暴怒的县司马举刀向自己劈来,霎时吓得面无人色,魂飞魄散。直到旁边伸过来的那只手抓住了县司马的手臂,绝处逢生的他方才缓过神来。然而裤裆处一阵湿热的气息已经传来,这少年也不顾这些细枝末节,赶忙立正站好,神色中也不敢再有半分心不在焉。

    一刀未能劈下,县司马转而怒目而视抓住自己右手的这只皱巴巴的手的主人。他看到的却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岁月已将这人脸的五官都摧残的有些模糊不清。然而令县司马难以忘怀的,却是那双炯炯发亮,锋芒毕露的眼神。

    县司马本来就暴怒的心中,此时又是涌起一阵戾气。他右手拼命用力,却始终无法挣脱那老家伙攒足力气的钳制。司马转而挥动左拳,直直向着那名老者的面门用力一拳击出。

    老者窥到了那县司马来时的拳路。他随即迅速伸出自己的另一只手,复将击来的这只拳头接下。县司马脸面涨红,双手都是竭尽全力。然而面前这位老者,却依然还是气定神闲,除了用力握住县司马打来的拳头,使得骨节有点发白之外,老者却是气也不喘。

    僵持了半天之后,县司马终于发觉自己并不是眼前这位老者的对手,因此除了面神色依旧愤怒而不忿,手的劲道却是暗自松了下来。

    “他还是个娃。司马何必动气?”老者见县司马与他僵持的手力道逐渐放松,便也和蔼地出言劝道。

    县司马收回手中的刀,而后目不转睛地盯着老者看了半晌,神色中却更见几分疑惑:“你在军中待过?”县司马的目光开始出现了几分缓和。

    “啊,当年老朽曾跟随宋都护东赴国难,长安城下也砍了一颗胡人脑袋。”老者面色从容,缓缓道:“好些年前的事了,做不得数啦。如今家中生计艰难,也不得不再次阵了。”老者话语间,竟不乏几分伤感。

    “老丈既然砍过胡人脑袋,想必也是军功在身,缘何未能留在军中?”县司马方才见识了老者的实力,又得知老者乃是昔日宋配麾下老卒,言谈间,已不知不觉有了几分尊敬之意。

    “本来老朽凭军功,倒也是能在军中混个一官半职的。然而老朽只想回家照顾照顾婆娘小娃。便离开了军中。想不到时隔多年,又不得不披挂阵。咳,这造化真是弄人啊。”

    听闻老者此言,那县司马也不由得唏嘘了一番。他暗自记下了老者的容貌,问清了老者的姓名。这老者正是偷偷背着女儿前来参军的老杨,名叫杨广祝。临走之前,他也总算是了却夙愿,看到女儿和老吴家仅剩的那根独苗结了亲。两位老兵,便背着家人偷偷逃出了家中,相约一同应征再赴疆场。县司马拍拍老者,便转身继续巡视队伍去了。方才那种暴怒的戾气此时已烟消云散。

    那少年的遭遇也使得周边乱糟糟的人群很快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们适时地紧张起来,经过周边一干将佐的喝令,排出的队列已是有模有样。众人都生怕自己不慎,再触到那位脾气暴躁的县司马的霉头,从而被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见得自己方才那番作态卓有成效,县司马心中也是涌起一股满意的自得之感。虽然这些乌合之众还不具备军队应有的那种纪律性和战斗力,然而这一刻,已经让这里站着的大部分新丁,对他产生了一种畏惧感。而这,正是他自己想要的结果。

    见得这些新丁已经排好了有几分意思的队列。虽然仍然显得有些犬牙交错,参差不齐。然而县司马在此时,已经不能要求他们更多。

    送行的人群依然被县兵们隔绝在外。见得自己手下临时充当辎重队的那些老卒们,已经将开拔所需的粮草物资军械等等装车完毕,县司马终于是踌躇满志地站在点将台,伸手遥向南边一指,大声喝令道:“出发!”

