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带着骑卒们又巡视了一番,确认北岸袍泽们帮忙新建的流民临时营地中,一切情况如常,方才带上那小女郎,去得骑卒们的营地之中,而后将自己的小帐让给那小女郎住,帐外还设了个哨,不准军中士卒进帐打扰,自己便跟着曹建去一旁睡大通铺去了。
那小女郎名唤作倪从筠,小名叫做巧儿,日间骑乘李延昭军马,与牵马而行的李延昭攀谈了一番,彼此之间早已熟稔。李延昭知这女郎父母双亡,如此一来刻意避开与其父母相关的话题,言谈之中只是与这女郎讲一些凉州风物,以及军中趣事。倒是使她忘却了些许父母及家中老仆钟叔皆亡的阴影,变得开朗了些许。
心中细细梳理了一番近日来的诸多繁杂事务,李延昭便沉沉入睡。帐中一时鼾声如雷,显然这些骑卒们,经历连日的奔波,都是疲累不堪。
次日晨,李延昭一俟醒转,便起身,看着仍是熟睡的曹建属下这一什众骑卒们,顿时有种哭笑不得之感。
眼见众人横七竖八的睡姿,还有如雷的鼾声,以及帐中弥漫着的汗酸气味,李延昭打心底里佩服自己,昨夜究竟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入睡的。
醒转之后,发觉此地并不宜久留。李延昭连忙穿起衣裤、皮靴,慌慌张张拿起自己的盔甲便冲到帐外,而后大口呼吸了几口帐外的新鲜空气,方才穿戴起盔甲来。
前后不过十几息的功夫,穿戴完毕的李延昭大口呼吸着,方觉自己仿佛是获得了新生。于是披挂整齐,去找到此时正在营地周遭带人值守巡哨的刘季武。李延昭将诸事嘱咐一番,并直言道须将小女郎送回郡城之中,托付给刘仲康老人家关照一二。
刘季武听李延昭如此一般安排,连连应承。并道让小女郎去与家中父母做个伴,也是再好不过。于是李延昭便去得临时马厩处,牵过自己的马,随后回到帐前,将马缰交给帐外哨兵,自己进帐去唤醒小女郎。
李延昭进得帐去,看小女郎正在地上用干草临时铺就的蒲团上熟睡,身上盖着自己给她使用的那条毯子,半边脸露出毯子外,均匀地呼吸着,只是两只眼睛略有红肿,脸上还犹自挂着干涸的泪痕,显然是昨晚睡得不安稳,又想到伤心处,不知哭了几鼻子。
李延昭上前,轻轻抓住女郎盖在身上的毯子,推了几下。小女郎感官敏锐,一俟李延昭的手碰到她,马上便从干草铺就的蒲团上弹起,一双眼睛如受惊的小鹿一般怯怯望向四周,直到发现帐中只有李延昭与她两人,方才心安下来。
李延昭见她这幅模样,神情有些尴尬,不过还是温和地淡淡嘱咐她起床,待会便要带她前往新家去,小女郎听闻,一语未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李延昭到帐外等不多时,那小女郎便掀开了帐帘,款款而出,李延昭将其扶上马背,而后自己才跨座上去,对那小女郎嘱咐抓紧马缰,而后便一夹马腹,纵马向郡城的方向飞驰而去。
到了郡城之内,李延昭便轻车熟路地直奔城北军户巷而去。不多时便到了刘、曹、牛、崔四家军户合住的那间大院之外。李延昭吸取了上次丢马的教训,直接牵着马便走进院中。
此时各家方才早起,正在准备早饭。牛二壮的母亲见有人牵马进院来,连忙迎出屋,李延昭见到她,忙躬身问好。那妇人亦是满面笑着裣衽为礼。
听得院中人声,正房之中的刘仲康也抱着小孙子迎了出来,见到李延昭,亦是笑着问好。只不过看到马背上的小女郎之后,面上闪过一抹狐疑之色。李延昭将马拴在院中井栏之上,而后扶着小女郎下了马,便来到刘仲康跟前。
对于小女郎的来历,当着她的面,李延昭并未向刘仲康多做解释,只是言道须将这小女郎托付给刘家照看些时日。刘仲康闻言连连应承下来,随即便引着小女郎进到正屋之内,由于心有疑虑,仍想听李延昭对其解释一番,便让长子刘季文将小女郎带到屋中歇息,而后便与李延昭一同行至屋外。
听了李延昭言明小女郎的一番身世来历之后,刘仲康正色道:“当初在陇西郡外,这小娘子的父亲,对我等乡人亦是有一番活命之恩,如今他虽已是遭遇不测,然而承其恩泽,我等对其后辈行抚养照拂之责,亦是应有之义。”