    随着队伍的缓缓移动,周边送行的那些士卒亲眷们,又在奋力向前挤着,哭嚎着试图冲破县兵们的拦阻,再见一见自己的亲人,感受感受他们的温度。然而得到严令的县兵们,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组成一道坚实的人墙听凭这些百姓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却始终岿然不动。

    直到那支显得有些落魄的军队渐行渐远,这些送行的家属们,还依然不死心地沿着他们远去的道路两旁追赶着,哭喊着。

    然而不管他们怎样奋力追赶,亦或歇斯底里地大声哭嚎。他们的这些亲人,都即将走宿命的战场。也许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就将阴阳两隔。

    队伍奋力前行着,过了约莫大半个时辰左右。后方已再也听不到那些亲人的哭喊声。然而在县司马的命令下,这支如同乌合之众的新兵们,依然是轻装急进。由老卒们押运的粮草物资,反而是远远落在了后面。

    县司马命令队伍急进的目的也很明确。他是想加速带着这一支队伍赶赴金城大营。而后让他们看一看在金城郡下惨烈无比的战场,提前感受到那种肃杀的气氛。他正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使这些初战场的新丁们克服他们心中的恐惧,成为一支可用之兵。

    清晨时分,这支连夜赶赴金城北岸大营,临时拼凑起来的县兵,终于是出现在了站在望楼,已经迫不及待的左都护韩宁的视野之中。看到这支远远赶来,风尘仆仆的援军,韩宁终于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哨塔,然后走过由木板铺就的咯吱咯吱作响的营墙。而后亲率数十名亲卫,前出营门来迎接这第一支赴援的军队。

    然而当韩宁走近之后,望着队伍中参差不齐的老弱少年,韩宁的眼中,却显出一抹焦躁不安来。

    虽然这支援军的人数足有三四千,然而韩宁观察到的情形告诉他,这支军队,绝对是一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夫拼凑而成的杂牌军!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何能战

    当韩宁看到这支数千人的军队的组成部分时,他的神经一下松垮,又一下紧绷起来。连番血战,已使得据守金城南北两岸的凉州军苦不堪言。血战旬日之后,如今金城郡兵、广武郡兵加上州治精兵,能战之人较之当初,剩余已不足七成。

    而且正是因为倚仗着浮桥的便利,使得两岸调度从容,方才能经过旬日苦战支撑到现在。不然,军械箭矢的短缺,会更加严重地打击和削弱因为减员严重而日渐低迷的士气。如今的金城大营中,到处都是由金城郡通过浮桥输送过来的伤兵。这些伤兵皆是伤势较为严重者,说是后送到大营医治。然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挺到痊愈的那一天。他们在大营中,也不过就是敷些伤药,然后躺着等死罢了。

    营地各处之中,无不遍布着哀嚎,呻吟以及低泣。往往沿着帐篷行路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便会被帐篷中伸出的人腿绊一跤。然而起身查看,那腿的主人,多半已是死去多时了。而就在死去之人旁边,往往还聚集着三五成群的伤兵。他们的伤口包裹上一次之后,便再也无人过问。时日一长,包缠伤口的布条往往都松松垮垮地吊着,露出或涌出脓水,或呈现出不健康的紫红颜色伤口。漫步在这座军营中,会使人生出宛如在鬼蜮一般的不真切感。

    然而,那些惨号和呻吟,却又如此真切地一声声在人耳边炸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身处其中的人,这是怎样一番惨绝人寰的景象。

    更让韩宁为之苦恼的,是军中将佐们的伤亡。据统计,仅五天前,赵军攻势最为猛烈的一天当中,据守金城的三军之中,便有一百六十余名伍长以上的将佐伤亡。阵亡者中级别最高的,赫然便是广武军中千人督杜杰。另外,广武军步都尉赵程志身负重伤,也在战后便被运过河,然后送回郡中医治去了。

    如今,光是一支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