见刘仲康答应照顾这小女郎,李延昭方才放下心来。不由分说取了些铜钱硬塞给刘仲康。刘仲康坚辞不受。然而最终还是拗不过李延昭,便收下了。
见刘仲康收下铜钱,李延昭方才得了些许心安,抱拳道:“如此一来,便多多倚仗刘老了。”言罢便去井栏那边解开马缰,便要离开。
刘仲康见李延昭留了不大会便要返回,连忙出言挽留。李延昭却只道军务繁忙,不便久留。挽留无果,刘仲康便由他去了。
返回营地之后,李延昭匆匆啃了几口干粮,便将流民们的最新情况汇总完成,而后简单写了封报告,着秦大勇即刻送往郡府。
到了日中之时,广武大营又派出一营数百士卒浩浩荡荡来到此地,接管临时营地的流民们一应事务。李延昭放眼望去,见这支队伍竟是营中所余大部弓弩手以及少量步兵混编。带队者乃是射声都尉孙建雄。
孙都尉言及千人督体谅赵都尉及李卒长连日奔波,劳苦功高,特派他率部前来接应。请二位即刻率部回营修整。
李延昭与赵程志便即刻率部整队回营。连日奔波在外,加之给养也消耗殆尽,正是需回营修整,于是对于千人督的一番美意,二人也是却之不恭。
回到阔别已久的大营,本来神情倦怠,疲惫不堪的骑卒们纷纷欢呼着将马牵回马厩之中,而后得到李延昭解散之令,便各自返回帐中歇息去了。然而李延昭与赵程志却是还未及坐上一坐,便被大帐来的传令兵请到千人督处了。
杜杰见二人行至帐中,忙令麾下亲卫搬来矮榻几案等,让二位将官坐下。李延昭又正襟危坐在矮榻之上,顿感浑身不自在起来。
显然杜杰也并不会顾及他此时的感受,只是面色沉静,双眼来回在帐中两位将官面上扫来扫去一番,随即便开口道:“府君近日从西平郡购置了一批军马,不几日便将到达。意欲扩编我军骑卒。不知二位怎么看?”
“扩……扩编骑卒?”李延昭闻言,一副惊愕之色,嘴张得老大,下巴都仿佛要掉到地上去了。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九十四章 扩军之议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凉州辞最新章节!
“既是要扩编骑卒,可是打算由我步卒营中选取士卒,充任新编骑卒?”暗自好笑李延昭的一番惊愕表情,坐在另一侧的广武军步都尉赵程志,却是一语戳中要害。
“不错,前日府君至大营中,正与杜某有此计议。”千人督杜杰颔首道,一边用左手敲着面前的几案,一边用右手抚着胡须:“步卒择优者充任骑卒,自先汉以来,军中便不鲜见。何况我广武郡兵成立之时,便意欲独编一营骑卒。只不过一直缺少马匹,才一直只保持着百人规模。”
李延昭也曾疑惑过,别的营都是一名都尉带一营四五百士卒,独独骑卒这边,先前只有一名都尉带领百余骑卒。如今经过杜杰的一番陈述解释,方才算是解开了他心中的这一疑团。
虽然李延昭心中对于军事,是赞同走精兵路线的。不过这不意味着数量就不重要。以现在广武骑卒的训练和技战术水准,已足堪精兵之称。然而倘若让他带着这支骑卒去战数百敌军,不论步骑,他都还尚未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千人督与太守所达成的这一共识可称是至为重要的决策。
而赵程志,对郡府以及千人督所共同作出的这一决定,显然略有不满。他身为广武军中一介悍将,所属部下虽不能笃定便是一支悍卒,然而跟随这都尉日久,部下士卒接受的训练都甚为严格,称之为劲旅,亦绝不为过。
听着自己辛辛苦苦训练调教出来的士卒,只是两位上官上下嘴皮子那么一碰,便要调离自己麾下,从而变成骑卒营中人,赵程志虽然嘴上并未激烈反对,然而面上紧皱的眉头已经昭示着他心中的极度不满。
李延昭看着赵程志,心知他所想为何,同这帮武人打交道就是这点好,喜怒哀乐基本全在脸上,不用费尽心思去揣度他们心中所想。而李延昭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优选步卒充任骑兵队伍,这几乎早就成为军中常